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思晦

鎖定
孔思晦(1267年-1333年):字明道,元曲阜人。孔子的第五十四代孫。他天姿穎秀,少年人三氏學,受業於潯江張受,講求義理,尊尚德行,鄙薄詞章之學。其時,他家中甚為貧困,不得不親自下地耕種。雖然耕種很累,他卻堅持不懈地學習,無論寒暑,深受張篆器重。生於蒙古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卒於元順帝元統元年(1333年),終年67歲。 [1] 
中文名
孔思晦
外文名
Kongsihui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曲阜
出生日期
1267年
逝世日期
1333年

孔思晦簡介

孔思晦少年天姿穎秀,從孔顏孟三氏學教授張篆,講求義理,尊尚德行,不拘泥於詞章之學。至元二十年(1283年),其父孔浣去世,家貧,下田親耕而不廢學業,深受張篆器重。 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遊學於京師,得國子監祭酒耶律有尚賞識,欲舉為官,以老母年高為由,謝絕耶律氏好意。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居母喪期滿,薦為孝廉,授範縣(今屬河南)儒學教諭。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轉任甯陽縣(今屬山東)教諭,儉約自律,盡職盡責,深受生員愛戴。

孔思晦歷史背景

當時,孔氏族人以衍聖公孔思誠乃孔元用之後,不屬嫡系,上書朝廷請求罷免。元仁宗詳核孔氏族譜,以為孔思晦系孔子嫡裔,當襲封。遂罷免孔思誠。於延祐三年(1316年)授孔思晦以中議大夫,襲封衍聖公,給四品印。襲爵後,孔思晦請求朝廷新置典籍、管勾、司樂3人,分掌書籍音樂,錢穀出納。廟宇、碑刻、祭器、禮器等皆整飭一新。編修孔氏譜牒,刻譜於石,以垂永久。得朝廷之命,恢復尼山祭田150畝,歲收入粟48石,又獲命增置尼山書院,重開鄒縣子思書院。元英宗至順元年(1330年),他上書請追封孔子之父叔梁紇為啓聖王,母顏徵在為啓聖王夫人。泰定四年(1327年)升嘉議大夫,改給三品銀印。卒於元惠宗元統元年(1333年),終年67歲。

孔思晦個人經歷

至元二十年(1283),其父親孔浣去世,孔思晦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一邊堅持學習,一邊下地耕種,一邊侍奉母親。大德七年(1303),孔思晦遊學於京師,得國子監祭酒耶律有尚賞識,欲推舉他出來做官,孔思晦以老母年事已高,身邊無人照料為由,謝絕了耶律氏的一番好意。至大元年(1308),其母親病重,孔思晦晝夜守候在病榻旁邊,“躬進藥餌,衣不解帶”。及至其母去世,孔思晦悲痛欲絕,“勺水不入口者五日”。
至大三年(1310),孔思晦居喪期滿,被薦舉為孝廉,授範縣(今屬河南)儒學教諭。延右二年(1315),又調至寧陽縣(今屬山東)做教諭。當時,這兩個縣的教官都因薪俸微薄而不願受職,孔思晦則儉約自律,盡職盡責,深受生員們愛戴,以至於孔思晦離任時,兩校生員“皆挽留,不忍舍”。
延佔三年(1316),孔思晦以孔子嫡長孫身份,入主孔府,襲封衍聖公,主持林廟祀事,孔思晦又開始了他新的生活。為了管理好林廟祭祀和府務,請求朝廷新置典籍、管勾、司樂3人,分掌書籍音樂,金谷出納等。看到孔廟“雖苟全,而樓角圍牆未備,乃竭力營度,率復舊規”。對缺壞的祭器、禮器等,也整飭一新。尼山是孔子的誕生地,過去曾建有尼山孔廟,但由於長期戰爭,已是“廟毀而碑存”,用以奉祀的祭田也被附近居民冒耕,孔思晦遂“稽諸典故,言於部使者”,藉助朝廷之力,恢復了尼山祭田150畝,歲收入粟48石。並趁機請求朝廷增置尼山書院。至順元年(1330),他上書給皇帝,稱孔子被封“王”,其父被封為“公”,於禮不合,請求對孔子父母優加褒崇。結果,朝廷同意了孔思晦之請求,降旨加封孔子父親叔梁紇為“啓聖王”,母顏徵在為“啓聖王夫人”。孔思晦還積極查找迷失的學田,查復了三氏學在沛縣一帶“久為豪民所佔”的學田3000畝。

孔思晦貢獻

思晦受業於孔顏孟三氏學教授張 ,讀書講求義理,不拘泥於詞章。元仁宗延?三年(1316年)授中議大夫,襲封衍聖公,給四品印。元泰定四年(1327年)升嘉議大夫,改給三品銀印。
思晦主孔子祀事,自感責任重大,竭誠為之。孔廟建築幾經兵火,雖修葺而不夠完善,且廟牆角樓未備,思晦盡力營建,均復舊制。孔廟祭器禮服,亦悉加整飭。並請準置尼山書院,恢復鄒縣子思書院;請準為孔子及其母顏氏加封王號;為衍聖公府奏設司樂、管勾、典籍等專職官員,使廟庭府第規制有所立新。他還編修了孔氏譜牒,刻宗譜於石,以垂永久。此孔氏宗譜碑,現存孔廟東路家廟院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