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

鎖定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干都司,女真語為nurugən,ᠨᡳᡵᡠᡤᠠᠨ(nirugan),位於黑龍江下游恆袞河口匯合口東岸的特林地區,原為元代徵東元帥府。明永樂九年(1411),正式開設奴兒干都司。 [1] 
奴兒干都司治所在黑龍江下游東岸的奴兒干(今特林),下距黑龍江口約200千米。派到奴兒干都司的官員和駐防軍都在這裏。有衞、所四百餘,屯駐軍隊,轄區東至海,東北包有庫頁島,西至斡難河(鄂嫩河),南接圖們江,北抵外興安嶺。永樂十一年(1413)與宣德八年(1433)曾二次在特林修建永寧寺,並立有二碑。記載於19世紀許多中外文獻的特林永寧寺的兩塊石碑。都司設立促進了該地區各族人民與漢民族人民的往來和聯繫,同時加強了明朝中央政權對奴兒干地區的行政管轄,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其境內的蒙古、女真、吉里迷、苦夷(苦兀)、達斡爾、漢人等族人民,多以採捕為生。轄區內分置衞所,明朝政府還任命各族首領掌各衞所,給予印信,仍其習俗,統其所屬,以時朝貢。貢物有海東青貂皮馬匹珍珠等土特產品,相當於內地的賦税。明政府在元代驛站的基礎上,恢復了奴兒干通往內地的驛傳,密切了奴兒干同明廷的政治聯繫、經濟往來和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中文名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
外文名
Nurgan Regional Military Commission
別    名
“納爾幹”
歷史意義
遠三萬户府
簡    稱
奴兒干都司
地理位置
黑龍江省吉林省
行政類別
都指揮使司
駐    軍
護印軍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機構設置

奴兒干,亦稱“耦兒幹”、“努而哥”,或作“納爾幹”。奴兒干都司,是明朝在黑龍江下游設置的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等地區的最高地方軍政合一建制。
明朝建立後,1375年(明洪武八年),在東北地區南部設置遼東都指揮使司。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明總兵官周興莊德等進軍到腦温江(今嫩江)、忽刺温河(今呼蘭河)和斡朵憐(今依蘭縣城西馬大屯)一帶,海運漕糧派官招撫,始建衞所制,設指揮使和千户。
1409年(明永樂七年),明廷決定,升奴兒干衞為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干都司”,駐奴兒干城(今黑龍江下游黑龍江與亨滾河匯合處右岸的特林地方,即元朝徵東元帥府的故地)。奴兒干都司為地方最高一級的軍政合一建制,直隸於明朝中央政府。同時還開通了東西兩條驛道,保證文書傳遞、貢賦糧餉的運送。
明廷經常派遣欽差大臣到奴兒干地區巡視。太監亦失哈從1411—1433年(明永樂九年至宣德八年)的22年中,曾10次前往視察,對都司、衞、所官員授予官職、印信,賞賜衣物錢鈔。並在奴兒干都司的山頂上,修建了永寧寺,先後留有“敕建永寧寺記”和“宣德八年重建永寧寺記”兩塊石碑(現藏於俄羅斯海參崴博物館)。
奴兒干都司是遼東都司奉命設立的專門承擔對黑龍江與松花江流域進行招撫的機構,遼東以北數百個衞所直接聽命於中央政府,直接與明廷官方建立聯繫,而無需要經過奴兒干都司這個中間環節。同時,明初在東北的種種經略活動如吉林船廠建造舟師,建立數千裏的驛站系統等則是由遼東都司方面全權辦理。 [2]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管轄區域

奴兒干都司管轄範圍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北達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圖們江上游,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至庫頁島的廣大地區。大致包括了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北部分及以西俄羅斯局部、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及以北,上揚斯克山以南。庫頁島上設立襄哈兒衞、兀烈河衞,轄區內廣置衞、所,作為都司所屬的地方軍政建制。
