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姜女石遺址

鎖定
姜女石遺址,是秦至西漢前期行宮遺址,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萬家鎮的止錨灣海濱,西距山海關15千米 [1]  ,因姜女石遺址的中軸線正對海中被稱為姜女石(又稱“姜女墳”)的三塊礁石而得名 [2]  ,佔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 [3] 
姜女石遺址出土大量的瓦件、磚、井圈、柱礎、排水管等建築構件 [4]  ,有夔紋大瓦當、變形夔紋半瓦當和巨型空心磚,並發現高台多級建築,以及地下版築夯基 [3]  。姜女石遺址綏中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弘揚綏中歷史文化、考古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5] 
1988年1月13日,姜女石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中文名
姜女石遺址
地理位置
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萬家鎮的止錨灣海濱
門票價格
30元/人次
佔地面積
15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III—208
分類號
V—28
所處時代
秦漢

姜女石遺址歷史沿革

姜女石遺址全景圖 姜女石遺址全景圖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派人前往海中求取長生不老之法,並造訪了渤海之濱的碣石(姜女石) [2] 
1982年4月,葫蘆島市文物普查隊進行文物普查時,姜女石遺址被發現 [7] 
1984年,遼寧省省文化廳、遼寧省省博物館聯合對姜女石遺址進行勘探發掘 [7] 
1993年—1995年,考古工作者對姜女石遺址進行發掘,發掘總面積6000餘平方米 [4] 
2013年—2015年,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姜女石遺址進行水下考古調查,在姜女石遺址海域發現一處水下人工建築 [3] 

姜女石遺址遺址特點

建築規模
水下人工建築 水下人工建築
姜女石遺址範圍南北長4千米,東西沿海岸3.5千米,與南面海中姜女石相距400餘米,包括六處大型宮殿遺址,分佈在石碑地、黑山頭、瓦子地、金絲屯、紅石砬子和周家南山等處 [1]  ,佔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 [3]  。姜女石遺址海域的水下人工建築,是花崗岩所打造的平台 [2]  ,東西長約60米,南北寬約60米,建築呈四邊形,一些石塊經過了加工修整,有人工干預痕跡,且石塊在較大範圍之內呈現出有規律的走向與分佈 [3] 
建築佈局
姜女石遺址主要包括石碑地、止錨灣和黑山頭三處秦漢行宮建築遺址,三處建築南面海中各自對應一處海蝕柱,依次為姜女石、紅石砬子和龍門礁 [7]  。姜女石遺址利用海濱自然景觀,前臨渤海,海中有聳立的碣石;後靠燕山,山上有長城,以石碑地(碣石宮)為主體建築,以止錨灣和黑山頭為左右兩翼,建築格局為“一宮兩闕” [8]  ,襯以瓦子地、周家、金絲屯等眾多的附屬建築,四周建有宮牆,呈合抱之勢,正對海中碣石(門),形成一處完整壯觀的建築羣體,南端中心為一座多級的夯土高台,高8米,台基坐北面南向海,東西兩側及背面有夯土建築基址。石碑地高大的夯土台和密集的建築遺址,正對着海中的姜女石,其中最大的一塊高出海面24米,根基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長約11米、東西寬8米左右,黑色。在這個海蝕柱海底的北側,堆放着一些大型的白色河光石,這類河光石不見於附近海域,可能是古人有意放置 [9] 

