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另境

鎖定
孔另境(1904-1972),原名令俊,字若君,筆名東方曦、雋、君玉。1922年就讀於上海大學中文系,1925年畢業。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參加北伐,任武昌前敵總指揮部宣傳科長。 [2]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轉入地下,任中共杭縣縣委宣傳部秘書。 [1]  1928年,孔另境去上海從事寫作。1929年任教於天津南開中學。後任省立河北女子師範學校出版部主任,編輯《好報》。1932年,孔另境因傳遞革命書刊曾被國民黨逮捕。1936年,孔另境任上海華光中學教導主任。1937年將華光業餘中學戲劇科改辦成華光戲劇專科學校,培養影劇人才。1941年,孔另境參與主編《大時代文藝叢書》。同年赴蘇北新四軍根據地籌辦墾區中學。1943年在世界書局主編《劇本叢刊》。1945年任新中國藝術學院教務長。後主編《新文學叢刊》、《今文學叢刊》等。1948年,孔另境任教於江灣中學。1949年後,曾任上海大公職業學校校長、山東齊魯大學中文系教授、春明書店總編輯、上海出版文獻資料編輯所編審。 [2] 
孔另境著有《斧聲集》、《秋窗集》、《中國小説史料》、《現代作家書簡》、《橫眉集》、《唐園集》、《青年寫作講話》、《五卅運動史料》、《中學國文教材叢書》、《孔另境散文選》、《新名詞辭典》等。 [2] 
(概述圖來源: [1] 
全    名
孔另境
出生地
浙江桐鄉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72年
主要作品
《斧聲集》、《秋窗集》、《中國小説史料》等
本    名
孔令俊
畢業院校
上海大學
筆    名
東方曦、雋、君玉

孔另境人物生平

孔另境(1904-1972),原名令俊,字若君,筆名東方曦、雋、君玉。 [2]  茅盾夫人孔德沚之弟。 [1]  1922年,孔另境考入上海大學中文系學習。求學期間,他不僅學習革命理論,關注時事動向,參與政治鬥爭,還接觸到不少中國革命先驅人物。可以説,上海大學是他革命生涯的起點。 [2] 
1925年初,孔另境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住在工廠區,課餘從事工人教育,參加五卅運動上街分發宣傳單時被捕。出獄後,他的信念更加堅定。翌年,孔另境赴廣州擔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助理幹事,後參加國民革命,隨北伐軍北上,任武昌前敵總指揮部宣傳科科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轉入地下,任中共杭縣縣委宣傳部秘書。其後武裝暴動失敗,縣委遭到破壞,孔另境與黨組織失去聯繫。從政治領域到文化領域,孔另境一路向前,為進步事業不遺餘力地奮鬥。1932年,孔另境因傳遞革命書刊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後經魯迅等託人營救而出獄,重回上海。 [2] 
孔另境擅長散文寫作,他的散文集《斧聲集》《庸園集》與雜文集《秋窗集》《橫眉集》寫作風格親切隨和。除了寫作,他還幫朋友做些編輯工作。1936年,他協助茅盾編輯《中國一日》,全面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面貌,是一本紀實性文學鉅著。他與鄭振鐸、巴人主編的《大時代文藝從書》,是抗戰時期上海淪為孤島後較有影響的文藝叢書。1943年,他在世界書局主編《劇本叢刊》5輯50冊,著有《李太白》《蠱惑》《春秋怨》《鳳還巢》《沉箱記》等,後又改編了《紅樓二尤》。 [2] 
1945年5月,孔另境因參加抗日活動而遭日本憲兵逮捕,在獄中受盡酷刑,直至抗戰勝利前夕才獲釋。出獄後,他擔任《改造日報》編輯,為進步文化事業踏實工作。 [2]  1946年,孔另境出版《庸園集》、《青年寫作講話》,併為大地出版社主編《新文學叢刊》,為春明書店主編《今文學叢刊》。1948年,任教於江灣中學,參加民主運動。解放後,參加中國民主促進會。歷任上海大公職業學校校長、山東齊魯大學中文系教授、春明書店總編輯。在春明書店時主編《新名詞辭典》。後調任上海文化出版社編輯部主任。1961年起任上海出版文獻資料編輯所編審。“文革”中遭受迫害,先後五次被抄家,未經任何司法程序被抓入監獄,身心備受摧殘,病重才獲保外就醫。1972年9月18日,孔另境含冤逝世。1979年6月孔另境被平反昭雪。 [3] 

孔另境人物評價

孔另境先生一生坎坷,但其成就頗豐,無論是寫作、文史、出版上均有建樹。其散文“樸實率真,寫人物並不誇張,無溢美之詞,亦不為親者諱,這是很難得的。寫地方使人身臨其境,既可瞭解民俗的一斑,也可略知民生的疾苦,沒有空洞的牢騷話,然而作者也對水深火熱中的不幸人民深有同情,對欺壓人民的惡魔極為憎恨” (李霽野語)。 [3] 

孔另境後世紀念

2007年4月27日,坐落於烏鎮的孔另境紀念館開館,從各地趕來的百餘人蔘加了開館儀式,並舉行了紀念座談會,表達了對孔另境紀念館開館的祝賀,以及對孔另境品性和學識的讚揚。孔另境紀念館由一間正廳和兩間廂房組成,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展覽內容由家鄉親情、著作生涯、坎坷人生三個部分組成。展館正廳安放着孔另境的銅鑄胸像,館中展出各類實物220件,照片近百張,展板21塊,説明文字共8000餘字。由王元化先生題寫的館名匾額置於正廳進門的上方,兩側抱柱上由書法家陸康書寫當年孔另境去世時秦瘦鷗先生的輓聯:“坦蕩胸懷不脱文人本色;寬宏氣度長留達士高風。” [4] 
孔另境銅鑄胸像(由雕塑家嚴逢林先生製作)正面的展板上是孔另境寫於1970年10月的手跡,也是他的名言:“人是感情的動物,也是理智的動物。因為有感情,所以不會忘記過去;因為有理智,所以認識現實和理想將來。”著名畫家賀友直先生特意為孔另境四次牢獄之災作畫四幅,分別放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展板上配合展出展板的背面是結束語。上部是王元化題寫的“孔另境紀念館手跡。 [4] 
參考資料
  • 1.    孔另境:霜重色愈濃  .貴州廣播電視台[引用日期2023-04-07]
  • 2.    周川主編. 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8.09,第72頁。
  • 3.    孔另境  .中國茅盾研究會[引用日期2023-04-08]
  • 4.    孔海珠著. 孔另境傳[M]. 北京:華文出版社, 2020.03,第267-2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