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孝平皇后

鎖定
孝平皇后(公元前9年—公元23年),新朝皇帝王莽孝睦皇后所生的長女,漢平帝劉衎的皇后。
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氏被立為皇后。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6年2月),漢平帝去世,王莽立漢宣帝玄孫劉嬰太子,號為孺子,王莽攝帝位。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即大位,建立新朝,降劉嬰為定安公,王氏改稱定安太后,後改稱號為“黃皇室主”,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氏自焚而死。
本    名
王氏 [1] 
別    名
王皇后
所處時代
西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公元前9年
逝世日期
23年
封    號
定安太后→黃皇室主
諡    號
孝平皇后
丈    夫
漢平帝劉衎

孝平皇后人物生平

孝平皇后選為皇后

王氏是安漢公、太傅、大司馬王莽的女兒。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漢哀帝劉欣去世,漢哀帝的堂弟中山王劉衎繼位,是為漢平帝。漢平帝繼位時年僅九歲,由漢成帝的母親太皇太后王政君臨朝,王氏的父親王莽秉持朝政。 [2] 
元始三年(公元3年)春天,王莽想依照霍光以女配帝的舊例,將女兒王氏嫁給漢平帝為皇后,以此來加強自己的地位。他首先建議為漢平帝充實後宮;遴選開始後鑑於出自己女兒外還有諸多王氏女子入選,想排除這些競爭者,又故作謙辭,促使太皇太后將包括王莽女兒在內的王氏諸女全部淘汰,而自百姓至公卿大臣紛紛上言,極力推薦王莽的女兒王氏重新入選乃至直接當選皇后,太皇太后迫不得已而同意。
王莽又建議廣泛徵選,而公卿大臣已經將王莽之女當作正統之選了。 [3]  太后派遣長樂少府夏侯藩、宗正劉宏、少府宗伯王鳳、尚書令平晏到王府下聘禮(納采),大臣們回奏,稱讚王氏的品德和容貌;還派遣太師孔光、大司徒馬宮、大司空甄豐、左將軍孫建、執金吾尹賞、行太常事大中大夫劉歆以及太卜太史令等四十九人賜皮冠素裳,行禮問卜,祭廟告祖,大臣們奏報占卜的結果是吉利的, [4]  於是等待吉日讓王氏與漢平帝成婚。 [5] 

孝平皇后皇后生涯

元始四年(公元4年)二月,派大司徒馬宮、大司空甄豐、左將軍孫建、右將軍甄邯、光祿大夫劉歆奉乘輿駕,到王莽府邸迎娶王氏。馬宮和劉歆等呈上皇后印璽綬帶,登車稱為警蹕,擇吉日從上林苑延壽門,進入未央宮前殿。羣臣就位行禮,大赦天下。加封王莽地滿百里,賞賜迎接皇后王氏以及參加婚禮的羣臣,從三公以下到騶宰執事及長樂宮、未央宮與王莽府中的人,都增加秩祿,賞賜金帛不等。 [1]  [6-7] 
王氏成為皇后三個月後,前往太廟行告祖之禮。尊王莽為宰衡,位在各侯王之上。賜王莽妻子為功顯君,有湯沐邑。封王莽的兒子王安為褒新侯,王臨為賞都侯。 [8-9] 
元始五年(公元5年)秋季,王莽因為王皇后有得子的祥瑞,修通了從杜陵到漢中的子午道 [10] 

孝平皇后忠於漢室

元始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元6年2月4日),漢平帝去世,王莽立漢宣帝的玄孫劉嬰為太子,號為孺子,王莽代攝帝位,尊王氏為皇太后。 [11] 
居攝三年(公元8年)十一月,王莽改元初元,十二月又改元始建國,並以該月為始建國元年正月。正月初一,王莽篡位稱帝,建立新朝,降封劉嬰為定安公,皇太后王氏改稱定安太后。 [12]  王氏時年十八歲(應為虛歲),為人婉順文靜有節操。自從劉氏遭廢以後,王氏經常稱病不參加朝會,王莽對女兒敬憚傷哀,打算將她改嫁,於是又改王氏稱號為黃皇室主,派立國將軍、成新公孫建世子孫襐扮成醫生前去看病調情。王氏大怒,鞭打左右侍御。因此發病,不肯起,王莽就再也不勉強她了。 [13]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誅殺王莽,火燒未央宮,王皇后嘆息道:“何面目以見漢家!”自焚而死,享年三十二歲。 [14-15] 

孝平皇后人物評價

長樂少府夏侯藩等:公女漸漬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 [4]  [16] 
班固:為人婉約,有義舉之節,堪稱女中英烈。 [17] 
王釗:嬿,莽公之女也,孝賢之楷模,效法其父也,無愧於心矣。 [18] 
鵝湖逸士:平帝之王皇后、三國時孫翊之妻徐氏、吳景帝之後朱佩蘭,此數人者,類皆淡雅絕俗,舉止大方,窈窕而不失為麗。 [19] 

