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姜師度

鎖定
姜師度(?~723年),魏州魏縣(今河北魏縣)人,唐朝時期大臣,水利專家。
舉明經進士,出任丹陵縣尉,遷龍崗縣令,以清廉著稱。神龍初年,授易州刺史、河北道巡察使兼支度營田使,遷銀青光祿大夫、大理卿,拜司農正卿。唐玄宗即位後,歷任陝州刺史、河中尹、同州刺史、金紫光祿大夫、將作大匠。開元十一年(723年)去世,終年七十多歲。 [1] 
本    名
姜師度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魏州魏縣
逝世日期
723年
主要成就
同州刺史
御史中丞
將作大匠

姜師度人物生平

姜師度興修水利

姜師度,魏州魏縣人。考中明經科,調任丹陵尉、龍崗令,以清廉著稱。神龍初年,試任易州刺史、河北道巡察兼支度營田使。喜好興建,起初築渠於薊門,用來阻隔奚和契丹,在魏武帝舊渠的基礎上,連接大海開鑿平虜渠,用來通行運糧之路,從此停止海運,省功很多。 [2]  不久加銀青光祿大夫,多次升遷至大理卿。 [3] 
景雲二年(711年),升任司農卿。開元初年,任陝州刺史。太原倉是水陸兩運的匯合處,從這裏轉運到各河中,姜師度派人依據高處造倉房開地道,使米直接注入船中,所以人們不再勞累,拜授太子詹事。 [4] 

姜師度引水灌田

唐玄宗李隆基遷移營州治所到柳城,拜授營田支度修築使。開元六年(718年),升任河中尹。安邑鹽池枯涸廢棄,姜師度徵發大量卒役,挖渠引水,設置鹽屯,公私獲利不淺。改任同州刺史。又引洛水灌溉朝邑、河西二縣,堵截河水灌入通靈陂,使荒棄田地二千頃成為上等田,設置十多屯。皇帝臨幸長春宮,讚賞他的功勞,下詔褒獎贊美,加金紫光祿大夫,賜帛三百匹。升任將作大匠。 [5] 
左拾遺劉彤建議徵收專賣天下鹽鐵税利納入官庫,免除貧民的賦税,下詔户部侍郎強循和姜師度一起暫且任御史中丞,會集諸道按察使商議專賣的方法,不久被議論者阻撓,擱置沒有實行。開元十一年(723年)去世,終年七十多歲。 [6] 

姜師度軼事典故

仰天相地
姜師度喜好修築渠漕,所到之處徭役不絕,所修築的渠漕不是馬上都能見到好處,然而所做一切定為後世謀利。這時太史令傅孝忠因知星象顯名,時人作諺語説:“孝忠知仰天,師度知相地。”嘲笑他們的嗜好。 [7] 
參考資料
  • 1.    關於公佈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的通知  .水利部[引用日期2019-12-06]
  • 2.    《新唐書-卷一百》:姜師度,魏州魏人。擢明經,調丹陵尉、龍崗令,有清白稱。神龍初,試為易州刺史、河北道巡察,兼支度營田使。好興作,始廝溝於薊門,以限奚、契丹,循魏武帝故跡,並海鑿平虜渠,以通餉路,罷海運,省功多。
  • 3.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下》:尋加銀青光祿大夫,累遷大理卿。
  • 4.    《新唐書-卷一百》:遷司農卿。出為陝州刺史。太原倉水陸運所湊,轉屬諸河,師度使依高為廥,而注米於舟,以故人不勞。拜太子詹事。
  • 5.    《新唐書-卷一百》:玄宗徙營州治柳城,拜營田支度脩築使。進為河中尹。安邑鹽池涸廢,師度大發卒,洫引其流,置鹽屯,公私收利不貲。徙同州刺史。又派洛灌朝邑、河西二縣,閼河以灌通靈陂,收棄地二千頃為上田,置十餘屯。帝幸長春宮,嘉其功,下詔褒美,加金紫光祿大夫,賜帛三百匹。進將作大匠。
  • 6.    《新唐書-卷一百》:左拾遺劉彤建榷天下鹽鐵利內之官,免貧民賦,詔户部侍郎強循與師度並假御史中丞,會諸道按察使議所以榷之之法,俄為議者沮,閣不行。卒,年七十餘。
  • 7.    《新唐書-卷一百》:師度喜渠漕,所至繇役紛紜,不能皆便,然所就必為後世利。是時太史令傅孝忠以知星顯,時為語曰:"孝忠知仰天,師度知相地。"嘲所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