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姑嫂山

鎖定
因悽美動人傳説而聲名遠播。姑嫂山位於護君山南2公里處。傳説古時山前住着一户人家,夫妻倆和妹妹三人一起生活。後丈夫出征多年未回,妻子誓不改嫁,妹妹也不嫁人,姑嫂二人相依為命,一起出家做了尼姑。二人死後化作兩座山頭,因之起名“姑嫂山”。
中文名
姑嫂山
海    拔
420 m
類    別
死火山
位    置
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與嶧城區交界

目錄

姑嫂山簡介

姑嫂山實際就是一座死火山。
清代嶧縣人、翰林院編修李克敬在登臨仙壇山時,有感而發《姑嫂山》。“小姑不願如嫂長,江南江北避彭郎。嫂不望夫姑不嫁,攜手皈依仙壇下。昨日雲光為畫眉,嬌羞無語雙淚垂。雲光可掃淚可洗,姑嫂之心不可轉。”這首詩寫的是西王莊鎮宋樓村南部姑嫂山的民間故事,讀來給人以悽美的感受。 [1] 

姑嫂山原文

姑嫂山 姑嫂山
户人家,無父無母,只有小夫妻和小妹妹三口人。男子叫閆江,妻子是鄰村的一位農家女,雖然出身小門小户,但和妹妹一樣長得也有幾分姿色。他們剛剛成婚,小夫妻你敬我愛,一家人和和睦睦, 日子雖然清苦些,但也過得很幸福。姑嫂兩人經常到仙壇山東的土山上打柴割草,休憩時常到山下的石池梳洗。此池由山間清泉水匯聚而成, 清冽甘美,姑嫂兩人蹲在水邊,美麗的容顏倒影其中,宛如一對姊妹花,她們有時望着,自己也會露出幸福的笑容。
上天也會捉弄人,正當他們一家沉浸在歡樂幸福中時,男子忽突然身患重病, 沒過多久就撒手而去,拋下了這對可憐的姑嫂。家中失去了頂樑柱,姑嫂兩人感覺像天塌下來了,她們呼天搶地,悲痛欲絕。埋葬了男子之後,妻子發誓為丈夫守志,孃家人很是着急,一邊勸説,一邊託人説媒,可她堅定決心誓不改嫁。小姑看嫂子一人孤單,也發誓不嫁人,就這樣姑嫂兩人相依為命苦度日月。可總有一些浮浪子弟調戲、騷擾,為躲避麻煩,姑嫂兩人雙方來到仙壇山下的尼姑庵削髮為尼,孤燈清影,打發餘生。
一個夏日的傍晚,小姑到山上打柴還沒有回來,嫂子很是擔心。她帶上鐮刀到山上四處尋找,最終在土山東的山腰上看到一片長長的血跡。她頓時大腦一片空白,順着血跡,來到山洞前,一股腥臊味直撲過來,這時,她看見小妹的繡花鞋和一堆白骨胡亂地丟在亂石青草中,眼前直感到一陣眩暈,她郎朗噹噹走過去,撿起小妹的骨頭和鞋子抱回庵來。
“小妹一定是被蛇害的,被蛇害的!”她整日在庵中痛哭着,整個人哭的變了形。
“主人,不要哭了,我去給小主人報仇!”一天下午,當她抱着小妹的遺骨痛哭時,忽然聽到説話聲,她收住哭聲四處張望,除了自家養了十多年的大白鵝外,什麼也沒有。只看見那隻鵝定睛看着她,開口繼續説“咱給小主人報仇,殺死山上的巨蛇。”她不敢相信自己發現的一切,快步走過去,抱住大鵝長長的脖子。
“ 是你説的嗎? 你能為小妹報仇?”
“我能,不過你得做一些甜饅頭放在巨蛇洞口,引蛇出來。在我與蛇搏鬥時,不管我處境有多危險,你千萬別叫出我的名字。”
姑嫂山
姑嫂山(5張)
她按照大鵝説的做好了甜饅頭, 就和它一起來到了巨蛇的洞口。剛將饅頭放好,就見碌碡粗的蟒蛇伸出頭來吞吃。説時遲,一道白光閃過,那隻大鵝早已扭住了蟒蛇的頭顱,蟒蛇疼痛的衝出洞來,與大鵝搏殺在一起。蟒蛇逐漸變大,大鵝也隨即變大,在半山腰拼命地撕咬着。只見那條蛇張開血盆大口咬住大鵝的身子,大鵝也緊緊地扭住蛇的頸部,她緊張地喊了一聲:“鵝兒,小心!”掄起鐮刀狠命地向蟒蛇頭部、身上一陣狂劈,那條蟒蛇疼痛地在亂草中翻滾,大鵝變得和原來一般大,但嘴仍然緊緊的撕咬住蟒蛇,猛地,那條蟒蛇放開大鵝,咬住了她的脖頸,將她咬死後,又將大鵝甩掉,負痛飛向北去,沒多久死去,化作一座蛇山;而那隻被它甩出去的大鵝也化成了鵝山。姑嫂深情感動了天神,將她們幻化成兩座山頭,後人遂將此山命名為姑嫂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