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鎖定
子宮下段剖宮產術是指妊娠末期或臨產後,經腹腔切開子宮膀胱反折腹膜,推開膀胱,切開子宮下段娩出胎兒及其附屬物的手術。由於子宮下段是子宮峽部的伸展和延長,下段宮壁肌層薄,彈性、韌性及伸展性較好,血竇少,肌層交叉分佈,切口易於擴大,切口撕拉出血少,子宮壁層腹膜以疏鬆結締組織與下段肌層相連,較易分離,術後病率低,是最常用的剖宮產術式。
中文名
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專科分類
產科
適應證
骨盆狹窄、頭盆不稱、橫位等
禁忌證
死胎、畸胎、子宮下段形成不良等
術後併發症
腹壁與子宮切口感染、子宮腹壁瘻

子宮下段剖宮產術麻醉方式

硬膜外麻醉。

子宮下段剖宮產術術前準備

(1)腹部準備與一般開腹手術相同。
(2)如為選擇性剖宮產手術,術前晚進流質,手術當日晨禁飲食。
(3)術前放置保留導尿管。
(4)早期破膜或有感染的孕婦,術前應用抗生素。
(5)術前兩小時禁用呼吸抑制劑。
(6)術前備血。

子宮下段剖宮產術適應證

1.骨盆狹窄
2.頭盆不稱
3.橫位
4.軟產道異常
5.中央性前置胎盤
6.胎盤早期剝離
7.臍帶脱垂

子宮下段剖宮產術禁忌證

1.死胎
2.畸胎。
3.子宮下段形成不良。或有大量曲張的血管或子宮極度前傾而無法暴露子宮下段。

子宮下段剖宮產術手術步驟

①切開腹壁。②探查腹腔。③推離膀胱、顯露子宮下段。④切開子宮。⑤胎兒娩出。⑥娩出胎盤清理子宮腔。⑦縫合子宮切口。⑧縫合腹膜反折。⑨縫合腹膜切口。

子宮下段剖宮產術術後併發症

1.術中併發症: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徵、子宮異常出血、臟器損傷、羊水栓塞。
2.術後併發症:術後感染、腹壁與子宮切口感染、子宮腹壁瘻、子宮切口癒合不良、剖宮產術後晚期出血、腸梗阻、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下段剖宮產術術後護理

1.一般處理
2.促進宮縮
3.輸液
4.預防感染
5.留置尿管12~24小時

子宮下段剖宮產術注意事項

1.切開皮膚及皮下脂肪時不要用力過大,要逐層切開,以防誤切子宮損傷胎兒。
2.打開腹膜時,注意避免損傷腸管和膀胱。
3.刺破胎膜後要及時吸盡羊水、夾住開放血竇,以防羊水栓塞。

子宮下段剖宮產術術後飲食

手術後一般不需禁食,但在肛門尚未排氣前暫進流質飲食。排氣後改進半流質。逐漸恢復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