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顏

鎖定
孔顏,漢語詞語,讀音為kǒng yán,意思是孔子與其弟子顏回的並稱。
中文名
孔顏
拼    音
kǒng yán
注    音
ㄎㄨㄙˇ ㄧㄢˊ
出    處
《魏書·肅宗紀》

孔顏詞語釋義

孔顏,孔子與其弟子顏回的並稱。 [1] 

孔顏詞語出處

《魏書·肅宗紀》:“來歲仲陽,節和氣潤,釋奠孔顏,乃其時也。”

孔顏運用示例

晉·陸機《君子行》:“掇蜂滅天道,拾塵惑孔顏 。”
宋·劉克莊《哨遍》詞:“嗟此意誰論,其言甚壯,孔顏猶有遺旨。”
顏回(前521~前481年):曹姓,顏氏,名回。春秋末魯國都城人(今山東寧陽鶴山人)。字子淵,亦顏淵, 孔子最得意弟子,極富學問。《雍也》説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悦。以德行著稱,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
顏回跟隨孔子周遊列國,過匡地遇亂及在陳、蔡間遇險時,子路等人對孔子的學説都 產生了懷疑,而顏回始終不渝,並解釋道;“老師的理想很高,學問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採用,這正是他們的恥辱。”孔子聽了很高興。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嚴格按照孔子關於“仁”“禮”的要求,“敏於事而慎於言”。故孔子常稱讚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他終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現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鹹服,天下安寧”的無戰爭、無飢餓的理想社會。
公元前481年,顏回先孔子而去世,葬於魯城東防山前。孔子對他的早逝感到極為悲痛,不禁哀嘆説;“噫!天喪予!天喪予!”
顏回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隻言片語,收集在《論語》等書中,其思想與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後世尊其為“復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