在奴兒干都司建立前後,1403—1409年(明永樂元年至七年),陸續在松花江、嫩江、鄂嫩河、精奇里江、亨滾河和烏蘇里江流域設立130餘衞,到萬曆年間(1573—1620年),奴兒干都司轄區內增加到衞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稱384衞。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以努爾哈赤為首的建州女真逐漸取代了明朝對黑龍江地區的統治。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歷史演變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元朝時期

奴兒干是元朝遼陽行省徵東元帥府”的舊址,明朝在這裏設“奴兒干都司”是承舊制——與之類似的是匈奴在西域設置的“僮僕都尉”城後來被漢朝西域都護繼承(輪台)。
遼陽等處行中書省(遼陽行中書省)又稱遼東宣慰司,是直屬元朝中央政府的一級行政區,在當時民間多簡稱為遼陽省、遼陽行省。統有七路、一府。屬州十二,屬縣十。元朝末期遼陽等處行中書省實際統治者為納哈出
徵東元帥府,又稱徵東招討司或東征元帥府,是元朝鎮守黑龍江下游及庫頁島等地的軍事機構。隸屬於遼陽等處行中書省,先後為其下開元路、水達達路管轄。治所位於黑龍江下游東岸靠近入海口的奴兒干城(今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
而元朝之所以在這裏設置“徵東元帥府”,企圖通過韃靼海峽(今稱鄂霍茨克海峽),抄襲日本的北海道及東北地區
元朝徵日大將張成(他曾經參加徵日本的行動,遇颱風後蒐羅殘部順利回到元朝)率所部在奴爾乾地方屯田鎮守達一年之久。——更加溯其源流,奴爾幹所在的黑龍江口地區,在古代就是堪察加半島千島羣島、庫頁島、北海道和大陸黑龍江流域的物品交易點,在長時期內,都是貿易區,這個職能在清代還是存在,當時北海道的蝦夷人就從這個途徑從中國輸入絲織品,再傳至日本,被日本人叫做“蝦夷錦”。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明朝時期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採取軍事征服和招撫相結合的手段,先派重兵北上大漠消滅北元勢力,而對東北地區採取招撫為主的政策。
隨着明軍在統一全國戰爭中的逐勝利,東北的元軍殘餘勢力發生了動搖和分化。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故北元遼陽行省平章劉益奉表降明,明朝遂即設置遼東衞。同年七月,改置定遼都衞,十月,改定遼都衞為遼東都指揮使司,簡稱遼東都司,作為明朝當時管轄整個東北地區的最高衞政機構。
遼東都司建立後,東北南部的各支元軍相繼歸附明朝, 但在其北部及黑龍江南部地區仍盤踞着兵多將廣的北元東北王納哈出勢力。納哈出是成吉思汗時期四傑之一木華黎的裔孫。憑藉軍事力量成為北元的丞相和太尉,擁眾二十餘萬,坐鎮金山(今吉林省懷德),圖謀恢復元朝統治,成為明朝統一東北北部地區的嚴重障礙。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數遣使招撫,其置而不答。洪武八年(1375),納哈出入犯遼東,兵鋒直達金州,被遼東都衞馬雲葉旺等擊敗。其後屢入塞犯,皆為明軍所打敗。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朱元璋派馮勝徵虜大將軍傅友德藍玉為左右副將軍,率軍20萬出征東北。經通州迂迴至慶州(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打敗元朝守軍。然後,從慶州出發,分兵駐守大寧(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寬河(今河北寬城縣)、會州(今河北平泉縣)、富峪(今河北平泉縣北),四城與遼陽金州沿海一帶,形成對納哈出半月形的包圍圈。