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媽祖信仰

鎖定
媽祖信仰是中國沿海地區傳統民間重要的信仰之一。起源於宋代莆田 [12-13]  ,由於海事活動的頻繁以及歷代統治者對媽祖的賜封,使海上保護神——媽祖的信仰隨着航海者的足跡四處傳播。 [1] 
媽祖信仰歷經近900年的發展,遍及世界上任何與海有關的中國人聚落。到2023年,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3億多媽祖敬仰者,近萬座媽祖廟宇,分佈在46個國家和地區,媽祖已然成為了沿海廣大地區華人同胞們的精神支撐。 [14] 
中文名
媽祖信仰
信仰誕生時間
987 年媽祖羽化後,百姓立廟奉祀
信仰起源地
福建莆田湄洲島
信仰類別
中國古代神靈

媽祖信仰媽祖簡介

主詞條:媽祖
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民間信仰。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民間在出海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媽祖是集無私、善良、親切、慈愛、英勇等傳統美德於一體的精神象徵和女性代表。現如今,媽祖廟在中國沿海地區、內陸河道,以及世界各地華僑聚集的埠頭仍分佈較廣,而其影響力也遍及多個國家和地區。所謂“有海水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媽祖”。 [2] 
媽祖 媽祖

媽祖信仰民俗簡介

媽祖信仰是台灣地區最普遍的傳統民間信仰之一。由於早期漢人移民多自中國大陸福建渡海而來,且台灣四面環海,海上活動頻繁,因此媽祖成為台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無論是大小街莊、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僅台灣一地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40座,內建於明代的3座,建於清代37座( 含湄洲祖廟正三媽一座 )。媽祖信仰普遍存在於清代台灣社會,其中不乏奉祀媽祖的廟宇與佛教關連。台南大天后宮是由官員改建、官方祭祀並於設立之始就延請僧人住持的廟宇《十國春秋》是清代吳任臣所撰的傳記體史書,其中《閩十·列傳·林願女》記載 “林願女(林然娘)”的行跡。茲引該列傳相關文字 如下:“林願女,閩人也。願事王氏,官統軍兵馬使,女始生而地色變紫,屢著靈異,幼通秘法,長能乘席渡海,雲遊島嶼,人呼為神女,又曰龍女……”宋代丁伯桂的《順濟聖妃廟記》即認為媽祖是龍女,因姚秦鳩摩羅什所譯的《妙法蓮花經》中即有“龍女”向佛陀獻寶珠之説。 此經簡稱《法華經》,至今流傳,且“龍女獻寶珠”之説流傳甚廣,且為道教吸收。“林願女”列傳雜糅佛、道二教成分,與其説“行跡頗近於仙”,不如説“行跡近於佛”。乾隆朝以後台灣媽祖信仰中道教成分極大地削弱,“佛教化”的解釋基本趨於穩定。 [10] 
媽祖信仰傳到台灣地區以後,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甚有學者認為媽祖已發展出與中大陸媽祖不同的特性:“‘媽祖’在中國大陸的福建的南方原是‘出海媽祖’,僅是漁民的守護神。但在中國台灣地區的媽祖已成‘過海媽祖’,她在歷史上已成離開大陸的移民祈求平安到台灣的過海守護神。雖每年有大量香客絡繹不絕至中國大陸湄洲媽祖廟刈香,但實際上台灣地區的媽祖可以説已紮根於這塊土地,成了一部獨立於大陸媽祖外,自成體系的中國台灣地區的本土神祇。這種見解獲得若干學者的附和。
值得注意的是,媽祖信仰還包括宗族、姓氏羣的崇拜。由於媽祖姓林之緣,台灣各地林氏都喜稱媽祖為姑婆祖、祖姑,藉以拉近媽祖和林姓之間的親密關係,林姓亦常自稱為媽祖的裔孫、族孫,甚至組織有大規模的共祭團體,如:台北地區以林姓為主的“七角頭正龍社天上聖母神明會”、中部“二十四莊林祖姑天上聖母會”、雲林縣六房天上聖母。
由媽祖信仰所伴隨嚴謹的祭禮規儀、民間傳説、藝術成就與節日習俗等文化人類實踐,是台灣重要的民族文化資產。文建會授證的國家重要民俗中,與有關媽祖信仰的即佔了三項,分別為:大甲媽祖繞境進香、白沙屯媽祖進香與北港朝天宮迎媽祖。

