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威縣三白西瓜

鎖定
威縣三白西瓜,河北省邢台市威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2] 
三白西瓜種植歷史悠久,以白皮、白瓤、白籽而聞名,具有富含氨基酸,口味甘甜 [3]  。汁甜含蜜香,籽少爽口,瓤不瀉,味不變。個大味甜,外形橢圓皮較厚,耐運輸。色澤白中泛綠,多汁,爽口籽少。在陰涼的屋內一般貯存3個月後皮不皺、味不變、瓤不瀉,含糖量高。
201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威縣三白西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 
中文名
威縣三白西瓜
產地名稱
河北省邢台市威縣
品質特點
瓜瓤爽口,汁液豐富,皮厚耐儲運
地理標誌
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農業部公告第1517號
批准時間
2010年12月24日

威縣三白西瓜產品特點

威縣三白西瓜外在感官

威縣三白西瓜,其皮、瓤、籽皆為白色,外觀白中泛綠呈橢圓形。皮厚耐運儲藏期長,瓜瓤爽口,汁液豐富,帶有玫瑰蜂蜜幽香。一般單個重7—10千克。 [2] 
據當地羣眾食用經驗,“三白西瓜”具有較高的食用、藥用價值。 “三白西瓜”皮,去外層表皮後可以做菜吃,涼拌、燉菜、做餡均可,味道清香可口。 [4] 
威縣三白西瓜 威縣三白西瓜

威縣三白西瓜內在品質

威縣三白西瓜與普通西瓜內在品質比較: [2] 
序號
檢測項目參數
威縣三白西瓜
普通西瓜
高於普通西瓜數值
1
天門冬氨酸,毫克/100克
33.11
28.17
4.94
2
蘇氨酸,毫克/100克
10.36
8.36
2.00
3
絲氨酸,毫克/100克
15.15
12.86
2.29
4
穀氨酸,毫克/100克
64.08
51.64
12.44
5
脯氨酸,毫克/100克
13.91
11.42
2.49
6
甘氨酸,毫克/100克
13.48
10.75
2.73
7
丙氨酸,毫克/100克
11.83
9.69
2.14
8
胱氨酸,毫克/100克
1.79
1.63
0.16
9
纈氨酸,毫克/100克
15.26
12.04
3.22
10
蛋氨酸,毫克/100克
2.94
2.85
0.09
11
異亮氨酸,毫克/100克
13.00
10.71
2.29
12
亮氨酸,毫克/100克
18.16
14.11
4.05
13
酪氨酸,毫克/100克
6.52
5.00
1.52
14
苯丙氨酸,毫克/100克
26.82
21.69
5.13
15
賴氨酸,毫克/100克
17.24
11.72
5.52
16
組氨酸,毫克/100克
9.21
6.59
2.62
17
精氨酸,毫克/100克
74.33
63.97
10.36
18
氨基酸總量,毫克/100克
347.21
283.21
64.00
19
總糖,%
4.7
3.7
1.0

威縣三白西瓜等級分類

威縣三白西瓜分為三級:一級、二級、三級。 [2] 

威縣三白西瓜產地環境

威縣三白西瓜土壤地貌

河北省邢台市威縣三白西瓜生產地區為古黃河、古漳河長期氾濫淤積而成的沖積平原,多為緩崗、沙丘、窪地,土質偏沙,多為沙壤質土,土壤pH值7.2,有機質含量0.55—0.67%之間,土壤較為瘠薄,但速效鉀、有效銅、有效鐵、有效錳等元素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區位優勢。 [2] 

威縣三白西瓜水文情況

威縣地上水資源匱乏,地下淺層及深層淡水豐富,水質礦化度1—2克每升,pH值7—8之間。區域內無污染源,利於生產灌溉。 [2] 

威縣三白西瓜氣候情況

威縣地處暖温帶,為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温13.2°,全年≥10℃積温4515.5度,年平均降雨量563毫米,年無霜期198天。生產季節光照充足,熱量充沛,雨量適中,有利於威縣三白西瓜生長。 [2] 
威縣三白西瓜 威縣三白西瓜

威縣三白西瓜歷史淵源

“三白西瓜”因白皮、白瓤、白籽而得名。據史載,三白西瓜自唐五代以來就有栽培,已有千年的歷史,它以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而冠名“三白”。
據《威縣誌》記載:三白西瓜是境內古老瓜果品種之一。傳説曾被定為明清兩代貢品。該品種特徵明顯,風味獨特,為冀南一大特產。民間傳説,此瓜種為王母娘娘所授,其傳統種植村早在明代就建有王母娘娘廟,並取名“王母”村,近年則改稱“王目”村。
經世代傳承,現代多方考證,邢台市威縣生產的“三白西瓜”在河北省內外乃至中國獨有。 [4] 

威縣三白西瓜生產情況

2010年,威縣三白西瓜保護面積共48.2805萬畝,常年種植規模可保持在2萬畝,年產量5萬噸。 [2] 

