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婁江

(江蘇省境內河流)

鎖定
婁江,西起蘇州婁門,東至崑山太倉交界的草蘆村,下接瀏河,流經工業園區婁葑街道吳中區斜塘街道唯亭街道和崑山,全長53.13公里。其中吳縣(今吳中區、相城區) [6]  21.63公里,崑山28公里、姑蘇區3.5公里。橫穿蘇州境域腹地,河北為陽澄區,河南為澱泖區,兩岸支流港浦眾多,水網發達,為蘇州市腹部一條重要的引排調節河道。 [1] 
中文名
婁江
外文名
Loujiang River
流經地區
江蘇省蘇州市
全    長
53.13公里
支    流
婁斜浦等支流港浦30餘條
河道底寬
35~80米
河底高程
-1~1.94米

婁江形成變遷

婁江 婁江
古婁江是太湖東北方向出水幹道,因海岸線向東推進,中唐後河道湮塞。據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系調查,從太湖輻射出一線形低沙地帶,通過陽澄湖再向東,在今瀏河口以北、七浦塘以南一帶入海,為古婁江故道。歷史上把鮎魚口作為古婁江之首。清《太湖備考》載:“太湖水從鮎魚口入齾塘(今吳中區西塘河),過五龍橋盤門,繞郡城而至婁門;一支於五龍橋外折而東,至澹台湖,出寶帶橋入運河,復折而北至葑門,與盤門之水合流,至婁門東北,由至和塘至太倉之劉河入海。” [2] 

婁江幹流情況

婁江 婁江
古婁江唐代以後已經湮廢。 [3]  今婁江原名崑山塘,宋至和二年(1055)疏浚後改名至和塘,明弘治年間(1488~1505)改稱婁江。1958年拓浚瀏河時,以崑山草蘆村為婁江與瀏河分界點。俗以崑山市玉山鎮東門至太倉市西門段稱太倉塘(東婁江),崑山市青陽港至蘇州城區段稱蘇州塘(西婁江),其中婁門崑山市玉山鎮段又稱崑山塘。 [2] 
婁江西起蘇州婁門外環城河,流經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外跨塘、唯亭街道和崑山市正儀鎮、玉山鎮、城南、周市鎮等鎮(街道),於蓬朗草蘆村東接瀏河,長53.13公里。河道順直,為蘇州至崑山、太倉主要航道,常年可通航60~100噸位船隻。婁江北通陽澄湖,南有青秋浦、西尤涇、東尤涇等通吳淞江,兩岸有婁斜浦等支流港浦30餘條。 [2]  上承蘇州諸水,下泄瀏河入江,北納陽澄湖水,南匯澄湖水,是陽澄、澱泖地區一條引水大動脈,亦為蘇州至崑山、太倉的主要航道。 [3]  河道底寬35~80米,河底高程-1~1.94米。1980年8月21日流量為79.7立方米/秒,1983年7月20日流量為80.1立方米/秒。崑山市境內河段長23.29公里,玉山鎮市河以西河段,河面平均寬70米,青陽港以東河段,河面平均寬120米。 [2] 

婁江水文特徵

據實測,婁江流量1980年8月21日為79.7立方米/秒,1983年7月20日為80.1立方米/秒。整治前市區段河道僅能通航20噸以下船隻,經整治現常年可通航60~100噸位的船隻。 [3-4] 
婁江蘇州市區段由婁門至鳳凰涇,長3.5公里,河面在30米左右,底寬15米左右,枯水時水深在2米以上。但在市區官瀆橋附近仍為急彎狹淺河段。婁江吳縣段長21.63公里。2。8米水位時,河寬55.2米,底寬在30米左右,流速0.2米/秒,流量36.2立方米/秒;4米水位時,河寬60米,流速0.4米/秒,流量100立方米/秒。婁江崑山段長28公里,枯水時水深3.5米,河底寬40米左右。 [3-4] 

