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委羅內塞

鎖定
委羅內塞,全名 保羅·委羅內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年),原名叫保羅·卡爾亞里,意大利威尼斯畫派畫家。 藝術大師提香有兩個偉大的弟子:丁託列託和委羅內塞,他們同時被譽為十六世紀意大利威尼斯畫派三傑。 [1] 
中文名
保羅.卡爾亞里
外文名
Paolo Veronese
別    名
保羅.委羅內塞
國    籍
意大利
出生日期
1528年
逝世日期
1588年4月19日
職    業
畫家
主要成就
意大利威尼斯畫派三傑之一
出生地
意大利維羅納
代表作品
《威尼斯的凱旋》

委羅內塞人物生平

委羅內塞生於意大利維羅納,1588年4月19日卒於威尼斯。原名保羅·卡利亞里,後因生於維羅納,而被稱為委羅內塞。委羅內塞善於兼收幷蓄提香米開朗基羅拉斐爾、G.羅馬諾等人的精華,自成一家。他的繪畫充滿世俗生活情趣,偏重裝飾趣味,在寫實傳真的基礎上,以豪華的場面、眾多的人物和富麗的色彩取勝,受到市民和豪門顯貴的歡迎。
委羅內塞在故鄉,最初從師於安東尼奧.巴底勒,25歲來到威尼斯,從此,他的全部藝術活動幾乎都是在威尼斯。當他接觸到威尼斯大師們,尤其是提香的藝術之後,他的色彩技能得到充分施展。
委羅內塞的創作題材有宗教和神話,也有現實的歷史畫,諸如《威尼斯的凱旋》《征服斯米爾納》《保衞斯庫塔裏》等,也有借宗教神話題材描繪威尼斯現實生活的,諸如《利未家的宴會》《加納的婚禮》《美神和戰神》和《聖塞巴斯蒂亞諾的殉教》等。
在他作品中出現的人物,大多是威尼斯的富豪、商人、貴婦,在《加納的婚禮》中,畫家將英國女王提香、丁託雷託和自己都畫進畫中,由於他將現實的人物和世俗生活畫進聖家族的宴會中而遭到教皇的指責和宗教法庭的審判。但畫家從不屈服於教廷。在委羅內塞的作品中充滿積極樂觀因素,他熱衷於描繪繁榮的威尼斯資產者的富裕享樂的生活場面,那些美麗而健康的人物,華麗的服飾,金碧輝煌的建築,絢爛奪目的裝飾物和器皿,都在畫家的筆下得到淋漓盡致的描繪,畫家十分善於運用閃爍耀眼的銀灰色調與華美的色彩,使畫面呈現歡快、豪華壯麗,光輝燦爛的熱烈氣氛。由於他很注重繪畫的裝飾性,對後來的巴洛克繪畫的形成與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1555年起,委羅內塞受聘為威尼斯聖塞巴斯蒂亞諾教堂畫了幾幅表現聖經故事的壁畫,以傑出的透視表現引人注目。其中如《莫地該的凱旋》(1556)一畫,用仰視角度表現得勝而回的將士躍身下馬的情景,雙馬舉起前蹄直指觀眾,背景建築僅見檐部,構圖非常大膽,因而使他開始成名於威尼斯畫壇。
1560年,委羅內塞到羅馬遊學,回到威尼斯後構圖更趨宏大。

委羅內塞代表作品

委羅內塞作品概述

現實的歷史畫:《威尼斯的凱旋》《征服斯米爾納》《保衞斯庫塔裏》等;
借宗教神話題材描繪威尼斯現實生活:《利未家的宴會》《加納的婚禮》《美神和戰神》和《聖塞巴斯蒂亞諾的殉教》;

委羅內塞作品賞析

《加納的婚禮》
加納的婚禮》(1563),表現基督在加納城參加一次婚禮宴會的情景。他無意於刻畫主角人物,卻著力描繪婚禮宴會的浩大場面,把宴席擺在豪華的古典建築圍繞著的庭院中,成百的賓客在飲酒慶賀,樂師、僕役則穿插其間,甚至獵犬也伴隨左右,各種人物都畫得栩栩如生,特別是絲綢錦緞的色調光彩奪目,一片富麗堂皇的景象。這幅傑作奠定了委羅內塞的藝術風格。
《利未家的宴會》
10年以後他又畫了題材近似的《利未家的宴會》,表現基督參加税吏利未的豪華宴會的情景,構圖更為宏偉,把他的藝術特色發揮盡致。但是他因在此畫中表現了侏儒小丑、醉漢、犬、猴等,而被宗教法庭認為有瀆神聖,後在畫家抗辯之下才未遭迫害。因此這幅畫也成為新美術和腐朽的宗教勢力分庭抗禮的一個象徵。
《威尼斯的凱旋》
委羅內塞還為威尼斯總督府以及一些顯貴邸宅製作了許多表現神話和象徵吉慶的圖畫。代表作有總督府大議事會廳中的《威尼斯的凱旋》(約1585)等。他的藝術在透視構圖和用色瑰麗上都有很大創新,對17世紀巴洛克美術影響很大。

