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嬪,漢語二級字 [4]  ,讀作嬪(pín),古代婦女的統稱,本義為帝王的女兒出嫁,亦是對婦人的美稱,如:嬪婦(國中婦人有德行者);嬪德(婦德);嬪儷(指妻);嬪則(為婦的準則);嬪息(妻與子女)。
歷史上有八嬪臨御,指“僖嬪、端嬪、穆嬪、熙嬪、道嬪、通嬪、襄嬪、靜嬪”。 [1] 
亦是內命婦名,為皇帝侍妾(Concubine)。三國始置貴嬪,位在夫人下淑妃上。晉貴嬪為三夫人之一,位視三公,南朝宋陳沿置。此後各朝皆有設置。
中文名
異體字
釋    義
帝王的女兒出嫁
地    位
妃以下,貴人以上
筆順讀寫
折撇橫捺捺折撇豎橫豎橫撇捺
漢字部件分解
女賓
出    處
《周禮·大宰》

詳細釋義

嬪
嬪,服也。謂服事人者。——《説文
嬪婦也。——《爾雅
釐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書·堯典》
七月嬪婦。——《周禮·大宰》
跟從
日嬪月隨。——《太玄·從》
宮廷中的女官
往往令倚嬪御歌。——宋·王儻《唐語林·雅量》
周設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九嬪執掌四德
九妃六嬪。——《國語·齊語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唐·杜牧阿房宮賦
又如:嬪妃(帝王的女官和侍妾);嬪媵(嬪妾);嬪御(古代帝王、諸侯的侍妾與宮女);嬪娥(宮中的姬妾與宮女);嬪妾(宮嬪、侍妾);嬪妓(姬妾與歌舞女藝人);嬪嬙(宮中女官,天子諸侯姬妾);嬪婦(宮中女官);嬪從(宮嬪、侍從);嬪侍(宮嬪侍從)
在“百度漢語”中對於“嬪”的基本釋義第1條解釋為“古代皇宮裏的女官,皇帝的妾,侍從:妃~。~婦。~御。~嬙。”有誤。“嬪”是指古代宮廷中女官的官位和等級。
為皇帝之妾。三國魏始置貴嬪,位在夫人下淑妃上。晉貴嬪為三夫人之一,位視三公,南朝宋陳陳沿置。晉以後又有九嬪之設,各有名號。北魏分置三嬪六嬪,三嬪,位視三卿;六嬪,位視六卿北齊以上嬪三人比三卿,以下嫉六人比六卿、北周亦置六嬪,位視六卿。隋開皇初年置嬪三人,視正三品;;煬帝時又設九嬪,唐沿置。金亦以昭儀等九人比九嬪。明初自後妃以下,雜置於宮嬪,而間以婕妤、昭儀、貴人、美人諸位號;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仿古禮冊立九嬪。有德嬪、賢嬪、莊嬪、儷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諸名號,位在妃下。清代置嬪六人,位在妃下貴人上。 [2] 
對亡妻的美稱
生曰妻,死曰嬪。——《禮記·曲禮
婉彼幽閒女,作嬪君子室。——顏延之秋胡詩
通“繽”,眾多
嬪然成行。——《漢書·王莽傳
又如:嬪然(眾多的樣子)

古籍解釋

〔古文〕𡜷𡝏姘𡣑𡤁《唐韻》符眞切《集韻》《韻會》《正韻》毗賔切,𠀤音頻。《爾雅·釋親》婦也。《説文》服也。《書·堯典》𡣕於虞。《詩·大雅》來嫁於周,曰𡣕於京。
《禮·曲禮》生曰妻,死曰𡣕。《注》𡣕,婦人美稱。妻死,其夫以美號名之,故稱𡣕。
妃𡣕,婦官也。《禮·昏義》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𡣕,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周禮·天官》九𡣕,掌婦學之法,以敎九御,各率其屬,而以時御敍於王所。《正字通》禮記九𡣕,無昭容等號。字彙九𡣕下以昭容、昭儀、昭媛、修容、修儀、修媛、克容、克儀、克媛接連上文,誤。
仙女號鬱𡣕,九華眞人,見《列仙傳》。
𡣕然,多貌。《前漢·王莽傳》收復絕屬,存亡嬻廢,得比肩首,復為人者,𡣕然成行。 [3] 