媽祖信仰形成發展

媽祖信仰的形成與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形成期,媽祖以女巫的身份進行活動到死後成為“通天女神”,中心為湄洲島,信仰範圍侷限在湄洲島附近。這時期的媽祖主要是以巫的形象出現——蝕預禍福。這與其它巫師沒有什麼兩樣,只是一方土地一尊小神而已,不過信仰她的信徒是漁民,與別的巫師有所不同,多少具有庇護海上航行安全的職能。在他們的眼裏媽祖是無所不能的地方保護神。第二階段為初步發展期,元代年間媽祖信仰活動往北擴大,北宋宣和中護航出使有功,獲得朝廷賜廟額,使媽祖崇拜得到官方公開的承認,也使媽祖女神有濟航救難的神力得到宣揚。第三階段為大發展期,南宋紹興二十六年賜封媽祖“夫人”尊號,媽祖由一般地方小神躍上具有特殊名份的官定神明。紹熙元年(1190年)媽祖由“夫人”晉封為“妃”,使媽祖身份倍增,神名遠播,逐漸形成為各地航海者崇拜的女神,“惟聖妃神靈顯赫,凡航海之人,賴以為司命”(宋代真清德語)。媽祖女神能夠逐步取代其他海神而成為航海者心目中的至尊神明。這也是中國古代陰陽學説影響的結果。宋明哲學思想講究陰陽對應和統一變化。在這種指導思想影響下,選擇媽祖為海上女神要比其他男性的海神更符合傳統的思想觀念,所以後來許多文人學士都熱衷於渲染媽祖女神護航解難數著靈異的傳奇故事。
媽祖 媽祖
元代媽祖信仰又得到發展,元王朝重視海上貿易,為了保證漕運安全,必須仰賴媽祖海神庇護。“國朝潛運,為事最重,故南海諸神,有功於漕者皆得祀,唯天妃功大號尊,在妃最貴”(元·王敬方《褒封水仙記》)。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王朝第一次詔封媽祖為“護國明著天妃”稱號,一下子將媽祖神號升格。如果説宋代有關封號只是把媽祖看成專管人間海上禍福的一般女神,那麼元王朝則是將媽祖由凡間神提升到上天的尊神,並且轄管四海諸神妖怪。這就完全確立了媽祖在四海諸神中至高無尚的權威,既“鎮四海而保無虞”。元王朝對海上女神推崇備至,勢必在沿海各地掀起一陣崇拜媽祖活動的熱潮。可以説元代是媽祖信仰在中國沿海大部分地區得以傳播的重要時期。
明代封建統治者陸續崇奉海上天妃,主要是從出使海外與對外交往兩方面來利用媽祖信仰。鄭和七下西洋,每次出發之前,都要祭奠天妃,順利遠航後更要祭謝女神。明代有關媽祖的傳説記載在元代基礎上又進一步補充。總之,元明兩代在“三教合一”思想觀念的影響下,多種崇拜者依照自己所傾向的某種宗教哲學,對媽祖的生平進行加工或組合。
清王朝與前代統治者一樣,重視利用媽祖信仰,整個清代敕封共有七次,不包括朝廷的賜匾、表彰等作法。明末清初,鄭成功抗清部隊以台灣為根據地,堅持反清復明,為橫渡海峽,保證勝利,就得祈求媽祖海神。施琅率水軍攻克台灣,也上奏得到海神天妃的幫助。清王朝對利用媽祖的統一台灣的作用是極為重視的。清代有關媽祖的傳説得到進一步補充與完善。媽祖生平記述得相當具體、形象,把宋代文獻原來只有片言隻語的女巫,加枝添葉地描述成一個活靈活現的身世不凡的女性,並融儒、釋、道觀念於一體。清代最終完成了始祖“人——神”演變的過程。有關媽祖的生平、傳説基本統一和定型。 [3] 

