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威海

(山東省轄地級市)

鎖定
威海,別名威海衞,山東省地級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遙相呼應,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與煙台接壤。截至2021年,全市下轄2個區、代管2個縣級市,總面積5799.84平方千米 [105]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威海市常住人口為290.65萬人 [104] 
1987年6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威海市升為地級市,原縣級威海市設環翠區,將煙台市所轄榮成、文登、乳山三縣劃歸威海市。威海屬於温帶季風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較明顯,雨水豐富、年温適中、氣候温和。威海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山東半島的區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產業基地和濱海旅遊城市 [1]  。威海是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海軍的發源地、甲午海戰的發生地,甲午戰爭後被列強侵佔並回歸祖國的“七子”之一 [2]  。1984年,威海成為第一批中國沿海開放城市。1990年,被評為中國第一個國家衞生城市 [3] 
2022年威海市GDP為3408.18億元,比上年增長1.5%。 [147] 
中文名
威海
外文名
Weihai
別    名
威海衞
行政區劃代碼
371000 [10]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山東省
地理位置
華東地區、山東半島東部
面    積
5799.84 km²
下轄地區
環翠區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
政府駐地
威海市環翠區新威路1號
電話區號
0631
郵政編碼
264200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90.65 萬(2020年) [104] 
著名景點
劉公島成山頭國際海水浴場赤山銀灘華夏城天鵝湖
機    場
威海機場
火車站
威海站威海北站文登東站榮成站、乳山站
車牌代碼
魯K
地區生產總值
3408.18 億元(2022年) [147] 
方    言
膠遼官話-登連片-威海話
市委書記
閆劍波 [13]  [134] 
市    長
孔凡萍(女) [14]  [136]  [144] 

威海歷史沿革

先秦
威海市歷史悠久。據境內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境內之遠古歷史,已經難考。《史記·夏本紀》雲:“海岱青州嵎夷既略。”西漢孔安國曰:“東表之地稱嵎夷。”清胡謂《禹貢錐指》稱:“今登州萊州二府,皆為禹貢萊夷之地。”據此推斷,夏、商、週三代今市境為東方嵎夷之地,屬青州,有萊夷聚居。
春秋時期,境內先後為萊子國地、齊國東萊地。萊子國為姜姓東方夷國。清宣統《山東通志卷二十·封建》雲:“春秋襄公七年,齊晏弱圍萊,萊共公浮柔奔棠。棠,萊邑,晏弱圍棠滅之,遷萊於郳。”齊滅萊後,因萊地位於齊國之東,始稱東萊(一説在歷史上萊與東萊是兩個國家)。《漢書·地理志不夜縣注曰:“《齊地記》雲:‘古有萊地。
秦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今市境先屬齊郡,後屬膠東郡,為腄縣地。《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並勃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之罘,立石頌秦德焉”。秦之腄縣,設治於今煙台市福山區境內,以東別無他縣。
西漢
境內屬青州東萊郡地。《漢書·地理志》東萊郡注謂:“高帝置。師古曰:故萊子國也。”東萊郡治在今萊州市,領縣十七,今市境內置有不夜縣(設治於今榮成市不夜)、昌陽縣(設治於今文登市宋村東)、育犁縣(設治於今乳山市城陰村南)。是為境內有縣級政區建置之始。
東漢
東漢初省並不夜、育犁二縣,境內仍屬青州東萊郡。郡治由今萊州市遷至現龍口市黃城集。1986年,在威海市區塔山北麓出土“長貴亭侯”龜鈕銅印,其形制為東漢遺物。亭是縣屬行政單位。可知,東漢時,今市區一帶曾是昌陽縣長貴亭侯的封地。
三國
境內屬魏東萊郡地,設昌陽縣。
西晉南北朝
晉初,省昌陽縣併入長廣縣,屬長廣郡,今市境南部屬之,郡治在今海陽市發城(一説駐不其,在今青島市城陽區城陽村北)。同時改東萊郡為東萊國(都掖縣,今萊州),市境北部屬之,為牟平縣地,縣治在今煙台市福山區古現。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又析長廣縣復置昌陽縣,設治於今萊陽市照旺莊,仍屬長廣郡。自晉至北齊間,昆嵛山以東不再有縣治。
後趙在牟平縣析置東牟郡東牟縣,今市境北部屬之,郡治、縣治均在今煙台市牟平區。境南部仍屬長廣郡,為昌陽縣地。前燕、前秦、後燕、南燕四代相沿未改。
劉宋省東牟郡併入東萊郡,省東牟縣併入牟平縣,今市境北部屬之。南部仍屬長廣郡,為昌陽縣地。北魏皇興四年(470年)分青州置光州(治掖縣,今萊州),領東萊、東牟、長廣三郡,今市境北部屬東牟郡,為牟平縣地;南部屬長廣郡,為昌陽縣地。東魏興和元年(539年),析昌陽縣地置觀陽縣,屬長廣郡,境南部屬之,縣治在今海陽市發城。北部仍屬東牟郡,為牟平縣地。北齊天保七年(556年)省東牟郡併入長廣郡,仍屬光州;天統四年(568年)由牟平縣、觀陽縣析置文登縣(一説文登置縣於天保七年),今市境盡屬之。
隋代
境內為青州東萊郡(治掖縣,今萊州)地,設文登縣。《隋書·地理志》青州部東萊郡注謂:“舊置光州,開皇五年(585年)改曰萊州,統縣九。”在隋代,郡與州相繼存續。開皇初廢長廣郡入萊州,至大業初又廢萊州,置東萊郡。
唐代
境內為河南道登州(治蓬萊)地,設文登縣。唐代,登州幾經置廢。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東萊郡置登州,州治文登,貞觀元年(627年)廢。如意元年(692年)又以萊州之牟平、黃縣、文登復置登州,州治牟平。神龍三年(707年)徙治蓬萊。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又廢,改置東牟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稱東牟郡為登州。自唐麟德二年(665年)析文登縣西境,於東牟故城(今牟平)置牟平縣,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一千餘年間,境西南部一直屬牟平縣,其餘屬文登縣。
景點照片2
五代
境內建置與唐代同,先後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北宋
境內為京東東路登州地,設文登縣。宋延唐制,在境內置登州,初屬京東路。熙寧七年(1074年)改屬京東東路。境內置乳山寨,時屬牟平縣,即今乳山市乳山寨村。
金代
境內為山東東路寧海州地,設文登縣。天會六年(1128年)金人攻取京東東路州郡,九年(1131年)以登州之牟平、文登兩縣立寧海軍。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為寧海州,領牟平、文登二縣,州治今牟平。境內置温水鎮(時屬文登縣,在今環翠區温泉湯村)、湯泉鎮(時屬牟平縣,在今乳山市湯上村)。
元代
境內為中書省寧海州地,設文登縣。金正大二年(1225年)元兵攻取京東州縣,寧海州隸益都路。至元九年(1272年)寧海州直隸中書省部,領牟平、文登二縣。
威海市 威海市
明代
境內為山東布政使司登州府寧海州地,設文登縣。《明史·地理志》寧海州下注謂:“洪武初以州治牟平縣省入,屬萊州府,九年改屬”。文登縣下注謂:“洪武初改屬萊州府,九年五月屬登州府,後仍屬州”。明初,境內設辛汪寨、温泉鎮斥山鎮、乳山寨四巡檢司。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防禦倭寇,在境內設威海、成山、靖海三衞和寧津守禦千户所。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防倭寇侵擾,析辛汪都三里置設威海衞,原為文登縣地,永樂元年(1403年)建城,名寓“威震東海”之義。“衞治極山東之東,三面環海,一城負山,形勝險要甲於天下,蓋海防一重地也”(明谷景陽《重請威海衞印記》)。威海之名從此始興。威海即由此而來。宣德二年(1427年)設文登營。成化年間(1465~1487年)又設百尺崖、尋山、海陽三守禦千户所。衞、所皆隸屬山東都指揮使司
清代
境內為山東布政使司登州府地,設文登、榮成二縣。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清兵由遼東海道攻入,破寧海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成山衞榮成縣,縣治在今榮成市成山衞,屬登州府。同時裁威海、靖海二衞併入文登縣,設威海、靖海二巡檢司。境內還設有石島、鹽灘二巡檢司。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英國強租威海衞。1900年在租界內設威海衞行政長官署,屬英國殖民部。威海衞城裏仍屬文登縣。
中華民國
境內大部分地區先後為山東省膠東道東海道和膠東區地。民國二年(1913年)裁併府、州,實行省、道、縣三級制,境內除租界區外,文登、榮成二縣屬山東省膠東道。1925年,分膠東道置東海道,境內屬之。1928年廢道制,實行省、縣二級制,文登、榮成二縣直屬山東省。1930年10月,威海衞收回,置威海衞行政區,直隸行政院。1938~1942年,國民政府先後將山東省劃為三個行署區,17個行政督察區,文登、榮成二縣屬膠東行署區第七行政督察區。1942年12月,威海衞行政區管理公署被國民政府撤銷。1945年10月,中華民國山東省政府撤銷了三個行署區,設立六個省政府辦事處,分別領轄17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今境內屬魯東(第六)辦事處第七行政督察區。自1945年8月以後,境內除威海衞市市區北部曾被國民黨軍隊暫時佔領過外,其餘全部已是解放區
民國時期道縣行政圖 民國時期道縣行政圖
抗日戰爭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闢抗日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權,逐步發展形成了行政管轄區域。從1940年4月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縣級抗日民主政府,先後在榮成、文登和威海衞建立;9月,東海專區成立,威海衞行政辦事處和榮成縣、文登縣抗日民主政府屬之。其後,境內先後又成立文西、文東(文登)、牟海行政公署等縣級抗日民主政府,屬東海專區。1942年7月,膠東區行政主任公署成立,東海專區屬之。1945年8月,威海衞解放,奉山東省政府命令,成立威海衞市,與東海專區皆隸屬膠東行政區。1948年3月,威海衞市改屬東海專區。專員公署駐文登。
建國初期威海行政區劃 建國初期威海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至1987年6月,境內先後屬東海專區、文登專區萊陽專區煙台專區和煙台地區、煙台市
共和國威海行政區劃 共和國威海行政區劃
1950年5月9日,經政務院批准,撤銷膠東行政區和東海專區,組建文登專區,專員公署駐文登。其時,境內有威海、榮成、文登、昆嵛、乳山五縣。
1954年10月,威海市由專區轄市改為省轄市(縣級),由文登專區督導。
1956年2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文登專區,所屬縣市併入萊陽專區,專員公署駐萊陽。其時,境內設有文登縣、榮成縣、乳山縣和威海市。
1958年10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萊陽專區更名為煙台專區,專員公署遷煙台市。同年,威海市由省轄市(縣級)改為專區轄市,屬煙台專區。
1967年2月,經山東省革命委員會批准,煙台專區改稱煙台地區,今境內屬之。
1983年8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煙台地區,煙台改為省轄地級市,威海市仍為省轄縣級市,由煙台市代管。
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為地級市,原縣級威海市設為環翠區;煙台市的榮成、文登、乳山3個縣劃歸威海市管轄。
1988年10月,文登縣改為省轄縣級市,由威海市代管;11月,榮成縣改為省轄縣級市,由威海市代管。
1993年7月,乳山縣改為省轄縣級市,由威海市代管。
2014年2月27日,撤銷文登市,設立威海市文登區。 [146] 

