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姚冶誠

鎖定
姚冶誠(1887年-1966年),小名阿巧,蔣介石侍妾,出生在江蘇吳縣,後又遷居冶長涇河南的莊浜鄉。依靠叔叔姚小寶為生,姚寶叔託人介紹撮合,沈天生入贅姚家,婚後丈夫吸食鴉片入不敷出,姚冶誠便到上海五馬路羣玉坊的一家堂子裏做孃姨。偶然機會與蔣介石相遇,姚冶誠和蔣介石結婚後,沒有生育子女,若干年後收養了蔣緯國。1949年,姚冶誠隨蔣緯國來到台灣,1966年病逝。 [1]  [4] 
中文名
姚冶誠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
逝世日期
1966年(丙午年)
出生地
江蘇吳縣(今蘇州)
丈    夫
蔣介石
性    別

姚冶誠人物生平

姚冶誠早年經歷

姚冶誠,據説姚家祖籍安徽,兵燹中逃難遷移江東,歷有數代,族譜稱謂是吳興郡南薰堂。阿巧是獨養女兒,從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幸父母早故,生活無着,依靠親叔姚小寶為生。姚小寶性格耿直,善於結交朋友,樂於助人於厄困,人人呼他姚寶叔。他原先在南橋鎮上開爿糖果店,經營數年後生意不景氣而歌業。轉而搖上海航船,運送旅客和貨物。 [1] 
阿巧到及笄之年時,寶叔將侄女認作自己女兒,準備贅婿成家。婚後夫婦感情尚好,雙雙去滬謀生。姚天生在西藏路八仙橋一帶跟隨叔父奇祥、雲祥從事“殯葬”、“腳力”,等體力勞動。姚阿巧則去做孃姨(傭人)。這時的姚天生生活頗為裕如,常到“朝陽樓”(浙江路寧波路口)吃茶,吸鴉片煙,他漸漸地癮上了這惡習。既化盡了血汗錢,又耗身損心,由此夫妻感情日益惡化。隨着煙癮越來越大,姚天生入不敷出,窮困潦倒。後來阿巧又到上海五馬路“羣玉芳”裏做孃姨,又稱小大姐。那裏只有一個“先生”(對高級妓女的稱呼,這種妓女能吟詩作詞,彈唱應酬,有一定的文化教養),有二個孃姨服侍她。阿巧負責管理“先生”的衣物首飾,為“先生”梳頭盥洗,招待客人等輕巧活兒,俗稱細做孃姨。另一個粗做孃姨負責洗衣做飯,打掃衞生。 [1] 

姚冶誠遇蔣介石

蔣介石1907年考取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在炮兵科肄業後,與張羣等被選派去日本留學。1910年蔣在日本振武學堂學習時,經湖州人陳其美的介紹認識了孫中山。當時孫對蔣極為賞識,曾與陳其美語:“我們的革命運動,需要這樣的人,在同盟會來説,是很難得的人才,他一定會成為革命實行家。”1911年蔣介石回上海,助陳其美奔走營救關在監獄的同盟會成員張恭,並謀刺出賣張的劉光漢夫婦和何振夫婦。在滬招募士兵成立滬軍第五團(後編成步兵93團,蔣任團長),往返滬杭,參加辛亥革命。就在這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蔣介石結識了姚阿巧,一來二往,感情甚篤,終於結成鸞鳳。 [1] 
關於蔣介石與姚冶誠的結合,1927年10月18日,天津《益世報》曾有過如下報道:女士出身寒微,當南北和議告成時,蔣氏隨陳其美居滬,陳每過北里,蔣亦與偕往,怡琴在法租界某妓處作房侍,在筵席間見蔣氏,刻意奉迎,終至以身相托,被蔣納為妾室。 [2] 
姚氏與蔣介石感情甚好。辛亥革命後,蔣積極參加反袁護法鬥爭,往返日本、滬杭、山東等地,蹤跡不定。姚氏不僅安心隨蔣,而且把平時省下的私蓄資助給他;因此,姚氏雖出身低微,又沒文化,但蔣對她懷有感激之情,終生對她十分敬愛。 [1] 

姚冶誠育蔣緯國

姚氏從小沒有讀過書,蔣介石特地請了奉化縣作新女校畢業的陳志堅(毛福梅同學)教授她學習文化,讀書識字。此後姚氏不定期在上海、奉化兩地居住。 [1]  姚冶誠與蔣介石結婚後,一直沒有生育子女,後來蔣介石在上海收養了蔣緯國。1919年蔣緯國4歲時,被送回奉化溪口,交由姚冶誠撫養。 [2] 