媽祖信仰分靈習俗

在分靈習俗特別旺盛的台灣,媽祖信仰因為分靈與進香等宗教活動,形成特殊的層級譜系。分靈係指地方新建廟宇,或者信徒欲在自宅供奉某一尊神明時,先到歷史悠久、神蹟靈驗的大廟去求取神明的靈力。經過特殊的儀式之後,新塑的神像被視為祖廟神明的分身,具有相同的靈力,但是每年必須重新回到祖廟來進香、刈火,方能保持靈力不衰。分靈習俗並非媽祖信仰獨有,但其影響力以媽祖最鉅 [4] 
在台灣地區,大凡歷史較為悠久的媽祖廟,都會成為鄰近地區媽祖廟和信徒自宅供奉媽祖的祖廟,層層分靈傳佈出去後,形成一個蛛網密佈的信仰系統,並且透過熱鬧的進香、刈火儀式,強化信仰的深度。信徒們也普遍相信,層級較高的媽祖廟,其神力靈感也較為強大(這個情況在其他地區則較不明顯)。
因為這樣的層級觀念,台灣地區許多媽祖廟對於自身在層級中的地位錙銖必較,1950年代以後,台灣的各大媽祖廟之間開始有誰才是“開台媽”的爭論。只要是規模較大的媽祖廟,無不在山門上大書“開基媽祖”或“開台媽祖”,標榜自己的香火乃是直接從福建湄洲祖廟而來。
1990年代,在兩岸交流開放以後,台灣地區許多媽祖廟蜂擁前往中國大陸福建湄洲島進香,並捐款興建殿宇。這使得媽祖廟和“媽祖遺蹟”已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壞殆盡的湄洲島,重新迅速興建了大量豪華現代的宮殿、參道和牌樓。
這種對於“祖—從”關係的爭論,有時還會造成宮廟之間的不睦。知名的繞境路線有云林北港朝天宮至台中大甲鎮瀾宮。但在1988年,因為朝天宮使用“媽祖回孃家”等字眼,宣稱“大甲媽是北港媽的分靈”,引起大甲鎮瀾宮抗議,最後甚至將“北港進香”活動改稱“繞境進香”,並將路線改往新港奉天宮;而新港奉天宮與北港朝天宮的爭論歷史更早,據説清朝時北港溪改道,沖毀古笨港街,也沖毀了當時的廟宇,因此在笨港街原址河道北岸重建的北港朝天宮,堅持自己為笨港媽正統。而原本在南岸聚集的人們,後遷至現新港之處,建立的新港奉天宮,則宣稱洪水將原廟宇的媽祖神像衝至南按並被其保有。各自標榜繼承了“古笨港媽祖”的正統。
但對於信徒來説,宮廟之間的爭執並不造成信仰上的差別。隨着媽祖信仰的影響力提升,各重要媽祖廟舉辦的宗教活動,往往成為強力的社會動員,乃至於沾染上政治色彩。

媽祖信仰表現形式

媽祖元宵
媽祖元宵的時間和活動形式各異,如湄洲祖廟及其各行宮自正月初八起至十八均是元宵節,而以初十為正日。
謁祖進香
媽祖信眾謁祖進香本來是慶祝媽祖生日活動,在三月廿三舉行,因為廿三這天祖廟、祖祠香客多,因此提前。
生日祭
生日祭本地人稱為“媽祖生”。“媽祖生”演媽祖戲,這是莆田最普遍的習俗。
昇天祭
昇天祭就是傳説媽祖九月初九這天羽化昇天,該日各媽祖行宮同樣舉行的活動,大規模演莆仙戲、扎草焚香等等禮節不亞於“媽祖生”。 [5] 

媽祖信仰信仰規模

媽祖信仰國內

中國大陸,媽祖廟分佈在22個省市的450個縣主要福建莆田就有316處之多;海南約有200多座,香港有57座,澳門現有媽祖廟10座 [6]  ,台灣地區媽祖宮廟5000多家、媽祖信眾1600多萬人。 [7] 
台灣蘇澳鎮南方澳南天宮的純金媽祖神像 台灣蘇澳鎮南方澳南天宮的純金媽祖神像

媽祖信仰國外

國外媽祖廟宇較密集的地區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其他分佈於美國、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柬埔寨、文萊、印度、朝鮮、挪威、丹麥、加拿大、法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新西蘭及南非、毛里求斯等地。
北美洲
美國檀香山、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華盛頓、德克薩斯、夏威夷等地,以及加拿大多倫多、蒙特利爾等地建有媽祖廟,為當地華人社團及部分當地民眾所信仰,保留了天后聖誕節等民俗。
南美洲
巴西聖保羅、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地,都建有媽祖廟,華人與當地部分民眾傳承了媽祖的崇拜儀式與風俗。在墨西哥,明代時就有天后的傳説流傳。
澳 洲
澳大利亞悉尼建有媽祖廟,華人傳承了媽祖崇拜習俗。
西亞與非洲
沙特阿拉伯、南非開普敦等地建有媽祖廟,為華人與當地部分民眾信仰。
歐 洲
法國巴黎“真一堂”供奉媽祖,稱媽祖為國際和平女海神。 [6]  [8] 

媽祖信仰信仰起源

媽祖信仰,見於最早記載的是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年)廖鵬飛撰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裏面記載着媽祖信仰起源於湄洲嶼,在寧海“顯靈”的史實。宋代媽祖信仰的發生,雖與當時興化經濟、政治、軍事諸因因素息息相關,但其中海上活動是直接原因。湄洲嶼一名鯑江,在莆田東南約八十多里的海中,面對台灣海峽,與寶島台灣遙遙相望,地處福州與泉州之間,是海上南北交通必經之路。 湄洲嶼雖有可耕之田,但人民還是以海為田,以漁為業,與海洋關係密切。在當時的航海條件下,天有不測風雲,海上氣象變幻無常,颱風暗礁,一不小心,隨時有船沉人亡的危險。在人們的幻想中需要有一神袛作為海上保護神。林氏女“生而神異”,“初以巫祝為事”。在當時鄉村缺乏科學知識,文化落後的情況下,巫女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她不但為民治病,還經常把觀察得到的海上氣象告訴人們,使許多漁船和商旅避免了危險。在那氣象科學不發達的時代,她的所謂“知人禍福”、“言人休咎”等氣象預言,對於湄洲嶼冒險出海的漁民及其家屬來説,無疑有很大的吸引力,成為人們安全的依賴對象。媽祖就成為航海者海上活動的精神支柱。自北宋末年褒封,後經南宋、元、明、清歷代皇帝出於政治上的需要,都對媽祖尊崇備至,封號由“崇福夫人”,進而“天妃”、“天后”,直到“天上聖母”。歷代帝王對媽祖的加封,這對民間媽祖信仰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媽祖信仰歷史發展