品級冠服

清代冠服

在《大清會典》中記載:嬪朝冠,冬燻貂,夏青絨,頂承金翟,上銜囉子,周綴金翟石,飾東珠各五,珍珠各十九,後金翟不飾貓眼石,垂珍珠一百七十二,結飾東珠,珍珠各三。
吉服冠頂,用冠亞。
嬪金約,鏤金雲八,後垂珍珠三行二就,共一百七十七。中間每結飾東珠,珍珠各四。
耳飾,用三等珍珠。
嬪朝褂,三種,制與皇后同,領後垂絛用金黃色。
龍褂,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襟夔龍四。
嬪朝袍,三種,制與皇后同,用香色。
龍袍,一種,繡金龍九,制與皇后同,用香色。
朝珠,三盤,珊瑚一,密珀一,吉服用一盤。
嬪採帨,不繡花紋,金黃色。
朝裙之制與皇后同。

唐代品級

前期:唐高祖武德、唐太宗貞觀時期:
一品:妃(四人,分別為貴妃、淑妃賢妃德妃
二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
三品:婕妤(9人)
四品:美人(9人)
五品:才人(9人)(婕妤、美人、才人曰二十七世婦)
六品:寶林(27人)
七品:御女(27人)
八品:采女(27人)(與寶林、御女曰八十一御妻)
唐高宗時:裁撤後宮人數,更易內官名稱
一品:贊妃、德妃(代四妃)
二品:宣儀(4人,代九嬪)
三品:承閨(5人,代美人)
四品:承旨(5人,代才人)
五品:衞仙(6人,代寶林)
六品:供奉(8人,代御女)
七品:侍櫛(20人,代采女)
八品:侍巾(30人,統稱“內官”)。
唐玄宗時:根據法象之意改四妃為三妃
一品:惠妃麗妃華妃(但仍封楊玉環為貴妃均為正一品
二品:芳儀(六人)
三品:美人(四人)
四品:才人(七人)
五品: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
其餘各司各典的女官為六品至九品(雖為女官,皆可召幸)

宋朝品級

各個宋帝在位的時候略有差異。
一品:四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或宸妃)各一人)
二品:九嬪(貴儀、貴容、淑儀、淑容順儀、順容、婉儀、婉容各1人)或者(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1人)
三品:婕妤(無定數)
四品:美人(無定數)
五品:才人(無定數)

明朝品級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
賢妃、淑妃、莊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
皇后以下皆為妃位,後代皇帝多有改動,也設立了一些等級,皇貴妃位份在明憲宗皇帝事情確立。
明世宗嘉靖皇帝效仿古制設立後宮等級
皇貴妃、貴妃
賢妃、淑妃莊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
九嬪(德嬪賢嬪莊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
婕妤昭儀、美人、才人、貴人、選侍、淑女

清代品級

皇后(1人) 【位同帝尊,為極品為中宮主位】
一品:皇貴妃(1人)【位同副後】
二品:貴妃(2人)
三品:妃(4人)
四品:嬪(6人)【以上皆有金冊金寶】
五品:貴人(無定數)
六品:常在(無定數)
七品:答應(無定數)
無品:官女子(無定數)【除賜居宮殿、無需以奴婢自居外與尋常宮女無異】

