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

(清代納蘭性德詞作)

鎖定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詞中描寫對妻子的思念,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綿長心境。全詞純用自然真切、簡樸清爽的白描語句,寫得天然渾成,毫無雕琢之處,卻格外真切感人。
作品名稱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
作    者
納蘭性德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納蘭詞》
文學體裁
小令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作品原文

木葉紛紛歸路,殘月曉風何處
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幾許。
秋雨,秋雨,一半西風吹去 [1]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註釋譯文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作品註釋

①殘月曉風何處:宋柳永《雨霖鈴》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②浮沈:即“浮沉”。意謂消息隔絕。
③秋雨句:用清朱彝尊《轉應曲》詞句:“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 [2]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作品譯文

窸窣飄零的透着微黃的葉子,紛紛飄落在詞人的歸路上。那曉風吹動,西天殘月,某一個地方,同是彎彎的新月和初秋的寒風,牽掛的人,你還好嗎?秋雨被西風吹散,就像我的一半心思,也被西風吹走了,也隨遠方的人兒。 [3]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納蘭性德隨扈出巡南北,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期間,作者在外忙於國家大事,無法和自己喜歡的人愛人團聚,恰巧又處於秋季到來的時節,看着眼前的秋風吹落一朵朵的黃葉,心中愁苦,思念佳人之情頓生,為了表達自己的“愁”,抒發對佳人的思念,寫出了這首詞。 [4]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作品鑑賞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原文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相思之情,詞人踏在鋪滿落葉的歸路上,想到曾經與所思一道偕行,散步在這條充滿回憶的道路上,然而如今卻只有無盡的懷念,胸中充滿惆悵。暮雨瀟瀟,秋風乍起,“秋風秋雨愁煞人”,吹得去這般情思,這首詞寫得細緻清新,委婉自然。委婉自然外,還有另一特點,納蘭的詞最常用到的字是“愁”,最常表現的情感也是“愁”,這首詞的寫法,是要寫愁而不直接寫愁,而通過其他意象的狀態來體現這種情感。
這首詞化用了前人的許多意象以及名句,使這首詞給人一種熟悉而又清新的感覺。如“木葉”這一經典意象最早出於屈原的《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曹植的《野田黃雀行》就説:“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庾信在《哀江南賦》裏説“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到杜甫,他在《登高》中説“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一意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予人以秋的孤寂悲涼,十分適合抒發悲秋的情緒。“曉風殘月何處”則顯然化用了柳屯田的《雨霖鈴》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一半西風吹去”又和辛棄疾的《滿江紅》中“被西風吹去,了無痕跡”同。
這首詞和納蘭的其他詞比起來,風格相同,仍然是婉約細緻,但從版本上看卻大有可説之處。這首詞幾乎每句都有不同版本,如“木葉紛紛歸路”一作“黃葉青苔歸路”,“曉風殘月何處”一作“展粉衣香何處”,“消息半浮沉”又作“消息竟沉沉”。且不談哪一句是納蘭的原句,這考據,現下還難以確定出結果來,但這恰好給讀者增加藝術對比的空間。比較各個版本,就“木葉紛紛歸路”一作.“黃葉青苔歸路”兩句來看,“黃葉”和“木葉”二意象在古典詩詞中都是常見的,然就兩句整體來看“木葉紛紛”與“黃葉青苔”,在感知秋的氛圍上看,顯然前者更為強烈一些,後者增加了一個意象“青苔”,反而導致悲秋情氛的減弱。“曉風殘月何處”與“展粉衣香何處”則可謂各有千秋,前者化用了柳永的詞句,在營造意境上比後者更有親和力,詞中也有悲哀的情感跡象;“展粉衣香何處”則可以在對比下產生強烈的失落感,也能增強詞的情感程度。 [4]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名家點評

陳廷焯在《雲韶集》中曰:容若詞深得五代之妙,如此闋尤為神似。 [2]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清代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出生於滿州正黃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自幼天資聰穎,18歲考中舉人。公元1676年中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衞,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傑出,著稱於世。曾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後更名為《飲水詞》,後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2首,編輯為《納蘭詞》。 [3] 
參考資料
  • 1.    (清)納蘭容若著;聶小睛編.納蘭詞:中國華僑出版社,2014.02:第57頁
  • 2.    汪政,陳如江編著.納蘭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第32頁
  • 3.    (清)納蘭性德著;聶小晴註譯.納蘭詞全編箋註: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08:第46頁
  • 4.    聶小晴,泉凌波,閆晗編著.納蘭容若詞傳 倉央嘉措詩傳: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11:第1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