婁江河道治理

婁江歷代浚治工程
婁江歷代浚治工程(2張)
婁江自宋至和二年(1055)邱與權開浚成河以來,因其上匯蘇州諸水,下泄瀏河入海,頗受歷代統治者所重視,多次進行浚治,根據現有資料,自宋代至建國前,大小浚治達34次。 [1] 見圖冊 [1] 
1949年解放時,婁江河牀淤淺,寬窄懸殊,尤以外跨塘、唯亭和崑山城區市鎮段束水嚴重,河底高程均在1.0米以上,市鎮處高達1.5米以上,當3.0米常水位時,最窄處河面寬僅8米,汛期時,“瓶頸”段流水湍急,屢有交通事故發生,而下游的新瀏河,經1976年第二期工程整治後,下泄能力顯著增加,因此蘇州市實施了婁江疏浚工程。 [1] 
一、外跨塘、唯亭市鎮段拓浚
1976年10月,吳縣成立婁江工程指揮部,縣委任命俞國英為工程指揮。根據蘇州地區水利統一規劃要求,先行拓浚外跨塘、唯亭兩市鎮束水段,長3.3公里。施工步驟採取“兩個先行、一個跟上”,即市鎮擋牆先行,拆建房屋先行,市河土方跟上,在民工大部隊未進駐工地前,縣指揮部組織楓橋、金山、藏書、外跨塘等七社3650名泥瓦石匠拆遷房屋和拆舊石駁岸。 [1] 
農曆正月初四,吳縣33個鄉1萬餘民工投入施工。施工期間正值風雪連綿,天寒地凍,氣候惡劣,加之施工場地窄小擁擠,運土送土穿街過巷,施工條件極其艱難。經廣大幹部、民工的共同努力,奮戰40天,如期完成43.8萬立方米的市河段挖土任務,河道標準底寬分別達到32米和34米,底高—1.0米。突擊搶築擋牆2450米和4座橋樑的水下部分,保證了4月份拆壩通航的計劃實施。同時還開挖了婁江南岸的婁斜浦和清秋浦兩條支流,共長9公里,完成土方61.2萬立方米,配套小型圩口閘3座,跨河公路橋,機耕橋和人行橋43座,改善了周圍10餘萬畝農田的排水條件。 [1] 
這期工程國家投資42萬元,縣、社地方財政集資102萬元,計拆遷房屋1022間,徵地480.2畝,壓廢土地492.5畝。 [1] 
二、吳縣、崑山河段拓浚
1977年冬,婁江拓浚工程開工,由吳縣與崑山兩縣分段施工。吳縣拓浚長度10.2公里,從跨塘至宋莊1.2公里,宋莊經唯亭朱家村至界牌港與崑山交界,長9公里。工程設計標準,跨塘至宋莊段,河底寬35米,宋莊至界牌港段,底寬為40米,河底比降均為三萬分之一,坡比1:2。工程於11月25日開工,全縣有31個公社2.5萬民工參加施工,歷時1個月,於12月25日開壩放水,完成人工挖土102萬立方米,機浚壩方1.2萬立方米,國家共投資53.1萬元(包括挖壓廢耕地569畝和拆遷房屋等補償費)。在工程掃尾階段,吳縣工程指揮部為確保流域工程東太湖復堤第一期工程按期完成,移師東太湖,未及將挖出的土方處理好,兩岸堆土未挑勻整平。1978年11月,指揮部從吳縣太浦河工段調回唯亭、斜塘、跨塘三社700餘民工,補做20天,始將婁江遺留尾工按設計標準完成。 [1] 
崑山境拓浚婁江,長23.24公里(含滬寧線鐵路橋下段及崑山城市河段)。1977年11月10日,崑山縣成立“婁江工程指揮部”,30日,縣委在體育場召開有4萬民工參加的婁江工程誓師大會。河道設計斷面,界牌港到三里橋河底寬36米,河底高由—1.49米漸降至—1.80米;三里橋至迎恩橋河底寬由40米漸變為32米,與玉山市河段底寬相接;東大橋至青陽港為平地新開河,底寬36米,河底高由—1.88米漸降至—1.94米;青陽港白塔頭至青水港河底寬60米,餘為漸變段,至新瀏河底寬80米,以吻合新瀏河過水斷面,河底高白塔頭至青水港段河牀較寬,以寬代深,為—1.2米,新瀏河交界處為—2.29米。坡比除清水港至新瀏河段為1:3,餘均為1:2,河堤高為6.0米,堤頂寬3米,青坎面標準不強求一致,因地制宜。 [1] 