清代制度

雛形(順治以前)
順治以前的後宮等級不健全,基本上沒有成規典制。努爾哈赤的中宮皇后在當時稱為大妃或大福晉,餘者稱為小福晉。1636年,皇太極棄汗稱帝時,冊封后宮,有中宮皇后,又稱國君福晉,另外 ,加封了東宮大福晉、西宮大福晉和衍慶宮淑妃及永福宮莊妃,至於其他宮中女眷,則概稱側妃、庶妃或格格。
順治一朝後宮中雖備位中宮,先後有過4位皇后,但典制與等級仍未脱離皇太極時期的制度,皇后以下即為妃子,雖然董鄂氏曾加恩封為皇貴妃,但並不能説明當時已建立了嚴格的后妃制度。比如孝東陵中就葬有4位福晉和17位格格,這種混亂不堪的後宮稱呼,帶有鮮明的關外色彩。
肇啓(順治時期)
順治親政後,對後宮進行了整飭。尤其是當年後宮受多爾袞擅權的影響,無論王公大臣到後宮妃嬪,都對皇權產生了弱化的影響,這是獨裁天子所不能容忍的。於是,順治帝首先提出了“自古平治天下,莫大乎孝,孝為五常百行之原”,把孝道作為建國立邦,教化黎民的根本。從一定意義上講“孝”就是對皇權之“忠”。
順治帝曾親撰《御製孝經注》,更加露骨地提倡遵循儒家的倫理之孝,移孝作忠,要人人作忠臣的典範。而對於後宮,福臨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推出《內政輯要》一書,該書收集了中國曆代后妃的嘉言善行,共二十章,四十一則。順治帝細心作注,並要求徵引歷代賢后、賢妃事蹟,為當朝者借鑑。
順治十三年(1656年),再推出《內則衍義》,共十六卷,八綱,三十二子目,對歷代后妃善言嘉德進行了闡示,對后妃在孝、敬、教、禮、讓、慈、勤等諸多方面提出了要求,於內廷刊刻頒行,成為約束后妃的制度。
成熟(康熙時期)
康熙中葉,後宮制度井然,制度備位後宮,規定了後宮主位的稱謂,尊帝祖母為太皇太后,母為皇太后,同住慈寧宮太妃、太嬪隨住;皇后居中宮,主內治;皇后以下設:皇貴妃1人,貴妃2 人,妃4人,嬪6人,分居東西六宮,嬪以下有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隨皇貴妃等分居12宮。
冊封后妃制度。康熙一朝典制大備,冊封后妃活動頻頻舉行。關於皇后的冊封確立,有三種形式:
a、皇帝舉行大婚,迎娶入宮,如玄燁之孝誠皇后。
b、由皇貴妃、貴妃、妃等晉升而成為皇后,如玄燁之孝昭、孝懿等位皇后。
c、追封皇后,老皇帝死去,新皇即位,尊其生母為聖母皇太后,隨即追封為先皇皇后,如雍正生母德妃,被上徽號為“仁壽皇太后”。
冊封妃嬪之禮與冊封皇后之禮大同小異。
完備(乾隆時期)
典制大備的乾隆時期乾隆七年,弘曆命敬事房修訂內廷典制,遂成《欽定宮中現行則例》。卷首是乾隆及以前諸帝關於內廷之“訓諭”,以下共分宮規18門,可規納為4個方面:
末代貴妃
a、規定後宮人員等級待遇,如名號、玉牒、冊寶、服色、宮分、鋪宮、遇喜7門。其中宮分最為詳盡,對皇后等位的宮中享用進行了明確的劃定。
b、規定後宮禮儀、宴儀、典故、進春、謝恩等5門,如宮中主位生日的稱謂,就有萬壽、聖壽、千秋、壽辰、生日等多種稱謂,要看等級而定,不可稱錯。
c、規定後宮各項管理制度,如安設、歲修、錢糧等。
d、規定對宮中太監和宮女的管理制度。如品級、待遇、職責、賞罰等。
嘉慶以後,清廷呈現明顯的衰敗之象,對宮中規定雖然屢有增益,但總的説是恪守成憲,無甚創舉。
衰敗(同治時期)
清代皇帝娶進后妃,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從當初的大婚,到每3年一度的選秀女活動,幾乎是個程式化的宮中活動,不會改變,咸豐以前的帝王都是如此。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皇帝的後宮中不時增加些新面孔,也才使得皇帝更加覺得有新鮮感,從而達到滿足皇帝情慾和衍生子嗣的雙重目的。
1861年,咸豐帝去世以後,25歲的慈安太后和27歲的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權柄多操縱在慈禧太后手中,而作為宮廷后妃制度的衰敗跡象,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太后包辦了後宮的一切,皇帝管不了自己的后妃,一切均由太后作主。

