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孝感泉

鎖定
孝感泉是泉城濟南的一處泉水,在原西門內孝感坊北,今趵突泉北路22號院內。
中文名
孝感泉
2米
3.4米
位    置
趵突泉北路22號院內
相關事蹟
歷史記載
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泉池以石砌岸,長3.4米,寬2米。據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十九》載:“孝感水在縣北門……耆老傳雲,昔有孝子事母,取水遠。感此,泉湧出,故名‘孝水’。天寶六年敕改為‘孝感水’。”又據《山東通志》載:元代一名叫劉琮的孝子,其父久病卧牀,他精心服侍,用盡家產。家距水源甚遠,必須每天到遠處取水,因而感動神靈。一日,劉琮刨地,得金一窖,取盡後,忽湧一泉。劉琮用掘得的金子買藥並汲此泉之水煎熬,父親病癒,活到百歲,所以人們給這泉取名為“孝感泉”。後來,劉父壽終,劉琮削髮為僧,並把宅舍捐給寺院,這寺改稱孝感寺,後又改為太平寺
古時孝感泉處,翠竹蔽日,清流潺潺。其後,太平寺廢,孝感泉依然存留,而且水勢尚好。
二十四孝之一
鄭義門十五世同居創始之祖鄭綺,字宗文,賜號衝素處士。
鄭綺因家貧輟學務農,勤耕苦讀,每日出耕壟上,掛書於牛角,稍有釋鋤,即取書誦讀,夜則澄坐而讀,或至通宵,自學成才,通《春秋》、《穀梁》學,撰《春秋穀梁合經論》三萬餘字,多發其精義。
鄭綺事親純孝格天,其父照,蒙誣致死罪,鄭綺號泣奔視,獄吏不許見,便以額扣擊獄門,血淋滿面,並歷陳父子大義,上書乞代父刑,郡守錢端禮察明其事,冤案終白,得以釋放。母張氏因患風攣疾,手足不能伸,鄭綺日候牀邊,侍奉飲食湯藥,每便溲時,必抱持臨廁若嬰,三十年如一日,始終不稍懈怠。因母親久病煩渴,嗜飲溪泉,時值大旱,水脈皆絕,鄭綺鑿溪數仞,不得滴水,乃仰天慟哭,越三晝夜,水忽湧出,頃刻溢丈餘,清冽甘如醴,且有荷花香氣,旬餘始變。人們以為鄭綺的孝心感動了天地所致,故名孝感泉。
時代發展
鄭氏後人為了紀念鄭綺的孝義事蹟,在泉上四周砌條石,縱橫丈餘,井上建有歇山頂飛檐方亭,黛瓦粉牆,古樸風雅。亭後壁豎立石碑一方,高1.8米,寬0.5米,鐫陽文正體“孝感泉”三大字。“孝感泉”三字為明永樂時,蜀王親題,織錦成文以賜。明崇禎年間,雲南按察司副使鄭崇嶽鐫於碑。
孝感泉,泉甘清冽,晶瑩透底,一直以來都是鄭氏族人的飲用水,直到2006年鄭宅鎮通自來水後,才停止飲用。現孝感泉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鄭義門古建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