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子觀於呂梁

鎖定
《孔子觀於呂梁》是莊子於戰國創作的作品,出自莊子·外篇·達生。
作品名稱
孔子觀於呂梁
作    者
莊子
創作年代
戰國
作品出處
莊子·外篇·達生 [2] 

孔子觀於呂梁作品原文

孔子觀於呂梁,懸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yuán tuó)魚鱉之所不能遊也 。見一丈夫遊之,以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並流而拯之。數百步而 出,被髮行歌而遊於塘下。
孔子從而問焉,曰:“吾以子為鬼,察子則人也。蹈水有道乎?”
曰:“亡,吾無道。吾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與齊俱入,與汩偕出,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
孔子曰:“何謂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也?”
曰:“吾生於陵而安於陵,故也;長於水而安於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 命也。”

孔子觀於呂梁譯文

孔子在呂梁山遊覽,看見瀑布有幾十丈高,流水的泡沫濺出三十里,黿鼉(指巨鱉和揚子鱷)魚鱉也不能遊動,卻看見一個男人在那裏游泳,以為他是因痛苦而想自殺的人,便叫弟子順着水流去救他.誰知這個人遊了幾百步又出來了,披着頭髮唱着歌,在塘埂下漫步.
孔子趕上去問他説:"我以為你是鬼怪.但仔細看你,仍然是人.請問游泳有道術嗎 "
那人説:"沒有,我沒有什麼道術.我從這裏的水的流勢起步,順着水有本性起伏,不知不覺就成功了.與漩渦一起進入水流的中心,與湧出的流水一起浮出水面,順從水的流動方向而不另出已見,這就是我游泳的方法."
孔子問:"什麼叫從這裏的條件起步,順着水的本性成長,不知不覺就成功了? "
那人説:"我生在山區就安心住在山上,這就是從這裏的條件起步;長在水邊就安心住在水邊,這就是順着水的本性成長;不知道我為什麼會成功卻成功了,這就是不知不覺的成功。"

孔子觀於呂梁寓意

如同呂梁男子游水一樣,君子在日常生活中既能做到遵守規律、堅守原則,也能隨機應變。在生活工作中,做到與物遷移,不固守一端,不固執一辭,這可以説是通達之士了。
通達之人遵循着最高標準:那就是變。有人説,世界不變的唯有變。變才是天地之大道。堅持一種原則,堅持一種規律,或堅持一種規範,這些都還不夠,通達之人堅持這一切而又不拘泥於這一切,他遵循着規律卻能在順從規律中找到應變之道。
萬事萬物都在興衰生滅,沉浮起伏,一種原則、規律或規範都有嚴格的時間、地點和條件的限制,所以,道理沒有長久的正確,事情也沒有永遠的錯誤。以前有用的,如今或許要拋棄;如今拋棄的,以後或者還要用它。這用或者不用沒有一定的是非。所以,能在是非中有是非,又能在是非中無是非,便達到了極高的智慧了。

孔子觀於呂梁作品出處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道家經文。到了漢代以後,尊莊子為南華真人,因此《莊子》亦稱《南華經》。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書分內、外、雜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戰國中晚期逐步流傳、揉雜、附益,至西漢大致成形,然而當時流傳版本,今已失傳。目前所傳三十三篇,已經郭象整理,篇目章節與漢代亦有不同。內篇大體可代表戰國時期莊子思想核心,而外、雜篇發展則縱橫百餘年,參雜黃老、莊子後學形成複雜的體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