孝平皇后家族成員

孝平皇后父母

孝平皇后兄弟

孝平皇后姐妹

孝平皇后丈夫

孝平皇帝劉衎
參考資料
  • 1.    《漢書·卷一十三·平帝紀》:二月丁未,立皇后王氏,大赦天下。
  • 2.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孝平王皇后,安漢公太傅大司馬莽女也。平帝即位,年九歲,成帝母太皇太后稱制,而莽秉政。
  • 3.    《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莽既尊重,欲以女配帝為皇后,以固其權,奏言:“皇帝即位三年,長秋宮未建,液廷媵未充。乃者,國家之難,本從亡嗣,配取不正。請考論《五經》,定取禮,正十二女之義,以廣繼嗣。博採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長安者適子女。”事下有司,上眾女名,王氏女多在選中者。莽恐其與已女爭,即上言:“身亡德,子材下,不宜與眾女並採。”太后以為至誠,乃下詔曰:“王氏女,朕之外家,其勿採。”庶民、諸生、郎吏以上守闕上書者日千餘人,公卿大夫或詣廷中,或伏省户下,鹹言:“明詔聖德巍巍如彼,安漢公盛勳堂堂若此,今當立後,獨奈何廢公女?天下安所歸命!願得公女為天下母。”莽遣長安以下分部曉止公卿及諸生,而上書者愈甚。太后不得已,聽公卿採莽女。莽復自白:“宜博選眾女。”公卿爭曰:“不宜採諸女以貳正統。”
  • 4.    《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莽白:“願見女。”太后遣長樂少府、宗正、尚書令納采見女,還奏言:“公女漸漬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有詔遣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廟,雜加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封遇父母得位,所謂‘康強’之佔,‘逢吉’之符也。”信鄉侯佟上言:“《春秋》,天子將娶於紀,則褒紀子稱侯,安漢公國未稱古制。事下有司,皆曰:“古者天子封后父百里,尊而不臣,以重宗廟,孝之至也。佟言應禮,可許。請以新野田二萬五千六百頃益封莽,滿百里。”莽謝曰:“臣莽子女誠不足以配至尊,復聽眾議,益封臣莽。伏自惟念,得託肺腑,獲爵士,如使子女誠能奉稱聖德,臣莽國邑足以共朝貢,不須復加益地之寵。願歸所益。”太后許之。有司奏:“故事,聘皇后黃金二萬斤,為錢二萬萬。”莽深辭讓,受四千萬,而以其三千三百萬予十一媵家。羣臣復言:“今皇后受騁,逾羣妾亡幾。”有詔,復益二千三百萬,合為三千萬。莽復以其千萬分予九族貧者。
  • 5.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莽欲依霍光故事,以女配帝,太后意不欲也。莽設變詐,令女必入,因以自重,事在《莽傳》。太后不得已而許之,遣長樂少府夏侯藩、宗正劉宏、少府宗伯鳳、尚書令平晏納采、太師光、大司徒馬宮、大司空甄豐、左將軍孫建、執金吾尹賞、行太常事太中大夫劉歆及太卜、太史令以下四十九人賜皮弁素績,以禮雜卜筮,太牢祠宗廟,待吉月日。
  • 6.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明年春,遣大司徒宮、大司空豐、左將軍建、右將軍甄邯、光祿大夫歆奉乘輿法駕,迎皇后於安漢公第。宮、豐、歆授皇后璽紱,登車稱警蹕,便時上林延壽門,入未央宮前殿。羣臣就位行禮,大赦天下。益封父安漢公地滿百里,賜迎皇后及行禮者,自三公以下至騶宰執事長樂、未央宮、安漢公第者,皆增秩,賜金、帛各有差。
  • 7.    《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四年春,郊祀高祖以配天,宗祀孝文皇帝以配上帝。四月丁未,莽女立為皇后,大赦天下。
  • 8.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皇后立三月,以禮見高廟。尊父安漢公號曰宰衡,位在諸侯王上。賜公夫人號曰功顯君,食邑。封公子安為褒新侯,臨為賞都侯。
  • 9.    《漢書·卷一十三·平帝紀》:夏,皇后見於高廟。加安漢公號曰“宰衡”。賜公太夫人號曰功顯君。封公子安、臨皆為列侯。
  • 10.    《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其秋,莽以皇后有子孫瑞,通子午道。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
  • 11.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後立歲餘,平帝崩。莽立孝宣帝玄孫嬰為孺子,莽攝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后。
  • 12.    《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始建國元年正月朔,莽帥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璽韍,上太皇太后,順符命,去漢號焉。······莽乃策命孺子曰:“諮爾嬰,昔皇天右乃太祖,歷世十二,享國二百一十載,歷數在於予躬。《詩》不云乎?‘侯服於周,天命靡常。’封爾為定安公,永為新室賓。於戲!敬天之休,往踐乃位,毋廢予命。”又曰:“其以平原、安德、漯陰、鬲、重丘,凡户萬,地方百里,為定安公國。立漢祖宗之廟於其國,與周後並,行其正朔、服色。世世以事其祖宗,永以命德茂功,享歷代之祀焉。以孝平皇后為定安太后。”
  • 13.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三年,莽即真,以嬰為定安公,改皇太后號為定安公太后。太后時年十八矣,為人婉有節操。自劉氏廢,常稱疾不朝會。莽敬憚傷哀,欲嫁之,乃更號為黃皇室主,令立國將軍成新公孫建世子礻象飾將醫往問疾。後大怒,笞鞭其旁侍御。因發病,不肯起,莽遂不復強也。
  • 14.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及漢兵誅莽,燔燒未央宮,後曰:“何面目以見漢家!”自投火中而死。
  • 15.    凱風,恆春 編著.圖説中國經典戰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4年09月第1版:47
  • 16.    漢書·卷九十九上 ·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8-08-06]
  • 17.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  .國學導航.2012-01-01[引用日期2013-12-15]
  • 18.    《困學紀聞·考史》   .藏書網[引用日期2014-07-06]
  • 19.    鵝湖逸士《老狐談歷代麗人記》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2-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