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繁錦

(北洋政府時陝甘邊防督辦)

鎖定
孔繁錦(1880—1951年),安徽合肥人。清末陸軍講武學堂畢業。曾任隴南鎮守使,陝甘邊防督辦。獨霸一方,割據天水,人稱“隴南王”。期間,設造幣廠,大造銅元,同時濫發紙幣;大開煙禁,種者收煙款,不種者收“懶款”,隴南一帶罌粟遍地,羣眾戲稱“萬紫千紅總是煙”,通過以上兩途斂收大量錢物,這些錢物一方面用於個人揮霍及供養軍隊,另一方面用於興辦實業及社會公益事業。1926年,馮玉祥國民軍進攻天水,孔繁錦軍隊一觸即潰,四散逃竄,孔見大勢已去,輾轉逃往天津。1935年,失意的孔繁錦從天津返回天水,住堅家河車馬店,和三姨太一起生活,依李子園少量私人林地收入過活。1951年秋病逝。 [1] 
所處時代
清末、民國
出生地
安徽合肥
出生日期
1880年
逝世日期
1951年
本    名
孔繁錦

孔繁錦人物生平

孔繁錦,安徽合肥人。甘肅督軍張廣建胞弟,因過繼給舅父,故從舅家姓孔。民國3年(1914年),孔繁錦隨張廣建來甘肅,任張的親兵司令。民國7年(1918年)受張派遣,率省防軍三營駐天水。次年任隴南鎮守使,後又兼任陝甘邊防督辦、援川總司令等職。
孔繁錦獨霸天水長達8年之久,時稱“隴南王’’。在此期間,他大興土木,蓋起9間樓供個人享受。繁重的勞役、賦税使民不聊生。為了獨霸隴南14縣,他屢換貨幣,使小商販相繼破產,隨意斷決訴訟,往往錯殺無辜百姓。尤其對民間私造砂板元者,動不動推出轅門斬首,使民怨沸騰。大開煙禁,迫令農民種植鴉片,毒害民眾。鑄造銅元(砂板)、發行紙幣,使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但他也有為地方辦實業的政績。先後興辦了隴南機器局、和平製革織毛有限公司、天隆紡織廠、天水電燈局等。尤其是電燈局的設立,使當時東起五里鋪,西到堅家河都有了電燈照明路燈,成為全省第一個使用電燈的城市。1920年,他辦起一所軍人子弟學校(包括小學和中學兩部)。又在玉泉觀創辦了甘肅省陸軍軍事學校,分為步、騎、炮、工4科,學制2年。先後辦了3期,畢業600餘人,是甘肅最早的軍校之一。他創建了天水第一座設備較完備的西醫院——華濟醫院;還設立了一座軍事醫院,專供軍人就診。先後兩次加寬街道,整修路面,開闢了由中城直通西關的一條大街(即后街,今自由路)。又在東門外羅玉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拱橋——利涉橋,方便東西往來。1921年徵調隴南14縣民工4萬多人,花了兩年時間,修通了東經清水到馬鹿、陝西隴縣,南到徽縣、成縣、兩當、西和、禮縣,北通秦安、莊浪的馬車大道。民國12年(1923年)又再次徵調民工,將馬車道改為汽車路。1923年徵調民佚3000餘人,修成了自東門外到堅家河一段護城河堤,長5華里。
1926年國民軍進攻天水,他一槍未放即逃離,在隴南被另一軍閥搶走金銀財物十幾馱。到天津後已窮困潦倒,不久即返回天水定居,靠李子園林產燒炭維持生計。解放後,孔本人一度趕馬車跑運輸,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其二姨太文華英為人善良,孔執政時,曾多次在孔的屠刀下救活人命(主要是私鑄砂板元的農民),孔離任後在演法寺出家當尼姑,60年代去世。 [2] 

孔繁錦相關遺蹟

孔繁錦造幣廠 孔繁錦造幣廠
孔繁錦造幣廠舊址位於天水市秦州區岷山機器廠內。始建於民國十年(1921 ),系隴南鎮守使孔繁錦建造的造幣廠。現留存廠房兩座,佔地面積 520 平方米,建築面積498.9 平方米。主建築為磚木結構二層樓,坐南朝北,面闊三間(11.2 米),進深六間(23.8 米),平面長方形,外牆開窗, 屋頂為坡屋頂,垂直承重構件為帶壁柱的磚牆,水平結構為木製梁、板和桁架, 外牆青磚混合砂漿砌築,厚 0.37 米,二層樓面結構為木樑,屋頂承重構件為木三角桁架。車間坐北朝南,面闊三開間,進深四間,磚木結構雙面坡單層結構,平面長方形,外牆開窗, 屋頂為坡屋頂,垂直承重構件為帶壁柱的磚牆,水平結構為木製梁、板和桁架,外牆青磚混合砂漿砌築, 厚0.37 米。1949 後一直由岷山機器廠使用。、老梧桐都將得到妥善留存,公園建設將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為天水留下一抹搖曳在城東的舊時光。 [3] 
參考資料
  • 1.    天水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天水市志》(下卷),方誌出版社,2004年7月,第2715頁。
  • 2.    天水市秦城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秦城區志》,甘肅文化出版社,2001年5月,第1057-1058頁。
  • 3.    甘肅近現代代表性建築丨孔繁錦造幣廠  .甘肅省文物局官方微信公眾號.2020-08-07[引用日期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