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姜家莊

鎖定
姜家莊是位於海陽市政府駐地西10公里處的一個村。
中文名
姜家莊
別    名
峒嶺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寧海州

姜家莊概況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另一説為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姜姓由寧海州峒嶺村(今屬乳山市)來此定居建村,以姓命名姜家莊。 姜家莊位於海陽市政府駐地西10公里處,地處東經121°04′,北緯36°45′。東與野雞夼村相鄰,北與東西上莊山泊相連,西與西嵐口村接壤,南臨裏店水庫,隸屬二十里店鎮。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大豆、花生、蘋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351户,1096人。有姜、趙、李、紀、祁、高、張、孫、劉等9姓,均為漢族。

姜家莊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姜家莊小學,學生30多人,教師2人。建國後,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育質量穩步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110人。村民有1人獲得農藝師職稱。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僅100公斤左右,過着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50公斤。1978年,全村收入134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3500元,有各種車輛150輛,摩托車120輛,電話208部,彩電250台,電冰箱60台,洗衣機15台。
村莊建設解放前,全村160户,村民90%住的是草房,人均住房面積不足8平方米。1960年,因修龍門水庫,上級撥款,全村搬遷至公路以東,統一規劃,建成新村,街道寬闊、衚衕整齊。1984年以來,在公路以西硬化了兩個新房區的街道。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5平方米。
集體福利自1977年以來,隨着集體經濟不斷髮展壯大,村民福利也逐步提高。1977年,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1年,修自來水蓄水池,全村用上了自來水。1999年,全村安裝有線電視。至2002年,全村已安裝程控電話208部,成了全鎮最早的電話村之一。

姜家莊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春,中共龍山區委派張俊義來村,發展姜作舟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又發展姜立明、姜作興、姜文鑄、姜風山、紀川祥等人入黨,併成立黨支部,姜作舟任黨支部書記。
在黨支部領導下,組織民兵參軍參戰,成立互助組,領導貧僱農減租減息,進行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 1942年以來,曾有姜作舟、紀川見、姜之甸、姜恆富、姜恆堂、姜文梓、姜兆玉、姜文智、姜兆坤擔任黨支部書記。2002年,姜文龍主持支部工作,全村有黨員45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立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複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
曾有紀川祥、姜作蘇、姜炳新、姜中會、姜文梓、姜恆堂、姜雲太、紀洪壽、姜文龍、姜文西擔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