以林衡道編著《寺廟大全》為基礎,參考其他資料所做的統計。
一 、清代台灣媽祖信仰之迅速發展,與清廷採取鼓勵其傳播的政策不無關係。
台南大天后宮是當時官方祭典的中心廟宇,清廷通過皇帝和寺方官員給該廟賜匾以及台南府知府率員舉行祭典,提高了媽祖廟的權威,有助其傳播影響。清廷的這種用意,從該廟匾客之多,即可斷定。
自康熙六十年(1721年)至光緒十八年(1892年),該廟得到雍正、咸豐、光緒三個皇帝御筆匾額三塊,得到總督、總兵、提督、知縣、欽差等文武官員歌頌媽祖廟靈性和功德的匾額四十五塊。 綜觀清代媽祖信仰的發展,其最大的特點是清廷統一台灣、維持台灣的統治,以及閩粵兩省人民移居開拓台灣,成為其傳播的主要歷史條件,因此使閩南、粵東等台灣墾民的故鄉和台灣的媽祖信仰,無論就廣度和深度來説,都有很大的發展。再由於在上述歷史條件下,媽祖信仰被清廷統治者所利用,也使媽祖神性中的宮事威力大為增強,為統治者鎮壓民眾起義和“平亂”所利用 [9] 
二、 清朝統治被推翻以後,媽祖信仰就推動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的支持也減少了。
解放以前三十七年時間,在中國大陸上,媽祖信仰在有些地方雖然也受到當地官方的一些支持,但基本上是靠民間士紳、商人等為首出來募捐或攤派費用,以舉行大的祭典或新建、維修廟宇,基本上是處於自發發展的階段。
媽祖信仰在這一自發發展階段中,因社會條件變化,顯出了兩個特點。其一是媽祖信仰擺脱官方的址接利用,紮根基層,趨向平民化。因社會科學知識水平的提高和航海技術的發展。一般乘大船、大輪船漂洋過海的旅客和靠大貨船運貨的船主、貨主等,對媽祖的依賴性減弱了。這些與海上交通有關的人,並不一定象往昔那樣要先去祭祀媽祖才上船 、開船。對媽祖依賴性強的主要是小船主、小船户、船工和漁民,他們把媽祖當職業保護神對待,對她有很深的信仰,祭祀不敢怠慢。其二是隨着出國謀生者增多,媽祖信仰傳播到國外各地。
向國外傳播的緣起,有的是出國者攜帶的媽祖神像或香火在僑居地被供奉起來,有的是華醫因在故鄉對媽祖信仰甚篤,同鄉會為了滿足僑民信仰的要求,在僑居地建廟進行祭祀。通過華僑出國途徑將媽祖信仰傳播到國外,在該國建有媽祖廟的國家有;日本、美國或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諸國。日本因與中國交往較早,明末清初已傳到日本九洲地方的五島、平户、長崎及南部薩摩半島,後來還傳到東部日本的水户市一帶,成為日本人的信仰,在神户、長崎等地華僑較多的地方還有媽祖廟,水户地方的媽祖則被浴合為日本神道神,奉祀在神社裏。日本中部地方的岐阜市雖位於離海較遠的內地,也有媽祖堂,1969年媽祖誕辰時,還派專人到台灣北港朝天宮迎返媽祖神座。又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只要有興安會館或莆仙人聚居的地方,就一定有天后宮。馬來西亞興安會館總會屬下有27個地方性興安會館,每一個設有會館的地方都有天后宮。
“天上聖母其祀廟最富歷史者為馬六甲之青雲亭、寶山亭,丁加奴之和安宮。檳榔嶼之觀音亭(廣福宮),星嘉坡之天福宮、瓊州會館、寧陽會館等。巴西是近年由台灣去的華僑驟增的地方,因此媽祖信仰在聖保羅市也得到傳播,1970年有華僑由台灣北港朝天宮迎去分身神去奉祀。
1949中國大陸解放以後,媽祖信仰和所有民間宗教信仰一樣,趨向衰落,這主要是社會生活條件的巨大變化引起的。因為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和政治壓迫,廣大人民生產、生活中發生的困難,有政府的幫助和羣眾自己的互助,求神護助的緊迫感減少了。另一方面,利用宗教迷信謀求私利的事被禁止了,那些提倡神或為首募捐修建廟宇和主辦祭典的人物養活了,加之廣大羣眾受了無神論教育的影響,因此所有民間宗教都趨向衰落,媽祖信仰也不例外。但“文革”前還有不少廟宇被保存下來,各地的媽祖信仰 的中心廟。雖然進香者大量減少,但香火併沒有斷,如湄洲嶼的兩座天后宮和莆田城內的文峯宮、晉江縣東石的天后宮、廈門市的福海宮等。然而,在“文革”期間,所有媽祖廟都遭到了破壞,或廟宇被摧毀,或神像被毀,香火斷絕。湄洲嶼的媽祖廟被拆平,磚瓦、木料等被移作他用。
