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姬囏

鎖定
周懿王姬囏(約前937—前892年),姬姓,名囏(jiān),周共王姬繄扈(yī hù)之子,西周第七位君主。
周懿王生性懦弱,繼位後政治日趨腐敗,國勢不斷衰落,由於西戎屢次進攻,他被迫將都城遷往犬丘(今陝西興平東南) [1-3] 
太平御覽》引《史記》:“懿王在位二十五年”。據白川靜的西周斷代銘器分類結果,周懿王在位時間有15年以上。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周懿王在位八年。
本    名
姬囏
別    名
周懿王
所處時代
周朝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地
無考
出生日期
約 公元前 937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 892年
主要成就
擊敗嚴狁,遷都犬丘 [3] 
諡    號
懿王
性    別

姬囏人物生平

姬囏繼承王位

周懿王姬囏(囏又作艱、堅),是周穆王姬滿之孫,周共王姬繄扈之子,約生於周穆王四十年(前937年)。周共王在位時,將姬囏立為太子。
周共王二十三年(前900年),共王薨,太子姬囏繼位,是為周懿王。 [4] 

姬囏諸戎侵周

周懿王繼位後政治日趨腐敗,國勢衰落。
周懿王元年,嚴允侵犯西周,國人深受其苦,作詩諷刺周懿王治國無能。 [5] 
周懿王七年,西戎侵略周境,一度兵臨宗周鎬京
周懿王十三年,北方翟人侵略岐周
成康昭穆時期,邊境戎狄一直被壓制,而周懿王即位後,他們不斷侵犯西周,甚至數次抵達京畿所在,證明此時西周國力衰落的很厲害。
國力衰弱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而統治者自身問題是重要原因之一。周懿王七年二月,朝廷任命益公牧統轄百事僚(天尹之職)。在任命辭中説:官僚驕橫淫奢,不顧先王制定的律令亂行暴虐,殘害小民,結果引起小民反抗,危及己身,都是咎由自取。嚴令益公牧要按先王政令辦事,明察確斷,以律量刑。這既證明周懿王有整頓朝綱之心,也證明了當時政治混亂的局面。而從事後的發展來看,周懿王並未能扭轉頹勢。周懿王二十一年,虢公奉懿王命率領周師北伐犬戎,結果大敗而歸。

姬囏王權不振

冊命制度是西周時期的一種任命、賞賜官員的制度,是周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也是彰顯王權非常重要的表現儀式。
《走簋》 [6]  、《衞簋》 [7]  、《免尊》 [8]  、《師毛父簋》 [9]  、《師奎父鼎》 [10]  、《豆閉簋》 [11]  、《輔師嫠簋》 [12]  、《揚簋》 [13]  、《免簋》 [14]  等彝器銘文表明,周昭王、周穆王時期的冊命制度,其主要標誌是在任命、賞賜的過程中出現了導引受命者的佑者和宣讀冊命的史官。
冊命制度進一步完善,是在任命、賞賜的過程中有朝覲周王的禮儀:“立中廷,北向”。要特別指出的是“立中廷,北向”並不是簡單地立於庭院中央面向北方,它實際上是接受冊命之前朝覲周王的兩種禮儀的名稱,相當於文章的標題。“立中廷”可能是受命者在佑者導引下到達接受冊命的位置的禮儀,而“北向”則可能是受命者到達接受冊命的位置後,對周王行拜見之禮的禮儀,這些可以從《望簋》 [15]  、《盠方彝》 [16]  、《救簋蓋》 [17]  《利鼎》 [18]  《師虎簋》 [19]  等彝器銘文中可以看出。
而周懿王時期的《師□鼎》 [20]  和《訇簋》 [21]  銘文都只記載了冊命的內容,卻沒有像前代那樣對整個冊命過程進行描述,昭穆時期宣讀冊命的史官在冊命過程中消失了身影。特別是《訇簋》中具體提到了諸侯進宮接受冊命:“王在射日宮,旦,王格,益公入佑訇。”過程卻沒有隻言片語。這表明,在冊命過程中朝覲周王的禮儀,顯然引起了元老大臣們的不滿,加劇了周王室與諸侯大臣之間的矛盾。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一些舊有的禮儀和制度被打破,不再呼史官宣讀冊命。
不僅如此,從□簋蓋 [22]  、同簋 [23]  等銘文中直接用“命”這個詞能夠看出,冊命程中宣讀冊命的人改為周懿王本人。由此可見,周王至高無上的光環這時已經開始消退。
《史記·周本紀》載:“懿王之時,王室遂衰”,至於具體衰落到什麼程度卻語焉不詳。這些彝器銘文正好可以補充史料的不足,從側面證明周懿王時王權不振的情況。
雖然周懿王治國能力欠佳,不過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着周王朝的政權。周懿王九年九月,懿王命益公徵眉國。益公獲勝,歸京向懿王報捷,並報告眉國酋長敖即將前來朝拜周王。同一年,周懿王委命呂服餘接替備仲,統轄週六師,賜六師將服;命申承其祖大祝之職,管轄豐人兼九戲祝。周室順利遷都也證明了這一點。

