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妒賢嫉能

鎖定
妒賢嫉能(拼音:dù xián jí néng)是一個漢語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 [1] 
妒賢嫉能指對於德旺、才能勝過自己的人心懷忌恨。含貶義;聯合式;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4] 
中文名
妒賢嫉能
拼    音
dù xián jí néng
近義詞
嫉賢妒能
反義詞
任人唯賢
出    處
《史記·高祖本紀》
注音字母
ㄉㄨˋ ㄒㄧㄢˊ ㄐㄧˊ ㄣㄥˊ
同義詞
妒賢疾能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妒賢嫉能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妒賢嫉能”。 [1] 

妒賢嫉能成語故事

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被迫在烏江自殺以後,劉邦的各位諸侯將相互相商量,請漢王劉邦即皇帝位。這年二月初三,劉邦在氾水北面即皇帝位,建都洛陽。有一次,漢高祖在洛陽的南宮舉行酒會,高祖説:“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意思是説:各位諸侯將領,請不要隱瞞我,都來説一説真心話,我為什麼能夠得到天下,項羽為什麼會失去天下。 [2] 
劉邦的同鄉襄侯王陵與另一位將領高起回答説:“陛下您傲慢而好侮辱人,項羽仁慈而愛護人。但是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攻下了城邑就封給他,和大家利益共享。而項羽妒忌品德好、能力強的人,有功的人遭陷害,賢良的人被懷疑,打了勝仗不論功行賞,攻佔了土地不給人好處,這就是項羽失去天下的原因。” [2] 
顯然,劉邦對於這個回答還不甚滿意,所以他又説: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張良善於用計;蕭何能治理國家,善於安撫百姓,做好一切供應工作;韓信善於用兵,戰必勝,攻必克。這三個人都是傑出人才,我能夠任用他們,所以取得天下。項羽手下有一范增而不能用,這就是他為什麼失敗的原因。這就是説,項羽賞罰不明,妒賢嫉能,不識人,不能用人,是項羽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2] 

妒賢嫉能成語寓意

項羽因為妒賢嫉能錯失人才,最終兵敗垓下,自刎烏江。成語告訴人們,遇到問題要調查研究再作出判斷,絕對不能毫無根據地瞎猜疑。主觀意識太強,經常會造成識人的錯誤與偏差。妒賢嫉能是領導的大忌。對人對事,都不要先入為主,帶上有色眼鏡看人,否則會失去很多人才。 [2]  [3] 

妒賢嫉能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妒賢嫉能”指對於德旺、才能勝過自己的人心懷忌恨。 [4]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4] 
運用示例
三國 蜀 諸葛亮 《將弊》:“夫為將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貪而無厭;二曰妒賢嫉能……八曰狡言而不以禮。” [7] 
宋·洪邁《容齋續筆·卷一五·李林甫秦檜》:“李林甫為宰相,妒賢嫉能,以裴耀卿,張九齡在己上,以李適之爭取,設詭計去之。” [1]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九回:“此人只懷妒賢嫉能之心,但恐眾豪傑勢力相壓。” [4] 
梁辰魚《浣紗記.第七齣》:“一味妒賢嫉能,可以尸祿保位。” [6] 
明·馮夢龍《古今小説》二一:“近聞同夥兄弟錢餐出頭做官,小人特往投奔,何期他妒賢嫉能,貴而忘賤,不相容納。” [5] 
明·無名氏《龐掠四郡》三折:“他也不知道,似這等貪贓壞法、嫉賢妒能,理當如此也。” [1] 
參考資料
  • 1.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袖珍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173
  • 2.    彭朝丞,王秀芬著. 中華成語故事 2[M]. 北京:線裝書局, 2016.08:351-352
  • 3.    邵勳潛,張丹琴編著. 成語故事[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4.09:41
  • 4.    妒賢嫉能  .漢典[引用日期2022-01-11]
  • 5.    閆秀文編著. 中華成語探源 白金典藏版[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4.12:287
  • 6.    尸祿  .百度漢語[引用日期2022-05-03]
  • 7.    妒賢嫉能 (妒賢嫉能)的意思 - 漢語詞典 - 千篇國學  .千篇國學[引用日期202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