歷代嬪位列表

歷代嬪位列表
朝代
君主
名稱
稱號
備註
明世宗
方氏
方德嬪
被冊立為第三任皇后,即孝烈方皇后 [5] 
杜氏
杜康嬪
孝恪杜皇后,明穆宗朱載坖生母。
後晉為康妃,先諡榮淑康妃,穆宗即位追封為皇后 [6] 
沈氏
沈僖嬪
沈貴妃,後晉為宸妃、貴妃、皇貴妃 [7] 
閻氏
閻麗嬪
閻貴妃,後晉為麗妃、貴妃,追封皇貴妃 [8] 
王氏
王昭嬪
王貴妃,後晉為貴妃、皇貴妃 [9] 
曹氏
曹端嬪
後晉為端妃,即曹端妃壬寅宮變後被凌遲處死 [10] 
盧氏
盧靖嬪
後晉為靖妃,即盧靖妃 [11] 
江氏
江恭嬪
後晉為肅妃,即江肅妃 [12] 
鄭氏
鄭賢嬪
追封為賢妃,即鄭賢妃 [13] 
沈氏
沈安嬪
後晉為安妃,即沈安妃 [14] 
王氏
王徽嬪
後晉為徽妃,即王徽妃 [15] 
王氏
王莊嬪
嘉靖十年的九嬪之一 [16] 
盧氏
盧安嬪
嘉靖十年的九嬪之一 [16] 
王氏
王裕嬪 [20] 
-
王氏
壬寅宮變後被凌遲處死 [17] 
李氏
李敬嬪 [18] 
-
王氏
王靜嬪 [18] 
-
任氏
任順嬪 [19] 
-
莊嬪王氏、惠嬪韋氏、常嬪陳氏、常嬪李氏、裕嬪王氏、懷嬪王氏、御嬪黃氏、宛嬪趙氏、常嬪馬氏、常嬪劉氏、常嬪楊氏、常嬪張氏、康嬪劉氏、常嬪傅氏、常嬪張氏、常嬪劉氏、昭嬪張氏、常嬪武氏、寧嬪郭氏、靜嬪田氏、安嬪孟氏、麗嬪宋氏、和嬪任氏、常嬪高氏、常嬪王氏 [20] 
明神宗
鄭氏
鄭淑嬪
鄭貴妃,後晉為德妃、貴妃、皇貴妃 [21] 
周氏
周端嬪
後晉為端妃,即周端妃 [22] 
王氏
王安嬪
後晉為榮妃,即王榮妃 [23] 
李氏
九嬪之一 [24] 
李氏
魏氏
邵氏
張氏
梁氏
耿氏
悼嬪 [25] 
-
明光宗
邵氏
崇禎帝尊封 [26-27] 
張氏
李氏
李恪嬪
郭氏
郭定嬪
清聖祖
烏雅·瑪琭
後晉為德妃,清世宗胤禛生母;諡號孝恭仁皇后 [28] 
瓜爾佳氏
後晉為和妃,累尊封為皇貴妃,諡號惇怡皇貴妃 [29] 
烏喇納喇氏
惠嬪
後晉為惠妃 [30] 
馬佳·吉鼐
後晉為榮妃 [31] 
郭絡羅·納蘭珠
宜嬪
後晉為宜妃 [32] 
覺禪·雙姐
後晉為良妃 [33] 
萬琉哈·妞妞
定嬪
清世宗尊封為定妃 [34] 
王氏
密嬪
清世宗尊封為密妃,即順懿密妃 [35] 
陳氏(陳佳氏)
勤嬪
清世宗尊封為勤妃,即純裕勤妃 [36] 
董烏鼐
端嬪 [37] 
-
赫舍里氏
僖嬪 [38] 
-
李氏
安嬪 [38] 
-
完顏氏(王佳氏)
敬嬪 [39] 
-
烏喇納喇·翟濟邁
通嬪 [40] 
-
高氏
原位分等級不明,清世宗、清高宗尊封至嬪位 [41] 
色赫圖氏
石氏
陳氏
陳氏
原位分等級不明,清世宗尊封為白貴人,清高宗追晉為穆嬪 [41] 
清世宗
胤禛
耿氏(耿佳氏)
裕嬪
後晉為裕妃,清高宗累尊封至皇貴妃,諡號純懿皇貴妃 [42] 
劉氏(劉佳氏)
謙嬪
清高宗尊封為謙妃 [43] 
宋氏(宋佳氏)
懋嬪 [44] 
-
清高宗
弘曆
魏氏(魏佳氏)
令嬪
後晉為令妃、令貴妃、皇貴妃,清仁宗顒琰生母;諡號孝儀純皇后 [45] 
金氏(金佳氏)
嘉嬪
後晉為嘉妃、嘉貴妃,追封皇貴妃,諡號淑嘉皇貴妃 [46] 
蘇氏(蘇佳氏)
純嬪
後晉為純妃、純貴妃、皇貴妃,諡號純惠皇貴妃 [48] 
陸氏(陸佳氏)
後晉為慶妃、慶貴妃,清仁宗追封為皇貴妃,諡號慶恭皇貴妃 [47] 
戴佳氏
忻嬪
後晉為忻妃,追封忻貴妃 [49] 
珂里葉特氏
愉嬪
後晉為愉妃,追封愉貴妃 [50] 
伊爾根覺羅氏
循嬪
後晉為循妃,追封循貴妃 [51] 
巴林氏
穎嬪
後晉為穎妃,清仁宗尊封為穎貴妃 [52] 
陳氏
婉嬪
後晉為婉妃,清仁宗尊封為婉貴妃 [53] 
葉赫納喇氏
舒嬪
後晉為舒妃 [54] 
噶勒雜特博爾濟吉特氏
豫嬪
後晉為豫妃 [55] 
和卓氏
後晉為容妃 [56] 
汪氏(汪佳氏)
惇嬪
後晉為惇妃 [57] 
陳氏(陳佳氏)
清仁宗尊封為芳妃 [58] 
黃氏(黃佳氏)
未及封,追封 [59] 
柏氏(柏佳氏)
怡嬪 [60] 
-
準噶爾拜爾噶斯氏
慎嬪 [61] 
-
和碩特博爾濟吉特氏
