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姜飛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

鎖定
姜飛,男,漢族,1971年6月生,河北昌黎人,研究生學歷,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9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4年7月參加工作。 [2]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黨委常委、副校長(副院長)。兼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外國新聞傳播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學研究所傳播學研究室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2] 
研究領域:傳播學、跨文化傳播、新媒體,傳播思想史等。主持並完成多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以及中國社科院項目,出版學術專著多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專著獲“胡繩獎”“吳玉章獎”。曾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決策信息一等獎。 [2] 
中文名
姜飛
出生日期
1971年
畢業院校
四川大學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河北昌黎
代表作品
《跨文化傳播的後殖民語境》《傳播與文化》
職    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
職    稱
教授

目錄

姜飛個人簡介

姜飛,男,漢族,1971年6月生,河北昌黎人,研究生學歷,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9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4年7月參加工作。 [2]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黨委常委、副校長(副院長)。兼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外國新聞傳播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學研究所傳播學研究室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2] 
學術興趣:傳播學理論、跨文化傳播、媒介話語、後殖民文化批評理論研究等。 [1] 

姜飛專著

跨文化傳播的後殖民語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主編:《海外傳媒在中國》(中國文聯出版社);合著:《網絡傳播與社會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合著:《全球傳播大視野》(社科文獻出版社)。
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外社會科學》《新聞大學》《文藝理論與批評》《外國文學研究》《中國新聞年鑑》等學術雜誌發表論文多篇。在《光明日報》等媒體發表學術論文、專欄文章、新聞作品多篇。
部分課題研究:
1. 參與並完成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A類,“21世紀世界傳媒戰略格局研究”;
2. 參與國家社科規劃辦重大課題,“新型媒體的引導和管理”;
3. 參與國家社科規劃辦重大課題,“中外文化交流與比較”;
4.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B類,“跨文化傳播視點研究”;
5.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媒介話語:語言與意識的博弈》。
部分論文:
1. “民族意識的復甦還了美國原來的國家特性——評亨廷頓在《我們是誰:美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一書中的哀嘆”,《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
2. “美國的傳播霸權及其激發的世界範圍內的文化保護”,《對外大傳播》2005年第4期。
3. “歐洲的文化保護意識及策略”,《對外大傳播》2005年第10期。
4. “東方學的變遷與美國當代東方學”,《光明日報》2004年11月30日理論版。
5. “跨文化傳播的後殖民語境”,《新聞與傳播研究》2004年第1期。
6. “後殖民時代的話語陷阱”,《河北學刊》2004年第4期。
7. “數字時代的文化傾銷”,《理論與創作》2004年第3期。
8. “2003年傳播學研究綜述”,《中國新聞年鑑》2004年卷。(合作)
9. “2004年傳播學研究綜述”,《中國新聞年鑑》2005年卷。(合作)
10. “後殖民視野中的‘第四世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
11. “後殖民主義視野中的西方媒介”,《新聞與傳播研究》2003年第1期。
12. “全球化與新殖民文化”,《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年第3期。(合作)
13. “後殖民理論探源”,《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年第5期。
14. “馬克思主義與後殖民批評”,《外國文學研究》2001年第2期。
15. “‘皖南事變’中的《新中華報》”,《新聞大學》2000年夏季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