“文革”以後,有不少媽祖廟在其信徒的支持下得到恢復。如廈門的福海宮得到整修,廟中香火不斷;東石的天后宮,修繕油漆後,面貌煥然一新;湄洲嶼的媽祖廟,已在原址重建,並蓋起了主殿,其他附屬建築也在逐步恢復。賢良港祖祠的修建也已完成,出於南宋的媽祖木雕神像經整修後,已擺出來供人祭拜。此外莆田城內文峯宮的媽祖,也在附近的東山找到了新址,香火相當興旺。莆仙和閩南的有些地方,還出現了不少新的小廟。
1985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誕生1025週年,湄洲嶼祖廟的紀念祭典盛況空前,參加者達十多萬人,其中有來自台灣和海外的信徒。
三、自1895年以後,不論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或國民黨統治時期,媽祖信仰在台灣民間一直都處於興旺的狀態。
這種狀態,從台灣媽祖調用數的逐年迅速增加,也可看出來。據台灣總督府統計,1934年末,全台媽祖廟有335座,在不到40年的時間裏,增加了約100座。這表明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民間的媽祖信仰處於日益興盛的狀態。
1945年日本投降,國民黨當局接管台灣以後,媽祖廟還繼續在增加,據1964年進行的寺廟調查統計,全台有媽祖廟384座,30年之間又增加了49座,而最近20年期間又增加了100多座,達到500座左右。“從台灣以天上聖母——媽祖為主神奉祀的廟宇,到目前仍有500多座來看,可知其在民間信仰者的心目中,其地位之重要。”
據近幾年台灣文獻委員會編印的《台灣地區神明的由來》一書中説:“目前台灣民間奉祀天上聖母為主神的寺廟據調查已超過500座之多,以台南縣為最,佔64座,高雄縣次之,佔60座,現次為屏東肥及台中縣,各佔49座,雲林縣佔48座,彰化縣佔42座”。由上可見,國民黨統治時期,媽祖信仰也是處於日益興盛的狀態之中。在現代化的台灣社會中,媽祖信仰之所以能保持鼎盛狀態,除社會生活上的不安定因素逼使很我人去求神這一一般原因外,媽祖的神性能適應社會條件的變化,從海上保護神轉化成了各行各業和一般家庭都可向其求福消災的萬能神,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當然,當今在媽祖的信仰者中間,對媽祖在海上的靈驗是深信無疑的,但是他們還相信,媽祖的法力和靈性是廣大無邊的,只要虔誠拜祭,會有求必應。
這一點,從每年到北港朝於宮進香的上百萬人的萬分可以看出來。這些進香者中,水上作業者極少,絕大多數都是職工、農民和工商業者,他們去參拜的目的,多是祈求媽祖保佑家庭平安、疾病康復或求子、求發財等。又如大甲鎮每年都要在舊曆三月份組織一次幾萬人的集體香團,送該鎮鎮瀾宮的媽祖到北港朝天宮謁祖“刈香”,而該鎮並不在海邊,是蘭草的產地,居民從事的主要產業是編織,他們去祈求媽祖的項目也各種各樣的求福消災的要求。這樣事實説明,在人們心目中,媽祖是在廣泛領域裏具有靈性能滿足祭拜者各種祈求的,所以能保持眾多的信仰者。
台灣民間信仰媽祖之益盛不衰,除表理在廟數的增加之外,還表現在廟宇建築的日益講究和盛大的祭典。國民黨政權接管台灣以後,原有的大多數媽祖廟都得到整修、改建或擴建,有些媽祖廟越修越華麗,而且出現了一些有相當規模的新廟。全台各地“迎媽祖”遊街例祭的延續,以及到幾個主要媽祖廟進香的舊習繼續盛行,對於保持和發展媽祖信仰,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全台五百多座媽祖廟中,被認為有幾座媽祖廟的媽祖是特別有靈驗、有權威的,如台北市的關渡宮、彰化縣鹿港鎮天后宮、雲林縣並港鎮朝天宮、台南市開基天后宮祖廟等。其中北港朝天宮是全台媽祖信仰者的中心,而上述其他幾座廟是其所在地周圍地區的信仰者的朝拜中心。例如北部地區的媽祖信仰者,平常都在其住地的媽祖廟燒香奉祭,但祈求無較。或為了表示對媽祖信仰的更為虔誠,受護佑更有把握,北部地區的信仰者,就要每年或幾年一次到關渡宮去進香,如有可能,最好是到北港朝天宮去朝拜。因此,上述每個中心廟宇,每年都有來自各地的數十萬、上百萬的進香者。再,台灣有許多媽祖廟的媽祖是一些主要媽祖廟分身神,因被認為靈性特高,又成了第二層本廟,又由該宮分出了九廟。這種廟宇關係和祭典時的迎送慣例,其影響的範圍,就擴大了許多。這裏且將大甲鎮鎮瀾宮媽祖往北港朝天宮謁祖進香的盛況寫出來,據此,大家即可想象其影響有多大。
