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巢父

鎖定
孔巢父,字弱翁,冀州(今河北冀縣)人,孔如珪次子,孔岑父之弟,孔子三十七世孫。生年不詳,卒於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少時與李白、韓準、張叔明陶沔裴政隱居徂徠山,稱“竹溪六逸”。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由李季卿推薦,授左衞兵曹參軍,累官至給事中、河中、陝、華等州招討使,兼御史大夫。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受命為魏博宣慰使,前往勸説藩鎮田悦及其將士歸順唐朝,田悦從弟田緒殺田悦歸唐。不久,李懷光盤據河中,巢父又往河中勸説其歸順唐朝,被懷光部眾所殺。
弱翁
所處時代
中國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冀州
逝世日期
784年
主要成就
“竹溪六逸”之一
本    名
孔巢父

孔巢父簡介

杜甫 杜甫
孔巢父(?-784),字弱翁,唐朝大臣,冀州(今冀州市)人,孔子三十六世孫,“竹溪六逸”之一,與李白、杜甫以及皇甫冉等文豪友善,亦有詩文佳作行世,後散失。
孔巢父德才兼備,初被舉薦長安為官。約在天寶六載(747年)辭官歸隱江東(今浙江會稽)。行前,京師好友蔡侯為其設宴餞行,杜甫曾在席間吟詩一首,以贊巢父之才德,題為《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詩曰:巢父掉頭不肯住,東將入海隨煙霧。詩卷長留天地間,釣竿欲拂珊瑚樹。深山大澤龍蛇遠,春寒野陰風景暮。蓬萊織女回雲車,指點虛無是徵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貴何如草頭露。蔡侯靜者意有餘,清夜置酒臨前除。罷琴惆悵月照席,幾歲寄我空中書。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訊今何如?
後來,孔巢父為扶救社稷,再度復出,擔任湖南觀察使。唐德宗建中年間,升至給事中。因其足智多謀,善於辭令,深得朝廷器重,稱為“知君名宦”。
建中二年(781年),鎮州李維嶽、淄青李納請求承襲父職,朝廷不允,魏博7州節度使田悦又代二人奏請,德宗仍不答應,田悦一氣之下聯合二李譁變。三鎮之亂致使河北累年戰禍,生靈塗炭。德宗於興元元年(784年)命孔巢父為宣慰使前往平亂。孔巢父置個人安危於度外,冒死趕赴魏博,向田悦力陳順逆之福禍,情理俱備,打動軍心,將士皆願“還為王人”,終使田悦率眾歸降。
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奉命東征途中兵變,叛將朱訛人長安稱帝,唐德宗出奔奉天(今陝西乾縣)。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前往救駕,屢有戰績。但因德宗聽信奸相盧杞讒言,不許李懷光入朝覲見,故使李懷光背主而去,割據一方。孔巢父説降田悦的同年六月,德宗又令其前往招安李懷光。孔巢父再度深入虎穴,捨身為國勸降平叛,不幸為李懷光部眾殺害。死後,朝廷追贈其為尚書左僕射,諡號“忠”。

孔巢父相關事蹟

李白 李白
唐玄宗末年,孔巢父曾與李白、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隱居於山東泰安府徂徠山腳下,縱酒酣歌,談詩論賦,號稱“竹溪六逸”。徂徠田園生活結束後,孔巢父被舉薦赴長安做官。約在天寶六年(公元747年)辭官歸隱江東(今浙江會稽)。行前,京師好友蔡侯曾設宴為其餞行,席間,詩人杜甫吟詩一首,以表述自己的心境,讚頌巢父的才德,題為《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後來孔巢父為扶救社稷,再度復出,任湖南觀察使。唐德宗建中年間,孔巢父為朝中大臣,官至給事中。因其足智多謀,善於辭令,且破賊有方,深得朝廷器重,被稱為“知君名宦”。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鎮州李維嶽和淄青李納請示承襲父職,朝廷不允,魏博七州節度使田悦又代其二人奏請,德宗仍不答應。田悦惱羞成怒,聯合李維嶽、李納等人譁變。河北三鎮的叛亂致使連年戰禍,生靈塗炭,官兵和叛兵浴血沙場,士卒死傷慘重。興元元年(公元784年),德宗任命孔巢父為宣慰使前往平亂,孔巢父冒死趕赴魏博鎮,舌戰田悦,陳述順逆之禍福,理據俱備,打動人心,終使田悦率眾歸降。 [1]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朔方節度使李懷光曾奉帝旨兵伐田悦。次年,涇原兵變,叛將朱泚(ci)入長安稱帝,德宗逃往奉天(今陝西乾縣),朱泚率兵猛攻,李懷光前去救駕,數敗敵部,屢有戰績,迫使朱泚退歸長安。因德宗輕信奸相盧杞的挑撥,不許李懷光入朝覲見,故李懷光耿耿於懷,以至背主而去,聯合朱泚逼使德宗南逃漢中,並率軍佔領河中(今山西永濟西),割據一方。孔巢父説降田悦叛軍後,當年六月,德宗令其招安李懷光,孔巢父再度深入虎穴,捨身勸降,因言辭失宜,不幸為李懷光部下殺害。死後,朝廷追贈孔巢父尚書左僕射職,諡號“忠”。《舊唐書》、《新唐書》均有孔巢父傳。 [2] 

