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婁敬

鎖定
婁敬(生卒年不詳),本姓婁,漢高祖賜姓劉,又名劉敬,齊(今山東臨淄)人。中國西漢政治家。 [13]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婁敬作為戍卒到隴西戍邊,經過洛陽時求見高祖,分析周、漢取天下的形勢差異,勸高祖遷都關中。劉邦猶豫不決,留侯張良明確闡述了建都關中的有利條件,高祖遂定都長安。拜婁敬為郎中,號奉春君。漢高祖七年(前200年),韓王信聯合匈奴攻打漢,高祖不納婁敬諫議,被困平城(今山西大同)七日,解困後回廣武(今山西代縣)赦免婁敬並封其為關內侯,號建信侯。 [13] 
平城之役後,婁敬以和親政策穩定了漢匈關係,又諫議遷徙齊、楚、燕、趙、魏、韓六國大族以及豪傑名家至關中,無事則備匈奴,諸侯有變則東伐。婁敬的戰略對漢初安定天下有重要意義,主父偃稱“劉敬往結和親之約,然後天下忘干戈之事”(司馬遷《史記》),司馬遷稱婁敬“建萬世之安”(《史記》)。婁敬墓位於咸陽城西北永壽縣店頭鎮婁敬山。 [13] 
別    名
劉敬
所處時代
西漢
民族族羣
漢族
本    名
婁敬
籍    貫
齊國盧
稱    號
奉春君、建信侯
官    職
郎中
封    爵
關內侯

婁敬人物生平

婁敬拜見劉邦

漢五年(前202年),他到隴西戍守邊塞,路過洛陽,當時劉邦正住在那裏。婁敬進城後就摘下拉車子用的那塊橫木,穿着羊皮襖,去見同鄉的虞將軍説:“我希望見到皇帝談談有關國家的大事。”虞將軍要給他一件光鮮的衣服換上,婁敬説:“我穿着絲綢衣服來,就穿着絲綢衣服去拜見;穿着粗布短衣來,就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見:我是決不會換衣服的。”
於是虞將軍進宮把婁敬的請求報告給劉邦。劉邦召婁敬進宮來見,並賜給他飯吃。 [1] 

婁敬勸帝遷都

等了一會兒,劉邦就問婁敬要談什麼大事,婁敬便勸説劉邦道:“陛下建都洛陽,難道是要跟周朝比試一下興隆嗎?”劉邦説:“是的。”
婁敬説:“陛下取得天下跟周朝是不同的。周朝的先祖從后稷開始,堯封他於邰(tái,台),積累德政善事十幾代。公劉為避開夏桀的暴政而到豳(bīn,賓)居住。太王因為狄族侵擾的緣故,離開豳,拄着馬鞭隻身移居到岐山,國內的人都爭相跟着他去岐山。
到了周文王做了西方諸侯之長時,他曾妥善地解決了虞國和芮(ruì,瑞)國的爭端,從此才成了稟受天命統治天下的人,賢能之士呂望伯夷自海邊回來歸附於他。周武王討伐殷紂時,不相約而自動到孟津會盟的八百諸侯,大家都説殷紂可以討伐了,於是就滅掉了殷。
周成王即位,周公等人輔佐他,就在洛邑營造成周城,把它作為天下的中心,四方各地的諸侯來交納貢物賦税,道路都是均等的。這樣君主有德行就容易靠它稱王統治天下,沒德行就容易因此滅亡。凡是建都於此的,都想要像周朝一樣務必用德政來感召人民,而不想依靠險要的自然形勢,讓後代君主驕奢淫逸來虐待百姓。
在周朝鼎盛時期,天下和睦,各方諸侯心向洛邑,仰慕周君的道義,感念他的恩德,依附而且一起奉事周天子,不駐一兵防守,不用一卒出戰,八方大國的百姓沒有不歸順臣服的,都進獻貢物和賦税。
到了周朝衰敗的時候,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小國,天下沒誰再來朝拜,周室已經不能控制天下。不是它的恩德太少,而是形勢太弱了。如今陛下從豐邑沛縣起事,招集三千士卒,帶着他們直接投入戰鬥便席捲蜀、漢地區,平定三秦,與項羽滎陽交戰,爭奪成皋之險,大戰七十次,小戰四十次,使天下百姓血流大地,父子枯骨曝露於荒郊之中,橫屍遍野不可勝數,悲慘的哭聲不絕於耳,傷病殘疾的人們欲動不能,這種情況卻要同周朝成王、康王的興盛時期相比,我私下認為這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再説秦地有高山被覆,黃河環繞,四面邊塞可以作為堅固的防線,即使突然有了危急情況,百萬之眾的雄兵是可備一戰的。藉着秦國原來經營的底子,又以肥沃的土地為依託,這就是所説的形勢險要、物產豐饒的‘天府’之地啊。
陛下進入關中把都城建在那裏,山東地區即使有禍亂,秦國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並佔有的。與別人搏鬥,不掐住他的咽喉,擊打他的後背,是不能完全獲勝的。如果陛下進入關中建都,控制着秦國原有的地區。這也就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而擊打它的後背啊。” [2] 
劉邦徵求大臣們的意見,大臣們都是崤山以東地區的人,爭先恐後地申辯説周朝建都在洛陽稱王天下幾百年,秦朝建都在關內只到二世就滅亡了,不如建都在周朝都城。劉邦猶疑不決。等到留侯張良明確地闡述了入關建都的有利條件後,劉邦當日就乘車西行到關中建都。 [3] 
當時劉邦説:“本來主張建都在秦地的是婁敬,‘婁’就是‘劉’啊。”於是賜婁敬改姓劉,授給他郎中官職,稱號叫奉春君。 [4] 

