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如來藏

鎖定
如來藏(梵文:तथागतगर्भ; 音譯:Tathāgatagarbha),由Tathāgata(如來)與garbha(藏)組成,意為:含藏如來的一切功德,得以出生如來的意思。如來藏,又稱如來胎,指於一切眾生之煩惱身中,所隱藏的本來清淨(即自性清淨)的如來法身。通常把它看作是佛性的異名。如來藏梵語 tathagatagarbha,指隱藏於一切眾生貪嗔煩惱的身中、自性清淨的如來法身。此又稱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藏。如來藏雖覆藏於煩惱中,卻不為煩惱所污,具足本來絕對清淨而永遠不變之本性。如《勝鬘經·法身章》曰:“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如來藏與佛性為同一意義,佛性可説是“佛的本質”,或者説是“佛的本性”。一切眾生,皆具有與佛相等的本性,因此眾生皆具有成佛的勢能,未來皆能成佛。佛性即是如來藏,或稱為“如來胎”——藏如來的東西,所藏的是“如來之胎兒”。當然這是一種譬喻,意指為煩惱所纏的眾生,人人皆具有未來成為如來的如來智。 [2] 
中文名
如來藏
外文名
तथागतगर्भ;Tathāgatagarbha
定    義
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
類    型
佛教術語

目錄

如來藏起源

如來藏思想可以追源於印度原始佛教的“心解脱”思想。在原始佛教中,解脱是中心論題。而解脱的關鍵在於斷除貪瞋痴之煩惱。由於心與煩惱緊密相關,認為斷除煩惱應從心上着眼。結果,自然將解脱問題與心聯繫起來。在《阿含經》中成立最早的《雜阿含經》,即從心的角度詮釋解脱問題。心為煩惱繫縛,而造業流轉,心離煩惱,即心得解脱,而入涅槃。此“心解脱説”將心離煩惱釋為心解脱,從語義上看,意味煩惱相對於心而言是外在的,與心不相應,煩惱的存在只能遮蔽心,但不能改變心的本性,去掉煩惱,就能使心的本來面目顯現出來。 [1] 
“心解脱”的思想在《增一阿含經》(南傳為《增支部》)中有進一步發揮。該經將心比喻為日月。日月本是光明體性,但有云等四重翳遮蔽光明不現,驅散雲等即得光明遍照,以此説明心本性是光明的,但被欲結、瞋恚、愚痴、利養等四煩惱覆蔽,滅除煩惱,心得解脱,光明之性即得顯現。換言之,不論心有無煩惱遮蔽,其本性皆是光明的。但煩惱遮蔽則光明不現,去蔽方現。這在《阿含經》(比如南傳《增支部》)中表述為“心本性清淨(或説光明、明淨、光淨)”即“心性本淨(citta- prakr!ti- prabha^svara)”説。意為,光明之心與雜染之煩惱不相應,心與煩惱構成主、客關係。主性表明心性是內在的,恆時不變,而客性表明煩惱的外在性、偶然性、可除滌性(所以煩惱稱為“客塵煩惱”,a^gantuka- kles/a,或akasma^t- kles/a)。本來明淨的心被煩惱所染覆,而呈染相,待去除煩惱,心得解脱,心的光明就顯現出來。其中的染覆與解脱兩種境界,區別在於心是否解脱了煩惱。心由於本來(本性、自性,prakr!ti)清淨光明(prabha^svara),被稱為“自性(本性、本來)清淨心”。在部派佛教中,將心區分為心體(心性,心本性)與心相,“心性本淨”就被詮釋為心體性清淨光明,而相可染可淨,即心被煩惱所染,體雖淨而呈染相,心一旦離染,體(性)、相皆淨。 [1] 