大甲媽祖每年往北港謁祖進香已有百餘年曆史,1980年的一次選擇在農曆三月三日子時二十五分起駕,進香隊伍總共5萬餘人,綿延數公里,完全徒步隨駕者5000多人,還有200多輛遊覽車與300多輛轎車、400輛自行力和三百多機車沿行進路線,前前後後跟着前往。從大甲到並港單程要走三天三夜,來回連在北港的“刈香”謁祖儀式在內要費去八天八夜,隨駕信徒要經過十多個城鎮,參拜沿途不下30多個廟宇,途中腳腿痠痛或腳底磨破或起泡時,前往神輿求取“爐丹”(香灰)以開水沖服或抹於傷處,然後繼續行走。
神輿經過的地方,地論城鎮或鄉間,每户人家備好清香素果,佔燃香燭,恭候於門前,當神輿到來時,跪拜於地上燒金紙迎送。第4天到達北港後即將鑾駕入廟停駐,請出媽祖神像供奉於案桌上,待到午夜時分才進行“刈香”儀式。北港鎮因頓時增加5萬人口,廟內外和大街小巷的走廊下都睡滿了人,待到“刈香”時,數萬個信徒都長跪在廟前及大街上,隨着廟裏傳出誦經聲及司儀的指示,每個人都朝着廟叩頭膜拜。信徒獻奉的金紙在廟前堆成山,用汽車一車又一車運往河邊燃燒。這一整天、舞獅、龍陣、布馬、八家將、踩高蹺遊行、武術表演等慶祝活動連續不停。
香客則忙於上供品,添香油、討香灰。所謂“刈香”或藉此儀式以求得聖靈不息的延續,具體做法是將法師念過的經文、疏文及金箔紙焚化於“萬年香火爐”中,此謂之“頭爐火”,隨即將爐中餘燼連鏟三鏟入大甲的“神火筒”中,並將供奉於神案的二尊大甲媽祖神像及彙集捆紮的會旗和靈符,一一經過香爐上空,由一排人高舉雙手接引傳至廟外,待“神火筒”安入香擔,即快跑離宮,一路要添加檀香粉末,使不熄滅。神輿返回時,北港沿街商店都燃放鞭炮,歡送大甲媽祖,並準備茶水、食品,無償送給進香者,對於大甲媽祖謁祖,沿簽字農村還有一種迷信,認為“大甲媽”進香時都會有雨水隨駕,帶來春耕的“及時雨”,因此稱“大甲媽”為“雨媽”或“過水媽”,鑾駕一到,都要燒香祭拜。
北港朝天宮,每年都要接待類似大甲鎮的許多進香團,特別是舊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前後,更是應接不暇。媽祖信仰之盛,還突出地表現在各地的“迎媽祖”祭典的盛況。台灣各地的這種祭典,也是由來已久,每年定期舉行,屆時各家各户都要準備“牲禮”祭拜,要辦豐盛的酒菜宴請外地來看熱鬧的親戚朋友。
“迎媽祖”祭典時,除將本地媽祖宮的神像用神轎抬出遊街之外,還要迎請並港朝天宮的媽祖神像和屬該宮祖廟的媽祖神像,分乘各自的神轎一起遊街。北港朝天宮為了滿足各地迎請本廟媽祖去遊街的要求,廟內有十多尊媽祖神像,除“鎮殿媽”不出門外,有“二媽”,“副二媽”、“三媽”、“副三媽”、“四媽”、“五媽”、“六媽”、“塔郊媽”、“太平媽”等。“迎媽祖”祭典時,中西樂隊、化裝隊伍、彩車、旗隊等遊街隊伍長達數公里,街道兩邊看熱鬧的人,人山人海,這種盛況,除台灣以外是少見的。
媽祖作為海上保護神,是一種超階級的信仰對象,不論是船主、貨主、船工、漁民或何身份的乘客,都可以祈求她保佑平安行船。但是在媽祖信仰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媽祖的神性,受到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特別是倫理和政治觀念的影響,對祈求者的保佑,就產生了種種條件,在神人關係中體現着社會關係。自宋以來記載的媽祖靈應的傳説,媽祖從來都是在官民的對抗中庇佑統治階級的,受到媽祖懲罰的都是所謂“海寇”、“盜賊”和“謀亂者”。在這一點上,很明顯地表現着媽祖神性中的階級性。台灣媽祖信仰中,媽祖維護統治階級的神性顯露較多,這是當時台灣社會處於不安定情況,迫使統治階級利用媽祖信仰造成的。
