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姬鵬飛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鎖定
姬鵬飛(1910年2月2日-2000年2月10日),原名姬宏邠,曾用名吉洛 [1]  ,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外交戰線的傑出領導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原副總理,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1] 
中文名
姬鵬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0年2月2日
逝世日期
2000年2月10日
出生地
山西省臨晉縣(今臨猗縣)東張鎮東張村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姬鵬飛人物生平

年輕時的姬鵬飛 年輕時的姬鵬飛
1910年2月2日,出生于山西省臨晉縣(今臨猗縣)東張鎮東張村。他幼年喪母,在讀完初中一年級課程之後,16歲到西安謀生,考入馮玉祥軍隊辦的陸軍醫院學習。其間,他受到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薰陶,閲讀了《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和其他進步書籍,參加了李大釗同志被殺害後的悼念活動。
1931年12月,姬鵬飛同志參加“寧都暴動”,後任紅五軍團軍醫處處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的贛州、龍巖、漳州、水口等戰役。
他於1933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8月調任紅五軍團衞生部部長。
1934年10月任中央軍委衞生部保健局副局長,並帶領野戰醫院參加長征。
1935年5月改任紅一軍團衞生部主任。長征到達陝北後,歷任軍委衞生部醫政科科長、中央軍委後方衞生部部長。
從1937年1月起,先後在中央黨校、抗大和馬列學院比較系統地學習了馬列主義基本理論。
1938年11月,姬鵬飛同志從延安到安徽,任新四軍後方政治處主任兼新四軍軍醫處政治協理員,參與建立了新四軍後方醫院。
1940年春,任新四軍蘇北挺進縱隊政治部主任。他堅決執行黨中央確定的“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新四軍發展方針,參與指揮稱之為“東進序曲”的郭村保衞戰和黃橋戰役,為新四軍在蘇南站穩腳根,建設蘇中抗日根據地作出了貢獻。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姬鵬飛同志任新四軍一師一旅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調任一師三旅政治委員兼蘇中四分區軍政委員會書記、蘇中區第四地委書記、軍分區政治委員,蘇中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全面負責該地區黨、政、軍、羣的領導工作。
從1943年4月至1944年10月,他在上級黨委的指導下,動員和團結各階層民眾,以頑強的鬥志,在原地堅持武裝鬥爭,運用機動靈活的戰術,在河網地帶勝利地粉碎了日偽瘋狂的梳篦式大“清鄉”,為抗日戰爭寫下了絢麗的一頁。日本宣佈投降後,他參與指揮了興化、鹽城戰役,拔除了運河沿岸和通榆公路上的日偽據點,使蘇北、蘇中、蘇南解放區聯成一片,為以後的蘇中戰役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解放戰爭中,姬鵬飛同志先後擔任蘇中軍區第七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十縱隊政治委員,蘇中區黨委書記、蘇中軍區政治委員,華中指揮所副政治委員,第十一縱隊政治委員,蘇北兵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兵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浙江省軍區副政治委員等職,為勝利地進行蘇中七戰七捷、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攻佔杭州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是我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和軍事指揮員。姬鵬飛同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功勳。
1949年11月,中央調姬鵬飛同志到外交戰線工作。
從1950年9月起,他先後被任命為我國駐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使團團長和首任特命全權大使。他積極促進兩國人民間的友好交往,努力發展兩國間的友好關係,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中央交託的重要外交使命。他積極開展外交活動,以新中國嶄新的外交風範贏得了駐在國的尊敬和欽佩,被譽為中國政府的傑出代表和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按照建國初期中央關於外交工作的方針,他對我國駐外機構的創建和首批外交人員的培養進行了創造性的探索和實踐,其經驗受到中央的肯定和讚揚,並在駐外機構中推廣。
從1954年9月起,姬鵬飛同志先後擔任外交部副部長、常務副部長、代理部長、部長,時間長達20年。在此期間,他堅定地貫徹執行毛澤東同志制定的外交路線,在周恩來同志的直接領導下,參與了我國一系列重大外交方針、政策的制定並主持組織實施。他參與了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關係正常化等重大外交活動。他有豐富的外交實踐經驗,在處理涉外事件和外交談判中,堅持原則,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他十分重視新中國外交隊伍的建設,注意言傳身教,努力把黨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思想工作作風植根於外交幹部隊伍中,同時高度重視對各種外交專業人才的訓練和培養。在幹部的任用上,他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堅持走羣眾路線,為外交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他善於團結一班人,充分發揚民主,注意發揮其他領導成員的作用。他為我國外交工作的發展和外交隊伍的建設傾注了全部心血,對新中國的外交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文化大革命”中,姬鵬飛同志受到林彪和“四人幫”的殘酷迫害和打擊。面對林彪、“四人幫”對中央外交路線的嚴重破壞和干擾,他堅持原則,堅持真理,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他忍辱負重,忠於職守,在極為艱難複雜的條件下,堅定不移地執行了中央制定的外交政策,維護了我國的尊嚴。
1975年1月,姬鵬飛同志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根據中央的指示精神,他積極參與重建在“文化大革命”中癱瘓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機構1978年,他參與領導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後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他為全國人大恢復並全面開展工作,特別是加強全國人大同世界各國議會之間的友好交往進行了開拓性工作。
自1979年1月起,姬鵬飛同志先後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國務院機關黨組書記,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國務委員、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等職務。他為加強國務院機關建設,恢復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做了許多工作。他受中央委託,處理了大量的黨政軍民各方面的涉外事務。他領導中聯部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總結歷史經驗,在處理黨際關係上恢復了“實事求是”和“獨立自主”的原則,大幅度果斷調整黨的對外交往方針政策;陸續恢復了同各國共產黨的關係;建立和開拓同發展中國家民族民主政黨的友好合作;打破傳統觀念,開始同各國社會黨、社會民主黨、工黨和其他類型政黨進行接觸與交往,廣交朋友,使黨的對外工作空前擴大和活躍。他為全面恢復我國的對外交往,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係,作出了重大貢獻。
1983年8月,姬鵬飛同志兼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負責香港、澳門迴歸祖國的有關準備工作。他遵照鄧小平同志的指示,按照“一國兩制”的方針和中央制定的對香港的一系列政策,參與指導中國政府代表團與英方就香港前途問題舉行的艱苦談判,付出了大量心血。
1984年12月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簽署並於次年生效後,他被任命為全國人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主任委員,領導香港和內地的委員們,用4年零8個月的時間,創造性地完成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起草工作。他還指導了中國政府代表團與葡方關於澳門問題的談判,並擔任全國人大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主任委員,為中葡聯合聲明的簽署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工作的順利完成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在負責港澳工作期間,廣泛接觸和聯繫港澳各界人士,宣傳“一國兩制”的方針和政策。他不顧年事已高,幾次赴港澳訪問,廣交朋友,認真聽取港澳同胞的意見,受到港澳各界人士的好評和尊敬。姬鵬飛同志為香港和澳門的順利迴歸作出了傑出貢獻 [1] 
2000年2月10日13時52分,姬鵬飛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91歲 [1] 