12月1日,界牌港至青陽段開工,民工達5萬人左右。施工中縣委常委多次帶領機關幹部到工地參加勞動,對民工鼓舞很大。城北營僅用11天首先完成土方開挖任務。12月29日,兩工段工程相繼竣工,實做土方151萬立方米,國家投資105.04萬元,補糧36.5萬公斤,挖廢面積565.07畝。18日,青陽港以東段開始築壩。翌年1月3、4日,崑山婁江工程指揮部召開營(公社)、連(大隊)以上幹部共600多人蔘加的“決戰婁江動員大會”。1月10日,破土動工,共投工3.5萬人,由於該段河牀土質差,淤泥深加上連續陰雨,道路泥濘難行,挑土,挖土尤為艱苦,民工體力消耗很大,工程進展緩慢,隨後採用做竹跳、打草辮、填幹泥、開積泥潭等土辦法,提高挑挖淤泥工效,1月30日,工程告竣,2月3日炸壩放水通航。計完成土方149萬立方米,國家投資73.35萬元,補糧29.95萬公斤,挖廢面積255.6畝。 [1] 
三、滬寧線62號橋下河段整治
62號鐵路橋下土方工程,西起上行線橋以西200米處,東至下行線橋以東200米處,在婁江西段內,全長530米,兩橋之間河底寬30米。上、下游各有100米漸變段與婁江40米標準斷面銜接,河底高程為—1.59米,上行線橋改建工程由上海鐵路局基建工程處勘察設計所設計,鐵路局建橋大隊施工,改建費用由水利經費賠償59.31萬元。 [1] 
1977年11月14日,崑山縣婁江工程指揮部致函上海鐵路局,請求商研“拓浚婁江工程與滬寧錢62號橋遇到的幾個問題”。11月23日,上海鐵路局蘇州工務段負責同志赴昆聯繫橋下河道工程事宜,提出上行線橋系老橋,基礎淺,為不影響鐵路正常運輸,建議橋下河段暫緩拓浚。 [1] 
1980年汛期大水,由於62號橋處老河束水嚴重,上、下游落差大,造成短期內沉船27條的航運事故,此段拓浚已迫在眉睫。蘇州地區水利局先後於10月6日和23日連續兩次向上海鐵路局發出有關62號橋下河道工程設計標準的函文。10月22日,崑山縣成立“婁江62號鐵路橋下河道工程領導小組”。為配合62號橋施工,河道土方工程分兩個階段進行。首期工程由正儀、城南公社抽調民工1500餘人,12月1日動工,翌年元月28日結束,完成土方10萬立方米,水利投資77.31萬元(包括上行線橋改建費),補糧2.3萬公斤,挖壓廢土地36.88畝。2月26日,蘇州地區水利局工程隊機浚上、下游主壩水下方,4月26日工程全部結束。 [1] 
在河道施工中,挖出500磅炸彈2枚,小炸彈1枚(系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炸橋未爆)及“六○”炸彈1發,手榴彈8個,子彈若干,送交公安部門銷燬。 [1] 
重建後的滬寧錢62號上行線鐵路橋長58.2米,北孔為10.8米寬的蘇滬公路,中孔40米為婁江主航道,南孔7.4米,能通航、泄水。當3.5米水位時,上行線橋下過水斷面達181.8平方米,下行線橋由於加固後橋墩的截面較大,過水斷面166.1平方米,比橋東200米的婁江標準過水斷面255.4平方米小89.3平方米。 [1] 
四、崑山市河段改建
崑山市河段,河面狹窄,面寬17米,最狹處南城橋寬僅7米,束水嚴重。據蘇州水文站當時實測資料,當陽澄湖進入婁江西段的流量為65.23立方米/秒時,玉山市河東排的相應流量只有3.71立方米/秒,相差懸殊。由於市河段過水斷面鋭減,“瓶頸”口水流湍急,屢有交通事故發生,有時船舶“軋擋”堵塞,時間長達十數天,嚴重影響正常的交通航運。 [1] 