到清代,航海時要祈求媽祖保佑平安,已成為牢固的社會信仰,因此什麼地方的海上船隻來往多,那裏的媽祖信仰就最為興盛。清代212年中,不論是官方或是民間,閩台之間的關係都非常密切,因此使台灣海峽兩岸之間的海上交通變得頻繁起來。就官方方面來説,約200年間台灣地方政府受福建管轄,公務聯繫頻繁,大小官吏都由大陸派去,其輪換來往都要經福建橫渡台灣海峽,台灣大騷亂時須輸送援軍之外,平時駐台班兵的輪換、軍需供給等,都使閩台間的來往非常繁忙。清代又是兩岸民間來往於台灣海峽最多的時期,這一點從台灣人口的猛增可以知道。
清初,台灣人口約20萬人,到清末已達290萬人,其中87%的祖籍在福建,其中閩南的漳泉兩地又佔80%,13%的祖籍在廣東省的潮州、嘉應州一帶。這個數字表明,為了開墾台灣,在清代有千百萬人來往於台灣海峽兩岸之間。另外,由於台灣逐步開發,台灣與大陸之間的交易也發達起來,台灣的大米、糖大量輸往大陸,大陸的磁器、紡織品、雜貨等供應台灣,這些都要冒橫渡台灣海峽的風險。上述社會歷史條件,造成了清代的媽祖信仰主要在閩南、粵東北以及台灣民間中廣泛發展,而長江以北地區的流傳區域沒有什麼擴大,廟宇也增加不多。除上述總的歷史條件之外,當時的航海手段要橫渡台灣海峽無保障和人為造成的渡台困難,也是促進這些地區媽祖信仰發展的因素。
當時渡台船隻小,台灣海峽多風,又有幾處■流,船難常有發生.所以渡台墾植都要祈求媽祖保平安,墾民出門之後,家屬也要向媽祖祈禱親人安抵目的地.清廷禁渡和一些利用船隻謀財害命者的出現,也增加了渡颱風險.這些自然條件和人為造成的個人無力左右的危險性,迫使渡台墾民更加要依賴於幻想中的媽祖神力的保護.以上歷史條件所造成的種種因素,使媽祖成為渡台墾民的家鄉民間必須虔誠信奉的神明,所以,在這個時期,閩南各縣縣城和沿海較大的集鎮以及粵東北的潮州、海豐、揭陽等地都新建了許多媽祖廟,其中與台灣對渡的港口的媽祖廟,香火特別興旺。廈門是前往台灣的最主要港口,所以媽祖廟特別多。
據周凱編《廈門志》記載,奉祀媽祖的廟宇有32座之多,其中多與吳真人共為主神祀於一廟內,以媽祖為主神的廟宇有西門外的朝天宮、東澳社的媽祖宮、廈門港的福建海宮、草仔■海濱的龍泉宮、大擔山後的前園宮、寮仔後海濱的潮源宮、鼓浪嶼三■田的三和宮、先鋒營的平台宮,忠侖的神宵宮,火仔V的壽山宮等,而草仔■海濱的龍泉宮為官府渡台時祭媽祖進行迎送的廟宇。
清代也是媽祖信仰在台灣大發展的時期。康熙統一台灣以前,台灣有媽祖廟十座。即今台南市的開基天后宮祖廟、鹿耳門聖母廟、顯宮裏的天后宮、今台南縣的五興裏的朝隆宮、水正晨的護庇宮、西港村的慶安宮、今嘉義縣的東石的港口宮、新港的奉天宮、今高雄縣的竹東的天后宮、今彰化縣的鹿港的天后宮。
上述媽祖廟的分佈狀況,反映着鄭成功、鄭經治台時期其着開發的區域以台灣南部沿海平原地帶。如果估計當時大陸移居台灣人口為20萬人,即平均2萬人有一座媽祖廟,但是那裏候的媽祖廟的規模很小,有的只是數椽小廟。清廷統治台灣以後,由於前述歷史因素,造成了媽祖廟大量增加,新建者達222座,其分佈如下:
地區鄭氏治台時所建廟數1683年至清末所建廟數基隆市02台北市、台北縣0(市5、縣12) 17宜蘭縣07桃園縣03新竹縣、新竹市04台中縣、台中市029 (市4縣25)南投縣013彰化縣120雲林縣015嘉義縣214台南縣、台南市642 (市9、縣33)高雄縣、高雄市119 (市6、縣13)屏東縣021台東縣02花蓮縣00澎湖縣05合計10222
以林衡道編著《寺廟大全》為基礎,參考其他資料所做的統計。
(不包括鄭氏治台以前的媽祖廟)
從以上表可以看出,到清末全台灣除花蓮一縣因未有大批漢人進入墾植而沒有媽祖廟之外,全台每個縣市都有媽祖廟,連開發很遲,漢族人口很少的台東縣也有兩座媽祖廟,多者如台南市有42座,台中縣和台中市有29座。從密度來看,已達到空前的高度,平均約12000人就有一座媽祖廟。

