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妹冢

鎖定
妹冢鎮位於莘縣縣城西南22.5公里處,全鎮幅員面積65.7平方公里,9萬畝,轄65個行政村,總人口5.4萬人,是莘縣的一個大鎮。與河南、耕地面積包河北一河之隔,冀、魯、豫三省交匯於此。東靠"京九"大動脈,北依"濟邯"鐵路,臨商、臨觀兩條省級公路穿境而過,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
中文名
妹冢
面    積
65.7 km²
耕地面積包
9萬畝
總人口
5.4萬人

妹冢妹冢鎮機制

妹冢鎮建立長效機制,積極幫助羣眾脱貧致富。
黨員幹部幫扶長效機制
全鎮組織開展了“結窮親,解民憂、受教育、促發展”的實踐活動,發動有能力的黨員積極參與幫扶弱勢羣眾。幫助幫扶對象學技術、指路子、抓信息、扶志氣。
政府幫扶長效機制
進一步強化政府幫扶職能。完善制度及配套措施。加大鎮敬老院的建設力度,農村“五保户”集中供養比例達70%以上;全面加大衞生院建設投入,動員醫務人員義務下鄉,對部分人員實行免費治療。
動員社會力量幫扶長效機制
積極配合“慈善總會”等民政部門,開展“獻愛心”等幫扶活動,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社會力量與社會資金進行捐助。

妹冢妹冢鎮傳説

周莊王元年(前696年),在莘野發生了一起謀殺案,而妹冢便在這場謀殺案中獲得了自己的名字。
事情還要從幾千年前説起,當時的莘邑屬於衞國,國君是衞宣公。宣公還是世子是,與庶母夷姜私通,生子急,宣公即位後立為太子,史稱太子急。太子急温雅恭謹,風度翩翩,在諸國中很有聲譽。在盛行政治聯姻的春秋時代,是許多侯國公主心目中的如意郎君,而齊衞兩國世代聯姻,太子急十六歲那年衞宣公為他聘下了同樣以美貌享譽列國的齊國公主宣姜。這樣的婚姻看起來是天作之合,太子急和宣姜也開始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可沒過多久,事情發生了變故。衞宣公得知兒媳貌若天仙后,竟然想霸佔她。他把太子急支到宋國辦事,又專門在黃河之濱修建了一所豪華的宮殿——新台,並逼迫宣姜與他成婚。宣姜只是大國之間交易的一枚棋子,如何反抗的了,沒辦法她接受了這個老頭子。憧憬了好久的夢,碎了。
衞國人用歌謠記下了這段荒唐的事,《詩經·新台》中這樣説: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
燕婉之求,蘧篨不鮮。
新台有灑,河水浼浼。
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漁網之設,鴻則離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當可憐的太子急完成任務從宋國趕回來準備成親時,卻發現自己的新娘已經成了他的庶母,他的心情如何可想而知。但太子急畢竟是個孝敬的孩子,他對父親依然恭敬如故,對宣姜也以母子的禮節相待。他只想犧牲自己,換來王室的安穩,衞國的安穩。
可宣公不這麼想,凡是傷害過別人的人,都堅定的認為對方一定會報復自己,他反倒理直氣壯的仇恨對方,必欲除之而後快。宣姜也不這麼想,有些人因為對不起別人,怕受到良心的譴責,那份羞愧反而會化成怨恨。於是太子急成了這對老夫少妻共同的敵人。
後來宣姜生了兩男一女,公子壽,公子朔,那位女兒沒有留下名字,我們不妨稱之為小公主。
公子壽.小公主和太子急性格相近,三人關係非常好,而公子朔則像他惡毒的父親,時時刻刻都想除掉太子急這個王位競爭的最大對手,於是他一有機會就在宣王面前詆譭太子急,宣姜也天天吹枕邊風。於是宣公大怒,派人斥責夷姜教子無方,夷姜已經失寵,無法辯解,只好自殺。
宣公還不滿足,他派太子急乘船出訪齊國,暗地裏又命令刺客在齊衞交接的莘野殺死太子急,但刺客們並不認識太子急,宣公就叫他們見到有手持白旄者就殺死,憑白旄領賞,而手持白旄正是使者的標誌。
公子壽發現了這個秘密,他知道他無法勸阻父母,就懇求太子急逃走。但太子急太孝順了,他説:"為人子者,以從命為孝。棄父之命,即為逆子......”,上了東去的船。公子壽假稱要為太子急餞行,兩人在舟中飲酒告別,太子急自知此行必死無疑,開懷暢飲,公子壽也有心要灌醉他,沒多久,太子急醉倒了。
公子壽把他送上岸,帶上他的白旄上了船。
太子急醒來後,明白過來公子壽是要替他去死,連忙坐上一條船追趕,可他終究還是晚了一步,當他到達莘野時,他看到了一羣刺客圍着公子壽還在噴血的屍體。太子急悲痛的指責着眼前的刺客,説自己才是真正的太子,於是他也被殺死了。衞國人痛心於兩位王子冤死,對宣公和宣姜極為痛恨,專門寫了一首詩來彰顯太子急和公子壽的事蹟:《詩經·二子同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二子同舟,泛泛其逝。願言思子,不暇有害。
小公主也得知了這個惡毒的計劃,匆匆的趕來阻止兩位哥哥,可當她到達莘野時,急,壽二人都已經死去了。小公主哭天蹌地,她再也無法忍受這個充滿血腥的王室家庭,她取出了簪子自殺身亡,用這種無可奈何的方式控訴着人間的不公。莘野的人們目睹了這場兄妹爭死的悲壯場面,自發的將三人的屍體分別安葬在莘野。埋葬小公主的地方稱之為妹冢,即妹冢政府駐地。太子急埋葬的地點是十八里鎮太子張莊,公子壽埋葬地點是龍卧村。

妹冢歷史沿革

1949年屬朝城第二區,1953年屬觀朝縣,1956年歸莘縣妹冢區,1958年劃歸範縣,1961年復歸莘縣,1971年成立妹冢公社,1984年設鄉。1997年,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4.9萬,管轄東妹冢,西妹冢,五里屯,東碾營,西沙河,前香廟、後香廟、三合、康元、李莊、吳莊、謝樓、孔莊、劉莊、劉屯、四合、胡集、前毛灣、後毛灣、大王莊、楊莊、程莊、張王莊、韓莊、温爐、東沙河、秦莊、卞營、譚莊、王世厚、苗樓、辛店集、馬莊、店子、郭莊、磚王莊、武祖廟、李堂、宋莊、朱莊、李排營、大常莊、張乙屯、鹼場、慄海、西常莊、顏莊、東付莊、西付莊、安莊、西碾營、東高莊、西高莊、掌史、李廟、許海、前馮、後馮、西馮、程海、牛莊、連莊、周莊、譚固、草佛寺65個村委會。2002年,撤銷妹冢鄉,設立妹冢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