姜女石遺址文物遺存

姜女石遺址出土大量的瓦件、磚、井圈、柱礎、排水管等建築構件,有夔紋大瓦當、變形夔紋半瓦當和巨型空心磚,並發現高台多級建築,以及地下版築夯基 [3] 
板瓦
秦代板瓦,瓦胎以青灰色為主,質地堅硬,火候很高,夾有少量細砂,色澤表裏一致。另有少量為黃褐色,硬度較小,亦夾細砂。板瓦形狀基本一致,平面近梯形,前端寬厚,後端較窄薄,斷面弧形。兩端口沿有的平齊,有的略外侈。規格大致可分大、中、小三種,大型者長70釐米—72釐米、寬45釐米—50釐米、厚1.5釐米一2釐米,屬長方形瓦;中型者長60釐米—68釐米、寬40釐米—55釐米、厚約2釐米,體近長方形;小型瓦長約55釐米、寬45釐米—50釐米、厚約1.5釐米,體近方形。絕大多數板瓦兩面均施紋,僅少數反面(溝面)為素面。紋飾主要由直、斜行粗、細繩紋與麻點、菱格等紋樣組合而成,種類繁雜。
漢代板瓦,瓦胎主要呈淺灰色和黃褐色,兩者所佔比例相當。陶質疏鬆,火候較低。瓦體呈弧形。較大的一件殘長60釐米,寬度不詳,胎厚一般為1釐米左右。瓦正面紋飾為直、斜行粗、細繩紋,組合情況略與秦代板瓦相同;反面則以菱格紋、方格紋為主,有少量飾繩紋及素面者 [4] 
筒瓦
秦代筒瓦,陶質、陶色均與同期板瓦一致。扣尾長度一般為5釐米一6釐米,形狀則有平直、內斂、微翹之分。筒瓦前端大部分平直,有少量口沿略外侈;部分由器身近前端至口沿逐漸變薄,個別則存在一突然變薄的稜坎。有的筒瓦器身前端正中帶有瓦釘孔,直徑1釐米左右。所見筒瓦的規格大致有兩種,一種長70釐米、寬19釐米、厚1釐米—1.5釐米,其數量較少;另一種長55釐米—62釐米、寬17釐米—20釐米、厚1釐米—1. 6釐米,此類佔絕大多數。在筒瓦瓦身正反面多有紋飾,僅少數正、反面均素面,個別標本的扣尾部也見施紋。紋飾系由直、斜行粗、細繩紋與麻點、布紋組合而成。
漢代筒瓦,陶質、陶色均同於漢代板瓦,扣尾形狀亦有平直、微翹、內斂之分,其中內斂的佔大多數。瓦長度不詳,寬約16釐米 、厚約1.5釐米 、扣尾長約2.5釐米。瓦身紋飾組合較簡單,正面多飾繩紋加凸稜紋,反面以布紋為主,只有少數為素面。製法上仍是以泥條套接,只是在切割時內切、外切兼用,切痕深達胎厚的二分之一左右。另還見有樹紋瓦當。石碑地遺址所出土的秦代瓦當中,加貝捲雲紋圓瓦當、半瓦當佔總數的80%以上。根據其當面邊輪形制,這類瓦當又可分為三種。高邊輪型瓦當邊輪突出,高於副線圈和雲紋線條。高邊輪、高副線圈型瓦當邊輪與副線圈平齊,均高於雲紋線條低邊輪型瓦當邊輪、副線圈、雲紋線條皆平齊 [4] 
瓦當
秦代瓦當,其陶質、陶色、火候等與秦代板瓦相同,按當頭形狀可分為大半圓形、半圓形和圓形三種。大半圓瓦當身長67.6釐米、寬50.5釐米,當面高38.5釐米—39釐米、最大徑51.8釐米、底寬45釐米—46釐米、厚1.5—2.5釐米。半瓦當的當面直徑一般為20釐米,高約10釐米。圓瓦當的當面直徑為17釐米—22釐米。所出瓦當的當面紋樣已發現8種。高浮雕夔龍紋見於大半圓形瓦當,數量較少。加貝捲雲紋在圓瓦當、半瓦當上均有使用,數量眾多。變夔紋只見於半瓦當,數量較少。三環形捲雲紋只見於圓瓦當,數量較少。無乳突變形雲紋只見於圓瓦當,數量較少。捲雲加心形菱格紋只見於圓瓦當,數量較少。另還見有樹紋瓦當。石碑地遺址所出土的秦代瓦當中,加貝捲雲紋圓瓦當、半瓦當佔總數的80%以上。
漢代瓦當,石碑地遺址出土的漢代瓦當數量不多,均為圓形“千秋萬歲"瓦當,當面直徑18釐米—21釐米。製法與秦代瓦當相似。根據其形制變化可分為兩種。高邊輪型副線圈有單、雙之分,中心有乳突。外圈內有單線或雙線界格將當面分成四個格,四格內有“千秋萬歲"字樣,皆陽文,字體在篆隸之間。文字有的從右至左、自上而下排列。有的則從右往左、自上而下交叉排列,並且在字體的左右空間填以變體雲紋。低邊輪型雙副線圈,無中心乳突。副線圈內有雙線界格將當面分成四格,四格內有“千秋萬歲"字樣,為篆體陽文。文字從上至下、從右往左排列 [4] 