納哈出聞明軍北征,因北元汗廷沒有援軍,遂棄金山老營(在今吉林省雙遼市),進駐新泰州(今吉林省前郭縣塔虎城),又分兵為三營。五月,馮勝留兵五萬於大寧(今寧城),遣大軍十五萬直奔金山,獲納哈出部將乃剌吾,並遣之勸納哈出降。同年六月,據守伊通河邊的高八思帖木兒、洪伯顏帖木兒等以部來降。馮勝軍進至遼河東部,獲納哈出哨率300人,遂進駐金山之西,逼近納哈出的老巢,史稱金山之役。納哈出自知實力不敵,最終率餘部嚮明朝投降。此役隨同納哈出投降的故元官吏、將校多達3000餘人,共獲降卒4萬餘人。降後,朱元璋親封納哈出為海西侯。納哈出的歸降,在東北地區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僅為明朝統一東北地區清除了重大障礙,也是從整體上對故元勢力的一個沉重打擊。為明朝統一東北地區奠定基礎。此後黑龍江下游奴兒干地區的元朝故臣多率部納貢歸降。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
1402年7月朱棣登基,是為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派行人邢樞等往諭奴兒干,招撫諸部。二年,置奴兒干等衞,其後相繼建衞所達一百三十餘個。永樂七年(1409年),在當地官員忽剌修奴的建議下,朱棣決定設置奴兒干都司,統轄各衞所。以東寧衞指揮康旺為都指揮同知,千户王肇舟等為都指揮僉事。九年,太監亦失哈等領官軍千餘、巨船二十五艘,護送康旺等官員至亨滾河口對岸的特林地方,正式開設奴兒干都司,是為明政府管轄黑龍江口、烏蘇里江流域的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
朱棣一再強調黑龍江流域是“鎖鑰之地”。亦失哈曾奉命九上北海。在此期間,明朝在松花江上建成了造船廠,留有著名的阿什哈達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是明代阿什哈達摩崖石刻,位於吉林市豐滿區江南鄉阿什村的松花江北岸。
兩塊摩崖石刻分別為“摩崖閣”和“阿什亭”,兩處摩崖石刻詳細記載了明代驃騎將軍、遼東都指揮使劉清3次率領數千大明軍隊官兵、工匠來吉林造船的具體時間,證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運糧基地。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管理制度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羈縻之策

永樂九年(1411年)正式開始行政管轄權。都司的主要官員初為派駐數年而輪調的朝廷流官,後改為當地部落領袖所世襲,管轄範圍西起斡難河(今鄂嫩河),北至外興安嶺,東抵大海,南接圖們江,東北越海而有庫頁島
其境內的蒙古、女真、吉里迷、苦夷(苦兀)、達斡爾等族人民,多以漁獵為生。
按照明朝政府規定,奴兒干都司所轄部民必須定期進京朝貢。黑龍江等地女真族每年進京朝貢1次,每次朝貢名額1000人;兀良哈三衞蒙古族每年進京朝貢2次,每次朝貢名額300人。
奴兒干都司和衞所的各級屬官都是明朝政府的地方官員,負有管束人民、保障邊疆的責任。都司和所轄衞所的各級官吏都是明朝政府任命,並分別持有朝廷頒發的誥印、冠帶、襲衣等。
所謂誥,即誥敕,按明朝規定,武官一品至五品,為誥命,六品以下為敕命
所謂印,是指禮部鑄頒的印信。冠帶、襲衣是指明朝的官服
當時有嚴格規定,各衞、所官員至京,必帶本衞印信文書,方許進京。奴兒干都司所轄部民還必須聽從政府徵調,聞令即從,不得違期,當地部民直接承擔了保衞邊疆的義務。 [5] 明史列傳二百八記載土木堡之變時:“十三年冬,命使調發朝鮮及野人女直兵會遼東,徵北寇。時英宗北狩,郕王即位。 [21] 
明政府在元代驛站的基礎上,恢復了奴兒干通往內地的驛傳,密切了奴兒干同明廷的政治聯繫、經濟往來和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主要幹線是海西東水陸城站,北起都司治所特林之西的滿涇站,中經四十五個驛站,南抵底失卜站(黑龍江雙城縣境內),經遼東都司直達北京,全長達兩千五百公里。1434年(宣德九年)之後,衞所一直存在,仍奉明廷為主。