玉山鎮為崑山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商業中心。市河的拓浚改造將涉及到市鎮建設的改造、佈局和規劃,也將涉及到各部門、各單位的經 濟利益,工程難度較大。崑山縣水利局在制訂拓浚工程規劃方案時,認真聽取各方意見,權衡利弊,本着既利婁江引排水,又兼顧玉山城鎮建設規劃,並儘可能節約 工程投資的原則,於1976年9月1日,完成工程設計和預算。市河拓浚工程西起三里橋,經東城河,出玉龍橋至植物油廠(即至和塘與張家港交叉處),利用至和塘老河線疏浚,昆太公路也在原基礎上進行改造,上報縣委討論定案。 [1] 
1976年11月1日,崑山縣成立“崑山縣玉山市河工程指揮部”,具體負責實施工程,由縣委副書記李銈良任指揮,縣革委會副主任於海量、縣計委副主任馬志飛、玉山鎮黨委書記孫學智任副指揮,委員有於立慶、週日庠、宋文、李勇、唐仰民等五人。 [1] 
1976年12月28日,崑山縣水利局又根據縣委研究意見,修正設計方案,市河河線改從三里橋東側50米起,經迎恩橋、老正陽橋,棄至和塘老河道不浚,朝東平地開挖至青陽港,公路亦改由市河南經東、西大橋行駛。此方案雖較前方案工程投資額大,但有利於玉山鎮市容市貌的改觀,有利於今後玉山鎮的經濟發展。 [1] 
1977年7月開始拆遷房屋等清障工作,先後分三批進行,共拆除各類建築70634平方米。1977年10月18日,蘇州地區計劃委員會覆文批准施工。1977年11月25日,市河段整治工程動工,全縣徵調民工13600人蔘加施工。由於城區房屋密集,出土不易,需繞道運行,開始進展不快。後把尚未拆除的房屋牆壁打穿,越牆而過,縮短運距,加快了施工進度。翌年5月,工程告竣。計完成土方65萬立方米,工程實際支出1480萬元,其中市河河道工程國家投資206.61萬元,其餘資金由縣政府和各企事業單位自籌解決。 [1] 
經整治後的崑山市河,長2.98公里,河線挺直,兩岸直立式漿砌塊石擋牆(頂高4.5米)整齊劃一,總長3566米(平均每米造價182.28元),猶如一根玉帶橫貫城區,與兩岸櫛比鱗次的新建樓房相映成輝,使這千年的古鎮面貌煥然一新。市河河底寬為32米,河面寬為42米,河底高程為—1.88~—1.80米,行水通暢,水流平緩,水質清潔,行船安全,既增強婁江的引泄功能,又便利水上交通,還改善了市河水質。 [1] 
經四期工程整治,婁江西起吳縣外跨塘,東至崑山蓬朗草蘆村,全線按省、地設計要求拓寬浚深,標準達到底寬為35~80米,河底高程為—1.00~—1.94米,行水能力增大,航道標準由七級升為六級。整治前,市河段低水位時僅能通航20噸以下的船隻,且常發生船隻軋擋,相撞、航線中斷等航運事故,現60~100噸船隊常年暢通無阻。據統計,1984年婁江晝夜行船達1600艘,3.3萬噸,而航行事故卻比治理前下降了80%以上。陸上交通運輸亦有很大改善,綜合效益顯著,市河段的治理,還為水鄉城鎮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鑑。1978年元月,崑山縣婁江工程指揮部刻婁江竣工紀念碑一塊,沉於河底,以志紀念。 [1] 

婁江工程管理

婁江 婁江
婁江流經吳縣(今吳中區相城區)、崑山市、太倉市三個地區,自1976~1980年拓浚結束,四個地區先後成立管理機構。崑山於1978年春婁江拓浚完成後,成立婁江堤防綠化管理站(主屬縣多種經營管理局);吳縣於1978年實行“東太湖、望虞河、婁江堤閘管理委員會”統一管理。1984年,吳縣堤閘管理所在婁江設3個工段,共22人。三縣的管理單位,除崑山只管綠化外,其餘均負責婁江的河道堤閘工程及綠化管理。崑山縣水利局於1980年經縣革命委員會批准,發佈《關於加強防洪圩堤和水利工程管理的規定》,重申“新婁江堤岸為國家所有,由婁江綠化管理站負責管理,堤防、涵閘不得任意破壞,不準取土和擅自佔用等”。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