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姥姥

(稱謂)

鎖定
姥姥,即母親的母親的尊稱。英文中與奶奶稱呼無異:grandmother,口語:grandma。例如中國標準漢語普通話稱母親的母親、父親為姥姥、姥爺。
安徽合肥、舒城、蕪湖部分地區也尊稱姨娘/姑娘為姥姥。 [1] 
老年女性的稱呼。
又指,姨媽,姨姥姥
引申義,神明稱謂,如天姥。
中文名
姥姥
外文名
grandmother
拼    音
lǎo lao
近義詞
外婆

姥姥主要含義

姥 :對女性的尊稱。本意,母親與男性對愛人(愛姥)的尊稱。
姥姥 :北方指母親的母親,南方稱家婆、外婆等。
姥姥[(maternal)grandmother]∶尊稱王母,女性,神仙,天尊,接生姥的尊稱。
姥娘(lǎo niáng)

姥姥漢字釋義

姥姥造字方法

形聲。從女,老聲。〈名〉

姥姥姥lǎomǔ

①尊稱母親的母親。
②尊稱接生的女性(因為母親生產時,容易陰陽兩相隔,接生姥相當於救了孩子與母親,所以尊稱姥姥)。
③姥姥天尊,比如無極老姥,驪山老姥鬥姥天尊。 姥娘:姥姥。
①稱母親的母親。
②古稱老年女性。
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三:“姥,今以女老者為姥也。”
《晉書·王羲之傳》:“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宋·陸游《阿姥》:“阿姥龍鍾七十強。”
清·黃宗羲《吳處士墓碣銘》:“世悲陳同父所志,不過逸民裏姥。”未至十餘里,有一客姥,居店賣食。《世説新語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臯記下》:“有婦人四五,或姥或少。”
③母親的尊稱。
《樂府詩集橫吹曲辭琅琊王歌辭》:“公死姥更嫁,孤兒甚可憐。”
北周·衞元嵩《元包經少陰》:“稚牧於姥,子育於母也。”
婆母的尊稱。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⑤指教女子以女德、女言、女容、女功的女教師。
《廣韻姥韻》:“姥,女師也。”
⑥姓。
《廣韻姥韻》:“姥,姓。出何承天纂文》。”
⑦神明稱謂,姥姥天尊,天姥,無極老姥之女,地姥之姊,位於浙江東部。

姥姥常用詞組

【阿姥】:①母親的古稱。②對老年女性的稱呼。
【老姥mǔ】:①對老年女性的稱呼。②女子婆母的自稱。《孔雀東南飛/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姥姥】①稱母親的母親。②神明稱謂:姥姥天尊,姥姥神:無極姥姥,太極姥姥,皇極姥姥,驪山姥姥,泰山姥姥,灶王姥姥,倉王姥姥等。
【太姥】:老年女性的尊稱。
【老太姥/太老姥】:德高望重的女性的尊稱。
【寶姥】:神仙。
【周姥】:稱周公的夫人。
【東姥】:即東王母。五老之一。
【西姥】:即西王母
【太姥】:太姥天尊,在福建福鼎縣境。海拔917米。有五十四峯、四十五石、二十四洞、十巖、九泉、三溪。著名勝景有一線天、九鯉朝天、七星洞、一片瓦、二佛談經、仙人鋸板、雲標石和國興寺、玉湖庵、白雲山等。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天姥】:天姥天尊。在浙江省嵊縣與新昌縣之間。
【地姥】:天姥天尊之妹。無極老姥之女。
鬥姥】 :①亦作“鬥姥天尊”、"先天道姥",道教所信奉的女神。②傳説為北斗眾星之母。宋元以來崇奉漸盛,尊為"先天鬥姥大聖元君"。
【乳姥】:rǔ lǎo:乳母。 宋 沈括 《夢溪筆談·人事一》:“ 許懷德 為殿帥,嘗有一舉人,因 懷德 乳姥,求為門客, 懷德 許之。”
【媧姥】:媧皇/女媧
太姥姥】:母親的奶奶。
太姥爺】:母親的爺爺。
【媒姥】:méi lǎo:媒人。宋 龐元英《文昌雜錄·嫁杏》:“昔見朝議大夫 李冠卿,説 揚州 所居堂前杏一窠,極大,花多而不實。適有一媒姥,見如此,笑謂家人曰:‘來年與嫁了此杏。’”
【酒姥】:酒姥酒家老人。 宋 孫覿《富陽道中》詩:“白帽炎州客,青裙酒姥家。”
【咪姥】:mī lǎo:是苗族語中伯母的意思。咪,意為母親;姥,意為老。
【師姥】:醫姥/巫師。
【孟姥】:傳説中的船神名。
【孟姥孟爺】:傳説中的船神。
夢遊天姥吟留別】:詩篇名。唐代李白作。天姥,山名,在今浙江新昌東南。寫作者夢遊...
【姥娘】:方言,指外祖母。
姥爺】:是對外祖父的日常口語稱呼,即母親的父親。
茶姥】:道教中傳説的女神仙,女茶仙。《墉城集仙錄》等書中有她的記載。
姨姥姥】:母父的姨母的尊稱。
姑姥姥】:母父的姑母的尊稱。
舅姥姥】:母父的舅母的尊稱。
叔姥姥】:母父的叔母的尊稱。