婁敬反對出戰

漢高祖七年(前200),韓王信叛漢,漢高帝親自討伐他。到達晉陽時,得知韓王信與匈奴勾結要共同進攻漢朝的消息,皇帝大為震怒,就派使臣出使匈奴摸清底細。匈奴把他們強壯能戰的士兵和肥壯的牛馬都藏了起來,只顯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去的使臣十餘批迴來,都説匈奴可以攻擊。
劉邦派劉敬再去出使匈奴,他回來報告説:“兩國交兵,這時該炫耀顯示自己的長處才是。現在我去那裏,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這一定是故意顯露自己的短處,而埋伏奇兵來爭取勝利。我以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這時漢朝軍隊已經越過了句注山,二十萬大軍已經出征。劉邦聽了劉敬的話罵劉敬道:“齊國孬種!憑着兩片嘴撈得官做,現在竟敢胡言亂語阻礙我的大軍。”就用鐐銬把劉敬拘禁起來押在廣武縣。
高帝率軍前往,到了平城,匈奴果然出奇兵把劉邦圍困在白登山上,被圍困了七天後在陳平的奇計幫助下才得以解圍。劉邦回到廣武縣,便赦免了劉敬,對劉敬説:“我不聽您的意見,因而在平城遭到圍困。我已經把前面那十來批出使匈奴説匈奴可以攻打的人都斬首了。”於是賞賜劉敬食邑二千户,封為關內侯,稱作建信侯。 [5] 

