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娘炮

(網絡流行語)

鎖定
在古代,“娘”有娘子,即年輕女性之意,並非只是作為母親的指代詞。現今社會,形容一個人很“娘”,則是指男生陰柔,有女孩子氣。“炮”在這裏是一個隱喻詞,是指男性陽具(生殖器)。因此,“娘炮”一詞,可直觀理解為:原本有“大炮”的男性,卻是一個女裏女氣的樣子。
娘炮(Sissy),是個網絡流行詞,特指生理男性表現出的行為、衣着風格、外表舉止、語言表達、興趣愛好具有典型的女性化特徵。與長相好看無關,不能因為男人長得好看而將其稱之為娘炮。娘炮也可以指不符合傳統男性形象,缺乏陽剛之氣,娘娘腔。無論英文或中文,它們都是貶義詞、冒犯語。在現實中,人們大多對娘炮持有負面的態度或反應,因而產生了“恐娘症狀”(sissyphobia),即對娘炮的厭惡、仇恨、偏見和歧視。
Sissy和Tomboy是不同的,要區分開來。後者指的是男孩似的女孩或男人似的女人,即俗稱的“男人婆”。相對而言,社會對Sissy的包容度不高,依然充斥着強烈的貶損和排斥。
中文名
娘炮
外文名
Sissy
別    名
娘氣
定    義
某些方面女性化的男性
詞    義
貶義詞

娘炮歷史背景

中國上世紀80年代就曾出現過一批外表俊朗、具有陰柔美的男演員,被戲稱“奶油小生”,當時主流媒體對“奶油小生”的鞭撻要遠勝於對今日的“娘炮”的批評。“娘炮明星”與“奶油小生”不同之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亞文化的盛行對主流文化的衝擊。中國社會自古以來講究的就是男子陽剛、女子陰柔,在中國多數人心中依然認同男性是一個肩負國家重任的硬漢形象,家長的教育也是一如既往地強調:男兒有淚不輕彈,男生不能濃妝豔抹,否則就是“娘”。
近些年來,一些影視劇為了吸引眼球或迎合一些人的審美偏好而着意塑造各種“娘炮”形象,可謂“媚娘”之風甚囂塵上。此外,“娘炮”現象的出現有獨特的社會背景,比如,粉絲經濟的發展、女性審美的變化、"娘炮"明星的商品化、新媒體發展和智能手機普及、日韓文化影響等為“娘炮”現象的推波助瀾和消費奠定了市場基礎。但可看到,消費者對於“娘炮”文化的消費並非自發的,其中存在文化市場化與資本化運作的結果 [1-2] 
值得關注的是,網絡社會的到來使得青年人喜愛的亞文化登堂入室,甚至成為資本、市場爭相追逐的目標。 “娘炮”明星背後青年亞文化崛起後與主流文化的割裂以及代際之間社會價值觀的分歧是其遭受抨擊的原因之一 [2]  。然而,那些虛化的、誇張式的“娘炮”形象不僅強化了“娘炮”在受眾心中的刻板印象,也造成了公眾對於相貌姣美明星的“標籤化”,而“標籤化”效應則對於不同個體、不同性別的行為和特質的表達具有消極作用。

娘炮內涵分析

有關“娘炮”現象的爭論,折射出一個很重要的話題,那就是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仍然在影響着我們。有研究表明,在大多數文化中,勇敢、果斷、理性、冒險、自信、有擔當等一般都被歸於男性特徵,而温柔、細心、依賴等則很容易被歸於女性特徵,社會以此為準則要求每個人以此為準則衡量自己和他人。這些特徵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通過家庭、學校、同伴、朋輩、社會等渠道得以強化和傳遞。此外,在對性別特質的傳統認知中,男性特質被認為是具有優勢,且應當予以褒獎的。所以,具有男性特質的女人往往被認為是英氣豪爽,但如果男人像女人,就是劣勢了。
男女的確存在着先天生理上的性別差異,比如男性與女性的第二性徵、第一性徵都客觀存在着巨大的差異。但化妝、穿衣、打扮、言行舉止、性格愛好等這些行為本身是屬於性別的建構內容,並非具有天生不同,也並非一成不變。看待“娘炮”現象,區分哪些是客觀存在的生理差異,哪些屬於社會附加的是很重要的。

娘炮社會態度

娘炮涉嫌歧視

有觀點認為“娘炮”一詞不尊重女性,具有濃厚的歧視色彩,是文化毒瘤。2017年7月,《中國婦女報》發佈性別歧視類禁用詞,“娘炮”赫然在列。也有觀點認為“娘炮”一詞也不尊重男性,否認了男性的多樣性。該詞是性別刻板印象的映射,不僅否定了男性特質的多樣性,同時也貶低了女性氣質和陰柔美,不符合社會審美多元化的大勢所趨。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可以擁有自己獨特的人格氣質,不應該因為不符合傳統性別規範而遭到攻擊。那種基於性別特徵進行的價值判斷,將男性特質等同於外表外貌,是一種簡單化的做法。精緻細膩也好,大而化之也好,都是自己審美的選擇,一個理性、成熟、寬容的社會理應具備有容乃大的格局,而關注男性特質的構建,也更應該發揚內在的勇氣、堅強和擔當等諸多品質。

娘炮“封殺”畸形審美

2021年9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將“娘炮”稱為“畸形審美”。社會主流觀點對“娘炮”的抨擊主要集中在娛樂圈,觀點認為應擯棄矯揉造作的風格,扭轉娛樂至上的傾向,反對資本裹挾下的單一審美,但也表示應該尊重普羅大眾中小眾的陰柔氣質。

娘炮家庭教育不能缺少

在“娘炮”煩擾的背後,潛藏着一個關於兒童幼年時期對性別意識建立的問題。性別研究專家認為孩子從3歲開始就已經有了性別意識,從小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是培養陽剛男孩的第一步。在當下社會,父母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不得不離家外出打拼賺錢養家,而沒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只能把孩子留給姥姥、奶奶,或是着媽媽、女保姆,而爸爸、爺爺、姥爺的男性只不過是孩子偶爾的玩伴而已,因此孩子們的性格和行為習慣逐漸趨向“女性化”。父母們要從小讓男孩瞭解健康男孩的性格特點是什麼,男生和女生的愛好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男女生之間尊重與合作等。這些並不需要父母專門指出,而是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讚許孩子和他性別相匹配的行為,並在和孩子的相處溝通中,主動起到性別角色示範作用,這會助於孩子養成適合自己性格和特質的行為。
參考資料
  • 1.    劉瀟蔓. 消費文化語境下“娘炮”現象成因分析. 傳媒論壇, 2022, 5(6):69-71+82
  • 2.    田豐,康佳. 對當下社會“娘炮”現象的社會分析. 青年學報, 2019(2):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