原為郭貴人,追封為嬪 [62] 
鈕祜祿氏
誠嬪 [63] 
-
林氏(林佳氏)
恭嬪 [64] 
-
鈕祜祿氏
後晉為順妃,因故降為順貴人 [65] 
清仁宗
顒琰
鈕祜祿氏
如嬪
後晉為如妃,宣宗、文宗累尊封如貴妃、如皇貴妃、如皇貴太妃,諡號恭順皇貴妃 [66] 
侯(佳)六妞
瑩嬪
後晉為華妃 [67] 
王佳氏
吉嬪
後晉為莊妃 [68] 
劉佳氏
信嬪
清宣宗尊封為信妃 [69] 
蘇完瓜爾佳氏
(關佳氏)
追封 [70] 
沈佳氏
追封 [70] 
董佳氏
淳嬪 [71] 
-
烏雅氏
原為恩貴人,清宣宗尊封 [72] 
蘇完瓜爾佳氏
原為安常在,清宣宗尊封 [72] 
梁氏
原為榮貴人,清宣宗尊封 [73] 
清宣宗
鈕祜祿氏
全嬪
後晉為全妃、全貴妃、皇貴妃,立為第三任皇后,清文宗奕詝生母;諡號孝全成皇后 [74] 
博爾濟吉特氏
後晉為靜妃、靜貴妃、皇貴妃,撫養文宗;
尊封皇太后,諡號孝靜成皇后 [75]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7]
  • 2.    俞鹿年.中國官制大詞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21
  • 3.    康熙字典  .漢典[引用日期2018-11-13]
  • 4.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8-07]
  • 5.    《明世宗實錄》:嘉靖十三年正月十五日,諮爾德嬪方氏,出自慶門,膺賢選稟,資端懿淳,良之性允,著德容莊,靖之美屬,當貞淑之求,克應媛儀之簡,位先九御,居冠六宮,侍朕既已二載之餘,賢實若在,一日之謹不驕不侈,益慎益欽式立中宮允符上選籲非我私乃為公議茲遣持,特遣正使太傅武定侯郭勳,副使少傅張孚敬持節,以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后。
  • 6.    明史·卷一百一十四》孝恪杜太后,穆宗生母也,大興人。嘉靖十年封康嬪。十五年進封妃。三十三年正月薨。是時,穆宗以裕王居邸,禮部尚書歐陽德奏喪儀,請輟朝五日,裕王主喪事,遵高皇帝《孝慈錄》,斬衰三年。帝謂當避君父之尊。大學士嚴嵩言:“高帝命周王橚為孫貴妃服慈母服,斬衰三年。是年,《孝慈錄》成,遂為定製,自後久無是事。及茲當作則垂訓於後。”帝命比賢妃鄭氏故事:輟朝二日。賜諡榮淑,葬金山。穆宗立,上諡曰“孝恪淵純慈懿恭順贊天開聖皇太后”,遷葬永陵,祀主神霄殿。追封后父林為慶都伯,命其子繼宗嗣。
  • 7.    《明世宗實錄》嘉靖十三年正月立德嬪為皇后詔附:“僖嬪沈氏,稟資淑敏,朕所特嘉。宜晉封為宸妃。”...嘉靖十五年九月上諭:“賜宸妃沈氏、麗妃閻氏俱進封為貴妃。……”嘉靖十九年正月:“進封皇貴妃王氏,沈氏。”
  • 8.    《明世宗實錄》嘉靖十三年正月立德嬪為皇后詔附:“麗嬪閻氏,曾協助熊夢(指生育過兒子),宜有加恩。宜晉封為麗妃。”...嘉靖十五年九月上諭:“麗妃閻氏,首誕子祥,雖進妃封,未加美號。賜宸妃沈氏、麗妃閻氏俱進封為貴妃。...嘉靖十九年正月二日○乙未 貴妃閻氏薨,妃首出皇第一子,上痛悼,詔追封為皇貴妃,賜謚榮安惠順端僖,喪禮視皇妃例加等權厝
  • 9.    《明世宗實錄》嘉靖十六年四月十七日,上諭禮部,朕荷天庥賜生元子,生母昭嬪王氏宜有進加,以示寵異,取今月二十三日告於皇祖列聖、皇考,遣使持節,以金冊金印進封為貴妃。...嘉靖十九年正月:“進封皇貴妃王氏,沈氏。”
  • 10.    《明實錄·明世宗實錄·卷一百八十一》嘉靖○丙辰[……]宸妃沈氏麗妃閻氏俱封進為貴妃端嬪曹氏首出淑祥進封為端妃[……]傳制官稱曰嘉靖十五年九月初九日進封宸妃沈氏麗氏閻氏俱為貴妃端嬪曹氏為端妃
  • 11.    《明實錄·明世宗實錄·卷一百九十九》嘉靖十六年四月[……]乙丑[……]○上諭禮部朕荷天庥賜生元子生母昭嬪王氏宜有進加以示寵異取今月二十三日告於皇祖列聖皇考遣使持節以金冊金印進封為貴妃第四子生母靖嬪盧氏進封為靖妃