姬囏憂懼而終

周懿王七年(前893年)冬,西周遭遇特大自然災害,暴雨和冰雹襲擊王都槐裏,有許多家畜和家禽被冰雹打死,繼而寒流猛增,天氣奇冷,連嘉陵江和漢水都封凍。有的人來不及防寒,竟被活活凍死。 [24] 
周懿王十分迷信,因為“天再旦”感覺不祥,將國都從鎬京遷往新都犬丘 [2]  沒想到的是在新都依然諸事不順,出兵遠征犬戎被打得狼狽而歸,民生怨恨。緊接着降臨罕見的天災,王都附近一片狼籍。他感到十分恐懼,認為是上天在懲罰他,終日擔心天神會來索取性命,疑神疑鬼,寢食俱廢。
周懿王八年(前892年)春,周懿王去世,終年約四十六歲,諡號懿王,葬於畢原。史書上説“温柔賢善曰懿”,故諡號周懿王。
周懿王死後,其叔父姬闢方繼位,是為周孝王。 [25] 

姬囏為政舉措

姬囏擊敗嚴狁

周懿王二年(前898年),北方的狄人嚴狁入侵西周的發祥地宗周(今陝西岐山縣東北),瘋狂搶劫周人的財物,還殺死許多西周百姓。邊關守軍出擊,反而被嚴狁軍隊擊敗,敵軍乘勝追殺周軍,一直攻至岐山。岐山離王都鎬京距離不足二百千米,岐山的安危直接影響着鎬京。岐山守軍一面堅守關隘,一面接連向朝廷告急。周懿王姬囏急忙挑選國中精兵,同時徵調各諸侯國軍隊聯合出兵,北征嚴狁,保衞岐山。
周懿王命虢公統帥六師討伐嚴狁,大軍進至鳳翔(今陝西寶雞市鳳翔縣)一帶,與嚴狁軍相遇,雙方展開激烈的戰鬥。經過數日交戰,嚴狁軍被擊敗,逃歸本國。周軍在後追殺,迫使嚴狁人一直逃往太行山。

姬囏遷都槐裏

史書記載,周懿王三年(前897年),出現了“天再旦”的天文現象,即在一天之內,接連出現兩次天亮,實際上“天再旦”就是日出之後發生了日全食。
古人崇信天象,周懿王心中有一個陰影始終揮之不去,總覺得國都鎬京對他不利。經過反覆思考,他決定將國都遷往他處。周懿王親自選定新都為鎬京西北的犬丘(又名廢丘,今陝西興平東南) [26]  ,認為此地處於周人的祖源岐周與宗周鎬京之間,是最佳的建都之處,下令在全國徵調工匠,採辦建築材料,擇日開工營建新都。
周懿王四年(前896年)秋,犬丘的宮殿還沒有完全建造好,周懿王就迫不及待地下令遷都,“天再旦”的陰影始終籠罩在他心頭,他感覺多呆一天就多一分危險。在他的催促下,大臣們只好跟着他一起遷往新都。遷都後,周懿王將新都命名為槐裏

姬囏北伐犬戎

周懿王六年(前894年),由於多次遭受外敵入侵,周懿王感覺到軍隊建設的重要性,沒有強大的軍隊既不能約束國內的諸侯,也無法抵禦強大的外患。於是下令加大國防建設的投資,徵招國中青壯年參軍入伍。他任命虢公為主管軍隊的最高領導,擴大軍隊編制,加強軍事訓練。
位於周王朝西方的犬戎長期和周朝不睦,周穆王時曾經兩次征討,隨着周王朝國力的衰退,來自西北方的威脅再次嚴峻起來。周軍強大以後,周懿王親自檢閲這支威武之師,產生了征討四方稱霸天下的野心。
周懿王六年(前894年)秋,懿王命虢公率師北伐犬戎(今寧夏固原北),結果大敗而歸。征伐犬戎的失敗,喚醒了周懿王對外擴張的夢想,也打消他稱霸天下的野心。

姬囏歷史評價

周懿王在位期間,周朝開始走上衰微之路,京畿之地數次遭到戎狄侵略,以至於《史記》記載:“懿王之時,王室遂衰,詩人作刺。” [27] 
但周懿王不思進取,而是採取退避的消極態度,簡單的以遷都作為挽救國運的手段,進一步打擊了周王朝統治階級,使其相關利益和尊嚴都受到了嚴重損害,加劇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懿王之世,興居無節,號令不時,挈壺氏不能共其職,諸侯於是攜德” [28]  。而這也為他死後周孝王奪取王位準備了條件。

