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孛術魯阿魯罕

鎖定
孛術魯阿魯罕,隆州琶離葛山人,金朝官員。
全    名
孛術魯阿魯罕
所處時代
金朝
民族族羣
女真族
籍    貫
隆州琶離葛山

孛術魯阿魯罕人物生平

孛術魯阿魯罕吏員出身

隆州琶離葛山人,八歲時,被選中學習契丹字,又被選中學習女直字。等到年長後做了黃龍府路萬户令史。貞元二年,考試外路胥吏三百人補隨朝吏員,阿魯罕排名第一,補為宗正府令史。累擢至尚書省令史。 [2] 

孛術魯阿魯罕幕府生涯

僕散忠義討伐窩斡叛,闢置阿魯罕到幕府,掌管邊關文字,很受忠義的信任。窩斡平定後,阿魯罕招集散亡之人,復業者達到數萬人。又跟從忠義伐宋,屢次入奏事務,陳述可否。世宗對宰相説:“阿魯罕所説的,可行的立即實行。”宋人請求議和,忠義讓阿魯罕前往辦理。和議擬定,阿魯罕入奏,賜銀百兩、重彩十端。忠義舉薦阿魯罕有才幹,可以擔任尚書省都事,下詔任命為大理司直。不久,授尚書省都事,任命為同知順天軍節度事。 [3] 
紇石烈志寧北巡,阿魯罕攝左右司郎中。還朝,除刑部員外郎,再遷侍御史。上問紇石烈良弼曰:“阿魯罕何如人也?”對曰:“有乾材,持心忠正,出言不阿順。”數日,遷勸農副使,兼同修國史,侍御史如故。改右司郎中。奏請徙河南戍軍屯營城中者於十裏外,從之。遷吏部侍郎,附山東統軍都監,徙置河南八猛安。遷武勝軍節度使。入為吏部尚書,改西南路招討使。有司督本路猛安人户所貸官粟,阿魯罕乞俟豐年,從之。軍人有以甲葉貿易諸物,天德榷場及界外歲採銅礦,或因私挾兵鐵與之市易,皆一切禁絕之。上番軍不許用親戚、奴婢及傭僱者,營塹損圮以時葺治,不與所部猛安謀克會宴,故兵民皆畏愛之。
上謂太尉守道曰:“阿魯罕及上京留守完顏烏里也皆起身胥吏,阿魯罕為人沉厚,其賢過之。”改陝西路統軍使兼京兆尹。陝西軍籍有闕,舊例用子弟補充,而材多不堪用,阿魯罕於阿里喜旗鼓手內選補。軍人以春牧馬,經夏不收飼,瘠弱多死,阿魯罕命以時收秣之,故死損者少。仍春秋督閲軍士騎射,以嚴武備。終南採漆者,節其期限,檢其出入,以防奸細。上謂宰相曰:“阿魯罕所至稱治,陝西政績尤著,用之雖遲,亦可得數年力也。”召為參知政事,命條上天德陝西行事,上稱善。以疾乞致仕,除北京留守,卒。 [1] 

孛術魯阿魯罕史料索引

《金史 卷九十一 列傳第二十九》 [1] 
參考資料
  • 1.    《金史 卷九十一 列傳第二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7-08]
  • 2.    《金史·列傳第二十九》孛術魯阿魯罕,隆州琶離葛山人。年八歲,選習契丹字,再選習女直字。既壯,為黃龍府路萬户令史。貞元二年,試外路胥吏三百人補隨朝,阿魯罕在第一,補宗正府令史。累擢尚書省令史。
  • 3.    《金史·卷九十一·列傳第二十九》僕散忠義討窩斡,闢置幕府,掌邊關文字,甚見信任。窩斡既平,阿魯罕招集散亡,復業者數萬人。復從忠義伐宋,屢入奏事,論列可否。上謂宰相曰:“阿魯罕所言,可行者即行之。”宋人請和,忠義使阿魯罕往。和議定,阿魯罕入奏,賜銀百兩、重彩十端。忠義薦阿魯罕有才幹,可任尚書省都事,詔以為大理司直。未幾,授尚書省都事,除同知順天軍節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