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明為後主寫申韓管子六韜

鎖定
《孔明為後主寫申韓管子六韜》是一篇文言文,作者是明代李贄
作品名稱
《孔明為後主寫申韓管子六韜》
創作年代
明代
作品出處
《焚書》
文學體裁
文言文
作    者
李贄

孔明為後主寫申韓管子六韜作品原文

唐子西雲:“人君不論撥亂守文,要以制略為貴。《六韜》述兵權,多奇計,《管子》慎權衡,貴輕重;《申》、《韓》核名實,攻事情。施之後主,正中其病。藥無高下,要在對病。萬全良藥,與病不對,亦何補哉?”又觀《古文苑》載先主臨終敕後主之言曰:“申、韓之書,益人意智,可觀誦之。”《三國志》載孟孝裕問卻正太子,正以虔恭仁恕答。孝裕曰:“如君所道,皆家門所有耳。吾今所問,欲知其權略知調何如也。”
由此觀之,孔明之喜申、韓審矣,然謂其為對病之藥,則未敢許。夫病可以用藥,則用藥以對病為功,苟其用藥不得,則又何病之對也?劉禪之病,牙關緊閉,口噤不開,無所用藥者也,而問對病與否可歟?且申、韓何如人也?彼等原與儒家分而為六。既分為六,則各自成家;各自成家,則各各有一定之學術,各各有必至之事功。舉而措之,如印印泥,走作一點不得也。獨儒家者流,氾濫而靡所適從,則以所欲者眾耳。故汲長孺謂其內多欲而外施仁義,而論六家要指者,又以“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八字蓋之,可謂至當不易之定論矣。
孔明之語後主曰:“苟不伐賊,工業亦亡。與其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孔明已知後主之必亡也,而又欲速戰以幸其不亡,何哉?豈謂病雖進不得藥,而藥終不可不進,以故猶欲僥倖於一逞乎?吾恐司馬懿、曹真諸人尚在,未可以僥倖也。六出祁山,連年動眾,驅無辜赤子轉斗數千里之外,既欲愛民,又欲報主,自謂料敵之審,又不免幸勝之貪,卒之勝不可幸,而將星於此乎終隕矣,蓋唯多欲,故欲兼施仁義;唯其博取,是以無功徒勞。此八字者,雖孔明大聖人不能免於此矣。
愚嘗論之,成大功者必不顧後患,故功無不成,商君之於秦,吳起之於楚是矣。而儒者皆欲之,不知天下之大功,果可以顧後患之心成之乎否也,吾不得而知也。此後患者必不肯成天下之大功,莊周之徒是已。是以寧為曳尾之龜,而不肯受千金之弊;寧為濠上之樂,而不肯任楚國之憂。而儒者皆欲之,於是乎又有居朝廷則憂其民,處江湖則憂其君之論。不知天下果有兩頭馬乎否也,吾又不得而知也。墨子之學術貴儉,雖天下以我為不拔一毛不恤也,商子之學術貴法,申子之學術貴術,韓非子之學術兼貴法、術,雖天下以我為殘忍刻薄不恤也。曲逆之學術貴詐,儀、秦之學術員縱橫,雖天下以我為反覆不信不恤也。不憚五就之勞,以成夏、殷之績,雖天下後世以我為事兩主而兼利,割烹要而試功,立太甲而復反可也。此又伊尹之學術以任,而直謂之能忍詬焉者也。以至譙周、馮道諸老寧受祭器歸晉之謗,歷事五季之恥,而不忍無辜之民日遭塗炭,要皆有一定之學術,非苟苟者。各周於用,總足辦事,彼區區者欲選擇其名實俱利者而兼之,得乎?此無他,名教累之也。以故瞻前慮後,左顧右睜(盼)。自己既無一定之學術,他日又安有必成之事功耶?而又好説“時中”之語以自文,又況依仿陳言,規跡往事,不敢出半步者哉!故因論申、韓而推言之,觀者幸勿以為餘之言皆經史之所未嘗有者可也。

孔明為後主寫申韓管子六韜作者簡介

李贄(1527年~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原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贅,號宏甫,又號卓吾,又別號温陵曙上等。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舉人,不應會試。歷任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死在獄中。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1] 
參考資料
  • 1.    劉青文主編.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鑑賞: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0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