  • 12.    《明世宗實錄》嘉靖十五年九月丙辰:“江洋女江氏為恭嬪。”...嘉靖十九年正月:“上感閻貴妃之薨,詔以今月十日告廟冊封諸妃嬪曾生育皇子皇女者……進封肅妃江氏
  • 13.    《明實錄·世宗實錄·卷一百八十五》嘉靖十五年三月[……]○己未○賢嬪鄭氏薨禮部上喪葬儀 憲廟昭妃 上曰輟朝當減一日蓋未賜進封仍次一等耳已追封為賢妃諡曰懷榮祔葬於 悼靈皇后陵例[……]
  • 14.    《明世宗實錄》:嘉靖十九年五月上諭:“安嬪沈氏晉封為安妃。
  • 15.    《世宗肅皇帝實錄 卷二百三十三》 嘉靖十九年 正月 六日 :嘉靖十九年正月初十日進封貴妃王氏,沈氏俱為皇貴妃,榮嬪趙氏為懿妃,恭嬪江氏為肅妃,雍嬪陳氏為雍妃,徽嬪王氏為徽妃
  • 16.    《國榷》卷五五載:“嘉靖十年三月丁亥,冊九嬪:德嬪方氏、賢嬪鄭氏、莊嬪王氏、麗嬪閻氏、惠嬪韋氏、安嬪盧氏、僖嬪沈氏、康嬪杜氏”
  • 17.    《明史.世宗本紀》:二十一年......冬十月丁酉,宮人謀逆伏誅,磔端妃曹氏、寧嬪王氏於市。
  • 18.    《明實錄·明世宗實錄·卷一百八十四》嘉靖十五年二月[……]甲午○敕諭禮部曰今月二十六日冊淑女王氏為昭嬪李氏為敬嬪王氏為靜嬪其具儀奏聞[……]○丁酉[……]傳制曰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冊封錦衣衞正千户王隆女王氏為昭嬪李拱臣女李氏為敬嬪王瓚女王氏為靜嬪
  • 19.    《明世宗肅皇帝實錄 卷一百九十一》順嬪任氏冊曰:朕惟先王之製備於成周凖古宜今禮從義起建官有內外之職分治別宮府之嚴風自火出教由家致是以婦官不可不備也諮爾任氏性資柔靜容止安莊夙夜昭匪懈之誠宮掖着克勤之績眷茲婉淑宜被寵休茲特遣使持節命爾為順嬪之冊命鳴呼匪徒專系衍之懲亦以望彤庭之助樛木逮下雖自尊施小星為頌亦由眾感爾宜懋脩壼則克順婦儀益篤虔恭贊襄 宗祀朝夕警勵用着嘉聲勿贊朕言光斯寵命敬哉
  • 20.    《宛署雜記》:莊嬪王氏、惠嬪韋氏、常嬪陳氏、常嬪李氏、裕嬪王氏、懷嬪王氏、御嬪黃氏、宛嬪趙氏、常嬪馬氏、常嬪劉氏、常嬪楊氏、常嬪張氏、康嬪劉氏、常嬪傅氏、常嬪張氏、常嬪劉氏、昭嬪張氏、常嬪武氏、寧嬪郭氏、靜嬪田氏、安嬪孟氏、麗嬪宋氏、和嬪任氏、常嬪高氏、常嬪王氏,以上二十六位俱葬金山。
  • 21.    《明神宗實錄》卷一百四十:萬曆十一年八月七日,丙辰遣公徐文璧朱應楨為正使大學士申時行餘有丁為副使持捧節冊封淑嬪鄭氏為德妃。...卷一百五十二: 萬曆十二年八月七日庚戌,遣定國公徐文璧,大學士申時行為正使,恭順侯吳継爵,彰武伯楊炳,大學士許國為副使,各持捧節冊,進封德妃鄭氏為貴妃。...卷一百七十二 萬曆十四年三月二日: 以進封皇貴妃,冊封德妃,祭告奉先殿,上御皇極殿傳制,遣公徐文璧等,大學士申時行等持捧節冊封貴妃鄭氏為皇貴妃,許氏為德妃。 皇貴妃冊文曰:“朕惟化理之基恆資乎賢淑,褒嘉之典必視其勞勤。位以德遷,制緣義起。諮爾貴妃鄭氏,妙膺嬪選,婉娩有儀。洊受妃封,恪共尤著。朕孳孳圖治,每未明而求衣;爾肅肅在公,輒宣勞於視夜。厥有雞鳴之助,匪徒魚貫之克。矧夢既應於熊祥,而慶克昌乎麟趾。益徽令德,宜荷渥恩。茲特以金冊金寶譴使持節,進封爾為皇貴妃。於戲!秩超九御,載增褕翟之光;品冠六儀,蹇式軒龍之貴。爾其居寵惟畏,弗懈益虔。茂明圖史之規,式贊宮閨之化。副茲異數,光我訓詞,欽哉!”
  • 22.    《明神宗實錄》卷二百七十九:萬曆二十二年十一月四日戊寅,冊封端嬪周氏為端妃,李氏為敬妃。
  • 23.    《明神宗實錄》卷一百五十二: 萬曆十二年八月七日庚戌,遣定國公徐文璧,大學士申時行為正使,恭順侯吳継爵,彰武伯楊炳,大學士許國為副使,各持捧節冊,進封德妃鄭氏為貴妃,安嬪王氏為榮妃。
  • 24.    《明神宗實錄》萬曆十年三月甲子,上御皇極殿傳制,冊九嬪周氏為端嬪,鄭氏為淑嬪,王氏為安嬪,邵氏為敬嬪,李氏為德嬪,梁氏為和嬪,李氏為榮嬪,張氏為順嬪,魏氏為慎嬪。