姬囏史籍記載

《竹書紀年》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 [27] 

姬囏家族成員

父:周共王姬繄扈
妻:姜氏
子:周夷王姬燮

姬囏相關考證

確定周懿王元年的依據是《竹書紀年》所載:“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鄭。”即天亮時分發生日食。
藉助速率強大的計算機和專業軟件,現代天文學已經可以推算古天象記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張培瑜對相關時代的日食狀況作出詳細計算,提出發生“天再旦”的周懿王元年為前926年或前899年。貴州工學院的葛真核算出:前926年或前899年確實發生日全食。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三位科學家的計算結果更為具體:“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鄭”指的是前899年4月21日凌晨5時48分發生的日食,陝西一帶可見。而“鄭”即今陝西華縣或鳳翔。以此推論,前899年就是周懿王元年。 [29-30] 
雖經數學推算,但缺乏實際驗證。1996年7月26日,“懿王元年”專題組報告:1997年3月9日,中國境內將發生20世紀最後一次日全食,其發生時間在新疆北部正好是天亮之際。於是決定多角度觀測這次日食,以印證“天再旦”的視覺感受,並使感受得到量化的理論表達。陝西天文台研究員劉次沅負責此專題研究,為使觀測結果能夠真正地説明問題,和專題組成員做了縝密的準備工作。 [30] 
日出時的天光變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很難定量表達,卻又必須定量表達。因此,劉次沅專題組首先對22個日出過程作了450次測量,並通過天體力學方法進行計算,得出一個可對日出時的日食現象進行數學描述的方法:
日全食發生時,當食分大於0.95,食甚發生在日出以後,就會發生很明顯的天光漸亮、轉暗、再轉亮的過程,即“天再旦”現象。實際觀測是否符合上述描述,是“天再旦”是否確為日全食記錄的關鍵。 [30] 
1997年3月9日,日全食發生。專題組收到60人從18個地點寄來的35份報告。在《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1999階段成果報告·簡稿·徵求意見稿》中,可以看到當時的觀測結果與結論:“觀測結果是:日出前,天已大亮,這時日全食發生,天黑下來,星星重現;幾分鐘後,日全食結束,天又一次放明。這一過程證實通過理論研究得出的天光視亮度變化曲線,與實際觀測的感覺一致,印證‘天再旦’為日全食記錄是可信的。所以,可以確定公元前899年為懿王元年。” [30] 
參考資料
  • 1.    《世本》:“懿王徙於犬丘。”
  • 2.    《史記》【正義】:括地誌雲:“犬丘故城一名槐裏,亦曰廢丘,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地埋志雲扶風槐裏縣,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廢丘,高祖三年更名槐裏也。”
  • 3.    秦末漢初雍王之都廢丘究竟在何處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0-03-15]
  • 4.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共王崩,子懿王畑立。
  • 5.    《史記》:“懿王之時,王室遂衰,詩人作刺。”
  • 6.    《走簋》:“隹王十又二年三月既朢庚寅,王才周,各大室,即位,司馬丼白[入]佑走,王呼作冊尹[冊命]走,□胥益,賜汝赤[韍、朱衡、□]旗,用事。”
  • 7.    《衞簋》:“隹八月初吉丁亥,王客於康宮,榮伯佑衞入,即立,王增命衞,□赤韍、鋚勒。”
  • 8.    《免尊》:“隹六月初吉,王才鄭,丁亥,王各大室。丼叔佑免。王蔑免歷,令史懋賜免緇韍、冋衡。作司工。”
  • 9.    《師毛父簋》:“隹六月既生霸戊戌,旦,王各於大室,師毛父即立,丼伯佑,內史冊命,賜赤韍賜。”
  • 10.    《師奎父鼎》:“隹六月既生霸庚寅,王各於大室,司馬丼白佑師□父,王乎內史駒冊命師□父,賜緇韍、冋衡、黹純、戈琱□、旗,用司乃父官、友。”
