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嬰寧

(小説集《聊齋志異》中的人物)

鎖定
嬰寧,小説集《聊齋志異》之《嬰寧》篇中的主人公。是狐狸和人所生的女兒,被託付給鬼母撫養。
她長承山村雨露,嬌憨天真,一笑生神。嬰寧十六歲時,因上元節外出踏青,引來了對她一見鍾情的姨表兄王子服,帶着她一塊回到王家併成婚。
由於惡作劇般設局害死覬覦她美色的西鄰之子,引起了官司而受到婆母訓斥,嬰寧發誓不再笑了。一年後她生了個很有自己樣子的兒子。 [1] 
(概述圖來源 [2] 
中文名
嬰寧
別    名
寧姑(暱稱)
性    別
登場作品
《聊齋志異》
年    齡
16歲 [3] 
國    籍
中國
籍    貫
莒(今山東)

嬰寧外貌描寫

容華絕代,笑容可掬。然笑嫣然,狂而不損其媚。 [3] 

嬰寧人物經歷

嬰寧出身

秦家姑媽去世後,姑丈孤身獨居,被狐狸精迷住,狐女生了個女孩兒,取名嬰寧,姑丈死後,那狐女便帶着女孩兒走了。父親去世時,嬰寧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母親臨走時,把她託付給鬼母,她們孃兒倆相依為命,一起生活了十多年。 [4] 
嬰寧已經十六了,正月十五上元節這天,她帶着個丫環,遠出郊遊踏青,遇見姨表兄王子服。嬰寧手裏拿着一枝梅花,笑容可掬,王生看得發呆,竟忘記了避諱。嬰寧對丫環説,這小夥子像個賊似的,將花丟在地上,説笑着走了。 [1]    [4] 

嬰寧認親

嬰寧的美貌引得王子服去山村裏尋找她,老婦喊婢女為王生做好休息安置,邀他留下來住個三五天。次日,王子服來到屋後的園子,嬰寧坐在樹上,她看見王生過來,哈哈笑着幾乎要掉下來。嬰寧邊下樹邊笑個不住,快下到地面時,一失手跌落下來,這才止住笑,王子服乘扶起她來捏住她的手腕,嬰寧又笑得倚在樹身上不能走動。
王家有人來尋王子服,王生請求老婦帶嬰寧一同回去,王子服母親讓嬰寧跟小女兒住在一起,她每天一早就起來向姨媽問安。嬰寧做起針線活精巧無比,鄰居的大姑娘小媳婦,都願意和她親近。王生的母親選好了吉日,讓嬰寧和兒子成婚,可是因為她笑得直不起腰,只好免去了參拜儀式。 [1]    [4] 

嬰寧結局

嬰寧愛花成癮,搜求好花遍及親戚朋友,偷偷典當了首飾,也要買了回來,幾個月過去,門前院裏到處栽滿了花。庭院後邊有一架木香,嬰寧常攀登上去,一天西鄰家的兒子看見她摘花,因心生邪念而被大蠍子刺死,這鄰居就揭發嬰寧是妖怪。婆母責備嬰寧説幸虧縣令明斷,設若遇上個糊塗令宰,一定得拘捕媳婦到公堂對質,嬰寧聽了,發誓今後再也不笑了。
一天晚上,嬰寧對着王生流下淚來,就把實情相告,所靠的惟有郎君,老母親寂寞地埋葬在深山中,因而在九泉之下心有遺恨,他要是捨得花費,把老母親與她父親合葬。王生答應下來,兩人將老媽媽裝殮好,尋找到秦家墳地合葬了。從此以後,拜奠祭掃,從不間斷。過了一年,嬰寧生了個兒子,在懷抱裏就不怕生人,也見人就笑。 [1]    [4] 