  • 25.    《大明神廟悼嬪耿氏墓誌》 直隸保定府安肅縣人,父耿大享,母王氏。生於隆慶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酉時,萬曆十一年五月十五日選入內廷,十七年六月初四日未時薨逝,年二十有一,皇帝憫之,特賜號悼嬪,輟朝一日,兩宮太后及皇后以下皆致祭,八月初九日葬於金山之原
  • 26.    《春明夢餘錄》至辛巳五月御札:皇六弟定懿妃生、七弟敬妃生、十妹慎嬪生,皆殤,未追封,擬封六弟湘懷王、七弟慧昭王、十妹悼温公主。七月二十日,親定皇六弟名由栩,七弟名由橏,皇十妹名徽姃,又追賜九妹名徽妱,仍祭告奉先殿。
  • 2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百户啓為恭謝天恩事》:啓為仰遵明旨於七月十二日恭送臣姊恪嬪李氏並侍女二名,俱進府與任貴妃同住,不勝感恩之至。批紅:知道了
  • 28.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242-243
  • 29.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285-286
  • 30.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257
  • 31.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260
  • 32.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263
  • 33.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289
  • 34.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296
  • 35.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298
  • 36.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01
  • 37.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267
  • 38.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269-270
  • 39.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273
  • 40.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03
  • 41.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05-309
  • 42.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45
  • 43.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49
  • 44.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46
  • 45.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76
  • 46.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84
  • 47.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26
  • 48.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一》:純惠皇貴妃,蘇佳氏。事高宗潛邸。即位,封純嬪。累進純皇貴妃。薨,諡曰純惠皇貴妃。
  • 49.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98
  • 50.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87
  • 51.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05-406
  • 52.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94
  • 53.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89
  • 54.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92
  • 55.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15
  • 56.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20
  • 57.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10
  • 58.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29
  • 59.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390
  • 60.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22
  • 61.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18-419
  • 62.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17
  • 63.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00
  • 64.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12
  • 65.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02
  • 66.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59-460
  • 67.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53
  • 68.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57
  • 69.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63
  • 70.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55-456
  • 71.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68
  • 72.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64-466
  • 73.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58
  • 74.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77
  • 75.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481-48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