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如皋花擔

鎖定
如皋花擔又名常青花擔、茶花擔、鳳凰擔,是流傳於如皋西鄉常青鎮薄萬、樓馮、土山、王陳、吳莊等地區的民間舞蹈。 [1] 
中文名
如皋花擔
別    名
常青花擔、茶花擔、鳳凰擔
流傳地區
如皋西鄉常青鎮薄萬、樓馮、土山、王陳、吳莊等地區

如皋花擔基本內容及藝術特徵

表演 表演
明末清初,流傳在民間的花擔由女子挑擔,男子舞扇,邊走邊唱。花擔裏插上冬青葉、柏樹枝,掛上紙花,貼着寫有“福”、“壽”或“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等字樣的紅紙。民間藝人在門前小院唱古人、唱花名、唱豐收、祝太平。花擔即以其道具命名。 現今的如皋花擔也運用花擔為道具,一般由兩女角挑花擔,兩男角舞彩扇,雙雙對對,穿紅着綠,載歌載舞,表現熱烈歡快的情緒。其他地區也有花擔表演,但表演者大多為女性。如皋花擔以羣眾熟悉的民歌、小調來伴舞,曲調節奏明朗、粗獷、奔放。唱歌則以情人對歌形式,歌頌農村的新面貌、新生活、新風尚。道白數板夾雜着男女談情説愛,情趣盎然,羣眾喜聞樂見。花擔道具以竹篾制六邊形骨架,外裱絹,籃邊綴上黃色排鬚,籃內扎滿紙花,兩個花籃系在竹皮扁擔兩端。花擔的動作來之於農民挑擔的動作,經過藝術提煉。表演者模擬上肩落擔,走田岸,跨坎溝。 [1] 

如皋花擔保護傳承

花擔製作 花擔製作
常青花擔傳承模式為民間自然傳承。代代相襲的常青花擔經歷代民間文藝愛好者的傳承創新而發展。當地羣文工作者也不斷藉助其表演形式,賦予其新的表演內容,使之具有常演常新的旺盛生命力。常青鎮地處如皋西鄉,屬黃橋革命老區。1940年建立抗日根據地,組織文娛隊,陳鳳英等人挑擔、扭秧歌,宣傳抗日。1960年,周來英等藝人跳花擔,受到南通地區嘉獎。1983年,盧從華等創編的二人挑花擔,二人舞扇,參加省、市會演多次獲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