如來藏解析

如來藏思想與中觀的關係
初期大乘佛教般若經系思想以及根本中觀派思想,採取一種“反實有主義”立場,偏重談“空 (s/u^nya)”,否定一切法具有實在之自體性。一切法由於自性空而稱清淨,心亦由無實體性被解釋為心本來清淨。這樣的“心性本淨”,又稱“心性本寂”。“心性本淨”從原來談心與煩惱不相應轉談心自性空,標誌了一種詮釋轉向。在此階段,空相(空,s/u^nya;空性,s/u^nyata^)是對一切法無自性的詮表。空相作為一切法的實相,又被稱為法性、真如、法界、實際、自性涅槃等。隨後的發展,空相等由遮詮義轉變為表詮義,被作為超越性實有。即空相、法界、真如、法性等異名一義,同詮一切法的作為超越性實有的實性,表現出如來藏思想最初的形態。比如在文殊類經典中就出現有萬法歸一的法界一如的思想,説明了一切法所共具的超越性體性的實有性。萬法一如的實性(即真如法性)既為一切法所共有,亦為凡聖平等所具,因此,它的實存性與恆常性相對於差別性、變化性的現象萬法而言,具有邏輯先在性,而被視為一切法之根本、一切法之所依(a^s/raya)。此實存、恆常之法性此時與佛體性聯繫了起來。在佛陀圓寂後佛弟子對佛舍利的崇拜,導致佛體性永恆存在的觀念出現。與法性結合的結果,佛體性即貫穿凡聖。在佛果位即是佛體性,在凡夫因位即是佛的因性,《大般涅槃經》稱之為佛性(buddha-dha^tu)。佛性作為佛體性,自然容易被賦予佛的一切功德智慧,再回到因位上,即成一切眾生本具佛的一切德相的觀念,即是如來藏(tatha^gata-garbha)。這在《央掘摩羅經》、《大法鼓經》《如來藏經》《勝鬘經》《不增不減經》等中得到很好的表述,特別是在《如來藏經》中,引入九喻説明如來藏,對如來藏觀念具有規範的作用。在這些佛性如來藏經典中,從如來藏為煩惱雜染法所纏裹的比喻明顯可以看到“心性本淨”説的影響,而且直接將如來藏稱為自性清淨心。但此心絕非有為的現象心,而是無為性的真如法界。由此,實現了“心性本淨”説與如來藏思想的融合。簡言之,前述的這些如來藏經典認為如來藏作為真如法界,是一切法之所依,本具如來一切淨法,在凡夫位而為雜染法所覆蔽,在佛位去除雜染覆蔽即是光明法身。換言之,早期如來藏思想主要是從如來藏説、本體説及纏解説角度而言的。必須注意,早期如來藏思想帶有明顯的梵化色彩。這是如來藏思想發展的第一階段。 [1] 
如來藏思想與唯識的關係
接着在瑜伽行派思想興起時期,唯心思想與如來藏思想結合起來。唯心意義上的心性(cittata^)真如被詮釋為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稱法性心dharmata^-citta,真諦等多譯為阿摩羅識amala-vijn~a^na)。據此形成的瑜伽行派的如來藏思想,亦是瑜伽行派的一分唯識思想,筆者稱無為依唯識學。其主要思想特徵是,以無為法心性真如為如來藏成立如來藏説(並開始強調眾生本具如來智慧的方面),以心性如來藏為一切法之所依成立本體説,以虛妄分別為雜染塵垢建立纏解説,以一切法為心識的顯現立識境説,而且以種子為緣起之直接因初步引入緣起説,其中最重要者,是從早期如來藏思想的以一切法共有之法性真如為如來藏,轉以唯心意義上的心性真如為如來藏,從此,後者成為如來藏思想的核心概念模式。所以,唯識思想對如來藏思想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大乘莊嚴經論》、《究竟一乘寶性論》、《佛性論》等為此方面的主要論典。唯識思想與如來藏思想的融合也表現在經的方面。在根本唯識思想時期稍後傳出的《楞伽經》、《密嚴經》等在前述無為依唯識學基礎上,更明確地將唯識學的緣起説引入其中,即以有為法熏習所成的習氣種子為親因、以心性如來藏為根本因而緣起萬法構成如來藏思想的緣起説。至此形成了如來藏學的基本形態。在此階段,通過強調心性如來藏為法性而非實體,淡化了如來藏思想的梵化色彩。此即如來藏思想發展的第二階段,也是具有轉折性意義的關鍵發展。  [1] 
如來藏思想與密教的關係
在此階段後,印度大乘佛教進入密教時期,如來藏學就理論結構形態而言在印度再沒有重大發展,但對如來藏思想的新貢獻是進一步説明眾生本來覺悟的本覺思想,即在如來藏説中着力強調本具智慧的本覺説這一面。這是印度如來藏思想發展的終結。但印度如來藏學傳到中國後,得到更精緻的發展,通過本覺説、真如緣起説等的發揮以及一心二門模式的理論整合,形成為結構更為嚴密的中國如來藏學。事實上,如來藏思想是在中國才真正被獨立出來成為如來藏學,而不同於在印度一般僅作為瑜伽行派唯識思想的附庸出現。這是如來藏思想發展的第三階段,代表瞭如來藏思想理論發展的最高階段與終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