姬鵬飛曾任職務

姬鵬飛同志是中共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在黨的第十二次、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1] 

姬鵬飛人物評價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姬鵬飛同志堅決擁護鄧小平同志領導全黨實現歷史性的偉大轉折,擁護並堅決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他注重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衷心擁護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他離開領導工作崗位後,仍然關心着黨和國家的大事,關心着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
姬鵬飛同志一貫忠於黨、忠於人民,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具有堅定的信念。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一貫堅持黨性原則,顧全大局,維護團結,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和政治生活準則,堅持民主集中制,維護黨中央的權威。他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理論聯繫實際,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處事沉穩。他對革命和建設事業,數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鞠躬盡瘁,嘔心瀝血,忘我工作。他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保持人民公僕的本色。他光明磊落,襟懷坦白,淡泊名利。他心胸豁達,作風民主,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堅持走羣眾路線。他平易近人,公道正派,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善於團結同志。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關心同志,愛護幹部,尤其關心培養年輕幹部。他廉潔奉公,不謀私利,嚴格要求自己。他的忘我革命精神和崇高道德品質,受到廣大幹部、羣眾的敬佩和稱頌。
姬鵬飛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為共產主義理想和黨的事業奮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逝世,是黨和人民的一大損失。我們要學習姬鵬飛同志的高尚品德和優良作風,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同心同德,艱苦奮鬥,為不斷推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和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而努力奮鬥。
姬鵬飛同志永垂不朽!(新華社北京2000年2月16日電) [1] 
姬鵬飛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為共產主義理想和黨的事業奮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我們要學習他對理想信念堅定不移、對黨和人民忠貞不渝的堅強意志;學習他光明磊落、襟懷坦白、立場堅定的革命情操;學習他刻苦鑽研、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優良作風;學習他尊重人才、關心幹部、團結同志的優秀品質。(紀念姬鵬飛同志誕辰100週年座談會)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