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嫔
- 异体字
- 娦
- 释 义
- 帝王的女儿出嫁
- 地 位
- 妃以下,贵人以上
- 笔顺读写
- 折撇横捺捺折撇竖横竖横撇捺
- 汉字部件分解
- 女宾
- 出 处
- 《周礼·大宰》
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书·尧典》
七曰嫔妇。——《周礼·再乐杠大宰》 [76]
跟从
日嫔月随。——《太玄·从》
宫廷中的女官
往往令倚嫔御歌。——宋·王傥《唐语林·雅量》
又如:嫔妃(泪匙帝王的女官和侍妾);嫔媵(嫔妾);嫔御(古代帝王、诸侯的侍妾与宫女);嫔娥(宫中的姬妾与宫女);嫔妾(宫嫔、侍妾);嫔妓(姬妾与歌舞女艺人);嫔嫱(宫中女官,天子诸侯姬妾);嫔妇(宫中女官);嫔从(宫嫔、侍从);嫔侍(宫嫔侍从)
内命妇她体篮名
为皇帝之妾。三国魏始置贵嫔,位在夫人下淑妃上。晋贵嫔为三夫人之一,位视三公,南朝宋陈陈沿置。晋以后又有九嫔之设,各有名号。北魏分置三嫔与六嫔,三嫔,位视三卿;六嫔,位视六卿。北齐以上嫔三人比三卿,以下嫉六人比六卿、北周亦置六嫔,位视六卿。隋开皇初年置嫔三人,视正三品;;炀帝时又设九嫔,唐沿置。金亦以昭仪等九人比九嫔。明初自后妃以下,杂置于宫嫔,而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诸位号;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仿古礼册立九嫔。有德嫔、贤嫔、庄嫔、俪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诸名号,位在妃下。清代置嫔六人,位在妃下贵人上。 [2]
对亡妻的美称
通“缤”,众多
又如:嫔然(众多的样子)
又《礼·曲礼》生曰妻,死曰𡣕。《注》𡣕,妇人美称。妻死,其夫以美号名之,故称𡣕。
又妃𡣕,妇官也。《礼·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𡣕,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周礼·天官》九𡣕,掌妇学之法,以敎九御,各率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正字通》礼记九𡣕,无昭容等号。字汇九𡣕下以昭容、昭仪、昭媛、修容、修仪、修媛、克容、克仪、克媛接连上文,误。
嫔朝褂,三种,制与皇后同,领后垂绦用金黄色。
嫔朝袍,三种,制与皇后同,用香色。
嫔采帨,不绣花纹,金黄色。
四品:美人(9人)
五品:才人(9人)(婕妤、美人、才人曰二十七世妇)
六品:宝林(27人)
唐高宗时:裁撤后宫人数,更易内官名称
一品:赞妃、德妃(代四妃)
二品:宣仪(4人,代九嫔)
三品:承闺(5人,代美人)
四品:承旨(5人,代才人)
五品:卫仙(6人,代宝林)
六品:供奉(8人,代御女)
七品:侍栉(20人,代采女)
八品:侍巾(30人,统称“内官”)。
唐玄宗时:根据法象之意改四妃为三妃
三品:美人(四人)
四品:才人(七人)
各个宋帝在位的时候略有差异。
四品:美人(无定数)
五品:才人(无定数)
皇贵妃、贵妃
皇后(1人) 【位同帝尊,为极品为中宫主位】
二品:贵妃(2人)
三品:妃(4人)
五品:贵人(无定数)
六品:常在(无定数)
七品:答应(无定数)
顺治以前的后宫等级不健全,基本上没有成规典制。努尔哈赤的中宫皇后在当时称为大妃或大福晋,余者称为小福晋。1636年,皇太极弃汗称帝时,册封后宫,有中宫皇后,又称国君福晋,另外 ,加封了东宫大福晋、西宫大福晋和衍庆宫淑妃及永福宫庄妃,至于其他宫中女眷,则概称侧妃、庶妃或格格。