威海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11月,威海市轄環翠區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2區2市(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屬於國家級開發區,威海南海新區屬於省級開發區,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是市政府派出機構),共48個鎮、24個街道辦事處、2382個村民委員會、340個居民委員會。 [86] 
威海市標準地圖 威海市標準地圖

威海地理環境

威海位置境域

威海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地處北緯 36°41′—37°35′、東經 121°11′—122° 42′之間。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與煙台市接壤。東西最大橫距 13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 81公里,總面積 5799.84 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 2607.28平方公里(含文登區)。 [105] 

威海氣候特徵

威海皇冠花園生活區
威海皇冠花園生活區(2張)
威海市屬於温帶季風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較明顯。與同緯度的內陸地區相比,具有雨水豐富、年温適中、氣候温和的特點。威海市大陸度為54.1%,由於瀕臨黃海,受海洋的調節作用,表現出春冷、夏涼、秋暖、冬温,晝夜温差小、無霜期長、大風多和濕度大等海洋性氣候特點。
春季
(3—5月)暖空氣開始活躍,但冷空氣還有相當勢力,造成高低氣壓系流移動、交替頻繁,引起氣候多變。4至5月份,南北大風交替出現,為全年大風多、強度大的月份。温度低且回升慢,與內陸同緯度地區相比,低2—3℃,季節推遲約半個月。由於暖濕空氣尚不能大量輸送過來,所以降水量仍較少,只佔年總降水量14%。由於大風多,降水量小,蒸發大,經常造成春旱
夏季
(6-8月)由於受海洋的調節作用,温度偏低。6-7月份,比內陸同緯度低3-4℃,8月份低1℃,涼爽宜人的氣候,使威海市成為著名的避暑勝地。全年以8月份温度最高,年極端最高温度出現於7、8兩月。由於太平洋高壓加強北上,夏季季風開始,多為3-4級南到東南風,有利於暖濕空氣北上,因而降水多,濕度大,降水量佔全年的59%。6月末7月初進入汛期,9月上旬結束,暴雨集中出現於7、8月和9月上旬,暴雨次數頻繁,往往形成洪澇,但有的年份,由於太平洋高壓控制,山東半島穩定少動,造成高温高濕悶熱天氣,形成短期夏旱。由於大氣環流的引導,太平洋颱風北上,往往造成暴雨和大風天氣。
秋季
(9—11月)初秋,北方冷空氣開始活躍,但暖濕空氣還有一定勢力,所以9月上旬降雨仍較多,有時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還可能受到颱風的侵襲。秋季總降水量佔全年的23%,多集中在9月份。9月下旬到10月,北方冷空氣加強,暖濕空氣明顯衰退。整個秋季温度偏高,與內陸同緯度地區相比,9月份稍高,10—11月高1—2℃。從10月份起,多晴好天氣,秋高氣爽,風和日麗,能見度最佳,但往往出現秋旱。從11月中旬起,強大的蒙古高壓開始建立,冷空氣開始活躍,每旬氣温以相差3℃的幅度迅速下降,北向大風次數增多,冬季季風逐步明顯。
威海冬天景色
冬季
(12—2月)受強大蒙古高壓控制,不斷有冷空氣爆發南下,氣候乾燥寒冷,多偏北風。威海市與煙台市素有雪窩之稱,1月份為全年最冷月份,年極端最低温度一般出現於1月或2月上旬。整個冬季温度比內陸同緯度地區偏高2℃,且晝夜温差小。季降水量為全年最少,佔全年5%。從12月下旬起,由於受海洋作用影響,造成地方性的陰、雪天氣增多,雨雪量比內陸同緯度地區多3倍以上,日照時數偏少。

威海地質地貌

威海市位於山東省膠北斷塊隆起的東端,其南側與膠萊坳陷的東部邊緣接壤。境內出露地層自老至新有晚太古界的膠東羣、中生界上侏羅系萊陽組和白堊系下統青山組及新生界第四系。褶皺構造有乳山—威海復背斜,其軸在乳山台依,向北東經昆嵛山主峯、汪疃、羊亭,在田村傾沒,軸向北東。斷裂構造有近南北向的雙島斷裂,北北東向的金牛山斷裂和老母豬河斷裂,北東向的牟平—即墨斷裂(跡經乳山西部),北西向的望島斷裂、海埠—神道口斷裂、俚島—海西頭斷裂。岩漿岩主要有元古代的昆嵛山岩體和文登巖體及中生代燕山晚期艾山階段的偉德山岩體和石島巖體、嶗山階段的槎山岩體和龍鬚島巖體。
威海市屬起伏緩和、谷寬坡緩的波狀丘陵區。區內除昆嵛山主峯泰礴頂海拔高度923米以外,其他山地丘陵都在700米以下,大部分為200米~300米的波狀丘陵,坡度在25度以下。山體主要由花崗閃長巖構成,山基表面多為風化殘積物形成的棕壤性土,土層覆蓋較薄,但土壤通透性好。山丘中谷地多開闊,多平谷;平原多為濱海平原和山前傾斜平原。其中,低山佔土地總面積的15.77%,丘陵佔52.38%,平原佔27.56%,島嶼佔0.28%,灘塗佔4.01%。河網密佈,河流暢通,地表排水良好。地勢中部高,山脈呈東西走向,水系由脊背向南北流入大海。北東南三面環海,海岸類型屬於港灣海岸,海岸線曲折,岬灣交錯,多港灣、島嶼。 [108] 
市域生態敏感區分佈圖一 市域生態敏感區分佈圖一