  • 11.    《豆閉簋》:“唯王二月既生霸,辰才戊寅,王各於師戲大室。井白入佑豆閉,王乎內史冊命豆閉。王曰:閉,賜汝織衣、□市、鑾旗。用抄乃祖考事,司□俞邦君司馬、弓、矢。”
  • 12.    《輔師嫠簋》:“隹王九月既生霸甲寅,王才周康宮,即位,榮伯入佑輔師□,王乎乍冊尹冊命嫠,曰:更乃祖考司輔,哉賜汝緇韍,素衡、鑾□,今餘增乃命,賜汝玄衣、黹純、赤韍、朱衡、戈彤緌琱□、旗五日,用事。”
  • 13.    《揚簋》:“隹王九月既生霸庚寅,王才周康宮,旦,王各大室,即位,司徒單白入佑揚,王乎內史史敖冊命揚,王若曰:揚,作司工,官司量田佃、眔司位、眔司芻、眔司寇、眔司工事,賜汝赤□韍、鑾旗,訊訟,取□五鋝。”
  • 14.    《免簋》:“隹十又二月,王才周,昧爽,王各於大廟,丼叔佑免,即命,王授作冊尹者書,俾冊命免,曰:令汝胥周師司廩,賜汝赤□韍,用事。”
  • 15.    《望簋》:“隹王十又三年六月初吉戊戌,王才周康宮新宮,旦,王各大室,即位,宰倗父佑望入門立中廷,北向,王呼史年冊命望:‘司畢王家,賜汝赤韍、鑾,用事。’”
  • 16.    《盠方彝》:“唯八月初吉丁亥,王各於周廟,穆公佑盠,立於中廷,北向,王(呼)冊命尹,賜盠:赤韍、幽衡、鋚勒,曰:用司六師王行,叁有司:司土、司馬、司工,王命盠曰:□司六師暨八師藝。”
  • 17.    《救簋蓋》:“隹二月初吉,王才師司馬宮大室,即位,丼伯入佑救,立中廷,北向,內史尹冊賜救,玄衣、黹純、旗四日,用大備,於五邑守堰。”
  • 18.    《利鼎》:“唯王九月丁亥,王客於般宮,丼伯入佑利,立中廷,北向,王呼乍命內史冊命利,曰:賜汝赤□韍、□旗,用事。”
  • 19.    《師虎簋》:“隹元年六月既朢甲戌,王才杜□,格於大室,丼白入佑師虎,即立中廷,北向,王呼內史吳曰:‘冊命虎。’王若曰:‘虎,載先王既命乃祖考事,嫡官司左右戲緐荊,今餘唯帥型先王命,命汝更乃祖考,嫡司左右戲緐荊,敬夙夜勿廢朕命,賜汝赤舄,用事。’”
  • 20.    《師□鼎》:“唯王八祀正月,辰在丁卯。王曰:‘師□!汝克藎乃身,臣朕皇考穆穆王,用乃孔德遜純,乃用心引正乃闢安德。唯餘小子肈淑先王德,賜汝玄袞、□純、赤韍、朱衡、□□、太師金膺、鋚勒。用型乃聖祖考,鄰明令闢前王,事餘一人。’ □拜稽首,休伯太師肩□臣皇辟,天子亦弗忘公上父胡德,□□□伯太師丕自作,小子夙夕尃由先祖烈德,用臣皇辟。伯亦克歀由先祖□,孫子,一□皇辟懿德,用保王身。□敢釐王,俾天子萬年,□□伯太師武,臣保天子,用厥烈祖介德。□敢敢對王休。用綏。作公上父尊於朕考郭季易父□宗。”
  • 21.    《訇簋》:“王若曰:訇丕顯文、武,受命,則乃祖奠周邦,今餘命汝嫡官司邑人,先虎臣後庸:西門夷、秦夷、京夷、□夷、師笭、側薪、□華夷、弁豸夷、□人、成周走亞、戍、秦人、降人、服夷,賜汝玄衣黹純、緇韍、絅衡、戈琱□、厚柲、彤緌、鑾旗、鋚勒,用事。訇稽首,對揚天子休命,用作文祖乙伯、同姬尊簋,訇萬年子子孫永寶用。唯王十又七祀,王在射日宮,旦,王格,益公入佑訇。”
  • 22.    □簋蓋:“隹正月乙子(巳),王各於大室,穆公入佑□,立中廷,北向,王曰:命汝作司土,官司耤田,賜汝織衣、赤□韍、鑾旗、楚走馬,取□五鋝,用事。”
  • 23.    同簋:“隹(唯)十又二月初吉丁丑,王才宗周,各於大廟,榮伯佑同,立中廷,北向,王命同:佐佑吳大父司場、林、吳虞、牧,自淲東至於河,厥朔至於玄水,世孫孫子子佐佑吳大父,毋汝有閒。”
  • 24.    《太平御覽·卷八十四》引《史記》載:“周孝(懿)王七年,厲王生,冬大雨雹,牛馬死,江、漢俱凍。”
  • 25.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懿王崩,共王弟闢方立,是為孝王。
  • 26.    《世本》:“懿王徙於犬丘。”宋衷注云:“(犬丘)一曰廢丘,今槐裏是也。”
  • 27.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12-17]
  • 28.    《古本竹書紀年·周紀·懿王》
  • 29.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王震中《中國早期的國家形態及其熱點問題》
  • 30.    《夏商周斷代工程斷想④驗證“天再旦”》中國青年報,1999年12月22日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