奴兒干都司與內地統治方式不同,主要是採取歷代封建王朝統治邊疆時較為常見的羈縻方式(即土司制度)。“羈縻”,就是一方面要“羈”,用軍事打擊手段和政治壓力加以控制地區;並可以調遣當地部族參與作戰;另一方面用“縻”,以經濟和物質的利益給予撫慰,可調整控制當地的經濟貿易。明代,土司制度發展到鼎盛期,永樂七年(1409年)明政府設置奴兒干都指揮使司。
奴兒干都司是地方最高一級的軍政合一統治機構,直隸於明朝中央政府。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都司驛站

明朝十分重視恢復和建立東北水陸交通驛站,在元朝的基礎上又擴大了東北驛站的交通範圍,其中經過長白山地區的交通驛站有兩條。一條是“開原東陸路至朝鮮後門”;另一條是“納丹府東北陸路”。前者是明初通往建州衞,和建州衞通往明朝的朝貢道。後者是明初通往毛憐衞的路線,是明初毛憐衞等衞的朝貢道。 [19] 
永樂三年(1405年),朱棣便在黑龍江下游設奴兒干衞,招撫海西、建州、野人女真首領歸附,初步完成了明朝對東北的統一。從這年起,他先後六次派遣內官鄭和率舟師出使西洋諸國,經營中國南海諸島。同時,為了鞏固東北領地,又設立了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管轄黑龍江、精奇哩江(今俄羅斯結雅河)、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及庫頁島(今俄羅斯薩哈林島)等地土著居民。為此,他派遣明代女真官亦失哈九次前往巡視。
據《明實錄》載:“永樂二年二月,忽剌温等處女真野人頭目把剌答塔來朝,置奴兒干衞,以把剌答塔、阿剌孫等四人為指揮同知,古驢等為千户所鎮撫。”永樂七年,朱棣決定設奴兒干都司,以東寧衞指揮康旺都指揮同知,給兵二百護印,千户王肇舟等為都指揮僉事,管轄奴兒干及海外苦夷諸民,歲貢海東青鷹、貂皮等物。
明朝著名內官——亦失哈 明朝著名內官——亦失哈
亦失哈,又叫亦信,海西女真人,明朝著名內官。(與鄭和齊名的明代著名開擴者)為了完成這次遠征,他在吉林市南郊松花江畔一個叫阿什哈達的地方,費時一年,製造了25艘巨船。
永樂九年(1411年)春,他統率千餘大明官兵軍隊,乘坐着滿載布帛絲綢、糧食器具等物資的巨船,乘着春天的季風,揚帆起航,浮江而下。從松花江駛入黑龍江,不捨晝夜,直下奴兒干。這次遠征,抵達奴兒干後,亦失哈召見了當地居民,“賜男婦以衣服、器用,給以穀米,宴以酒食”。宣佈“敕諭”,“授以官爵印信,賜以衣服,賞以布鈔,大齎而還。依上興立衞所,收集舊部人民,使之自相統屬。”並與康旺、王肇舟、佟答剌哈等官員在一個叫特林的地方(今俄羅斯蒂爾)開衙設府,設立了明朝最北部的官府——奴兒干都司。
當時的盛況,後來被他們自己刻在了永寧寺碑上:“永樂九年春,特遣內官亦失哈等,率官軍以前餘人,巨船二十五艘,……開設奴兒干都司。”
地圖中的奴兒干都市 地圖中的奴兒干都市
1412年(永樂十年),永寧寺碑記載:“冬,天子覆命內官亦失哈等載至其國。”剛從奴兒干回京分亦失哈,風塵僕僕重返阿什哈達造船,於次年春第二次巡視奴兒干。
這次,他不僅帶去大批衣服器用等物品,而且做了兩件永載史冊的大事:一件是“親抵海外苦夷”,首次登上了庫頁島,巡察了大明王朝最東端的領土。並以朝廷欽差的身份,接見“自海西抵奴兒干及海外苦夷諸民”,宣示朝廷對苦夷的關懷。並且在庫頁島設立襄哈兒衞、兀烈河衞,另一件是帶去一批工匠,在滿涇站修建了一座永寧寺,勒石建碑,上刻“敕修永寧寺記”。記載了明朝建立奴兒干都司、興建永寧寺和自己巡視該地區的經過。
庫頁島襄哈兒衞明代官印,黑龍江省依蘭縣發現 庫頁島襄哈兒衞明代官印,黑龍江省依蘭縣發現
明代史料表明,從永樂九年(1411年)到宣德七年(1432年)的二十多年間,亦失哈九次(一説十次)奉命巡撫奴兒干,便征服了奴兒干及海外苦夷諸民。
1432年,明宣宗宣德七年,亦失哈最後一次巡撫奴兒干。這是明王朝最為隆重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派使臣到黑龍江下游地區進行宣撫,也是亦失哈人生歷史最輝煌的一頁。
此事,《重建永寧寺記》有記載,《明實錄》上也有記載:“遣中官亦失哈等往奴兒干處,令都指揮劉清領大明官兵松花江造船。”關於劉清造船,還見於阿什哈達摩崖石刻:“宣德七年二月卅日,劉清造巨船五十”這是亦失哈一下奴兒干船隊的兩倍,所率官兵也是兩倍,即二千人。五十艘巨船浩浩蕩蕩行駛在江上,逶迤四五十里,每船乘40人,還要裝載朝廷賞賜給奴兒干各部族頭領的物品:布帛綢緞、器具、酒和糧食。
