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婚禮服飾

鎖定
婚禮服飾,結婚典禮上的禮儀服裝和配飾。 [1]  世界各民族婚禮服飾不盡一致。
中文名
婚禮服飾
用    途
婚禮
發展經過
中國自古以來重視婚姻禮儀。周代《詩經》有新娘“衣錦褧衣”的描述。漢代曾採用12種色彩的絲綢設計出不同身份的人穿用的婚禮袍服。唐代將貴重的鈿釵禮衣(髮簪金翠花鈿,身穿大袖衫長裙,披帛)用作新娘禮服。
受科舉制度影響,唐代還出現“假服”,即當時貴族子孫婚娶可以使用冕服或弁服,官員女兒出嫁可以穿用與母親的身份等級相符的命婦服,平民結婚也可穿用絳紅色公服。“假服”發展到清代,新娘通常穿紅地繡花的襖裙或旗袍,外面“借穿”誥命夫人專用的背心式霞帔,頭上簪紅花,江南等地新娘也有戴鳳冠,拜堂時蒙蓋頭(紅色遮面巾)(圖1)。
結婚當天,新娘除開臉外,要把原先的披髮或辮子梳成盤頭。
有的民族不盤頭,把原先的多股辮子索在一起。因而從髮式上就能知曉從姑娘到媳婦的角色轉變。新郎通常穿青色長袍,外罩紺色(黑中透紅)馬褂,戴暖帽並插赤金色花飾(稱金花),拜堂時身披紅帛(稱披紅)。
辛亥革命後,婚禮服日益多樣化。20世紀20~40年代,受“文明結婚”影響,西式婚禮服在城市部分人中開始穿用,但清代婚禮服仍被廣泛沿用。60~70年代,民間婚禮服大多為日常生活服裝,注重樸素整潔。
80年代以來,婚禮服已不拘一格。有傳統民族服裝的衫、襖、旗袍;有西式婚禮服,即新郎穿西裝,佩戴寫有新郎字樣的紅胸花,戴白色手套。新娘穿裙裝,通常為高腰式連衣裙,裙後襬長拖及地,多采用緞子等面料,一般為白色,象徵新人潔身自好,戴網眼式白手套,手握花束,頭戴附有頭紗、面紗的花冠(圖2)。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