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存在

(哲學概念)

鎖定
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實在,包括物質的存在和意識的存在,包括實體、屬性、關係的存在。 [1-2] 
中文名
存在
定    義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實在
內    容
物質的存在和意識的存在
性    質
哲學

存在基本定義

人的意志本身也是一種存在,人思維的、虛幻的東西也是一種存在,屬於意識的存在。虛擬世界也是一種存在,它是人的意識世界的外化(不是物化),本質上仍然是意識的存在。虛擬世界的載體(互聯網的硬件設備)是物質的存在。 [1-2] 

存在概念演進

1.存在(實在)是一個哲學概念,按照20世紀西方存在主義哲學家的定義,是具有難以改變,但能夠改變的特性。而相對於存在的不存在(虛無)則是具有難以控制,但能夠控制的特性。而兩者的界別存在於(無限線)的正反面上。但此界別中的正反面本不存在,故分辨的方向只在乎於其外延對該物的影響。
西方唯心主義哲學家認為,無法被感知的事物(包括被神感知),無法證明其存在,貝克萊的命題:“存在就是被感知”。《存在與時間》的作者海德格爾認為:“存在”既是最明瞭的概念,可也是最晦澀的概念。現實中大多數人自認為“存在”這一概念是自明的,也是最清楚的,故無需發問“何為存在”更無需去研究何為“存在”,可哲學的終極任務本來就是要解釋:“何為存在”,作為思考者,如果你把“存在”這個最晦澀的概念誤認為是簡單、明瞭、無需解釋的,那麼你註定就犯了大錯了。
2.存在狹義上是相對於思維而與物質同義的哲學範疇;廣義上是相對於無而與有同義的範疇(見有無),是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的總和。在哲學史上,存在範疇為各派哲學家廣泛使用,其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中世紀基督教神學認為神是最真實的存在。近代主觀唯心主義者貝克萊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德國客觀唯心主義者黑格爾把存在作為絕對觀念的一個最簡單的規定。現代西方存在主義者把存在解釋為個人的主觀存在。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儘管世界的存在是世界統一性的前提,在説明世界的統一性時必須擯棄世界統一於存在這一含混的提法,堅持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存在與思維、物質與意識的關係問題,這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存在就是所有天下一切你能想到的任何東西,放在一塊來看,惟一的一個共同點。它是普通的但又是事物最基本的,它是使得萬物存在的那個東西,是萬物存在者,萬物所依賴者。
3.宗教之天主教會觀點:
存在的本意是“在”,“出現”(拉丁文:existere) [3]  ;事物可以存在於自然界中(物質存在:material existence),也可以臨在心靈上(理想存在 ideal existence)。存在指出這個事實,它所肯定的是在實現中的實有。從這角度看,存在的反面首先是非存有(non being)或虛無(nothing),其次才是可能(possible)。“可能”與虛無的分別在於“可能”可以被心靈概念化,從而變成存有,虛無卻不能。然而,假若“可能”並沒有在事實上變成存有,它就沒有真正的存在。由此可見存在與本質的關係:存在就是本質的實現,是本質在實在界中真實的出現,因為在實現之前,本質原是一個可能性而已。因此可以説:當本質從可能性的層面進入實現的時候,它便真正地存在了。 [3] 

存在哲學主張

存在先於本質
“存在先於本質”為薩特所提出,代表了存在主義的形而上學。這種形而上學同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有着本質的不同。傳統的形而上學一般給“本質”賦予了普遍的、抽象的以及形式的特徵,而且一般認為在時間上來説,本質先於存在。
存在主義認為,本質先於存在不是一種絕對的、普遍的規定,它只適用於物,而不適用於人。人的存在先於他的本質,其意義就是説他必須先存在,然後才創造他自己。但是存在並不創造他,他是在存在的過程中創造他自己的。薩特説過,“説存在先於本質,這裏是指什麼呢?他的意思是:首先是人存在、出現、登場,然後才給自己下定義。按照存在主義者的看法,如果人是不能下定義的,那是因為在最初他什麼也不是,只是到後來他才是某種樣子的人,而且是他本人把自己造成了他所要造成的那樣的人……人不僅是他想把自己造成那樣的人,而且也是當他衝入存在以後,決心把自己造成那樣的人。人,除了他把自己所造成的那個樣子以外,什麼也不是。”可見,人的本質是人自己通過自己的選擇而創造的,不是給定的。薩特的這一段話也更有助於我們理解存在主義之“存在”的涵義。 關於存在主義的基本概念“存在”:
1.它指的是人的存在,而不是物的存在。“物”只能“有”,而不能“存在”。
2.不是指一般的人、人類的存在,而是指具體的、個別的人的存在。
3.不是指具體的有形的某個人的具體存在,而是指孤獨個人同自身的關係,他的自我感。
4.不是指個人對自身的理性認識,而是指孤獨個人的非理性的情緒體驗。
存在是偶然的
存在主義認為,包括人的存在在內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是偶然發生的事物。這並不是説,物質的宇宙雜亂無序,毫無規律、法則可言,也不是説科學對物質世界研究所發現的規律完全虛幻,不可信賴。只是説,無論對於人還是物質的宇宙來説,都沒有任何先定的東西。
所謂偶然是指物質世界的存在是沒有理由的,也不是根據某種絕對的觀念、思想或精神演繹出來預先具有一定意義的。
既然所有的存在都不是決定的,而是偶然的,故存在是不確定的。由此可以推知,從根本上講,存在是荒誕的。
因此,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事先決定事物應該這樣而不應該那樣,同樣,我們也沒有理由事先決定人應該這樣而不應該那樣。關於荒誕這個問題的解決,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者提出的途徑是宗教信仰;而無神論的存在主義者則認為應該行動起來為自己爭得生命的意義,創造自己的價值。
參考資料
  • 1.    陳世清.超越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3.1
  • 2.    陳世清.經濟學的形而上學.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0.1
  • 3.    《神學辭典》“存在”釋文  .天主教在線[引用日期201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