根據宣德二年亦失哈第六次下奴兒干時的記載,一次運往“奴兒干軍隊官兵三千人。人給行糧七石,總為二萬一千石。” [22]  每艘船上的貨物重量應不少於60噸,可見明王朝對奴兒干部族的賞賚是相當豐厚的。
在奴兒干,亦失哈見“民皆如故”,獨永寧寺破毀。破壞寺廟者被捉,“皆怵懼戰慄”,以為要被處死。亦失哈表現了大國使者的風範,好生柔遠,進行安撫,“特別寬恕,斯民謁者,仍宴以酒,給以布物,愈撫卹。”(《重修永寧寺記》)維護了奴兒干地區的穩定。
亦失哈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勸説女真部族首領派使團嚮明王朝效忠臣服。他的説服相當成功,當地的酋長們紛紛響應,尋着元朝的海西東水陸城站,在江邊的森林和草原上,趟出了一條更加漫長的驛路。南起於雙城市石家古城,走阿城,經賓縣鳥河,沿松花江迤邐北上,於黑瞎子島入黑龍江,直抵黑龍江入海口,共10城45站(在境內有8城23個站)。
水路為單行線:江南-北京-登萊-大連開原老米灣-阿什哈達-松花江-黑龍江-韃靼海峽-庫頁島-日本北海道;
明代北京—開原衞—奴兒干都司驛路線 明代北京—開原衞—奴兒干都司驛路線
陸路為往返皆可的路線:江南-北京-開原老米灣-底失卜站(海西東水陸城站第一站,黑龍江省雙城市石家古城)-阿木河站-尚京城(阿城市上京古城)-海胡站-扎剌奴城和魯路吉站-伏答迷城站-海留站-扎不拉站-伯顏迷站-能站-哈三城哈思罕站-兀剌忽站-脱亨站-斡朵裏站-一半山站-託温城滿赤奚站-阿陵站-柱邦站-弗思木城古佛陵站-奧裏迷站-弗踢奚城弗能都魯站-考郎古城可木站-乞列迷城乞勒伊站-莽吉塔城藥乞站(黑瞎子島、狗站第一站)-奴合温站(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乞裏吉站-哈剌丁站-伐興站-古伐替站-野馬兒站-哈兒分站-撒魯温站-伏答林站-馬勒亨古站(俄羅斯共青城梅奇勒屯)-忽林站-虎把希站-五速站-哈剌馬吉站-卜勒克站-播兒賓站(俄羅斯沙文斯克)-弗朵河站-別兒真站-黑勒裏站(俄羅斯特林南)-滿涇站(奴兒干都司,黑龍江下游亨滾河口)-黑龍江口-渡海-囊哈爾衞(庫頁島北部東海岸)-拉喀-哈剌馬吉站-渡海-拉喀(庫頁島北部東海岸)-兀列河衞(庫頁島北部西海岸)-波羅河衞(庫頁島中部西海岸)-白主(庫頁島最南部)-渡海-宗古(日本北海道稚內)。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設置軍隊

護印軍是明朝奴兒干都司駐地的駐防軍隊,常備戍軍的數量,已見「二千」和「千餘人」, 最多時達「三千人」,最少時也不減於「五百人」,每 2 年輪換 1 次,戎期滿歸還遼東的官兵都給以厚賞。《明宣宗實錄》:“整往奴兒干官軍三千人,人給行糧七石,總二萬一千石,宜徇例於遼東都司支給。從之。
  • 1.《明太宗實錄》:“永樂七年閏四月,設奴兒干部指探使司。初,頭目忽喇冬奴等來朝,已立衞。至是,復奏其地衝要,宜立元帥府,放置都司。以東寧衞指揮康旺為都指揮同知,千户王肇舟等為都指揮襝事,統屬其眾,歲貢海青等物,仍設狗站遞送。”
  • 2.《遼東志》:“ 奴兒千都司, 先名遠三萬户府, 前代無考, 元為東征元帥府。國初累加招諭, 永樂九年春, 復遣中使率官軍, 駕巨船,至其地, 爵資其人之來附者, 設都司都指揮三員—康旺、伶答刺哈、王肇舟以鎮撫之。間歲相沿領軍, 比朝貢, 往還護送, 率以為常。” [15]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建造寺廟

  • 永寧寺
主詞條:永寧寺、永寧寺碑廟街曹廷傑
永寧寺 永寧寺
永寧寺,是1413年(永樂十一年)明朝宦官亦失哈在巡視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所轄地區時,在奴兒干都司官衙所在地附近原有觀音堂的基礎上所修建的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佛寺,位於黑龍江入海口附近的奴兒干城(清朝稱廟街,亦作廟屯,今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北山上。