顺治一朝后宫中虽备位中宫,先后有过4位皇后,但典制与等级仍未脱离皇太极时期的制度,皇后以下即为妃子,虽然董鄂氏曾加恩封为皇贵妃,但并不能说明当时已建立了严格的后妃制度。比如孝东陵中就葬有4位福晋和17位格格,这种混乱不堪的后宫称呼,带有鲜明的关外色彩。
肇启(顺治时期)
顺治亲政后,对后宫进行了整饬。尤其是当年后宫受多尔衮擅权的影响,无论王公大臣到后宫妃嫔,都对皇权产生了弱化的影响,这是独裁天子所不能容忍的。于是,顺治帝首先提出了“自古平治天下,莫大乎孝,孝为五常百行之原”,把孝道作为建国立邦,教化黎民的根本。从一定意义上讲“孝”就是对皇权之“忠”。
顺治帝曾亲撰《御制孝经注》,更加露骨地提倡遵循儒家的伦理之孝,移孝作忠,要人人作忠臣的典范。而对于后宫,福临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推出《内政辑要》一书,该书收集了中国历代后妃的嘉言善行,共二十章,四十一则。顺治帝细心作注,并要求征引历代贤后、贤妃事迹,为当朝者借鉴。
成熟(康熙时期)
康熙中叶,后宫制度井然,制度备位后宫,规定了后宫主位的称谓,尊帝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为皇太后,同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皇后居中宫,主内治;皇后以下设:皇贵妃1人,贵妃2 人,妃4人,嫔6人,分居东西六宫,嫔以下有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等分居12宫。
册封后妃制度。康熙一朝典制大备,册封后妃活动频频举行。关于皇后的册封确立,有三种形式:
册封妃嫔之礼与册封皇后之礼大同小异。
完备(乾隆时期)
末代贵妃
b、规定后宫礼仪、宴仪、典故、进春、谢恩等5门,如宫中主位生日的称谓,就有万寿、圣寿、千秋、寿辰、生日等多种称谓,要看等级而定,不可称错。
d、规定对宫中太监和宫女的管理制度。如品级、待遇、职责、赏罚等。
衰败(同治时期)
清代皇帝娶进后妃,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从当初的大婚,到每3年一度的选秀女活动,几乎是个程式化的宫中活动,不会改变,咸丰以前的帝王都是如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皇帝的后宫中不时增加些新面孔,也才使得皇帝更加觉得有新鲜感,从而达到满足皇帝情欲和衍生子嗣的双重目的。
1861年,咸丰帝去世以后,25岁的慈安太后和27岁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权柄多操纵在慈禧太后手中,而作为宫廷后妃制度的衰败迹象,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太后包办了后宫的一切,皇帝管不了自己的后妃,一切均由太后作主。
朝代 | 君主 | 名称 | 称号 | 备注 |
---|---|---|---|---|
明世宗 | 方氏 | 方德嫔 | ||
杜氏 | 杜康嫔 | 后晋为康妃,先谥荣淑康妃,穆宗即位追封为皇后 [6] | ||
沈氏 | 沈僖嫔 | |||
阎氏 | 阎丽嫔 | |||
王氏 | 王昭嫔 | |||
曹氏 | 曹端嫔 | |||
卢氏 | 卢靖嫔 | |||
江氏 | 江恭嫔 | 后晋为肃妃,即江肃妃 [12] | ||
郑氏 | 郑贤嫔 | |||
沈氏 | 沈安嫔 | |||
王氏 | 王徽嫔 | |||
王氏 | 王庄嫔 | 嘉靖十年的九嫔之一 [16] | ||
卢氏 | 卢安嫔 | 嘉靖十年的九嫔之一 [16] | ||