威縣三白西瓜產品榮譽

2000—2003年,威縣三白西瓜在第四、五、六屆北方(廊坊)農交會上連續三年獲名、特、優農產品獎。 [4] 
201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威縣三白西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 
威縣三白西瓜 威縣三白西瓜

威縣三白西瓜地理標誌

威縣三白西瓜地域保護範圍

威縣三白西瓜產於威縣境內老沙河、西沙河沿岸兩個適宜種植區。
(1)老沙河沿岸種植區:東經115°32′00″—115°50′00″,北緯36°87′00″—37°09′00″,涉及第什營鎮方家營鎮固獻鎮常屯鄉4個鄉鎮,135個行政村。
(2)西沙河沿岸種植區:東經115°21′00″—115°38′00″,北緯36°86′00″—37°24′00″,涉及高公莊鄉張家營鄉賀營鎮洺州鎮4個鄉鎮,137個行政村。 [1-2] 

威縣三白西瓜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威縣三白西瓜適宜生產區域共涉及7個鄉、1個鎮,共272個村。產地環境質量符合《NY5110—2002無公害西瓜產地環境條件》的要求。
(2)品種選擇:選用世代自行留種的原生態威縣三白西瓜品種,無引進,也未與其他品種雜交。
(3)獨特的生產要求:
A:嚴禁重茬種植。重茬種植會導致該品種生產的重大損失,主要表現在產品個體變小,品質變劣,植株衰落甚至死亡,產量明顯降低。一般倒茬間隔期在8年以上。
B:特殊的施肥要求。一般底肥主施當地香油醬(小磨香油副產品),也可施用農家土糞肥和腐熟的雞糞。
(4)生產過程管理:威縣三白西瓜生產過程要嚴格按照《威縣無公害三白西瓜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操作,生產過程中農藥的使用符合《NY/T393—2000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嚴禁使用無機肥和化學制劑。為了保證威縣三白西瓜的品質特色,尤其應注重以下生產環節:
威縣三白西瓜
威縣三白西瓜(3張)
A:播種前準備:
地塊選擇。在適宜生產區域內,選擇8年內沒有種植過三白西瓜,上年沒有種植過其他瓜類、花生、豆類,地勢高,土層深厚,通透性良好的沙質壤土地塊。
地塊整理。播種前澆水造墒施足底肥,耕翻耙平。在中等肥力的情況下,每畝施腐熟農家肥4000千克,草木灰50千克,香油醬120千克。
種子處理。選用抗病、長勢強、坐瓜率高、外觀和內在品質好的原生態三白西瓜種子,將種子放在55℃温水中迅速攪拌,當水温降至40℃時停止攪拌,浸泡6小時,洗去種子表面粘液。
B、播種:播種時間。4月20號前後,10釐米地温穩定在15℃以上,為三白西瓜最適宜播種時間。選擇晴天上午播種,按2米×0.8米開穴,穴深3—4釐米。每穴播種2—3粒,覆土2釐米,覆膜保墒增温。
C:苗期管理:
放苗。幼苗出土後,適時破膜放苗,防高温燒苗,用土壓嚴放苗孔。
定苗。當第一片真葉顯露時,間掉弱小苗、擁擠苗;3—4片真葉時,選無病健壯苗定苗,每穴定苗1株。
D:伸蔓期管理:
整枝。三白西瓜一般採用三蔓整枝或雙蔓整枝。第一次壓蔓應在蔓長40釐米—50釐米時進行,以後每間隔4—6節壓一次。壓蔓時要使瓜蔓在田間均勻分佈,主蔓、側蔓都要壓。坐瓜前及時抹掉瓜杈。
揭膜。隨着氣温增高和降雨增加,6月上旬要揭掉地膜。
E:開花坐瓜期管理:
授粉。每天上午9時前,用雄花的花粉抹在雌花的柱頭上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選留瓜。待幼瓜生長到雞蛋大小,開始褪毛時,一般選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瓜,每株保留一個瓜。主蔓瓜坐住後,在瓜上部主蔓留15—18片葉摘心,其他側枝留8—10片真葉摘心。
水肥管理。選留瓜後,根據墒情澆第一次水。此後,當土壤早晨潮濕中午干時再澆一次水,每次澆水要澆足。每次澆水時追施腐熟香油醬(小磨香油副產品)60千克。當瓜停止生長時,停止澆水。
採收。三白西瓜從坐果到採收需40天左右時間,成熟後要及時採收,中午11時左右為最佳採收時間。採收時用剪刀從瓜柄基部剪斷,每個瓜保留一段綠色瓜柄。
(5)儲藏。採收後一般瓜柄向上放在陰涼乾燥室內常温存放,也可用生產地的沙土埋存,一般可放至中秋節到春節,如儲存得當,到來年清明仍可品嚐。 [2] 

威縣三白西瓜專用標誌使用

按照《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和《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規範》的要求進行使用和管理。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威縣三白西瓜”名稱和公共標識組合標註型式。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