嬰寧出處考證

《嬰寧》篇的人物命名有兩種觀點:一是以《韓非子·説難》中“嬰逆鱗”説解之。此説預示着嬰寧敢於觸犯封建倫理之意。另一種頗為通行的主流觀點是“攖寧”説。 [5]  查《辭源》“嬰”通“攖”;“攖寧”見於《莊子·大宗師》: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釋義説:“接觸外界事物而不為其所擾亂,保持心境寧靜。” [6] 
陳屈亮考辨嬰寧的命名出自《晉書·王衍傳》之俗語“寧馨兒”三個字,據《晉書·王衍傳》記載:衍,字夷甫,神清明秀,風姿詳雅。總角嘗造山濤,濤嗟嘆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辭海》“寧馨”一詞的解釋,它是這樣説的:晉宋時俗語,“這樣”的意思。晉宋時得俗語後來大多用在對親密的人或者美好事物的讚美,所以也可以説嬰寧是凝結着蒲松齡對世間純真情感的嚮往而饋贈於王子服的“寧馨兒”。首先王衍、嬰寧兩者於形貌有酷似之處。《晉書·王衍傳》中記載王衍死於石勒“使人夜排牆填殺之”,這一點與《聊齋》裏嬰寧遭西人子調戲的厄運禍根是源於她攀牆折花。“牆”構成了他們命運的一個相同的轉折點。嬰寧“悽戀鬼母”重感情與王衍喪子之悲不分軒輊。此幾點理由也暗示了嬰寧與王衍在不同的時空觀照裏其形貌到精神內核都有一脈相承的元素。 [5] 

嬰寧人物評價

嬰寧書中評價

徒步於野,必非世家。——吳生
頗亦不鈍,但少教訓,嬉不知愁。年已十六,呆痴裁如嬰兒。——媪(鬼母)
觀其孜孜憨笑,似全無心肝者。而牆下惡作劇,其黠孰甚焉!——異史氏 [3] 

嬰寧後人評價

嬰寧憨態,一片天真,過於司花兒遠矣。我正以其笑為全人。——清·點評家何守奇 [7] 
愛花是嬰寧生活的一部分,愛笑是嬰寧生活的另一部分,在她的身上既有人性,也有狐性,性格上具有“亦憨亦黠”的特點。嬰寧是一個美麗純真、嬌憨活潑的女子。嬰寧還是個深沉成熟、知恩必報的姑娘。——淄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教師孫傳鳴 [8] 
愛笑盡顯出嬰寧的天真爛漫,憨態可掬;甚至使人忘了其為異類,感到自然可親;近乎痴憨的單純與天真構成了嬰寧形象的重要側面;不懂人情世故,亦無禮教顧忌,這一切在婦女備受禮教綱常禁錮的封建社會則顯得多麼格格不入;嬰寧的性格又是複合性的,生憨之中透着機智,不知“禮”中藴含着勤勞與聰慧,“無心肝”中更浸透着真摯情感。——西安交通大學中文系主任焦垣生 [9] 
嬰寧是一個純真無邪,聰明活潑,肆意言笑,亦憨亦黠,歡快忘憂而又心識大體的少女形象。她不受封建禮教的約束,大膽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她看似隨和,其實極有主見;看似“全無心肝”,其實極有城府;看似放蕩不羈,其實極為貞靜。——內蒙古紡織工業學校教師趙天理等 [10] 
嬰寧 嬰寧

嬰寧影視形象

年份
電視劇
演員
備註
1986年
《聊齋電視系列片·嬰寧》
王伶羣

1987年
《狐女嬰寧》
黃梅戲電視劇
1994年
《聊齋喜劇系列·一笑三百年》
王安秋

1998年
《聊齋先生》
胡靜

2006年
《聊齋2嬰寧》
六月(蔡君茹)
此版嬰寧被改為稻草仙子
2011年
《狐仙》
曾之喬
香港電影
2016年
《青丘狐傳説》
小彩旗
秦嬰寧本是為青狐,身負着報仇重任,嚐盡人間冷暖,最後捨棄復仇以德報怨
2020年
《大夢聊齋》
張月

參考資料
  • 1.    齊力子.白話聊齋[M].齊魯書社,1986年05月,第41-50頁
  • 2.    (清)蒲松齡著.聊齋志異 圖文本 上[M].嶽麓書社,2007.09,第56頁
  • 3.    (清)蒲松齡撰.聊齋志異[M].華夏出版社,1995年,66-72
  • 4.    (清)蒲松齡著;魯南仁譯.繪圖白話聊齋[M].齊魯書社,2004.03,第53-61頁
  • 5.    陳屈亮.《嬰寧》人物命名考辨[J].巢湖學院學報,2012年05期,90-93
  • 6.    杜貴晨.人類困境的永久象徵——《嬰寧》的文化解讀[J].文學評論,1999年05期,125-126
  • 7.    李曉剛,馬玉琛主編;李曉剛,馬玉琛,鄧民興等編.大學國文[M].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08,220
  • 8.    孫傳鳴.談《嬰寧》中嬰寧的人物形象塑造[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0年08期,186-187
  • 9.    焦垣生,張蓉主編.中國古典小説鑑賞[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01月,185-188
  • 10.    趙天理主編.語文教學指導書 第三冊.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