婁敬主張和親

劉邦撤出平城返回朝廷,韓王信逃入匈奴。冒頓匈奴的一代雄主,軍隊強大,勇士有三十萬,屢次侵擾北部邊境。劉邦對這種情況很憂慮,就問劉敬對策。劉敬説:“漢朝天下剛剛平定,士兵們被兵火搞得疲憊不堪,對匈奴是不能用武力制服的。冒頓殺了他的父親自己做了君主,又把他父親的許多姬妾作自己的妻子,他憑武力樹威勢,是不能用仁義道德説服的。只能夠從長計議讓他的子孫後代臣服漢朝了,然而又怕陛下不能辦到。”
劉邦説:“果真可行的話,為什麼不能辦!只是該怎麼辦呢?”劉敬回答説:“陛下如果能把大公主嫁給冒頓作妻子,給他送上豐厚的禮物,他知道是漢帝皇后生的女兒又送來豐厚的禮物,粗野的外族人一定愛慕而把大公主作正妻,生下的兒子必定是太子,將來接替君位。為什麼要這樣辦?因為匈奴貪圖漢朝的豐厚財禮。陛下拿一年四季漢朝多餘而匈奴少有的東西多次撫問贈送,順便派能言善辯的的人用禮節來開導啓發他。冒頓在位,當然是漢朝的女婿;他死了,他漢朝外孫就是君主。哪曾聽説外孫子敢同外祖父分庭抗禮的呢?軍隊可以不出戰便使匈奴逐漸臣服了。如果陛下不能派公主去,而讓皇族女子或是嬪妃假冒公主,他也會知道,就不肯尊敬親近她,那樣就沒什麼好處了。”劉邦聽後説:“好的。”便要送魯元公主去匈奴。
呂后得知後日夜哭哭啼啼,對劉邦説:“我只有太子和一個女兒,怎麼忍心把她拋掉遠嫁匈奴去!”劉邦終究不能派出魯元公主,便找了個宮女以公主的名義,嫁給冒頓君主作妻子。同時,派遣劉敬前往與匈奴訂立議和聯姻盟約。 [6] 

婁敬移民關中

劉敬從匈奴回來,便稱説“匈奴在河套的白羊、樓煩兩個部落,離長安最近的只有七百里路,輕裝騎兵一天一夜就可到達關中地區。關中地區剛剛經過戰爭還很凋敝,人丁稀少,而土地肥沃,可以大大加以充實。當初各地諸侯起兵發難時,若不是有齊國的田氏各族以及楚國的昭、屈、景三大宗族參加是不能興盛起來的。如今陛下雖然把都城建在關中,但實際缺少人口。北邊靠近匈奴敵寇,東邊有六國的舊貴族,宗族勢力很強,一旦有什麼變故,陛下是不能高枕無憂的。我希望陛下把齊國的田氏各族,楚國的昭、屈、景三大宗族,燕、趙、韓、魏等國的後裔,以及豪門名家都遷移到關中居住。國內平安無事,可以防備匈奴;若所封諸侯王有什麼變故,也能率領他們東進討伐。這是加強中央權力而削弱地方勢力的方略啊。”
劉邦説:“好得很。”於是派劉敬按照他自己提出的意見把十萬多的人口遷到了關中。 [7] 

婁敬歷史評價

司馬遷:語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細,定海內,謀計用兵,可謂盡之矣。然而劉敬脱挽輅一説,建萬世之安,智豈可專邪!叔孫通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大直若詘,道固委蛇”,蓋謂是乎? [8] 
班固:高祖以征伐定天下,而縉紳之徒聘其知辯,併成大業。語曰:“廊廟之枝材一木之材,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信哉!劉敬脱挽輅而建金城之安,叔孫通舍枹鼓而立一王之儀,遇其時也。酈生自匿監門,待主然後出,猶不免鼎鑊。朱建始名廉直,既距闢陽,不終其節,亦以喪身。陸賈位止大夫,致仕諸呂,不受憂責,從容平、勃之間,附會將相以強社稷,身名俱榮,其最優乎! [9] 
陸機:建信委輅,被褐獻寶。指明周漢,銓時論道。移帝伊洛,定都酆鎬。柔遠鎮邇,實敬攸考。 [10] 
楊慶:婁敬之於漢高,殊非血胤;呂布之於董卓,良異天親。芝焚蕙嘆,事不同此。 [11] 
司馬貞:廈藉眾幹,裘非一狐。委輅獻説,釂蕝陳書。皇帝始貴,車駕西都。既安太子,又和匈奴。奉春、稷嗣,其功可圖。 [8] 

婁敬墓址

1、陝西婁敬墓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永壽縣店頭鎮婁敬山,距咸陽城西北70公里。
2、山東婁敬墓位於膠州市杜村鎮婁敬庵村。據説婁敬晚年就葬在此地。 [12] 