媽祖信仰信仰之最

媽祖尊稱最多
歷代官方對媽祖的尊稱有:夫人、靈惠夫人、昭應夫人、崇福夫人、善利夫人、靈惠妃、助順妃、英烈妃、慈濟妃、善慶妃,天妃、護國庇民天妃、感應聖妃,天后、天上聖母等。民間對媽祖的尊稱有:靈女、神女、龍女、海神、水神、海神娘娘、海上聖母、天后娘娘等;民間俗稱媽祖的有:媽祖、祖媽、娘媽、娘娘、祖姑、老媽、媽祖婆、老孃娘等。媽祖分靈稱謂更多,從祖廟分靈的稱湄洲媽,其他再次分靈的根據其地名而稱呼,如銀同媽、温陵媽、福州媽、開台媽、金門媽、安平媽、台南媽等;台灣分香子廟稱謂卻與順序有關,如老大媽、新大媽、老二媽、興二媽、聖二媽、聖三媽、老四媽、聖四媽、老五媽、老六媽等;此外,還有太平媽、船頭媽、斑鳩媽、紅面媽祖、烏面媽祖、水尾娘娘等稱呼。
媽祖封號最多
媽祖羽化昇天後常常顯靈繼續在人間護國庇民,神化之後的媽祖引起歷代王朝重視。宋代褒封13次,元代封賜共5次,明朝對媽祖敕封有2次,清朝皇帝對媽祖褒封多達16次,歷代皇帝對媽祖封賜竟達36次之多,在華夏諸神中極為罕見,顯示媽祖形象不僅在民間信眾中享譽極高,而且在最高統治者的心目中也佔據崇高地位。
媽祖宮廟最多
海內外奉祀媽祖的宮廟具體數目雖難以統計,但據《莆田媽祖宮廟大全》的序言稱,僅莆田市內至少有媽祖宮廟880處;據《閩西媽祖文化》中稱有403座的媽祖宮廟;據《媽祖文化簡明讀本》“概述”稱,中國台灣地區的媽祖廟有3000多座。媽祖廟遍及大陸廣大沿海地區乃至內地山區,延至東南亞、歐洲、北美、南美等地。大略統計,世界各地媽祖廟應該接近萬座。另外,奉祀媽祖的宮廟名稱也很多,有“天妃宮”、“天后宮”,“媽祖廟”、“媽祖宮”、“娘娘宮”、“娘娘廟”、“奶奶廟”等宮廟名稱。
媽祖信眾最多
媽祖廟宇遍天下,信眾達兩億以上。如台灣人口2000多萬,信仰媽祖就有1600多萬人。媽祖除了護航功能,人們又賦予多種功德,所以深受從南到北沿海廣大地區和內地山區乃至海外華人崇拜。
媽祖慶典最盛
每逢媽祖誕辰日和羽化日,媽祖廟都會舉行盛大迎神祭會,熱鬧非凡。湄洲祖廟舉行隆重祭典時,世界各地媽祖信眾紛紛來此謁祖進香;台灣也舉行上百萬人七天八夜巡境遊行慶典活動;被稱為“天津皇會”的天津天后宮“賽神會”期間,出動民間花會達100多道,演員數千人,寶輦、儀仗、百檔花會浩浩蕩蕩,綿延數里。
媽祖信仰的世界性最強
“媽祖信俗”於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作為民間信仰的媽祖信俗能獲此殊榮,在中國是首例。媽祖文化已經全球化,“媽祖之最”證明了海內外各階層民眾對媽祖懷有很深厚的尊敬、崇拜、愛戴和信賴的感情。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