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伯華

(中醫泰斗)

鎖定
孔伯華(1884年6月5日-1955年11月23日),現代醫家。原名繁棣,號不龜手廬主人,山東曲阜人。其祖父為當地名醫,孔氏深受其影響;幼年時攻讀經書,並隨父宦遊各地;後以母病,遂立志學醫。16歲時,移居河北易州行醫,於當地與名醫狄虎堂等人交善。後又於25歲時在北京外城官醫院任職,與當時名醫張菊人、陳伯雅等共事,砌磋學問。
1929年汪精衞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時,曾明令廢止中醫。這一反動政策,立即激起中醫界的極大公憤。各地推出代表齊集上海進行抗議,成立了“全國醫藥團體聯合會”,進行鬥爭。孔伯華先生被推為臨時主席到南京請願談判,全國輿論支持,使反動當局不得不收回成命,並被迫同意成立國醫館。同年,孔伯華與蕭龍友共創中國第一所醫學高等學校“北京國醫學院”,邀請各地名醫並肩作戰,辛苦操勞,在沉重的中外當局壓力下培養出了大批的下一代中醫人才,這些學生也都是成績卓著的棟樑之才,在其後中醫元氣大傷的情況之下,承擔起了繼承和發展中醫的重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衞生部顧問、中華醫學會中西醫學術交流委員會副主任。是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孔伯華因醫術高超,名列中國四大名醫之一,更因高風亮節,備受各界人士尊重。黨中央選定孔伯華擔任毛澤東的保健醫生。
孔伯華一生操勞,1955年3月10日,他在出診過程中身體突然感到不適,但仍勉強為6位病家診治。其後便回家調養,不料從此一病不起,於1955年11月23日逝世,享年71歲。 [1] 
中文名
孔伯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山東曲阜
出生日期
1884年6月5日 [2] 
逝世日期
1955年11月23日 [2] 
代表作品
孔伯華醫集
職    業
中醫學家

孔伯華人物生平

孔伯華(1884—1955),名繁棣,別名不龜手廬主人,曲阜城內棋盤街人,孔子74代孫。著名醫學家。
孔伯華的祖父是清朝進士,精於文學,擅長醫術。孔伯華6歲時在私塾就讀,受家庭薰陶,便對中醫發生興趣。14歲開始專攻醫學,因母病醫藥無效,決心專攻醫學,志以醫術濟人。16歲時,移居河北易州,從學於名醫蔡秋堂、梁純仁,研討《黃帝內經》等醫書。1908年在易州行醫,與當地名醫狄虎堂等人交善。
1910年,26歲的孔伯華應清廷太醫院之聘來京,在外城官醫院任醫官職務。外城官醫院和內城官醫院是尚書善耆奏請清朝廷批准,於1906年9月建立。籌建這兩所醫院是為推行新政,講究衞生。兩所醫院均設有中醫、西醫兩部。除診治病人外,還負責衞生防疫。外城官醫院的舊址現為北京宣武中醫醫院。1917至1918年,孔伯華與楊浩如、張菊人、陳伯雅、曹巽軒等原清廷御醫一道,兩次在晉綏及廊坊一帶參加防治鼠疫、霍亂等傳染病工作。醫家們全力以赴,沿户訪問,救治了眾多病人。防疫工作結束後,由孔伯華主持編寫了《傳染病八種證治析疑》10卷,刊行於世。
後來,孔伯華辭去醫官公職,在京懸壺應診,因醫術高明而譽滿京城,與蕭龍友、施今墨、汪逢春並稱為北京四大名醫。
1925年,“五卅”慘案後,為抵制日貨,孔伯華創制了一種“避瘟寶丹”,其效力高於日本“避瘟散”,深受歡迎。
1929年,汪精衞為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時,召開中央第一次衞生委員會議。當時最反對中醫的餘雲岫等一夥,拋出了一項“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衞生之障礙”提案,發表“舊醫一日不除,民眾思想一日不變,新醫事業一日不能向上,衞生行政一日不能進展”等言論。該項提案被通過,當局隨即作出決議“取締中醫”。這立即激起了中醫藥界的極大公憤。全國中醫及中醫藥團體聯合起來,表示堅決抗議,各界代表聚集上海,於3月17日召開臨時大會,會議通過決議,成立了全國醫藥團體聯合會,組織“聯合赴京請願團”。孔伯華當時為華北中醫代表,被推選為臨時主席,率領全團前往南京請願,據理力爭,激昂慷慨,要求政府取消這項決議。由於中醫中藥有其深厚而又廣博的根源,在數千年中確有保障人民健康、昌盛民族繁衍的偉大貢獻,擁有全國億萬人民的真誠信仰和全力支持,因而獲得社會上公正輿論的極大支持。當局鑑於此種形勢,被迫收回成命,並同意成立國醫館,從而挽救了危在旦夕的祖國醫學。
經過此番激烈鬥爭,孔伯華深深感到,當務之急,必須培養中醫人才,壯大中醫隊伍,提高中醫療效,確保人民健康。真能把病治好,才能獲得廣大人民的由衷信任,中醫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1930年,孔伯華與蕭龍友合力創辦了北平國醫學院,蕭龍友為董事長,孔伯華為院長。遴聘當時第一流國手,分別擔任各門課程的教師。如瞿文樓擔任兒科教師,姚季英擔任診斷和婦科教師,周吉人擔任內經和難經教師(後由張斡卿擔任難經教師),李卓如擔任傷寒教師,宗馨吾擔任金匱教師,孟慶三擔任藥物教師,張菊人擔任內科和温病教師(後由王子衡擔任温病教師)等。當時因辦學經費拮据,孔伯華常從門診收入中挪補開支,真正體現了醫者仁術的大家風範。對待學生,孔伯華則不辭辛苦,親自與蕭龍友帶領學生輪流實習,有時還要管理學生的吃住。孔伯華髮揚民主精神,鼓勵學生提出不同意見,展開辯論。孔伯華又常教導生徒“古今時代不同,人之體質不同,所受病邪亦有所不同,臨證施治切忌主觀,必須靈活。仲景之立法垂訓,乃法外有方,方外有法;金元四大家雖各成一派,乃羽翼仲景,後世葉天士、王孟英、吳鞠通,亦羽翼仲景也。要知唯在用之當與不當耳”。該院先後共培養學生七百餘人。1937年日軍侵佔北平,為抵制日偽當局的強行接管,毅然將學院停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孔伯華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會議代表、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主席團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顧問、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中西醫學術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中醫學會顧問等職。1952年,上書毛澤東主席,闡述發掘祖國醫學遺產必先從教育人才開始等見解。是年受到毛澤東的接見。周恩來曾稱讚他是“有理論但不尚空談的實幹家”,並於1954年接見了他。後來,周總理多次接見過孔伯華先生。
孔伯華主張熟悟經旨,不泥於古。志於醫者,首先應該熟讀《內經》而後逐步細心參悟經旨。閲讀諸家醫論,一定要抱着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掌握“取長舍短,去蕪存華”的治學方法,力避“食古不化”或“斷章取義”。
孔伯華1955年11月病逝於北京。周恩來總理擔任其治喪委員會主任,彭真擔任主祭。 [3] 