孔巢父傳記

徂來山 徂來山
孔巢父,冀州人,字弱翁。父如珪,海州司户參軍,以巢父贈工部郎中。巢父早勤文史,少時與韓準、裴政李白張叔明陶沔隱於徂來山,時號“竹溪六逸”。永王璘起兵江淮,聞其賢,以從事闢之。巢父知其必敗,側身潛遁,由是知名。
廣德中,李季卿為江淮宣撫使,薦巢父,授左衞兵曹參軍。大曆初,澤潞節度使李抱玉奏為賓幕,累授監察御史,轉殿中、檢校庫部員外郎,出授歸州刺史。建中初,涇原節度留後孟皞表巢父試秘書少監,兼御史中丞、行軍司馬。尋拜汾州刺史,入為諫議大夫,出為潭州刺史、湖南觀察使。未行,會普王為荊襄副元帥,以巢父為元帥府行軍司馬,兼御史大夫
尋屬涇師之難,從德宗幸奉天,遷給事中、河中陝華等州招討使。累獻破賊之謀,德宗甚賞之。尋兼御史大夫,充魏博宣慰使。巢父博辯多智,對田悦之眾,陳逆順利害君臣之道,士眾欣悚喜抃,曰:“不圖今日復睹王化!”及就宴,悦酒酣,自矜其騎射之藝、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見用,無堅不摧。”巢父謂之曰:“若如公言而不早歸國者,但為一好賊耳。”悦曰:“為賊既曰好賊,為臣當作功臣。”巢父曰:“國方有虞,待子而息。”悦起謝焉。悦背叛日久,其下厭亂,且喜巢父之至。數日,田承嗣之子緒以失職怨望,因人心之搖動,遂構謀殺悦,而與大將邢曹俊等稟命於巢父。巢父因其眾意,令田緒權知軍務,以紓其難。
興元元年,李懷光擁兵河中。七月,復以巢父兼御史大夫,充宣慰使。既傳詔旨,懷光以巢父嘗使魏博田悦死於帳下,恐禍及。又朔方蕃渾之眾數千,皆在行列,頗驕悖不肅。聞罷懷光兵權,時懷光素服待命,巢父不止之。眾鹹忿恚,咄嗟曰:“太尉盡無官矣!”方宣詔,喧噪,懷光亦不禁止,巢父、守盈並遇害。上聞之震悼,贈尚書左僕射,仍詔收河中日備禮葬祭。賜其家布帛米粟甚厚,仍授子正員官。

孔巢父相關詩作

劉長卿詩集 劉長卿詩集
送孔巢父赴河南軍(一作劉長卿詩)
江城相送阻煙波,況復新秋一雁過。
聞道全師徵北虜,更言諸將會南河。
邊心杳杳鄉人絕,塞草青青戰馬多。
共許陳琳工奏記,知君名宦未蹉跎。
杜甫曾在席間吟詩一首,以贊巢父之才德,題為《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詩曰:
巢父掉頭不肯住,東將入海隨煙霧。
詩卷長留天地間,釣竿欲拂珊瑚樹。
深山大澤龍蛇遠,春寒野陰風景暮。
蓬萊織女回雲車,指點虛無是徵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貴何如草頭露。
蔡侯靜者意有餘,清夜置酒臨前除。
罷琴惆悵月照席,幾歲寄我空中書。
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訊今何如?

孔巢父竹溪六逸

竹溪六逸圖 竹溪六逸圖
開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東魯,與山東名士孔巢文、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在州的徂徠山竹溪隱居,世人皆稱他們為“竹溪六逸”。他們在此縱酒酣歌,嘯傲泉石,舉杯邀月,詩思駘蕩,後來李白《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詩中曾有“昨宵夢裏還,雲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對這段隱居生活的深情回憶。
六逸同隱的竹溪,位於徂徠山西南麓的乳山腳下,金代明昌年間泰安人安升卿在徂徠題刻中有“訪竹溪六逸於乳山”之語。這裏峯巒突起,一川縈迴,林木棉蒙,鳳尾森森。山前有一竹巖,石紋如深雕竹葉片片。攀上竹巖,可見到安升卿所書“竹溪佳境”四個大字,自此沿溪而行,但見溪水淙淙,逶迤西注,芳草葳蕤,雜樹生花。這裏便是六逸堂故址所在。“迄今人去已千載,流風餘韻猶宛然”。而今的竹溪,雖已無復唐代碧玉千竿的勝境,但清流依舊,山月無恙,猶使人時時追懷太白詩仙的遺韻。
世人仰慕他們,儘管總是覺得有些狂妄而不可狎近。他們有着隱士與逸民的心理特徵,性之所至,高風絕塵。他們寄情于山水林泉,桀驁不馴,放曠不羈,柴門蓬户,蘭蕙參差,妙辯玄宗,尤精莊老,那是一種悠然自在的文化態度,更是一種理想而浪漫的生存方式。
歷史

孔巢父歷史評價

唐德宗 唐德宗
德才兼備,初被舉薦長安為官。約在天寶六載(747年)辭官歸隱江東(今浙江會稽)。行前,京師好友蔡侯為其設宴餞行,後來,孔巢父為扶救社稷,再度復出,擔任湖南觀察使。唐德宗建中年間,升至給事中。因其足智多謀,善於辭令,深得朝廷器重,稱為“知君名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