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姜生元

鎖定
姜生元,1969年生,工學博士,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宇航空間機構及控制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骨幹教師,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負責人。兼任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振動工程學會衝擊與防護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空間機構分會常委委員、《深空探測學報》編委等學術職務。 [1] 
主要研究方向為地外天體採樣探測技術和宇航空間機構及控制技術研究。作為技術負責和參研骨幹完成了探月二期玉兔號月球車轉移機構、嫦娥五號月面鑽取採樣關鍵技術及型號產品研製、天問一號火星車轉移機構等重大專項課題。前瞻性開展了星壤剖面侵徹式探測、月壤水冰組構模擬、月壤水冰物性觸探與解譯等新技術研究。相關成果獲省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曾獲探月工期三期關鍵技術攻關優秀個人、全國優秀教師、省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獲授權發明專利12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
中文名
姜生元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滿
出生地
吉林白城
畢業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宇航空間機構及控制、星球採樣探測
學術代表作
嫦娥五號月面採樣關鍵技術及應用
主要成就
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職    稱
哈爾濱工業大學長聘教授

姜生元研究方向

1. 地外天體採樣探測:針對月球、火星和小天體的採樣探測重大工程與科學需求,解決星壤水冰組構模擬、星壤力/熱/電及揮發分就位觸探及反演、機-壤相互作用動態響應物理場建模等機理性科學問題,攻克採樣探測系統方案構建、高效能高保真採樣、觸探傳感關聯探測、智能探具設計與仿真等關鍵技術,為國家星球採樣探測工程提供新方案、新技術和新載荷。
2. 星球探測機器人:針對無人月球基地、載人登月、火星基地等重大工程需求,解決星球礦物資源在軌勘查與甄選、高效能採集與資源化轉化方法等基礎性問題,攻克星表多智能體協同作業方法、高效能礦物採集、礦物資源原位轉化與利用(水/氧氣等)、在軌智造與構建等關鍵技術,為國家後續任務提供新方案、新技術和新智能裝備。
3. 宇航空間機構及控制:針對航天器和深空探測器及載荷系統的機械作動與高可靠服役問題,解決宇航空間機構設計理論與方法、低成本高置信驗證方法等基礎性問題,攻克宇航空間機構設計與仿真、高擬實度地面驗證方法、狀態感知與智能操控一體化、典型機構及其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為國家後續深空探測任務提供結構&機構&傳感一體化新技術和新產品。

姜生元科研閲歷

月面採樣技術與應用:全程參與了我國探月工程三期月面採樣關鍵技術攻關及型號產品研製工作。攻克了月壤剖面模擬、取芯鑽具與月壤作用機理、取芯鑽具設計、鑽進策略與鑽進規程、鑽取採樣地面模擬與驗證等多項關鍵技術,與航天工程部門聯合研製了“嫦娥五號”月面鑽取採樣裝置。
月球車轉移技術與應用:針對探測器落月後月球車的月面轉移任務,克服了月面着陸環境複雜、着陸姿態及月壤條件非確知、機構的尺度和質量要求苛刻等技術難點,完成了平擺聯動式月球車轉移機構關鍵技術攻關和原理樣機研製任務,與工程部門協作完成了初樣產品的研製工作。
火星車轉移技術與應用:針對探測器着陸火星後火星車的地面轉移任務,完成了轉移坡道多方案設計與驗證、擺轉成道/坡道防滑/地形地貌適應性設計、火星重力場下轉移特性地面驗證方法等關鍵技術,與工程部門協同完成了雙向抽展式火星車轉移坡道研製工作。
月壤水冰採樣探測技術與應用:針對月球南極永久陰影區採樣探測、主帶彗星次表層水冰及揮發分探測等需求,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月壤水冰組構模擬及就位觸探新方法和新技術研究,解決了基礎月壤原料、定量置水、常温制樣、深低温製冷、缺陷防控等關鍵問題,製備出批次化-240℃極端低温月壤水冰模擬樣本,為國家探月四期工程探測器及載荷設計提供了依據,正在開展就位觸探與採樣探測新技術研究。

姜生元人才培養

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博士生導師。培養博士研究生15人、碩士研究生25人、本科生科研助理40餘人。推行的“大學生科研助理”培養模式以及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基地建設方案,取得了顯著的餘人成效,相關成果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姜生元教育經歷

  1. 1998年-2001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工學博士
  2. 1996年-199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工學碩士
  3. 1988年-1992年,北方工業大學, 冶金機械專業,本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