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姚安花燈

鎖定
姚安花燈是雲南省的傳統民間歌舞藝術,與昆明、玉溪兩地花燈齊名的姚安花燈,植根民間的歷史已非常久遠,據傳説和有關學者討論,認為最早源於唐朝。但由於缺乏相關史料佐證,現今比較一致的説法是源於明朝初葉,盛於清朝和民國時期。就以明朝起算,現今也有600餘年的歷史了。久經風雨滄桑的姚安花燈,因源於民間,傳自民間為普通民眾所關愛,仍長盛不衰,成了姚安傳統文化藝術的經典,博得了“花燈之鄉”的美譽。
中文名
姚安花燈
其    一
走進山區
註    定
是“軍屯”的重點地區之一
姚安壩子
天然的米糧倉

姚安花燈簡介

饒雲華
姚安遊玩,如果你喜歡聽歌看錶演,可以有兩種選擇。其一,走進山區,盡情地領略風情濃郁的彝族歌舞:晝夜不熄的火塘邊是老年梅葛傳唱的地方,篝火熊熊的跳歌場上,是青年梅葛演繹的舞台,“姑娘房”裏飄出的戀歌,那是另一種青春戀情之歌。其二,駐足壩區,盡情地欣賞鄉土氣息濃厚的姚安花燈:劇院裏的花燈,有現代化的舞台燈光包裝,顯得雍容華貴,少了一些鄉土氣,卻多了一些專業水準。一招一式一調一腔,純粹的姚安味,但又合乎規矩,與大雅之堂的雲南花燈接軌;民間村社的花燈,鄉村曬場乃至房前空地就是舞台,隨便地扯起一塊幕布,點亮一個電燈泡,拉開架式就可以演唱,有一股子草台班子的隨意和因陋就簡。雖然粗糙了一些,但更接近泥土氣,老百姓覺着親切,愛看。置身其間,你會在不知不覺之中被花燈表演所鋪排出來的喜慶氣氛熱鬧景象所感染,讓你喜聞樂見讓你笑聲不斷。這樣的氛圍裏,表演者傾其所能展示着才藝,觀看者笑臉如花愉悦着身心。真可謂萬民同樂,樂在花燈!

姚安花燈起源

做誒一種傳統民俗文化,始於何時,現已無從考證。因為沒有文字記載。沒有文字記載的花燈卻真真切切地在昨天的歷史中存在過,並且一代又一代流傳了下來,這種現象只能説明,姚安花燈屬於民間,屬於大眾,為當時的統治者所不屑一顧,自然也就不能進入史書之類的典籍中了。好在民眾還有記憶,記憶又得到了延續。追尋這些記憶,再搜索志書的片言隻語,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姚安花燈與其他各個支系的花燈一樣,同屬於雲南花燈,起源於明朝的洪武年間,是朱元璋對雲南實行“軍屯”的產物。

姚安花燈形成

姚安壩子是天然的米糧倉,註定了是“軍屯”的重點地區之一。伴隨着“軍屯”,伴隨着內地移民的進入,一些外地歌舞以及説唱藝術也隨之進入。這些歌舞及説唱藝術一旦與姚安的民間社火、燈會表演藝術相融合,具有花燈因素的另一種民間歌舞演唱藝術形式也就呼之欲出了。到清朝初期,民間歌舞和説唱藝術中已經產生了《拉花》、《秋老鼓》、《踩連廂》這樣的花燈形式。嘉慶年間,者樂山大樂廟落成慶典,一民間戲班子專程趕來開展花燈清唱表演。道光年間,官屯興寶寺僧官古和尚出資組建了花燈班社。接着,包糧屯也組建了由江西貨郎教唱的民間花燈班。到咸豐、同治年間,全縣軍屯民屯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花燈班社,凡節日或逢喜事,都要通過演唱花燈的形式來慶賀。以後相沿成習,花燈演唱成了民間藝術的主流,成了老百姓自娛自樂的重要藝術形式。以此作為開端,花燈表演藝術也不斷提高。從單純的説唱到邊唱邊舞的《韃子拉花》,從單純的歌舞形式又發展到有一點點故事情節的《拐乾妹》、《開財門》等情景戲,最後發展成有人物形象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大補缸》、《打花鼓》等類花燈小戲。於是,具有姚安地方特色的姚安花燈終於發展成熟,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雲南花燈園圃裏一枝耀眼的奇葩。

姚安花燈劇團成立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1956年花燈劇團的成立,終於使姚安花燈從民間走上舞台,從業餘走向專業,從縣城走到州城省城一直走到北京,走出了精品,走來了榮耀,一度成為輝煌。改革開放後,兩年一次的農村文藝會演通過縣人大立法固定了下來,為民間姚安花燈走向舞台走向社會提供了保證,同時也湧現了初正龍、昝方才、蔣國定這樣集表演與創作為一身的民間花燈藝人。

姚安花燈農民戲劇家協會

儘管受到來自電影電視等娛樂方式的衝擊,但姚安花燈仍然堅守着自己的陣地,固守着自己的藝術,擁有着自己的觀眾。花燈團排練依然,演出不斷。農民戲劇創作組改頭換面更上一層樓,成了農民戲劇家協會,集創作與表演為一體,成為民間花燈藝術的領頭羊。年頭節下,來自民間的花燈隊更是風起雲湧,花樣翻新,你方唱罷我登場,大飽眼福之餘,也忍不住會哼上幾句説上一段。平常日子裏,縣城文化中心的上空永遠飄蕩着花燈演唱的聲音。這些聲音來自荷塘水榭邊的六角亭,是自發的,是情不自禁流露出來的。聲音出自握樂器的手,是一雙雙粗糙的手,做家務的手。聲音出自老倌老奶甚至漢子婦女之口,是一張張唱花燈的口,也是呼兒喚孫的口。沒有拘謹,沒有忸怩作態,不在乎圍觀者的注目,自自然然和着二胡與笛子營造的花燈旋律,舞着顏色鮮豔的摺扇就跳了起來,唱了起來。唱出的是一種心情,跳出的是一番景緻,增添的是一道藝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