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孝悌教育

鎖定
孝悌(xiào tì)孝,指對父母還報的愛;悌,指兄弟姊妹的友愛,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間的友愛。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條,是培養人性光輝的愛,是中國文化的精神。 [1] 
中文名
孝悌教育
拼    音
xiào tì
要    求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目    的
發揚光大傳統文化

孝悌教育釋義

談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對的,並不只是單方面的順從、尊敬。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孔子非常重視孝悌,把孝悌作為實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無改於父道”、“父母在,不遠遊”等一系列孝悌主張。孟子也把孝悌視為基本的道德規範。秦漢時的《孝經》則進一步提出:“孝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宗法等級秩序。孝悌所要求的子弟敬重父兄,晚輩善事長輩,作為一種社會道德風尚,自古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這些道德規範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把它發揚光大,作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在這種傳統下,中華民族許多家庭裏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正常習俗和美好道德風尚

孝悌教育教育意義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藴的古老民族,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美德我們應該把它發揚光大,作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部分。而其中的眾多內容來自於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具體表現為“孝、悌、忠、信”等,其中儒家視“孝悌”為“仁”的根本。

孝悌教育歷史本義

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孝悌”講的是長幼有序,和人性博愛。
孔子認為“孝”是人的基礎,不孝的人不能博愛。儒家認為孝是各種道德規範的根本,貫穿於人的行為始終,從侍奉順從父母,到治國安邦,從君主到平民都離不開孝。孝可概括為以下六點:第一,贍養父母。《論語·為政》説:“今之孝者,是謂能養。”第二,敬重雙親。《論語·為政》説:“……至於犬馬,皆有能養,不敬,何以別呼?”第三,以愛心愉悦老人。《禮記·內則》説:“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第四,規勸父母錯誤言行。《禮記·坊記》説:“從命不忿,微諫不倦”。第五,不做有損父母聲譽道義的事。《論語·為政》説:“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第六,不做無謂的有損父母所給予的軀體健康的事。《孟子·離婁下》説:“不顧父母之養…好勇鬥狠……不孝也”等。“悌”主要指尊敬兄長,弟兄相親。《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中説:“兄愛而友,弟敬而順”。孝與悌相聯繫,是為適應古代家庭宗法制度提出來的。

孝悌教育社會意義

孝悌教育 孝悌教育
但是儒家社會思想本身並不只是以家族血緣為中心親疏關係的社會網絡而缺乏普通人之間的仁愛和社會信任關係的認識。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 學而第一》)。孔子這句話中表達了儒家傳統對人的道德從家庭倫理到社會倫理的一個發生過程。“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學而第一》)。就道德社會關係中基本道德情感的培養需要從“孝悌”提升出來而言,它是道德根“本”。 “孝悌”本意雖然是一個家庭觀念,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國家的基本單位。有了家庭的安定和睦,才能有社會的和諧發展,國家的長治久安。

孝悌教育時代意義

孝悌教育 孝悌教育
隨着社會結構的變革,功利主義思想的盛行,親情逐漸冷漠淡薄,對長輩的敬順、對平輩的謙恕也漸漸地消逝褪色,所謂“E時代”的青年人對孝順恭讓的概念也漸漸地模糊了。這對於整個社會來説是十分危險的信號。從字源角度講,孝字上面是老的上半部,下邊就是子,象徵年輕人攙扶老人,悌的左半邊是心,右半邊是弟,象徵着心中關懷着同輩人。《論語》中孝的含義,是通過對長輩的扶持和尊重來消解人與生俱來的自我中心化傾向。只有這樣理解,孝與悌才能並稱:孝是面對長輩時的感同身受,而悌是對同輩人的忠恕之道。而無論是忠(己欲立而立人)還是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作用於消解自我中心的狹隘視野。一個人,假如對含辛茹苦撫養自己長大的父母尚且不去關愛,他又如何能去愛他人,愛工作,愛社會,愛國家,愛人民呢?孝已經不僅僅是個人的修養,而成了社會的需要。面對着層出不窮的社會醜惡現象,不禁讓人感傷人心不古,世道沉淪。由此可見道德觀念的樹立是多麼重要。於是孝成為今天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大學》雲“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中國傳統文化觀看來要幹事,先做人,只有把個人的品德修養好了才能擔當“治國平天下”的重任。
在人的血緣關係中,除了父子關係之外,最親近的就是兄弟關係了。在封建大家庭中兄弟之間的關係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家庭的安定。(曹植《七步詩》流傳千古,而不悌的曹丕被指責千年。)可見“悌”的重要性。雖然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即使有兄弟姐妹,長大後也要自立生活。然而當一個人遇到困難需要求助於別人時,首先想到的還是兄弟。在現代社會中“悌”的思想更應該推廣為同事,朋友之間的尊重友愛。正如《論語》中所説:“君子敬而不矢,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具有“敬而不矢”,“恭而有禮”的品格,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在現代社會中競爭無處不在,因此更需要團隊精神,更需要“悌”的思想的擴大和延伸。