威海土壤類型

威海市有棕壤、潮土、鹽土、風沙土、褐土、水稻土、山地草甸土7種土壤類型。依其各自的發育程度、附加成土過程和土壤屬性,又分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白漿化棕壤、潮土、鹽化潮土、褐土、濱海鹽土、流動風沙土、半固定風沙土、固定風沙土、潛育水稻土、山地草甸土13個亞類、18個土類、153個土種。棕壤土類是全市分佈最廣、面積最大的土類,遍及全市的山丘地區,佔土壤總面積的83.5%。潮土類為威海市第二位的分佈土類,佔土壤總面積的13.2%。土壤(耕地)質地可歸為3 大類:砂性土、輕壤土、中壤土。土體構型可分為15 種類型,按其對作物的影響主要歸納為5 大類型:均壤質型,均沙、夾沙、夾礫石型,夾黏、均黏型,夾白漿型,硬(酥)石底型。從化學性質看,威海市成土母質大部分為酸性巖風化物,一般呈微酸性,pH 值為6.5 ~ 7,有明顯的淋溶作用、黏化作用和生物積累作用。但由於多年來農民化肥施用量居高不下,有機肥施用量嚴重不足,導致耕地土壤pH 值呈下降趨勢。2019年,耕地土壤pH 值平均數為5.52。 [108] 

威海水文

威海市河流屬半島邊沿水系,為季風區雨源型河流。河牀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漲暴落。徑流量受季節影響差異較大,枯水季節多斷流。全市有大小河流1000 餘條, 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35條,其中母豬河乳山河黃壘河3條較大河流貫穿於文登、乳山境內,總流域面積2766平方公里,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47.7%。母豬河流域面積1092平方公里,河長64公里;乳山河流域面積1039 平方公里,河長78 公里;黃壘河流域面積635 平方公里,河長71公里。2019年,全市徑流係數為0.09。 [108] 

威海海岸線

威海市的海岸線,東起牛鼻嘴(北緯37°25′12″,東經122°17′40″),西至雙島港(北緯37°25′42″,東經121°58′21″),長達95千米。沿海有大小島嶼20個,島岸線長29.2千米。海岸線綿延曲折,岬灣交錯,地形複雜,多為天然良港。岬角地帶坡陡水深,如皂埠嘴至趙北嘴沿岸,20米等深線靠近岸邊;靖子頭遠遙嘴一帶,離岸200米水深達40餘米。威海市的海岸類型屬於港灣海岸。港灣海岸是由伸入海中的堅硬岩石組成的岬角和向內凹進的海灣所構成的岸段,因此又把它稱為“岬灣海岸”或“基岩海岸”。威海海岸的輪廓,主要受冰後期海面抬升以前原始地形的控制。山地、丘陵突入海中,形成海岬和島嶼,而沿海低地、局部平原、小河入海口,則形成海灣,原始地形的高差,形成了岬灣交錯的岸線。海岸受NE—SW向及NW—SE向構造線控制,同時,它又受X型斷裂以及沿斷裂活動的塊斷運動的影響,從而造成了具有NE及NW向的海岬與海灣。其中NE向的較大海灣有威海灣、楊家灣、合慶灣、柳樹灣等;岬角有皂埠以東岬角、合慶以北岬角等。NW向的較大海灣,有葡萄灘、麻子港、石島灘、黃埠港、雙島港等;岬角有靖子頭、遠遙嘴等。這種X型的構造格局,構成了威海港灣海岸的基本輪廓。在沿岸岬角地帶與一些島嶼上,分佈着較為平坦的海蝕階地,地形高程一般在15—25米左右。

威海自然資源

威海礦產資源

至2019年年底,威海市發現礦產(含亞礦種,下同)49種,其中查明或探獲資源儲量的30 種,入山東省儲量表23 種,包括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水汽礦產4大類。其中,能源礦產1種:地熱。金屬礦產11種:鐵、鈦、銅、鉛、鋅、鉬、金、銀、、鋯、鉿。非金屬礦產9種:硫鐵礦、化肥用蛇紋岩、石墨、長石、玻璃用砂、建築用砂、高嶺土、飾面用花崗岩、飾面用輝長岩。水氣礦產2種:地下水、天然礦泉水 [87] 

威海土地

2019年年底,威海市土地總面積58.00萬公頃(5799.84平方公里)。按土地利用現狀3大類分類。其中,農用地44.36萬公頃,佔總面積的76.48% ;建設用地8.90萬公頃,佔總面積的15.35% ;未利用土地4.74萬公頃,佔總面積的8.17%。按土地利用現狀8大類分類。其中,耕地面積為19.37萬公頃,佔總面積的33.39% ;園地面積為3.51萬公頃,佔總面積的6.06% ;林地面積為10.79萬公頃, 佔總面積的18.60% ;草地面積為1.55萬公頃, 佔總面積的2.66% ;城鎮及工礦用地面積為8.15萬公頃,佔總面積的14.05% ;交通運輸用地面積為2.62萬公頃,佔總面積的4.51% ;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為5.99萬公頃,佔總面積的10.33% ;其他土地面積為6.02萬公頃,佔總面積的10.40%。 [87] 

威海水力

威海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內無大江大河,水資源主要來源於境內的大氣降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770.6毫米,多年徑流深度256.0毫米,地表水資源量14.8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5.14億立方米, 扣除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補給的重複計算量後,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16.86億立方米。 [87] 

威海生物

威海市具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特別是在淺海和潮間帶,各種生物資源種類繁多、分佈廣泛、資源量大。全市海域平均生物量為353克/平方米,平均生物密度586個/平方米;有生物資源779種,其中動物647種、植物132種。動物資源中,魚類有100餘種,包括小黃魚、棘頭梅童魚、黃姑、鱸魚等;蝦蟹類主要有鷹爪蝦、中國對蝦、毛蝦、脊尾白蝦、三疣梭子蟹、日本蟳(赤甲紅蟹)等;貝類主要有櫛孔扇貝、鮑魚、泥蚶、文蛤、菲律賓蛤仔、魁蚶、牡蠣、中國蛤蜊、貽貝等;腔腸類主要有海蜇等;棘皮類主要有刺蔘、海膽、海星等。植物資源中,主要有褐藻綱的海帶、裙帶菜,紅藻綱的石花菜、條斑紫菜,以及海草類的大葉藻等。 [87] 
市域生態敏感區分佈圖二 市域生態敏感區分佈圖二
威海市木本植物有75科195屬516種(含變種、亞種、變型)。其中,珍稀瀕危樹種有19 科23屬29種,野生樹種有54科132屬270種,主要栽培樹種有62科136屬279種;古樹名木樹種有22科32屬42種,引進樹種有9科10屬17種。珍稀瀕危樹種有29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玫瑰、東北茶藨子、軟棗獼猴桃、狗棗獼猴桃、葛棗獼猴桃、紫椴6 種;中國珍稀瀕危植物有核桃楸1種;國家珍貴樹種有蒙古櫟、朝鮮槐、刺楸3 種;山東特有樹種有小葉鵝耳櫪、鋭齒槲櫟、刺榆、三椏烏藥光萼溲疏、小米空木、三葉海棠(裂葉海棠)、北枳椇(拐棗)、大葉胡頹子、楤木、迎紅杜鵑、映山紅、腺齒越桔、野柿、華山礬、毛萼野茉莉、玉玲花、單葉蔓荊、莢蒾19種。 [87] 
威海市動物資源有647種。陸生野生哺乳動物有梅花鹿、狐狸、豹貓、獾、黃鼬、刺蝟、野兔、蝙蝠等。鳥類查到250餘種,其中候鳥、旅鳥佔70%以上,留鳥種類較少。列入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Ⅰ級的有梅花鹿、中華秋沙鴨、金雕、黑鸛、東方白鸛、白頭鶴、大鴇7種,Ⅱ級的有大天鵝、鴛鴦、灰鶴、蒼鷹、松雀鷹、角鸊、黃嘴白鷺、黑臉琵鷺、白額雁、灰背隼、紅隼、紅角鴞、普通雕鴞、鷹鴞、縱紋腹小鴞、長耳鴞16種;其餘鳥類及狐狸、豹貓、獾、黃鼬、刺蝟等列入山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87] 