孔伯華紀念緬懷

孔伯華逝世以後,黨中央、毛主席深切關懷,日理萬機的周總理親自擔任了了治喪委員會主任並親臨寓所弔唁,對家屬慰勉備至,特別關懷先生後代的培養和教育問題。中央衞生部更予以人力財力的大力相助,中醫司的領導郭子化、呂炳奎等同志,一連數日,親臨先生住所,主持襄理喪葬事宜。
孔伯華生前好友、八旬高齡的蕭龍友先生,驚聞噩耗,深為哀慟,並揮淚親題哀輓:“抱病哭君魂欲斷,承家有子業當興”,以悼亡靈。
1985年,為緬懷孔伯華對中醫學發展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全國政協、市政府、衞生部在全國政協禮堂隆重紀念孔伯華誕辰100週年活動。 [2] 

孔伯華學術思想

學術上,孔伯華主張病必求其本,臨證注重濕與熱,以善治温病著名。 [1] 
孔伯華認為中醫在臨牀上不僅是單純的看其局部的病,而且應該照顧到病人的整體,特別強調“元氣”。辨證論治全憑綱要,綱者:兩綱,曰陰、曰陽;要者:六要,曰表、裏、寒、熱、虛、實。“兩綱六要”,不能平列。在治學方面,首先應熟讀《內經》,參悟經旨,不泥於古,抱着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在診斷方面,脈貴於神,意在勻和。在病機方面,在正氣受傷的原因中,他首先強調脾為後天之本,以及脾胃與肝的關係,尤其重視肝脾關係,主張脾胃有病必系肝,肝病必繫於脾胃。臨證注意脾濕和肝熱。在外感温熱病方面,認為人體內的鬱熱伏氣(久鬱之熱和潛伏之氣)是感受温熱病的主因。
孔伯華先生用藥的特點,可以總結為“虎嘯龍騰”。他遣方用藥必先辨證精詳,對證用藥,並無門派的偏傾。他認為不論是祛邪還是扶正,都是為達到恢復和補養元氣的目的。扶正即為祛邪,祛邪亦可扶正,孰前孰後,應因人因地因時而決,不可先有主見。他認為只要辨證準確,則“參、術、硝、黃俱能起死;芩、連、姜、附俱可回生”。要對證下藥,不可執於成方。若固執於某方以治某病,則是犯了“冀病以就方,非處方以治病”的錯誤。他的藥方,亦如虎嘯龍騰一般氣勢恢宏。孔伯華擅用石膏,是從躁、渴、喘、嘔四處着眼,在他的著作《時齋醫話》中講述很詳:“諸石膏之療能,其體重能瀉胃火,其氣輕能解表肌(解表清熱),生津液,除煩渴,退熱療斑(皮膚上出的小紅點成片就叫斑),宣散外感温邪之實熱,使從毛孔透出。其性之涼並不寒於其他涼藥,但其解熱之效,遠較其他涼藥而過之。治傷寒之頭痛如裂、壯熱如火,尤為特效,並能緩脾益氣,邪熱去,脾得緩而元氣回;催通乳汁,陽燥潤,孔道滋而湧泉出;又能用於外科,治療瘍之潰爛化腐生肌;用於口腔而治口舌糜爛;胃熱肺熱之發斑發疹更屬要藥。”民間因他善用石膏,有“石膏孔”的稱譽。 [1] 

孔伯華代表作品

孔伯華的主要著作有《髒象發揮》《時齋醫話》《診斷經驗》《中風説》《肺病防治手冊》等。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