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鎖定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1890年3月31日—1971年7月1日),出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生前是英國皇家學會名譽教授 [2] 
中文名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外文名
William Lawrence Bragg
國    籍
澳大利亞、英國
出生地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
出生日期
1890年3月31日
逝世日期
1971年7月1日
畢業院校
阿德萊德大學
畢業院校
劍橋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關於X射線衍射的布拉格定律
諾貝爾物理學獎(1915年)
馬泰烏奇獎章(1915年)
休斯獎章(1931年)
皇家獎章(1946年) 展開
主要成就
關於X射線衍射的布拉格定律
諾貝爾物理學獎(1915年)
馬泰烏奇獎章(1915年)
休斯獎章(1931年)
皇家獎章(1946年)
科普利獎章(1966年)
英國大英帝國勳章(1918年)
英國軍功十字勳章(1918年)
英國名譽勳位(1967年) 收起
性    別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人物生平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1890年3月31日,威廉·勞倫斯·布拉格出生於南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他在出生地的聖彼得學院接受早年教育後,進入阿德萊德大學學習。
1908年,以優等成績從阿德萊德大學畢業,獲得數學學士學位。
1909年,隨父親前往英國,考取了艾倫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導師是約瑟夫·約翰·湯姆遜(Joseph John Thomson)。
1912年,在自然科學考試中獲得優等成績。
1914年,被選為三一學院自然科學研究員和講師。
1915年,25歲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  [4]  ,是至今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截至2023年)。
1919年—1937年,擔任曼徹斯特大學蘭沃西榮譽物理學教授。
1937年—1938年,擔任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主任。
1937年,接替去世的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成為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他上任後,放棄了實驗室原本擅長的核物理,大力扶持固體物理學,鼓勵發展生物物理學、天體物理學等邊緣學科,為實驗室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
1938年—1953年,擔任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物理學教授。
1941年,被封為爵士;同年,獲得劍橋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1965年12月,在斯德哥爾摩特意舉行了慶賀他獲得諾貝爾獎五十週年典禮 [5]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主要成就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12年秋天,威廉·勞倫斯·布拉格開始研究馬克思·馮·勞厄(Max von Laue)發現的X射線衍射現象,並於11月在《劍橋哲學學會學報》上發表了關於這個課題的第一篇論文。1912年到1914年和父親一起工作,研究的成果在1915年以摘要形式發表,題為“X射線和晶體結構”,改論文創立了X射線晶體結構分析,提出晶體衍射理論,建立了布拉格公式,並改進了X射線分光計。1915年與父親合寫了許多關於晶體結構的科學論文:《結晶狀態》(1934年),《電學》(1936年),《礦物的原子結構》(1937年)。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後來的主要興趣是應用X射線分析蛋白質分子的結構,這項工作先是在劍橋大學的卡文迪什實驗室進行,後來他在皇家研究所戴維-法拉第實驗室時繼續了這項研究。這項研究獲得了成功,第一次確定了生命物質極其複雜的分子結構。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14年
巴納德獎章
-
1915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8年
大英帝國勳章
1918年
軍功十字勳章
1921年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1931年
休斯獎章
英國皇家學會
1946年
皇家獎章
英國皇家學會
1948年
羅布林獎章
美國礦物學會
-
美國、法國、瑞典、中國、荷蘭、比利時等國科學院名譽院士
-
法國礦物和結晶學會名譽會員
科隆大學榮譽哲學博士學位
聖安得魯斯大學榮譽法律博士學位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社會任職



1912年—1919年
法國聲波測繪地圖總局技術顧問
1958年—1960年
頻率顧問委員會主席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出生時,他的父親威廉·亨利·布拉格是阿德萊德大學數學和物理學教授,母親格温多琳(Gwendoline)是南澳大利亞政府天文學家查爾斯·託德(Charles Todd)的女兒 [2]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人物評價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與父親威廉·亨利·布拉格對於建立X射線波長,入射角和晶體內部原子層之間的距離之間的關係作出了貢獻(Their contributions included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velength of the X-ray, its angle of incidenc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tomic layers inside the crystal) [3]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