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威海市總工會

鎖定
威海市總工會,是威海市各級總工會和市級各產業工會的領導機關,是黨聯繫職工羣眾的橋樑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會員和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威海市總工會要切實增強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的政治性、先進性、羣眾性,有效克服“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現象,進一步聚焦黨政中心工作,聚焦維權基本職責,顯著提高威海市工會服務大局、服務職工的能力和水平。 [2] 
中文名
威海市總工會
性    質
威海市各級總工會和市級各產業工會的領導機關

威海市總工會歷史沿革

威海市總工會教師抗日救國會

1939年7月,中共威海特區委員會職工委員夏繼增,以小學教師身份在橋頭、港西等區秘密活動,組織進步教師成立教師抗日救國會,有會員七、八人。為取得公開活動的合法地位,他們向國民黨鄭維屏部提出要成立抗日救國會,結果引起鄭部的干涉和盯哨,夏繼增被迫離開威海,其他會員繼續秘密活動。 [1] 

威海市總工會威海衞職工抗日救國會

1939年11月,中共威海特區委員會把職工工作的重點轉向農村僱工和小手工業者,活動範圍由橋頭、港西區擴展到鳳林區的溝北村一帶。1940年10月,威海衞職工抗日救國會成立,梁振義任會長,受威海衞各界抗日救國會(簡稱“各救會”)直接領導。此後,威海工人運動發展很快。據1941年統計,職工救國會有橋頭、港西、鳳林3個區會,64個村會,會員576人。至威海解放前夕,草廟子、羊亭兩區也建立職工抗日救國會。 [1] 

威海市總工會威海衞市總工會

威海解放之後,全市九個區均建立健全了職工救國會組織。碼頭、商店、鐵業等行業工會和中威橡膠廠、德威火柴廠等基層工會相繼建立。1947年5月1日,威海衞市首次工人代表大會召開,民主選舉威海衞市總工會籌備委員會,由威海衞各界抗日救國會會長仲侃伯兼任主席,梁泉堂任副主席。自此,各級職工救國會遂改為工會。1950年,基層工會34個,會員2147人。1963年,基層工會66個,會員6788人。1966至1972年,威海市總工會為 “革命工人聯合會指揮部”所代替。1972年末,威海市開始恢復各級工會。1982年,威海市總工會轄基層工會178個,工會小組2113個,會員21227人。 [1] 

威海市總工會主要活動

威海市總工會抗日戰爭期間

職工抗日救國會活動的主要內容,在農村僱工、手工業者中宣傳抗日,擴大抗日力量。橋頭、 港西、草廟子三個區以及風林區的老北集、海埠、南虎口、北虎口、溝北、風林等村都先後成為職工抗日救國會活動中心。主要活動方式是利用夜間,張貼抗日標語,與僱工和手工業者談心,啓發其階級覺悟,團結青年同地主、 資本家展開減租減息和增加工資的鬥爭,動員人民羣眾捐款,為抗日募集物資等。 [1] 

威海市總工會解放戰爭期間

發展生產,支援解放戰爭。發展生產的主要途徑:第一,延長工作時間。據1947年6月調查,工商企業工作時間一般超過10至11個小時,最長的達14個小時。第二,降低工資,保護資本。為粉碎國民黨軍進攻解放區,各級工會深入進行思想教育,動員工人自願減低工資,以支持工商業渡過難關,保證商不歇業,廠不停工。聯大鐵工廠工人的最高月資,由抗戰勝利後的300斤糧食降為250斤,永生織布廠的平均月資,由90斤糧食降為60斤,寶泉湯職工則全部捐獻半月工資,幫助資方進行基本建設,使企業月收入增加1.4倍。第三,進行技術革新,提高生產,降低成本。如電燈公司,為克服煤炭短缺的困難,連續三次進行以柴代煤作燃料的試驗。試驗成功後,“木柴代煤斤頂斤”,成本下降51%。 [1] 
建立工人武裝,護店護廠,保衞威海。1945年10月,成立了擁有800餘人的工人糾察隊。在反奸反霸、減租減息等羣眾運動中,發揮了很大作用。1947年10月國民黨軍進犯威海之後,工人糾察隊整編為300多人的武工隊。他們深入敵戰區,蒐集情報,散發傳單,瓦解國民黨軍,埋設地雷,配合主力部隊,機智勇敢地打擊敵人,在威海保衞戰中立下了戰功。 [1] 
幫助工人文化翻身。市總工會舉辦文化訓練班,為基層工會培養骨幹力量。各基層工會舉辦夜校,組織廣大工人學習文化知識。 [1] 

威海市總工會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建國初期,舉辦以 “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為內容的勞動競賽,1958年,舉辦以技術革新為內容的生產競賽;七十年代,舉辦 “工業學大慶” 的生產競賽;進入八十年代,舉辦技術比武和以增產節約為內容的勞動競賽,等等。在勞動競賽中,湧現了不少先進人物。據統計,1951至1965年,全市出席山東省勞動模範代表會議的60人(次), 出席全國勞動模範代表會議的6人(次)。 [1] 
工人蔘加企業管理。建國初期,工業企業中普遍建立管理委員會,工人蔘加管理企業。1979年,威海市總工會在橡膠廠、平板玻璃廣、電機廠、水泵廠進行建立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的試點。到1982年,全市136個工業、基本建設、交通和財貿企業中,有135個建立了職工代表大會。 [1] 
職工業餘教育。據1950年調查,全市職工中,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僅佔1.4% , 初等文化水平的佔82.2%, 文盲佔16.4%。通過舉辦業餘教育,職工的文化水平逐步提高。 據1982年統計,全市工商企業26357名職工中,具有大中專以上文化水平的佔7.2%, 中學文化水平的佔67.0%,小學文化水平的佔25.8%。 [1] 
為了解除職工的後顧之憂,各級工會為職工舉辦各種福利事業。如辦託兒所、建職工浴池、普遍設立休息室等。職工的文化娛樂活動設施,也在逐年增置,大大豐富職工的精神生活。 [1] 
參考資料
  • 1.    威海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威海市志.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433-435
  • 2.    威海市總工會 市總概況  .威海市總工會.2018-10-08[引用日期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