威海人口民族

威海人口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91.4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8.1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76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1.42%,比上年提高1.20個百分點。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56.47萬人,户籍人口城鎮化率61.01%,比上年提高0.29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28萬人,出生率5.01‰;死亡人口1.91萬人,死亡率7.46‰;自然增長率-2.45‰。 [126] 
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3.6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94.8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9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8.72%,比上年提高0.91個百分點。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56.96萬人,户籍人口城鎮化率60.09%,比上年提高0.40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84萬人,出生率7.17‰;死亡人口1.97萬人,死亡率7.67‰;自然增長率-0.50‰。 [11] 
威海遠景規劃圖 威海遠景規劃圖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威海人口數為2906548人,2020年,佔全省人口比重為2.86%。 [98]  其中男性佔全市總人口比重為50.47%,女性佔全市總人口比重為49.53;性別比為101.92。 [99]  0-14歲佔全市總人口比重為11.82%;15-59歲佔全市總人口比重為60.88%;60歲及以上佔全市總人口比重為27.30。(其中65歲以上佔比為19.26) [100]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市常住人口為2906548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80477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01777人,增長3.63%,年平均增長率為0.36%。全市共有家庭户1191113户,集體户41550户,家庭户人口為2758900人,集體户人口為147648人。平均每個家庭户的人口為2.3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49人減少0.17人。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467079人,佔50.47%;女性人口為1439469人,佔49.5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1.92,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上升0.37個百分點。全市人口中,0—14歲人口為343483人,佔11.82%;15—59歲人口為1769649人,佔60.88%;60歲及以上人口為793416人,佔27.3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559847人,佔19.26%。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1.74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11.26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9.5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7.19 個百分點。全市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 487693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42921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72970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15470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9519人上升為16779人;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8844人下降為18679人;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4196人下降為40356人;擁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20567人下降為17735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全市人口中,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50年提高至10.36年。全市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34813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41486人,文盲率[5]由2.72%降至1.20%,下降1.52個百分點。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2040910人,佔70.2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865638人,佔29.78%。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408123人,鄉村人口減少306346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2.01個百分點。全市人口中,人户分離人口為1050933人,其中,市轄區內人户分離[9]人口為165842人,流動人口為885091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離人口增加425875人,增長68.13%;市轄區內人户分離人口增加122443人,增長282.13%;流動人口增加303432人,增長52.17%。 [102]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區分佈
環翠區
446193人
文登區
518583人
榮成市
714211人
乳山市
464078人
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336407人
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280457人
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101673人
威海南海新區
44946人

威海民族

威海市有47個民族,按人口數量從多到少排序,分別是漢族、朝鮮族、滿族、佤族、蒙古族、回族、彝族、苗族、拉祜族、土家族、傣族、維吾爾族、白族、壯族、達斡爾族、布朗族、布依族、傈僳族、錫伯族、侗族、哈尼族、藏族、瑤族、土族、納西族、哈薩克族、黎族、撒拉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畲族、仫佬族、仡佬族、羌族、鄂倫春族、東鄉族、俄羅斯族、水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裕固族、高山族、塔吉克族、獨龍族、毛南族、烏孜別克族、京族。2019年年底,少數民族户籍人口2.20萬人(其中農村少數民族羣眾5921人),暫住人口5.30萬人;總人口7.50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2.7%。人口總數最多的5個少數民族依次是朝鮮族(2.04萬人)、滿族(1.73萬人)、佤族(6483人)、彝族(6160人)和蒙古族(5732人),以上5個民族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4.8%。 [88] 

威海政治

山東省威海市委書記:閆劍波 [121]  [134] 
山東省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孔凡萍(女) [121]  [135-136]  [145] 
市委副書記:劉樹軍 [141] 
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楊旭東 [117] 
副市長:林強、張宏璞、楊麗、孫付春、董曉飛、鄧勇、徐明 [124] 
秘書長:鄧勇 [90] 
市政協主席:高旭光 [122] 
人大常委會主任:賈瑞靄 [123] 
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劉裕斌 [138] 

威海經濟

威海綜述

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3017.7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3.0%。第一產業增加值301.66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1162.27億元,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1553.86億元,增長3.7%,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7:40.4:49.9調整為10.0:38.5:51.5。 [12] 
2021年全年我市生產總值為3463.93億元,同比增長7.5%,兩年平均增長5.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49.17億元,同比增長7.4%,兩年平均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355.13億元,同比增長7.7%,兩年平均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759.63億元,同比增長7.3%,兩年平均增長5.5%。 [118] 
2022年威海市GDP為3408.18億元,比上年增長1.5%,考慮到2021年GDP3359.75億元,全年增量只有48.43億元。從產業看,威海市第二產業增加值則為1313.65億元,比上年下降0.3%。 [147] 

威海第一產業

2019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及輔助性活動增加值300.52億元,增長1.5%。其中,農業增加值57.12億元,下降0.8%;林業增加值0.82億元,下降0.3%;畜牧業增加值26.21億元,下降3.5%;漁業增加值204.47億元,增長2.3%;農林牧漁輔助性活動增加值11.91億元,增長8.2%。
根據糧食產量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全年糧食總產量57.97萬噸,下降17.8%,其中,夏糧產量24.10萬噸,下降19.0%;秋糧產量33.87萬噸,下降16.9%。
全年油料總產量20.20萬噸,下降6.9%。茶葉總產量478.39噸,增長1.9%。
全年水果總產量117.12萬噸,下降1.8%,其中,蘋果105.15萬噸,下降1.8%。
全年肉類總產量19.08萬噸,下降0.5%,其中,豬肉10.73萬噸,下降3.2%。禽蛋類總產量17.26萬噸,增長4.7%。奶類總產量7.74萬噸,下降8.1%。
全年水產品總產量269.79萬噸,下降0.9%。水產養殖面積7.29萬公頃,下降10.1%;養殖產量179.82萬噸,下降0.7%。全年投產專業遠洋漁船361艘,遠洋漁業產量33.80萬噸,下降3.2%。
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504.47萬千瓦,下降2.3%;農用水泵12.17萬台,增長11.2%,節水灌溉類機械1.34萬套,增長0.8%;農用拖拉機27.27萬台,減少3.9%;全年小麥機耕面積2.05萬公頃,機播面積4.89萬公頃,機收面積4.89萬公頃;全年玉米機耕面積1.53萬公頃,機播面積6.28萬公頃,機收面積5.70萬公頃。有效灌溉面積12.90萬公頃,其中,節水灌溉面積10.14萬公頃。
新註冊農民專業合作社270家,總數達到3793家,入社成員17.5萬户,輻射帶動農户32.6萬户。 [15] 
2020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3.2%,增速較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其中,農業產值增長2.2%,林業產值下降5.6%,牧業產值下降2.9%,漁業產值增長4.7%,農林牧漁輔助性活動產值增長4.4%。糧食產量喜獲豐收,總產量66.15萬噸,較上年增加8.17萬噸,增長14.1%;糧食單產385.22公斤/畝,較上年增加66.45公斤/畝,增長20.8%。水產品產量增勢平穩,全年水產品(不含遠洋)總產量247.73萬噸,增長5.0%,其中海洋捕撈59.24萬噸,增長5.5%;海水養殖186.31萬噸,增長5.1%。 [110] 
2021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單產、總產實現“三增”,全年糧食總產量72.67萬噸,較上年增加6.52萬噸,增長9.9%。畜牧產能加快恢復。2021年,全市生豬出欄112.20萬頭,增長25.3%;牛出欄2.72萬頭,增長75.8%;羊出欄7.44萬頭,增長27.6%。漁業生產穩定增長。2021年,全市水產品總產量(不含遠洋)261.38萬噸,增長5.5%。其中,海洋捕撈63.78萬噸,增長7.7 %;海水養殖195.41萬噸,增長4.9%;淡水產品2.19萬噸,增長1.2 %。 [118] 

威海第二產業

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6%,增速較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重點行業增勢良好,專用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支撐作用明顯,增加值分別增長55.4%、41.5%,合計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個百分點。新增企業拉動明顯,174家新增企業增加值增長47.9%,高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43.3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個百分點。在減税降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帶動下,企業生產成本逐步降低,盈利空間進一步釋放。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成本為75.07元,較上年下降1.42元;利潤總額增長24.2%,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9.96%,較上年提高2.81個百分點。 [110] 
2019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其中,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2.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2.4%;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5%,重工業增加值增長3.3%。在34個行業大類中,有15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44.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7.6%。大中型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4.5%。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7%,利潤增長6.4%。產銷銜接良好,產品銷售率為96.7%。
全年建築業增加值179.49億元,下降11.8%。 [15] 
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1%,兩年平均增長8.3%。製造業拉動作用明顯,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8%,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7個百分點。分行業看,33個行業大類中,26個行業同比增長,增長面達78.8%。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7.2%,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5.1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43.4%;裝備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0.9%,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8.8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64.0%。 [118] 
威海會展中心 威海會展中心