姥姥概況信息

姥 mǔ
未錄入百家姓之內,是現有的較為稀少的姓氏之一。在江蘇、台灣境內有少量居民。

姥姥姓氏來源

姥山實為化名,是由“陷巢州”傳説化得。鄉賢李鴻章曾自問自答:“山曷以姥名?按《寰宇記》:巢湖將陷,有巫嫗前知,南走得免。後人神之,立廟以祀。今湖中姥山廟尚存。”何時化得?“顧山名不見史策,惟唐羅隱有姥山詩”。(《姥山塔碑記》)羅隱遊歷約在855年前後,姥山得名應在此前。又名聖妃山、聖女山,是為封號、尊稱。山名緣廟,起於晉代。“巢湖聖妃廟,在姥山。廟晉時敕建。”(《廬州府志》)唐中和年間廟毀於戰亂,後於龍紀元年(889年)重建,改稱“巢湖太姥廟”。這位為民敬仰的“巢湖太姥”是誰,哪裏人?南唐學者章震明確告訴我們:“巢湖太姥者,姓寧氏,則古巢州人也。”(《重建巢湖太姥廟記》)清代巢湖文史專家李恩綬一再考論,“蓋此神姥,姓傳寧氏,居隸巢州”;“姥姓寧氏,古巢州人”。(光緒巢湖志》)那麼為何民間傳稱焦姥?學者據巢湖周邊鄉風民俗解析,設若太姥本姓寧,嫁焦氏,官文正記寧氏,民間俗稱焦姥;依孃家稱寧氏,據婆家稱焦姥;平時談論稱焦姥;祭祀敬香呼太姥。稱呼不同,實為一人。

姥姥由來

在漢代及之後的著書中亦屢見不鮮。《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晉書·王羲之傳》:“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樂府詩集·橫吹曲辭·琅琊王歌辭》:“公死姥更嫁,孤兒甚可憐。”北周衞元嵩《元包經·少陰》:“稚牧於姥,子育於母也。”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臯記下》:“有婦人四五,或姥或少。”陸游《阿姥》:“阿姥龍鍾七十強。”字書最早收入此字者,大約是唐玄應的《一切經音義》,《廣韻》亦收入此字,注音莫補切,上姥明。從歷代的用例來看,此字既讀莫補切,亦讀如老音的盧晧切。其含義,有《漢語大字典》所説的“年老的婦人”的意思,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三即解釋説:“姥,今以女老者為姥也。”有“母親”的意思,還有《廣韻·姥韻》解釋的“姥,女師也”的意思。求之書證,借“姥”為形,以“老”為音,來稱呼王母,大概不晚於明代。明代的湖南臨湘沈榜,在其《宛署雜記》卷十七中第一次明確使用了“姥姥”二字:“孫稱母之母曰老姥,母之父曰老爺。”晚於沈榜的明代江西宜春張自烈,在其《正字通·女部》中説:“嫽,即媪之轉聲,義與媪通。今人稱王母為嫽嫽。”沈榜用“姥”,張自烈用“嫽”,用字不同,讀音釋義全同。後世,“姥”字通行,而“嫽”字僅存於《正字通》中。張自烈用的“嫽”雖未通行,但他説的“媪之轉聲,義與媪通”,倒給後人不少啓發,章炳麟的《新方言·釋親屬》中即説:“山西平陽呼祖母曰媪。”概而言之,今中國部分地方以“姥姥”稱王母,至晚在父系社會之前,即已在今中國流行。此由沈榜的《宛署雜記》可證。沈榜借用“姥”字,以表示這個音為盧晧切的稱呼,或許是緣於作為形聲字的“姥”,其表音的右文“老”即讀盧晧切,且漢唐宋元以來,有以“姥”稱老婦人之例。此字雖不必定為“姥”字,但用“姥”字,亦合唐宋之後俗詞書寫之慣例。張正烈的用“嫽”字,或許是因為“嫽”為上聲來母落蕭切,與盧晧切音近。但兩者相較,“嫽”之含義,與王母的稱謂相去較遠,這或許也是後世舍“嫽”而用“姥”之故。那麼,這個讀音為盧晧切,意思是王母的詞,究竟由何而來,當用何字?從語義上來看,除了“姥”字之外,還有一個“媪”字,也用以稱呼年老婦人。“媪”字,《廣韻》注音烏皓切,上晧影。《説文》解釋説:“媪,女老偁也。從女,昷聲。讀若奧。”“媪”字見於先秦典籍中,而“姥”字,大約為魏晉之後的用字,《廣韻》雖將“姥”字注音為莫補切,上姥明,但一般認為,其為“老”字的後起分化字,專用以指稱年老的婦人,玄應的《一切經音義》即説“姥,今以女老者為姥也”,含義與“媪”字相近,二者即使不是同源,也是同族。自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以“姥姥”稱呼王母,後世遂相沿襲用,一直至今。但“姥姥”二字,不見於明之前的著書中,“老姥”一詞倒屢見不鮮。《玉台新詠》所收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有“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之句,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一》中有“菩薩以足指按地,魔兵卻散,三女變為老姥”,《太平廣記》引南朝劉義慶《幽明錄·何比干》中有“門首有老姥,看可八十餘”,宋曾慥《高齋漫錄》中有“老姥自言病痁求藥,公隨行偶有藥,取以遺之”。這幾例中的“老姥”皆為老婦人之意。但從用字及稱謂的傳承來看,沈榜所説的“姥姥”,當由“老姥”而來,二者讀音雖同,但含義有別,由泛稱年老婦人,轉而專用以指“母之母”,這也或許是沈榜記作“姥姥”,而不作“老姥”的緣由之一。再由“老姥”上溯,則當為秦漢之前的“老媪”。按照時序,隨著語音之變,語義之變和用字之變,先有“媪”和“老媪”,然後有“姥”和“老姥”,再然後,便有了“姥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