委羅內塞其他相關

1572年,委羅內塞被控在這幅為聖保羅修道院食堂繪製的《利未家的宴會》(原名《西門家的宴會》)上,塞進了褻瀆宗教的世俗內容,畫了一些世俗醜物,因而觸犯了宗教法庭,法庭即傳他到庭受審。在宗教法庭所留下的全部審訊對話記錄,頗能説明畫家當時面對此事的態度。
現摘錄幾段:
問:談談(傳訊)你的原因什麼?
答:聖保羅修道院院長,那位可敬的神父,恕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據他告訴我,閣下曾命令他將(畫中的)一條狗改畫成一個抹大拉(聖經傳説中一個所謂棄邪歸正的妓女的名字)。我回答他,為了我和我的藝術的榮譽,我是樂意去做任何必須做的事的,可是……我不理解為什麼在那兒畫上一個抹大拉竟會是合適的。
問:你指的是哪一幅畫?
答:那是一幅表現耶穌基督及其諸門徒在西門家中用最後晚餐的畫。
問:這幅畫在什麼地方?
答:在聖保羅修道院的食堂中。
問:它是畫在牆上?木板上?還是畫布上?
答:畫布上。
問:這幅畫的高度是多少?
答:它的高度大約是十七英尺。
問:寬度呢?
答:約三十九英尺。
問:在這幅表現我主用晚餐的畫中你還畫了一些別的人物?
答:是的,閣下。 ……
問:在這幅晚餐中,那個鼻孔流血的人代表什麼意思?
答:我想要刻畫一個由於某種意外事故而鼻孔流血的僕人。
問:那些手中持戟、打扮得象是德國人的全副武裝的人代表什麼意思?
答:關於此點,我需要用20句話來解釋。
問:説吧。
答:我們畫家是跟那些詩人和小丑一樣地運用着同一种放肆;這樣,我就畫了這兩個持戟的人,一個在酗酒;另一個在附近的台階上吃東西。我把他們畫上去,這樣他們可以聽候主人的使喚,而且根據我所聽説過的情況,這所房子的主人有財有勢,應該有許多僕人,因此我認為把他們畫上去是合適的。
問:還有那個打扮得象小丑,手腕上站一個鸚鵡的人,你把這種人畫上去,目的是什麼?
答:為了裝飾,這是習慣如此的。
上面這席審判對話,指出了畫家所謂違犯宗教教規,是由於他添畫了小丑、酗酒者、德國人、侏儒以及其他村夫俗物。但畫家沒有承認這是錯的,他認為畫家應享有一種詩意的放肆。所謂詩意的放肆,即指藝術家的個性與創作自由。 後來法官宣佈,限他三個月內,必須修改,否則將受到懲處。為了平息那次指控,委羅內塞決定將這幅畫改題為《利未家的宴會》,表明畫上的生活場影,不是聖經裏的最後的晚餐,也不是西門家的宴會,而是一個凡夫的家宴。以此了結一場風波。
不過,這樣的作品作為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反對神權、宣揚現世生活的歡樂是固然有其進步意義的,然對於反映當時尖鋭的社會矛盾來説,它畢竟顯得軟弱無力了些,而且其思想深度也有遜於他的老師提香的作品。事實上,委羅內塞這種專事描繪歡樂熱鬧場景的繪畫,給17世紀出現的歐洲巴洛克宮廷畫風,造成了新的刺激。
最能顯示委羅內塞藝術成就的是他的一系列利用聖經題材描繪的宏大、熱鬧的宴會場面的作品。《加納的婚禮》就是其中的一件。這幅畫是畫家為意大利聖喬爾喬·馬喬裏修道院創作的大型裝飾畫,畫的內容取自《聖經》故事,講的是耶穌和聖馬利亞以及使徒們在約旦河畔的迦拿這個地方遇到一家人家正在舉辦婚宴,主人邀請他們一起參加,婚宴上大家飲酒歡慶,後來酒喝光了,耶穌將壇中的水變成了葡萄酒,大家又繼續喝酒歡樂。和《利未家的宴會》一樣,委羅內塞創作這個題材也遠離了宗教內容,他盡情地、可以説是“放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興趣,把聖經故事畫成了現實生活中的盛大宴會場面。畫中有威尼斯的當代建築、貴族商人和樂師等,在這些歡樂的人羣中還畫進了英國女皇、法蘭西斯一世、畫家提香丁託萊託和畫家本人。據説,委羅內塞到了威尼斯以後,他發現這裏的人們追求的並不是對宗教的虔誠,而是對生活的享樂,於是他饒有興趣地把這些生活搬上了畫面。
為表現婚宴規模的盛大,畫家將宴會設計在露天,以便毫不顧忌的利用空間。他將人羣分為三個層次,充分表現出場面的深遠。第一層次是以耶穌為中心坐在席位上的貴客和桌前奏樂的樂師及侍從。為體現主題,畫家將耶穌安排在正中, 使徒們目光向耶穌集中,這一部分尚有些宗教氣息,除此之外,便都是痛飲狂歡的人羣了。英國女皇等歐洲君主們神態各異地坐在桌旁,他們穿着色彩豔麗的服裝,增添了婚宴的豪華和熱i鬧。畫家丁託萊託手持紅酒和一位歐洲君主聊着,他的前面是穿着黃色衣服、雙手抱着酒罈倒酒的侍從,這些動作的組合加強了畫面的動感。畫家把自己畫成一位樂師,在樂隊中神情專注地演奏樂器。第二層次是欄杆後的人羣,這一人羣的動作更為激烈,有的甚至爬上石柱。第三層次是站在建築物陽台上的人羣。整個畫面共畫有一百三十多人。在銀灰色基調的襯托下,一百多個人物的五彩繽紛的服飾更為跳躍,令你眼 花繚亂,充分顯示了宴會的盛大和熱鬧。
委羅內塞在繪畫上,尤其是裝飾性繪畫上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畫有着燦爛的色彩和獨具匠心的透視,構成了令人眩目的效果,對於後來十七世紀巴洛克繪畫的影響十分深遠。但是,他的畫對人物內心和情感的刻畫是不夠的,還僅是表面的、外形的描畫,缺少內在的力量。
參考資料
  • 1.    錦唐藝術編著,藝術之書,遼寧美術出版社,2020.08,第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