婁敬史書記載

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8] 
班固·《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第十三》 [9] 
參考資料
  • 1.    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劉敬者,齊人也。漢五年,戍隴西,過洛陽,高帝在焉。婁敬脱挽輅,衣其羊裘,見齊人虞將軍曰:“臣原見上言便事。”虞將軍欲與之鮮衣,婁敬曰:“臣衣帛,衣帛見;衣褐,衣褐見:終不敢易衣。”於是虞將軍入言上。上召入見,賜食。
  • 2.    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已而問婁敬,婁敬説曰:“陛下都洛陽,豈欲與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婁敬曰:“陛下取天下與周室異。周之先自後稷,堯封之邰,積德累善十有餘世。公劉避桀居豳。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馬箠居岐,國人爭隨之。及文王為西伯,斷虞芮之訟,始受命,呂望、伯夷自海濱來歸之。武王伐紂,不期而會孟津之上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遂滅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洛邑,以此為天下之中也,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均矣,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務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險,令後世驕奢以虐民也。及周之盛時,天下和洽,四夷鄉風,慕義懷德,附離而並事天子,不屯一卒,不戰一士,八夷大國之民莫不賓服,效其貢職。及周之衰也,分而為兩,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其德薄也,而形勢弱也。今陛下起豐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徑往而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羽戰滎陽,爭成皋之口,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哭泣之聲未絕,傷痍者未起,而欲比隆於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鬥,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 3.    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高帝問羣臣,羣臣皆山東人,爭言周王數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決。及留侯明言入關便,即日車駕西都關中。
  • 4.    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於是上曰:“本言都秦地者婁敬,‘婁’者乃‘劉’也。”賜姓劉氏,拜為郎中,號為奉春君。
  • 5.    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漢七年,韓王信反,高帝自往擊之。至晉陽,聞信與匈奴欲共擊漢,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壯士肥牛馬,但見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輩來,皆言匈奴可擊。上使劉敬復往使匈奴,還報曰:“兩國相擊,此宜誇矜見所長。今臣往,徒見羸瘠老弱,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利。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是時漢兵已逾句注,二十餘萬兵已業行。上怒,罵劉敬曰:“齊虜!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械繫敬廣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圍高帝白登,七日然後得解。高帝至廣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斬前使十輩言可擊者矣。”乃封敬二千户,為關內侯,號為建信侯。
  • 6.    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高帝罷平城歸,韓王信亡入胡。當是時,冒頓為單于,兵彊,控弦三十萬,數苦北邊。上患之,問劉敬。劉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罷於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頓殺父代立,妻羣母,以力為威,未可以仁義説也。獨可以計久遠子孫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為。”上曰:“誠可,何為不能!顧為柰何?”劉敬對曰:“陛下誠能以適長公主妻之,厚奉遺之,彼知漢適女送厚,蠻夷必慕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代單于。何者?貪漢重幣。陛下以歲時漢所餘彼所鮮數問遺,因使辯士風諭以禮節。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于。豈嘗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者哉?兵可無戰以漸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長公主,而令宗室及後宮詐稱公主,彼亦知,不肯貴近,無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長公主。呂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柰何棄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長公主,而取家人子名為長公主,妻單于。使劉敬往結和親約。
  • 7.    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劉敬從匈奴來,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樓煩王,去長安近者七百里,輕騎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饒,可益實。夫諸侯初起時,非齊諸田,楚昭、屈、景莫能興。今陛下雖都關中,實少人。北近胡寇,東有六國之族,宗彊,一日有變,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原陛下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後,及豪桀名家居關中。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此彊本弱末之術也”。上曰:“善。”乃使劉敬徙所言關中十餘萬口。
  • 8.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9-07]
  • 9.    《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第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7-19]
  • 10.    《全晉文》卷九十八   .新東方寶典[引用日期2014-09-07]
  • 11.    《隋書·列傳第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9-07]
  • 12.    膠州有個婁敬庵村 傳説因婁敬葬在這裏而得名|西海岸新聞  .半島網[引用日期2021-06-23]
  • 13.    婁敬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1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