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美国著名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作的一首小诗
展开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是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约1872年创作的短诗,时值其42岁创作风格转向冷静思考的隐居时期 [2-3]。该诗延续其惯用简洁诗风,以四行两句结构为基础,借鉴17世纪宗教圣歌格律并融入破折号与半韵手法 [1] [6]
诗歌通过“阳光”与“黑暗”的意象对比,展现人在体验光明后对原有困境的强烈落差感。英文原句“阳光使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为核心,两个中文译本对“荒野”“寂寞”等意象进行差异化重构,均凸显理想与现实冲突带来的精神冲击。作品以凝练语言探讨存在困境的情感悖论,折射狄金森对孤独、自由等主题的哲学思考 [4-5]
外文名
Had I not seen the Sun
作    者
艾米莉·狄金森
文学体裁
诗歌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艾米莉·狄金森
艾米莉·狄金森(也译作狄更生)(Emily Dickinson),美国诗人。1830年12月10婆欢日生于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镇,出生懂达于律师家庭。青少年时代生活单辨剃禁厚调而平静受正规宗教教育。1886年5月15日去世。她20岁开始写诗,早期的诗大都已散失。1858年后闭门不出,70年代后几乎不出房门辨立挨,文学史上称她笑祝海为“阿默斯特的女尼”。她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十年,留下诗稿 1,775首。府她祖在她生前只有 7首诗被朋友从她的信件中抄录出并发表,其余的都是她死后才出版,并被世人所知名气极大。她的诗在形式上富于独创性,大多使用17世纪英国宗教圣歌作者艾萨克·沃茨的传统格律形式,但又作了许多变化,例如在诗句中使用许多短破折号,既可代替标点,又使正常的抑扬格音步节奏产生突兀的起伏跳动。她的诗大多押半韵匪慨希仔估。 [1]

诗歌内容

播报
编辑

英语原文

Had I not seen the Sun
------- by Emily Dickinson
Had I not seen the sun
I 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
But Light a newer Wilderness
My Wilderness has made

译文一

江枫/译)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1]

译文二

假如我没有见过太阳
我也许会忍受黑暗;
可如今,太阳把我的寂寞
照耀得更加荒凉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相传这首诗作于1872年,这时候的狄金森已经42岁,过了自己的创作黄金期。但恰恰因为喷涌的诗情慢慢平缓,诗人的笔触也更加冷静并充满思考。42年人间岁月,喜悲寒暑,就是这一番。

诗歌赏析

播报
编辑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该诗秉承了狄金森一贯简洁的诗风,四行两句,意蕴无穷。当你拥有过幸福的体验,任何一点苦难都会变得格外明显强烈。人为什么会麻木,因为从出生到死亡都生活在一种单一的情绪中,所以安于这种生活而没有任何跌宕的感受,就像《美丽新世界》被安排好的人生,但一旦某个人的感情被触动,他体会到一种别样的而前所未有的东西,就再也没办法忍受那固有的“黑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