威海第三產業

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9%,增速較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5個行業保持正增長。其中,以高技術服務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帶動作用逐步增強,全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8.1%、13.4%,增速高於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4.2和9.5個百分點。 [110] 
2021年,全市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0.5%。1-11月份,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2.68億元,比上年增長17.3%,兩年平均增長9.3%。分行業看,31個行業大類中,有27個營業收入實現正增長,增長面為87.1%。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31.4%,高於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14.1個百分點;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32.3%,高於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15.0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24.6%,高於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7.3個百分點。 [118] 
國內貿易
2019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3%。從城鄉領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9.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9.4%。從行業分類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增長9.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增長8.3%。從經濟成份看,非公有經濟零售額增長9.5%;公有經濟零售額增長8.1%。從商品類別看,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增長較快,其中,限額以上化妝品類增長17.0%,金銀珠寶類增長36.9%,智能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增長39.9%。 [15] 
山東威海 山東威海
對外經濟
2019年全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1402.13億元,增長0.8%,其中,出口921.41億元,增長0.8%;進口480.71億元,增長0.6%。從企業性質看,內資企業進出口918.17億元,下降0.2%,佔全市的65.5%;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483.22億元,增長3.0%,佔全市的34.5%。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850.03億元,下降4.8%,佔全市的60.7%;加工貿易進出口486.15億元,增長4.2%,佔全市的34.7%;其他貿易進出口65.20億元,增長116.1%,佔全市的4.7%。
全年新批准外資項目273個;合同外資24.02億美元,增長90.2%;實際到賬外資12.22億美元,增長42.8%。從實際到賬外資投向看,第一、二、三產業到賬外資分別為0.02億美元、3.72億美元和8.49億美元,分別佔全市到賬外資的0.1%、30.4%和69.5%。
全年新核准設立境外企業(機構)29家,中方協議投資額71.74億元,增長11.5%;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67.47億元,增長4.1%;外派各類勞務人員10829人,增長1.6%。 [15] 
2021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032.5億元,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25.8%,兩年平均增長20.4%。其中,出口1494億元,增長28.2%;進口538.5億元,增長19.3%。從貿易市場看,對韓國進出口589.4億元,增長34.7%,佔全市外貿總額的2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51.9億元,增長41.1%,佔全市外貿總額的22.2%。跨境電商保持高速增長,2021年,跨境電商進出口超過270億元,比上年增長近7倍,佔外貿總額的比重居全省第一。
2021年,全市新設立外資項目343個,比上年增長4.3%,兩年平均增長12.1%;實際使用外資14.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7%,兩年平均增長8.9%。從外資結構看,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5.4億美元,佔比達到37.1%,同比增長65.9%;使用日韓資1.6億美元,佔全市外資總額的11.3%。 [118] 

威海交通

威海航空

威海國際機場(威海大水泊國際機場)位於文登區大水泊鎮,距市區40千米,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哈爾濱、廣州、太原等全國乃至海外首爾、釜山多條航線。

威海鐵路

威海市現有威海站、威海北站、文登東站、文登站、乳山站、榮成站六大客運站。
威海站位於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深圳路西首,是桃威鐵路的終點站,以及青榮城際鐵路重要樞紐站,已開通至北京、濟南、武漢、菏澤等全國各地的旅客列車。為威海市地方鐵路局管轄和濟南鐵路局共同運營。
威海北站位於環翠區環山路,為青榮城際鐵路的站點,已開通至北京南、煙台、濟南、即墨北、榮成、上海虹橋等地的高鐵和動車列車,屬於濟南鐵路局管轄。
文登東站,位於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文登營鎮柯家莊村,是青榮城際鐵路的一箇中間站。
2014年12月28日,青榮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青榮城際鐵路威海段貫穿高區、環翠區、經區、文登市和榮成市14個鎮(辦)、51個村(居),正線長66.5千米。工程主要包括路基20.85千米;特大橋、大橋30座,長32千米;各類框架涵、旅客地道等48孔;隧道17座,長17.4千米;總投資約100億元。 [16] 

威海航運

1572年(明隆慶六年),王宗沐督漕,請行海運,“自淮入海。東北轉成山衞、劉公島、威海衞,西曆寧海衞”。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海運復興,劉公島、三官營(金線頂下)、廟前口(東碼頭東),俱為泊船之所,避風守凍,多時約數百艘。行至二年,利害參半,仍專由漕運。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再行海運。清代,威海至高麗、日本、琉球、遼東、天津等地均有航線。劉公島為江浙七省通商要路,過往船舶多在此停泊。英國強租期間,有英商太古、怡和兩輪船公司客貨兼營輪船,往來於威海至天津、煙台、香港、青島、上海等五條航線。日商共同會社和中國的仁合東、政記公司客貨兼輪船,往來於威海至大連、煙台、仁川、安東四條航線。收回威海衞後,威海輪船招商局4艘客貨兼營輪船,定期往來於上海、煙台、天津、大連等港。解放初期,有民船客貨兼營,往來於威海至上海、大連港。1950年,有200噸客輪往來於威海至大連港。1961至1962年,恢復開闢威海至青島、石島、俚島、煙台航線,客貨兼營。至1982年,客運有威海至大連航線。貨運有威海至煙台、大連、青島、龍口、上海、丹東、天津、張家埠、石島、羊角溝等11條航線,總噸位在5,000至12,000噸之間。.
威海港,東鄰日、韓、朝鮮,是山東半島通往朝鮮、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便捷的出海口;北望東北老工業基地,處於海路進入渤海的要衝,是進出渤海和東北各港口的必經之地。港口分為兩個區(老港區、新港區),1990年,威海港在全國率先開通了至韓國的班輪航線,並發展成為全國對韓運輸最便捷、航班最密集的港口之一。

威海公路

公路演變自設衞後,官府逐年徵集民工,開拓、修築通往文登、榮成、煙台的驛道。威海設北洋海軍基地後,於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利用驛道,自衞城至上莊,開通公路。當時的公路,主要用於官兵傳遞文件,運兵作戰,故當地人稱為“官道”,現還尚有“官道”之説。路線工程英國強租期間,租界內築有碎石公路長80千米,路寬平均5米左右。收回威海衞後,榮(成)煙(台)公路通過境內。至1937年,區內有幹線公路148千米,鄉間公路223千米。解放戰爭時期,黨政軍民修復被戰爭破壞的煙(台)威(海)、威(海)文(登)、威(海)石(島)三條公路幹線,在境內72.5千米。建國後,於1950年,對煙威公路區內段威海至鳳凰山進行測設,1951年完成改線任務,長21千米,路基寬12米。1958至1959年,榮煙公路區內段後亭子至江家寨,砂土路取直,長6千米,寬6.5米。1966年至1967年,威(海)宋(村)公路區內段江家寨至草廟子,進行展寬取直,長7.2千米,寬8.5米。1969至1972年,先後進行了靖田線、榮煙線威海至江家口子段、成大線愛於 (正文322頁)至崮山段和老集至蒿泊段、皂老線城子段、皂温線、羊汪線羊亭至吐羊口等路段路基展寬改線工程,全長29.5千米,平均寬3米。1978年冬,對榮煙線南竹島至蒿泊段路基展寬至18米,蒿泊至江家寨段展寬至15米,全長13.4千米。1981年冬季備料,1982年1月4日動工,對榮煙線南竹島至江家寨段13.4千米進行路基加高。至1982年,威海境內有榮煙和威宋兩條幹線公路,共長47.3千米。成大、羊汪、皂温、皂老、靖田、孫威、姜張等七條社隊支線,共長68.9千米。路面工程落坡1956至1968年,先後完成朱家口子、老集東山和毛家口子的落坡工程。其中,朱家口子工程艱鉅,共下落38米,工程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從1956至1962年,第二期從1965至1968年。資金來源除自籌外,主要是從銷售開採的石料中解決。鋪築瀝青路面1969年,榮煙線威海至鳳凰山段19千米鋪築瀝青。原路基寬12米,鋪築6.5米,厚度1.5公分。第二年,鹿道口、孫家灘、萬家疃等地出現大翻漿,1971至1972年用砂墊層,灰砂土處理底層,重新鋪築。1973年,鋪築榮煙線南竹島至江家寨段,,寬7.5米,厚2.5公分。1974年,鋪築榮煙線江家寨至江家口子段和威宋線江家寨至冶口段,寬6.5米,厚2.5公分。1976年和1980年,先後鋪築成大線天東路段、牛角溝路段和羊亭至大西莊路段。1978年,鋪築靖田線孫家疃路段。1981至1982年,榮煙線南竹島至江家寨路段加高展寬,同時鋪築瀝青路面。1982年,境內幹線公路全部瀝青路面,社隊支線瀝青路面佔14.4%。威海市95%以上的村晴雨天均可通車。

威海社會

威海民生

2019年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93元,增長8.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44元,增長6.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71元,增長8.6%。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5421元,增長7.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1767元,增長6.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722元,增長8.0%。全體居民食品煙酒消費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25.3%,其中,城鎮居民食品煙酒消費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24.9%,農村居民食品煙酒消費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27.2%。
2019年全年發電量147.62億千瓦時,下降7.1%。全社會用電量132.81億千瓦時,增長5.1 %,其中,工業用電量78.80億千瓦時,增長3.4%。全市城市天然氣供氣量26887萬立方米,燃氣普及率100%;集中供熱面積9054萬平方米;建成地下管廊40.6公里。市區城市天然氣供氣量18918萬立方米,燃氣普及率100%;集中供熱面積7271萬平方米。全市公交運營線路331條,運營線路總長度9572.39公里,公交車輛2249輛,完成客運總量22243.18萬人次,平均日客運量60.94萬人次。全市巡遊出租汽車2488輛。 [15] 
2012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22.31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25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住房面積39.63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84平方米。年末城市建成區面積138平方千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7.9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5.08平方米。
2021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12元,增長8.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264元,增長7.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92元,增長10.0%。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599元,增長9.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3752元,增長8.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537元,增長12.5%。全體居民食品煙酒消費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25.3%,其中,城鎮居民食品煙酒消費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24.8%,農村居民食品煙酒消費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27.5%。 [126] 