孝悌教育意義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就是孔子説:“年輕人應該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認真誠信,廣施愛心,親近仁人志士。能輕鬆做到這些,才可以學習知識。”這與我們今天所倡導的“德育為本,育人為先”的思想是如此地契合。從德育角度而言,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學會“愛”。 而孝是“愛”的延伸,是“愛”的反映。孝是人類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愛的基礎。試問沒有孝心哪來愛心。正因為接受父母養育之恩以及天地萬物的滋養,人類才能生存在世間,若不懂得知恩報恩,豈非枉此人生?!為兒女盡孝要早,不論鉅細,都能對父母知恩,感恩,報恩。同時“孝悌”講的是長幼有序和人性博愛。這種“博愛”沒有原則性。故孟子曰:“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孝推而廣之,由對家庭的盡倫盡孝上升為對社會盡職盡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助孤殘,救助貧弱,“愛”的教育由此不是水到渠成嗎?!所以象孝悌這樣的傳統文化,對於如今自我意識特強的新一代學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義。明末清初傑出的教育家顏元曾談到:你看看孔子吧,他為什麼不先教人學文而先要人孝悌謹信泛愛呢?為什麼不先教人性道一貫而要人先學“三物”呢?像蘿蔔之類的蔬菜,即使是上智的人和老農,起初也不知這是可吃的東西;即使能從其形狀、顏色推斷它是可以吃的,也不知道蘿蔔的味道,必須親口試一下才知道。所以説,必須“手格其物而後知至”。德育中的“孝悌”猶如智育中的“格物”,都是基礎,都是前者的出發點。

孝悌教育教育方法

孝悌教育學科結合

孝悌教育 孝悌教育
所謂“孝悌”,指善事父母,孝的本質是子女對父母的敬順。儒家認為孝是各種道德規範的根本,貫穿於人的行為始終,從侍奉順從父母,到治國安邦,從君主到平民都離不開孝。在一次低年級的語文單元測試中,有道題要求用“祝願、送給一些、我、美好、同學們”這些詞排成一句通順的話。批閲試卷時,教師作了一下統計,結果令人吃驚,全班佔了90%的同學排成:同學們送給我一些美好的祝願,只有5%的學生排成:我送給同學一些美好的祝願。從以上兩種答案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如今的小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或獨生女,他們從小受着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已習慣於“只知受愛,不知愛人”,他們“自我為中心”意識極強,“唯我獨尊”。
思想品德課上,對學生進行過“利他”“謙讓”這方面的專門教育,並且作過測試和調查,結果是滿意的,但並不是學生髮自內心的,而是為迎合老師的心理,而在語文試卷上這道題不經意地流露出真情,它所反映的問題也是真實的。看來,
對學生道德教育不能光停留在道德認識上,要真正達到知行統一,還要把思品教育和其他學科緊密聯繫起來,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講究文道結合,要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加強思想教育,發展健康的個性。因此,對學生進行健康心理,高尚人格的教育,更是我們每個學科教師義主容辭的責任,學生心中有他人,才會懂得謙讓。

孝悌教育日常結合

青少年是國家民族的希望,他們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間,具有感情的個性,是發展的人,潛能大,可塑性大,特別是良好的倫理道德,行為規範的造就、形成,更是正當其時,我們作為老師要講究教育的藝術,應當因勢利導。

孝悌教育教材結合

教材是學生思想教育的最直接的材料,但有了好的教材,還須教學得法。今天,我們越來越重視學習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這一點思想品德教學中尤為重要。如果空洞説教,成效不大,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光靠教師説:“應該這樣做,不能那樣做。”就能形成的。因此,教師的施教過程應注意學生獲得知識的心理過程。應強化學生把感知到的道德規範內化成為自己的行為的準則。
前不久,曾聽過一節令我難忘的優秀課例,教材是思想品德第三冊《互相謙讓》,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形成禮貌待人,互相謙讓的美德。以往我也見過不少這節課的教學,但均是空洞的説教,效果不大好。然而,我所聽的這節課,卻不一樣。開始,教師並不出示學習目的,也不解釋什麼是“互相謙讓”。他先讓學生接觸範例:小山羊與小牛在獨木橋上相遇,互相謙讓和互不相讓。讓學生對要學的知識先加以感知,讓學習主體的情感受到撞擊,掀起情感波瀾。接着讓學生帶着激情去議論,去辯明道理。學生正處於一種主動的積極的求知狀態下,而這也正是教師幫助其形成正確的意志和堅定信念的最佳時機。這節課教師通過模擬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體驗,讓正確的社會規範和生活準則在學習主體身上發生作用和影響,從而實現品德培養的內化過程,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導行”在這種前提下也水到渠成。
教材應增補孝悌謙讓的內容,現時的教材多為“五講四美”、“三熱愛”教育、國情教育,而作為道德規範倫理基礎的孝悌謙讓教育所佔的成份不足。故此,本人認為要根據不同的年齡特點編寫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教材,逐步推進倫理孝悌教育。學生通過對此進行自我修正,步步提高,培養信念,造就人格,並於羣體中盛開大氛圍、大氣候、民族的精神——孝悌謙讓精神就能代代相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