姜女石遺址研究價值

碣石宮址 碣石宮址
姜女石遺址是秦代三大工程之一 [10]  ,是綏中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弘揚綏中歷史文化、考古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5]  。姜女石遺址出土的“千秋萬歲瓦當”等秦代皇家專用的建築構件,為姜女石遺址就是秦始皇東巡時的行宮提供了實物資料 [7]  。姜女石遺址周邊海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和研究,有助於探討秦漢帝國的海洋觀念和當時的“海上神山”信仰傳統。姜女石遺址海域水下建築的發現,為海中甬道的存在提供了佐證 [3]  。同時,姜女石項目將水下考古與陸地考古結合起來,並開展考古學、歷史學、海洋地理、巖相分析、遙感影像等多學科合作,這種工作模式對於水下考古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8] 

姜女石遺址保護措施

1988年1月13日,姜女石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2012年,《姜女石遺址保護規劃》通過遼寧省文物局論證評審 [5] 
2017年12月,綏中縣文物局為姜女石遺址樹立保護標誌碑4通 [11] 

姜女石遺址歷史文化

姜女石
姜女石 姜女石
姜女石,即姜女墳,傳説中孟姜女投海自盡之地,其實是一種天然的海蝕柱 [8]  ,為秦漢時的碣石(門) [1]  ,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時,秦始皇派人前往海中求取長生不老之法之處、渤海之濱的碣石 [2]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二年(前215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曹操於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三郡烏桓回師途中,曾有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之句 [3] 
姜女石聳立在姜女石遺址內的南面海域,為一組自然礁石 [3]  。碣石近海而立,站在不同的角度觀賞此石有不同的效果。在黑山頭觀此石,其彷彿是一隻褐色的公雞屹立海面,揚頸啼鳴;在牆子里正面觀此石,其又宛若一位少婦攜着一雙兒女望海盼夫 [1]  。這組碣石是一種天然的海蝕柱,推測原為一對,後來西側海蝕柱倒塌。其中聳立着的一塊碣石,高出海面20餘米,南北長11米,東西寬8米,呈黑色。姜女石遺址與姜女石之間原有石甬道相通,其中甬道所鋪石塊在“文革”期間多被百姓拆除,作為“石灰石”出賣,零星的剩餘石塊則被海水沖走 [3]  。甬道是秦始皇所修建用於祭祀的海中通道,花崗岩平台則是碼頭或是某種航海標誌 [2] 

姜女石遺址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姜女石遺址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萬家鎮的止錨灣海濱,西距山海關15千米 [1]  ,臨近渤海 [2] 
門票
姜女石遺址門票基準價格:旺季(每年4月1日—10月31日)30元/人次;淡季(每年11月1日—次年3月31日)門票價格下浮幅度由景區自行確定;對旅行社等團體購票實行的價格優惠率最高不得超過門票價格的20%,對兒童、學生、老年人、殘疾人、現役軍人等特殊遊覽羣體的門票優惠政策,按省、市、縣有關規定執行 [12] 
交通
葫蘆島市——新華大街——海辰路——G1京哈高速——東戴河大街——姜女石遺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