威海科技

2019年獲得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獎7項。完成技術合同登記1410項,技術合同交易額56.95億元。專利申請量8455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962件,佔總申請量的23.2%。專利授權量5133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555件,佔總授權量的10.8%。 [15] 
全年獲得2020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獎10項。完成技術合同登記1676項,技術合同成交額109.61億元。專利申請量12605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2254件,佔總申請量的17.9%。專利授權量851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703件,佔總授權量的8.3%。 [113] 
“1+4+N”高端創新平台體系發展迅速,創建山東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共同體,培育3家市級創新創業共同體、5家技術創新機構,創新體系平台達到16家,延伸成立創新機構49家,孵化企業136家,引進高端創新團隊32個。引進落地北京大學威海海洋研究院、激光與光電子信息技術研究院,獲批建設3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備案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0家,全市各類研發平台總數達到1013家,其中國家級26家、省級337家。
全年新獲批認定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1家、國家眾創空間3家。年末全市擁有省級以上科技孵化載體51家,其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9家、省級16家,國家級眾創空間14家,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2家,省級眾創空間9家,省級大學科技園1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136家,增長79.2%。國家高 新技術企業737家,增長46.8%。國家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5家。
全年實施100項全市重點科技創新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8.93億元,申請專利809件、授權專利281件,發表論文184篇,引進人才806人,開展研發項目478項,形成新產品418個,當年實現經濟效益11.41億元。
打造全省首家外國專家驛站,在威創新創業外國人才達到1554人,認定威海友誼獎15人。4個區市獲批省技術轉移先進縣(市、區)。
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9件,地理標誌商標58件,山東省商標品牌示範單位4個,山東名牌產品261個,山東省服務名牌106個,中國質量獎提名獎1個,山東省省長質量獎獲獎企業5家,獲獎個人1名。 [113] 
全年獲得2021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獎7項、山東省技術市場協會科技金橋獎6項。完成技術合同登記2410項,技術合同成交額129.25億元,認定技術交易額5.45億元。專利授權量1345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004件,佔總授權量的7.5%。 [126] 

威海教育

威海設衞以前只有私塾教育。設衞以後300多年間,衞內僅有一處官辦衞儒學,受教育者多是官宦子弟,啓蒙教育仍靠私塾。明清兩代威海所設的社學和義塾,基本上都屬於書塾一類。清末曾設有北洋水師學堂、武備學堂和水雷學堂等專業學校。英國強租期間,“廢科舉,興學堂”盛行全國,威海地方紳商、外國教會、威海衞行政長官署相繼在城內和租借地興辦了幾所中小學堂,但規模都較小,受教育的人不多,文盲佔80%左右。1930年以後,威海衞管理公署整頓學校,取締私塾,增加經費,培訓師資以及開展民眾教育、幼兒教育和職業教育等,但受教育者依然很少。
2020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1所,在校學生112753人;普通中等專業學校11所,在校學生16101人;職業中專(高中)7所,在校學生2368人;普通高中17所,在校學生30569人;普通初中92所,在校學生93388人;小學97所,在校學生127255人;特殊教育招生31人,在校生480人;幼兒園338所,在園幼兒79859人。 [113] 
2021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1所,在校學生126038人;普通中等專業學校11所,在校學生17897人;職業高中7所,在校學生3446人;普通高中18所,在校學生32702人;普通初中94所,在校學生95895人;小學98所,在校學生130757人;特殊教育招生44人,在校生501人;幼兒園349所,在園幼兒79835人。 [126] 
2019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1所,在校學生104865人;普通中等專業學校11所,在校學生15845人;職業中專(高中)7所,在校學生3292人;普通高中18所,在校學生29720人;普通初中90所,在校學生90775人;小學92所,在校學生121660人;特殊教育招生106人,在校生517人;幼兒園319所,在園幼兒78104人。 [15] 
2014年,市教育局以“教育綜合改革年”為主題,緊緊抓住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兩大任務,各類教育實現健康快速發展,列為全國“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化”7個實驗區之一、全省校長職級制改革3個試點城市之一;成為實現新模式校車對市域內農村學校全覆蓋的城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市域內無非法辦園;比全省提前2年實現每縣1所規範化中等職業學校“滿堂紅”;在全省科學發展羣眾滿意度調查中,我市教育工作連續5年排名第一;連續2年被省政府評為“全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市教育局被市委、市政府評為2014年度工作優秀單位、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十佳示範單位”。 [17]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幼兒園284所,在園幼兒6.13萬人,公辦(含公辦性質)幼兒園比例為70%,省、市級示範幼兒園比例為75%。小學90所,在校生為10.69萬人;普通初中86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35所),在校生7.90萬人;普通高中20所(含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在校生3.62萬人;特殊教育學校4所,在校生392人;中小學省級規範化學校比例為60%。中等職業學校28所,在校生3.38萬人。高等院校8所,在校全日制大專以上學生6.43萬人。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到100%,義務教育入學率和在校生鞏固率均為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為103.59%(含外地考入學生)。 [17] 
威海市行政區域內高等院校
院校名稱
主管部門
學校屬性
地理位置
教育部
雙一流A(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18]  、”111計劃”、“珠峯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威海市環翠區(高區)
工業和信息化部
雙一流A(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18]  、”2011計劃“、”111計劃“、“珠峯計劃”、“卓越計劃
威海市環翠區(高區)
教育部
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18]  、“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威海市文登區(南海新區)
-
威海市榮成縣級市
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和威海市人民政府
-
威海市環翠區
威海市人民政府
威海市環翠區
威海市人民政府
-
威海市榮成縣級市
山東省教育廳 [107] 
-
威海市乳山市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
威海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山東省教育廳
-
威海市南海新區
威海市行政區域內高等院校信息參考資料來源於 [23] 

威海文化

2021年末全市共有專業劇團4個、圖書館5個、文化館5個、博物館10個、美術館5個。藝術表演場館2個,電影公司5個,電影院40座,廣播電台4座,電視台5座,有線數字電視用户50.51萬户,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均達到100%。年末擁有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748個、城市書房44個、農家書屋977個。 [126] 
威海境內的古文化遺址及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中後期,威海一帶已有了比較發達的原始文化,出土的西周至戰國時期的各種青銅器,更足以表明當時文化的發達程度。秦漢以後,這裏一直為州縣所屬之邊地,文化發展緩慢。明清兩代,衞學、社學和私塾等學校相繼建立,文人學士著述不少,可惜保存下來的不多。民間文藝活動主要是戲劇、雜耍,每逢過年過節十分活躍。中華民國時期,威海城區設有戲院、遊藝場、茶社(俗稱落子園)、舞台、電影院和通俗圖書館、民眾教育館等,先後辦了九種報紙和兩種週刊。建國以來,中共威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大力發展各種文化事業,至1982年,威海市有文化館一處,新華書店二處,圖書館一處,電影院二處,劇院一處。還有專業和業餘劇團、電影放映隊等。羣眾文化創作、歌詠比賽和書法、繪畫、攝影展覽等也經常舉行。有線廣播線路總長365千米,喇叭入户率達95.4%;電視差轉枱一座,覆蓋人口70,000多;家庭擁有電視機20,000餘台。重新修建環翠樓公園、北洋海軍提督署和收回威海衞紀念塔等名勝文物古蹟。2012年全市現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4個,藝術表演場館2個,文化館6個,公共圖書館4個,博物館7個,電影公司5個,電影院11座,廣播電台4座,電視台4座。有線數字電視用户84.83萬户。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均達到100%。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説,威海文化以建設“千里海疆長廊”為主線,羣眾文化蓬勃發展,民俗文化、特色文化得傳承和發展,湧現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全國剪紙藝術之鄉”、“全國歌詠文化之鄉”等,乳山被評為全國邊疆文化長廊建設先進縣。在社會文化先進縣創建活動中,文登、榮成、乳山已步入全國、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行列。廣場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威海市有五個廣場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十佳”廣場。
乳山大鼓
乳山大鼓,俗稱“瞎子唱”,據説西河大鼓傳入乳山後,當地盲藝人在世代傳唱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語,逐步演化而成的。由於唱詞隨鄉入俗,通俗易懂,從而激發了羣眾的欣賞興趣。從舊社會到新中國成立初期,成為乳山鄉村最主要的文藝娛樂形式。盲人演唱組合,各村爭相請藝,很受歡迎。演唱的劇目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依次有《封神榜》、《絨線記》、《秦香蓮》等。乳山大鼓的伴樂有,小鼓、三絃、墜琴、胡琴、鋼板、笛子等,合奏起來美妙動聽。唱主角的要邊打鼓、邊打鋼板,其他人員或伴奏或和唱。
乳山大鼓 乳山大鼓
秧歌
聞名山東的乳山夏西火龍秧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與海陽大秧歌"同宗同族",均負盛名。乳山大秧歌鬧起來的時候,遙看恢弘豪放,近看節律緊湊,像行走的樂隊,像高歌的方陣,像氣派的大戲,把節日的喜慶氣氛、慶典的祥和氛圍一下子就提了起來。秧歌起源,民間有"周朝秧歌唐朝戲"的説法,但從上古神話等典籍中看,秧歌起源顯然早於周朝;起源事因上,源於勞動這是無可爭議的。秧歌與插秧等農事有關,後來融入了抗洪、戰爭等諸多元素。秧歌是發展的,現代秧歌冠名“大”與“小”,不能以起源早晚為依據。秧歌多在大年正月表演,若在農曆正月到山東,總可置身於秧歌的海洋。
2020年末全市共有專業劇團4個、圖書館5個、文化館5個、博物館9個、美術館5個。藝術表演場館2個,電影公司5個,電影院34座,廣播電台4座,電視台5座,有線數字電視用户51.75萬户,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均達到100%。年末擁有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748個、城市書房41個、農家書屋1299個。 [113] 