姚冶誠移居蘇州

北伐勝利後,蔣介石為了政治上的需要,結識門第顯赫的宋氏,1927年10月偕張羣東渡日本,向宋美齡母親當面求婚,並答允皈依基督教,按照一夫一妻制的信條,與元配毛氏離婚與姚氏和陳潔如脱離夫妻關係。1928年春蔣介石與宋美齡結婚後,陳潔如得到一筆鉅款赴美遊歷。姚氏與緯國則託付給吳忠信(又名禮卿,安徽籍,蔣留日時的同學,曾任貴州省主席)移居蘇州,仍由蔣負擔生活費用。吳忠信在蘇州鳳凰街的孔付司巷有一大宅,古木森森,亭台樓榭,極為幽靜雅緻,姚氏則暫時居住吳宅內,與姚氏同時從上海遷蘇的有蔣的胞妹蔣瑞蓮、妹夫竺芝珊一家,蔣的同鄉及老師張家瑞(又名席卿,系蔣奉化鳳麓學堂讀書時的啓蒙老師)一家。後來姚氏在南園的蔡貞坊選中了一塊地皮,該地原名十字圩,系萊農旱地,為蘇州最昂貴的土地,每畝地價一百元銀洋。姚氏新居的建築工程由寧(波)幫匠人負責,造價為二萬元銀洋。該工程的總經手是顏芝卿先生。顏原是清末江蘇督撫程德全的幕僚,後又為蘇常鎮守處第二師師長朱熙的幕友,他的女婿是朱熙的副官,又是馮國璋的內侄。由於這些上層關係,加上顏為人忠實能幹,處事老練,深得蔣的信任,成為建造蔣公館的帳房。 [1] 
蔣公館的人員不多,除姚氏、緯國母子倆外,姚氏的侄子(堂兄姚培芝的長子)姚金和來蘇與緯國伴讀。同時有寧波跟隨來的家庭教師陳志堅幫助緯國補習語文,後來,蔣為使緯國有個紮實的古文功底,又委託張家瑞在蘇州物色補習古文的老師,先後有二個,其中一個叫趙芰常。姚氏女傭有三個,做飯的叫阿金,是蘇州光福人;貼身服侍的杭頭孃姨叫新蘭,也是蘇州人;洗衣、揩地板、打掃衞生做粗活的是寧波人,叫阿娥。姚氏的私人醫生是龐新聲,顏芝卿年老回家由他接管帳房工作。另外有黃包車工人一個(抗戰勝利後換了輛汽車),主僕總共十餘人。 [1] 
姚治誠是虔誠的佛教徒,逢齋日便會準備菜餚分給鄰居們,宅院裏的桃李成熟,也會分送給附近的孩子們品嚐。據説姚氏平時很愛乾淨,穿着打扮也頗講究。 [3] 
姚氏在蘇州居住期間,與蔣介石經常有書信往來,也見面接觸,但不同居。有時蔣路過蘇州,姚氏攜了緯國由顏芝卿帶路,去火車站花車廂裏與蔣面晤小聚。1937年蔣經國從海參威攜帶方良和當時三歲的兒子孝文回國補辦婚禮時,姚氏特地帶緯國趕往奉化溪口豐鎬房團聚。 [1] 
抗戰爆發後,姚氏攜緯國隨蔣介石去重慶,居住在重慶市南温泉。蔣不時以探望緯國為名,與姚氏母子聚首。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姚氏又搬回蘇州南園居住,此時蔣緯國在國民黨部隊服役,姚金和在上海工作,姚氏的生活就由次侄姚覺和(在中國農民銀行江蘇分行工作)負責照料。 [1] 

姚冶誠晚年生活

姚氏在大陸解放前夕,隨蔣去台灣,同行的有其侄姚覺和,因行程倉促,姚覺和當時四歲的女兒正好出痧子,無法帶走。姚氏到台灣後,經國、緯國兄弟竭盡孝道,但據説姚氏的心境不如居住在蘇州南園好,身體衰老得快。她一直和侄媳王桂寶(姚覺和妻)住在一起,直到1966年病逝。 [1] 
姚氏、蔣緯國母子居住多年的蔡貞坊七號蔣公館,現為南園賓館的一部分。他們住的主樓現名七號樓。建築風貌依舊,內部結構基本未變。 [1] 

姚冶誠人物評價

蔣介石曾在日記中寫到姚冶誠:“冶誠嗜賭不休”“不知家法”“出言悖謬,行動乖違”;並讓蔣介石發出“娶妾之危害苦不勝言”的言論。 [5] 

姚冶誠後世紀念

1990年,蔣緯國在台北善導寺為姚冶誠舉行了110歲冥誕紀念追悼會,對其公開紀念。 [5] 

姚冶誠軼事典故

蔣介石在廣州時,姚冶誠想念蔣介石,就以蔣緯國的口吻寫了一封信,然後讓剛剛學會寫簡單字句的蔣緯國抄在信箋上,並附上蔣緯國的近照寄往廣州。信中説:“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親愛的爸爸了,心裏非常想念,如果我能長上翅膀,我定飛到廣州探望我的爸爸了。”蔣介石接到信後將信讀了又讀,將照片看了又看,激動之餘,馬上命機要秘書拍電報叫蔣緯國到廣州。這樣,姚冶誠就跟着蔣緯國到了廣州,有了與蔣介石重温舊情機會。
參考資料
  • 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吳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吳縣文史資料 第4輯,,1987.07,第1-14頁
  • 2.    何虎生,於澤俊編著,宋美齡大傳 1897-2003,華文出版社,2007.01,第46頁
  • 3.    謝勤國,王家倫,陳建紅著,姑蘇名宅,東南大學出版社,2015.04,第232頁
  • 4.    蔣介石侍妾姚冶誠的傳奇(圖)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3-11-06]
  • 5.    王舜祁.溪口蔣氏.寧波:寧波出版社,2008.05: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