王氏 | 王裕嫔 [20] | - | ||
王氏 | ||||
李氏 | 李敬嫔 [18] | - | ||
王氏 | 王静嫔 [18] | - | ||
任氏 | 任顺嫔 [19] | - | ||
庄嫔王氏、惠嫔韦氏、常嫔陈氏、常嫔李氏、裕嫔王氏、怀嫔王氏、御嫔黄氏、宛嫔赵氏、常嫔马氏、常嫔刘氏、常嫔杨氏、常嫔张氏、康嫔刘氏、常嫔傅氏、常嫔张氏、常嫔刘氏、昭嫔张氏、常嫔武氏、宁嫔郭氏、静嫔田氏、安嫔孟氏、丽嫔宋氏、和嫔任氏、常嫔高氏、常嫔王氏 [20] | ||||
明神宗 | 郑氏 | 郑淑嫔 | ||
周氏 | 周端嫔 | |||
王氏 | 王安嫔 | |||
李氏 | 九嫔之一 [24] | |||
李氏 | 李荣嫔 | |||
魏氏 | 魏慎嫔 | |||
邵氏 | 邵敬嫔 | |||
张氏 | 张顺嫔 | |||
梁氏 | 梁和嫔 | |||
耿氏 | - | |||
明光宗 | 邵氏 | 邵慎嫔 | 崇祯帝尊封 [26-27] | |
张氏 | ||||
李氏 | 李恪嫔 | |||
郭氏 | 郭定嫔 | |||
清圣祖 | ||||
瓜尔佳氏 | ||||
乌喇纳喇氏 | ||||
宜嫔 | ||||
觉禅·双姐 | ||||
定嫔 | ||||
王氏 | 密嫔 | |||
陈氏(陈佳氏) | 勤嫔 | |||
董乌鼐 | 端嫔 [37] | - | ||
赫舍里氏 | 僖嫔 [38] | - | ||
李氏 | 安嫔 [38] | - | ||
完颜氏(王佳氏) | 敬嫔 [39] | - | ||
乌喇纳喇·翟济迈 | 通嫔 [40] | - | ||
高氏 | 原位分等级不明,清世宗、清高宗尊封至嫔位 [41] | |||
色赫图氏 | ||||
石氏 | ||||
陈氏 | ||||
陈氏 | 原位分等级不明,清世宗尊封为白贵人,清高宗追晋为穆嫔 [41] | |||
清世宗 | 耿氏(耿佳氏) | 裕嫔 | ||
刘氏(刘佳氏) | 谦嫔 | |||
宋氏(宋佳氏) | 懋嫔 [44] | - | ||
清高宗 | 魏氏(魏佳氏) | 令嫔 | ||
金氏(金佳氏) | 嘉嫔 | |||
苏氏(苏佳氏) | 纯嫔 | |||
陆氏(陆佳氏) | ||||
戴佳氏 | 忻嫔 | |||
珂里叶特氏 | 愉嫔 | |||
伊尔根觉罗氏 | 循嫔 | |||
巴林氏 | 颖嫔 | |||
陈氏 | 婉嫔 | |||
叶赫纳喇氏 | 舒嫔 | |||
噶勒杂特博尔济吉特氏 | 豫嫔 | |||
和卓氏 | ||||
汪氏(汪佳氏) | 惇嫔 | |||
陈氏(陈佳氏) | ||||
黄氏(黄佳氏) | 未及封,追封 [59] | |||
柏氏(柏佳氏) | 怡嫔 [60] | - | ||
准噶尔拜尔噶斯氏 | 慎嫔 [61] | - | ||
和硕特博尔济吉特氏 | 原为郭贵人,追封为嫔 [62] | |||
钮祜禄氏 | 诚嫔 [63] | - | ||
林氏(林佳氏) | 恭嫔 [64] | - | ||
钮祜禄氏 | ||||
清仁宗 | 钮祜禄氏 | 如嫔 | ||
侯(佳)六妞 | 莹嫔 | |||
王佳氏 | 吉嫔 | |||
刘佳氏 | 信嫔 | |||
苏完瓜尔佳氏 (关佳氏) | 追封 [70] | |||
沈佳氏 | 追封 [70] | |||
董佳氏 | 淳嫔 [71] | - | ||
乌雅氏 | 原为恩贵人,清宣宗尊封 [72] | |||
苏完瓜尔佳氏 | 原为安常在,清宣宗尊封 [72] | |||
梁氏 | 原为荣贵人,清宣宗尊封 [73] | |||
清宣宗 | 钮祜禄氏 | 全嫔 | ||
博尔济吉特氏 | 后晋为静妃、静贵妃、皇贵妃,抚养文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