威海衞生

明代,威海衞署設訓科一員管理衞生事務。城區居民數百户,只有一家中藥堂珍病,世代相習。清代,衞署守備李標,曾捐俸設立藥局,蒐集驗方,炮製藥材,以供病人求治之需。鄉村醫藥奇缺,百姓患病,或求教於巫婆,或叩拜於鬼神。從1898至1945年,威海僅有公辦醫院一處,先後稱為大英民醫院、威海衞公立醫院、威海衞新民醫院,設備簡單,病房10餘間,牀位30張,醫護人員20名左右。此間,私辦醫院、診所和藥房,最多時不足20處,有醫生60餘人。霍亂、天花、傷寒、痢疾、瘧疾等傳染病幾乎年年流行。由於缺醫少藥,許多人患病無法醫治而死亡。1902年,僅合慶一個村死於霍亂病的就有200多人。1945年威海解放後,威海衞市政府設置衞生科,成立衞生管理委員會和搶救急性傳染病委員會,管理醫療、預防、衞生、保健等工作。至1982年,有市、社醫院10處,職工醫院(診所)2處,機關、工廠、學校衞生室72處,農村大隊合作醫療室169處,煙台地區威海療養院1處,四一五療養院1處,駐軍醫院2處;共有病牀1,006張,醫務人員1,669人(病牀和醫務人員均不含駐軍醫院)。威海市平均126人有1名醫務人員。衞生事業的迅速發展,使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1981年,威海市死亡1,207人,平均壽命61.3歲,死亡率為5.92%。羣眾性的愛國衞生運動深入開展,城鄉衞生面貌不斷更新。1981年、1982年,威海市被評為山東省城市衞生工作第一名。
2019年末全市擁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386個,其中,醫院69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2240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56個,其他衞生機構21個。各類醫療衞生機構實有牀位19843張,其中,醫院實有牀位15869張。衞生技術人員2485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949人,註冊護士11116人。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3.51人、註冊護士數3.92人。已婚育齡婦女40.99萬人,一孩總數32.03萬人,二孩總數5.71萬人。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中建立電子健康檔案205.08萬份,納入管理的孕產婦、兒童及老年人40.08萬人,規範管理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19.31萬人。 [15] 
2020年末全市擁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563個,其中,醫院69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2419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55個,其他衞生機構20個。各類醫療衞生機構實有牀位19365張,其中,醫院實有牀位15563張。衞生技術人員2505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204人,註冊護士11033人。已婚育齡婦女38.28萬人。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中建立電子健康檔案223.55萬份,納入管理的孕產婦、兒童及老年人41.45萬人,規範管理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19.56萬人。 [113] 
2021年末全市擁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631個,其中,醫院78個,基層醫療衞生機構2483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54個,其他衞生機構16個。各類醫療衞生機構實有牀位18964張,其中,醫院實有牀位14846張。衞生技術人員2554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418人,註冊護士11151人。已婚育齡婦女37.26萬人。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中建立電子健康檔案238.58萬份,納入管理的孕產婦、兒童及老年人43.52萬人,規範管理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21.02萬人。 [126] 

威海體育

體育活動歷史較長,主要是武術、游泳和象棋等。1898年以後興起足球,民國時增加一些田徑項目。建國以後,體育活動得到普遍開展,傳統項目有足球,重點項目有足球、籃球和田徑。增建燈光球場、旱冰場、游泳池等許多體育設施設備,新建的威海體育場可容納觀眾14,000人,國家、省級足球和其他項目的比賽及表演在此舉行多次。
2012年全市成功舉辦了威海國際帆船賽、威海國際長距離鐵人三項賽、國際青少年網球巡迴賽等品牌賽事。積極組隊參加了23項山東省錦標賽,共計獲得156.5枚獎牌,其中金牌78.5枚。全年新建了1337處農民體育工程、43處社區健身設施。新建橄欖球訓練場、沙灘排球場、室外網球場和水上訓練基地,改造了小輪車場。
2020全年線上線下聯動舉辦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活動634項次,參與人數144.5萬人,其中大中型羣體活動91項次。打造居家健身、線上賽事新模式,開展59項全民健身線上賽事活動。培訓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028人。新建社區、鄉鎮街道等體育工程設施30處。組隊參加2020年山東省錦標賽,獲50.5金、23銀、46銅。承辦2020國際乒聯男女世界盃、中國山地自行車聯賽-山東•環翠站2項國家級以上賽事和13項山東省錦標賽、冠軍賽,舉辦威海市第六屆運動會16個項目預賽,組織8個項目培訓班。 [113] 
2021全年線上線下聯動舉辦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活動747項次,直接參與人數13.31萬人,其中舉辦市縣兩級全民健身運動會138場次。作為省社區運動會試點城市之一,探索開展社區趣味運動會293場次,覆蓋243個社區,直接參與人數1.5萬人。培訓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425人。新建社區、鄉鎮街道等體育工程設施30處。組隊參加第十四屆全運會獲7金9銀9銅;組隊參加2021年山東省錦標賽獲44.5金33銀45銅。承辦2021年全國帆板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帆板項目備戰大合練、全國海釣錦標賽、全國青年乒乓球錦標賽、中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我要走”全國徒步走聯動日威海站(全國主會場)活動等7項國家級以上賽事活動和3項山東省錦標賽、冠軍賽,成功推出中國威海HOBIE帆船公開賽品牌。舉辦威海市第六屆運動會和威海市中小學生體育聯賽36個大項1020個小項比賽,開展5個項目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班。評選10所威海市高水平後備人才訓練基地。 [126] 

威海保障

2016年12月,人社部、財政部、衞計委起草的《決定草案》,擬將威海等12地作為試點,實施生育保險基金併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徵繳和管理。兩險合併之後,未來就是四險一金了。 [24] 

威海城市建設

2021年2月,入選交通運輸部ETC智慧停車試點城市名單。 [25] 

威海旅遊

威海是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旅遊資源豐富,有海島海岸、城市園林、歷史遺蹟、民俗風情等十多種類型。,至2020年年底,有旅遊景區(點)80餘處。全市有國家A級以上景區50家,其中國家AAAAA級2家(劉公島景區、華夏城景區),國家AAAA級12家,國家AAA級32家。 [87] 
威海主要景點旅遊示意圖 威海主要景點旅遊示意圖
威海海岸線長近1000千米,沿線海水清澈,松林成片,海鳥翔集,有30多處港灣、168個大小島嶼。威海市中心城區高區的威海國際海水浴場、下轄市乳山銀灘、下轄市文登小觀金灘都屬於中國北方有名的海灘。劉公島是天然植物王國,被譽為“海上森林公園”。海驢島有“海鷗王國”之稱。膠東半島有14處温泉,威海就有9處。境內的成山頭有“東方好望角”之稱。境內千千米海岸線上,有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的誕生地劉公島、秦始皇東巡過的東方好望角"天盡頭"成山頭、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聖經山、凝聚中日韓三國人民友誼的赤山法華院、亞洲最大的天鵝棲息地天鵝湖大東勝境——鐵槎山、天下第一灘——銀灘等。威海形成了“一線(千千米海岸線)、六區(中心城市、海濱生態、漁家風情、温泉療養、傳統文化、休閒度假)”的旅遊格局。
威海人文地圖 威海人文地圖
主要旅遊景點
劉公島海驢島華夏城昆嵛山石島赤山、環海路、高區威海第一國際海水浴場、錦湖韓亞高爾夫俱樂部、威海定遠艦成山頭西霞口、乳山銀灘大乳山旅遊度假區、岠隅山風景區、甲午戰爭陳列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金海灘國際海水浴場、葡萄灘海水浴場、正旗山、裏口山
聖經山神鵰山、卧龍山、九頂鐵槎山、古陌嶺、仙姑頂金線頂、佛頂、西霞口野生動物園環翠樓公園林海公園、威海公園、海上公園、悦海公園、海濱公園、威海新外灘公園、海港公園、峯山公園、召文台榮成天鵝湖赤山法華院中央電視台威海影視文化城榮城石島灣天后宮環翠旅遊度假區聖水觀始皇廟西霞口村天沐温泉度假村、湯伯温泉旅遊度假村、中國釣具之都·博覽城 [26]  等。
環翠樓 環翠樓
注意事項
  1. 威海因地處海岸線,常常遇到天氣變化,出發前一定要注意天氣預報。 [27] 
  2. 威海一定要吃新鮮海鮮,趕海去買海鮮不光新鮮而且便宜,然後去飯店加工。 [28] 

威海著名人物

在威海五百多年的歷史中,湧現出大批值得歌頌的人物。中日甲午戰爭中,駐守威海衞清海軍、陸軍中的愛國將領,率軍與敵拼戰,相繼以身許國。辛亥革命時,威海有一批志士,為推翻清王朝的統治而英勇獻身。在英帝國主義和國民黨統治期間,威海又湧現出一大批有作為的人物。有的組織羣眾,為反抗殖民主義而光榮犧牲;有的積極興辦民族工商業;有的熱心創辦文化教育事業,艱苦努力,做出了貢獻。特別是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和新中國成立後,威海人民為趕走日本侵略者和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為保衞和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奮鬥終生。有1075人先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戰鬥英雄1人,人民英雄1人,榮立二等功的和團級以上的著名革命烈士57人。另有籍屬外地、在威海做出顯著貢獻的烈士、名人多名。這些歷史名人、愛國將領、社會聞人和人民英雄烈士的愛國愛民的業績還在為人們頌揚。但這期間也出現一些與人民為敵、阻礙歷史發展的人,其所作所為受到了人們的譴責。
李羣,男,漢族,1962年2月生,山東威海 [29]  文登 [30]  [29]  。曾任共青團山東省濰坊市委副書記、書記 [79]  、山東省壽光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 [29]  、山東省臨沂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 [78]  、山東省臨沂市委書記 [78]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兼市委黨校校長 [29]  、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社科聯主席 [79]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市委黨校校長 [29]  、青島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82]  、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80]  、省政府黨組副書記 [79]  兼山東行政學院院長 [79]  [81]  等職。2018年3月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29]  、機關黨委書記 [91]  。中共第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 [31]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79]  。現任 [139]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79]  、國家文物局局長、黨組書記 [85] 
于偉國,男,漢族,1955年10月生,山東威海 [32]  文登 [33-34]  人(江蘇太倉出生) [35]  。曾任福建省廈門市副市長 [96]  、福建省廈門市委常委、秘書長 [97]  、福建省廈門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96]  、福建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97]  、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93]  、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93]  、廈門警備區黨委第一書記 [92]  、福建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 [94]  、福建省委副書記 [36]  、代省長 [83]  、省長 [37]  、省政府黨組書記 [38]  、福建省委書記 [39]  、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40]  、福建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41]  。2020年12月1日起不再擔任福建省委書記 [42]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43]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 [44]  ,中共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96]  。現任 [140]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45] 
於國安,男,漢族,1960年10月生,山東威海人 [46]  。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8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46]  。曾任山東省財政廳廳長、黨組書記 [46]  、山東省副省長 [47]  、省政府黨組成員 [46]  [48]  ,現任山東省政協副主席 [49]  、省政協黨組成員 [109] 
梁振英,男,漢族,1954年8月生,山東威海人,英國布里斯托理工學院畢業,大學學歷。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 [84]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84]  ,現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84] 
張海波,男,漢族,1969年5月生,山東威海人 [129]  。現任山東省委常委、秘書長 [130]  [133] 
著名人物
張海波 張海波

威海城市榮譽

2015年入選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2017年和2020年分別入選第五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並實現文明城市創建全域“一片紅”。 [101]  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1月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24。 [4]  2018年10月,威海獲評健康中國年度標誌城市。 [5]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城市(區)。 [6]  2019年山東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7-8]  2020年10月20日,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9]  2021年10月,被評為2019—2020年“健康中國年度標誌城市。 [116]  2022年6月,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128]  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市)。 [132]  2022年12月,入選 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市) [142] 
榮譽稱號
頒發部門
獲獎時間
國務院
1984年
全國愛衞會
1990年
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1996年
國家環保部
1997年
國家旅遊局
1999年
聯合國人居署
2003年
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07年
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
2009年
國家級全國雙擁模範城
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
2008年
中國釣具之都
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
2012年 [50] 
國家級海洋生態示範區
國家海洋局
2013年
2015年度中國十大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雜誌社
2015年 [51] 
中科院
2016年 [52] 
中科院
2016年 [53] 
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54] 
2017年 [55]  、2022年 [137] 
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區)
中共中央宣傳部
2017年 [56]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
世界城市世界企業研究會等
2017年 [57] 
2018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 [58] 
福布斯中國
2018年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第43
《中國海關》雜誌
2019年 [59]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國家衞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
2019年 [60] 
華頓經濟研究院
2019年 [61] 
中國地級市百強第19名、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第15 [62] 
-
2019年 [63] 
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生態環境部
2019年 [64] 
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中國信息協會信用專業委員會
2019年 [65] 
-
2019年 [66] 
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
-
2019年 [67]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第31、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設示範市、2018年度山東省健康城市建設排名第一位 [68] 
-
2020年 [68-69] 
“2020中國避暑名城榜”第20
-
2020年4月 [70] 
中國經濟活躍城市營商環境綜合排名第16
-
2020年6月 [71] 
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國家海關總署
2020年8月 [72] 
2020年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
2020年10月20日 [9]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市)
-
2020年11月18日 [73]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宜居委
2020年11月28日 [74] 
第六屆山東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
山東省文明委
2020年12月30日 [75] 
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國家衞生健康委等
2020年12月25日 [76] 
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達標市縣村鎮 [77] 
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
2021年2月
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 [89] 
農業農村部
2021年
中國地級市百強品牌城市 [95] 
中國城市品牌評價項目組、人民日報社屬中國城市報社
2021年
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文化和旅遊部
2021年5月31日 [103] 
2020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海關總署
2021年10月20 [111] 
2021數字化轉型百強城市
阜陽發佈
2021年11月19日 [112] 
2022年新一批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城市
科技部
2022年1月 [114] 
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市) [115] 
-
2021年12月30日
2019—2020年“健康中國年度標誌城市” [116] 
-
2021年10月17日
2021國家衞生城市 [119] 
國家衞生健康委
2022年
入選2021年度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擬激勵市縣名單,並進行公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22年2月21日 [120] 
入選“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排名第63名
-
2022年3月 [125] 
2022年4月,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生態環境部
2022年4月 [127] 
被擬確定為第二批省級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城市
山東省商務廳
2022年6月 [131] 
被推選為“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級市)

2022年12月 [143] 

威海友好城市

國際友好城市
城市City
面積Area
人口Population
國家National
締結時間Time
蘇斯市(Sousse)
45平方千米
12.5萬人
2007年8月24日
蒂馬魯市(Timaru)
2602平方千米
4.2萬人
新西蘭
1999年7月30日
比拉市(Bielle)
930平方千米
20多萬人
意大利
1993年10月28日
索契市(Sochi)
4.2萬平方千米
42萬人
俄羅斯
1996年10月18日
麗水市(YOSU)
497.53平方千米
33萬人
韓國
1995年2月27日
聖塔·巴巴拉市(SantaBarbara)
125平方千米
15萬人
美國
1994年12月1日
宇部市(うべし)
210.5平方千米
17.6萬人
日本
1987年5月21日
徹特納姆市(Cheltenham)
65.5平方千米
10.2萬
英國
1986年9月23日 [106] 
國內友好城市
地區
締結市(區)
北京市
北京市
上海市
上海市
陝西省
廣東省
黑龍江省
湖南省
河南省
安徽省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