1409年(永樂七年),明朝在奴兒干地區設立了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地方軍政機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明成祖朱棣派女真族宦官亦失哈作為欽差太監多次前往奴兒干都司巡視,宣諭撫慰當地人民,以便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管理。亦失哈於1413年(永樂十一年)第三次巡視奴兒干都司,決定在該都司治所所在地附近原有觀音堂的基礎上修建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佛教寺廟,並命名為“永寧寺”。永寧寺建好後,亦失哈在其上豎立了一塊石碑(永樂碑),上刻《永寧寺記》碑文,上面記載着明朝建立奴兒干都司的史實及亦失哈本人前兩次巡視的過程,以紀念永寧寺的修築。亦失哈於1432年(明宣宗宣德七年)第十次巡視奴兒干都司時,發現原先建立的永寧寺已經毀壞,於是重建了永寧寺,並於次年(1433年)在其上再次豎立了一塊石碑(宣德碑),上刻《重建永寧寺記》碑文,記載了重建永寧寺等情況。亦失哈所立的這兩塊碑被合稱為永寧寺碑。這座寺廟的建築遺蹟直到民國1918年還能看見。
  • 永寧寺碑
永寧寺所在地(黑龍江下游入海口) 永寧寺所在地(黑龍江下游入海口)
永寧寺碑是中國明朝的石碑,全稱“敕修奴兒干永寧寺碑”。立於明朝奴兒干都司官署附近黑龍江岸的石巖上(今俄羅斯特林,距黑龍江入海口約150公里)。碑有兩塊:一為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的《永寧寺記》,一為宣德八年(1433年)的《重建永寧寺記》,均系明朝宦官亦失哈奉旨巡視奴兒干都司時豎立的。永寧寺碑是明朝政府對黑龍江流域及庫頁島實行管轄的物證,也是研究明代東北的重要史料。清末曹廷傑重新發現永寧寺碑並將碑文拓下,使其得以流傳於世;而這兩塊石碑則被俄國拆除並運往海參崴
永寧寺碑照片
永寧寺碑照片(3張)
1885年,中國學者曹廷傑吉林將軍希元之命,到黑龍江東岸調查,也看到這兩塊碑,並拓下了碑文。他對永寧寺碑的考察在他的著作《西伯利東偏紀要》一書中有詳細的描述。曹廷傑還根據碑文,首次確認這是中國明朝的永寧寺碑,並明確指出了這是明朝設置奴兒干都司時所立的石碑。這是歷史上對永寧寺碑的第一次詳細考察,並揭開了永寧寺碑和明代管轄東北疆域,碑文亦從此流傳於世,並得到了重視。
碑文中各個民族的六字真言 碑文中各個民族的六字真言
永寧寺碑共有兩個,一個是立於永樂七年(1413年)九月的《永寧寺記》(簡稱永樂碑),一個是立於宣德八年(1433年)春季的《重建永寧寺記》(簡稱宣德碑),均為花崗岩雕刻而成。永樂碑高102釐米,寬49釐米,厚36釐米,碑正面刻漢字30行,每行64字,額書“永寧寺記”;碑陰為蒙古文女真文,是對漢文內容的簡要翻譯,各15行。碑兩側均為漢文、蒙古文、女真文、藏文刻寫的佛教“唵、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碑文中的漢文由明朝官員邢樞撰寫,蒙古文由阿魯不花書寫,女真文由康安書寫。
在碑記後面還有一百多人的題名,其中既有漢族人,也有少數民族,包括中央欽差內官、東北各地主要衞所官員和奴兒干都司衙門官員的官職、姓名,特別列署了安樂、自在二州各族官員的名字及各族工匠、醫生的名字。永寧寺碑是明朝政府對黑龍江流域及庫頁島實行管轄的物證,也是研究明代東北的重要史料。見證了明朝時期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統一和鞏固。
永寧寺碑陰額題中文與蒙古文 永寧寺碑陰額題中文與蒙古文
從文化上來説,永寧寺碑(永樂碑)碑陰的女真文經過羅福成長田下樹、金啓孮等中外學者的考釋,已得到充分還原,其語法接近清初滿語,對研究女真語歷史的演變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它作為奴兒干都司存在的實物證明,亦可補《明史》等清代官修史書之缺。
1904年,沙皇俄國將兩塊永寧寺碑拆除搬走,轉移到海參崴的博物館中,他們還將永寧寺附近遺蹟(如石經幢、八角塔)等全部毀壞。現在兩塊碑仍在海參崴阿爾謝涅夫博物館(Примо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объединенный музей им. Арсеньева)一樓,地址為斯維爾特蘭大街20號(Ул. светланская,20)。
這一時期,外國人也有不少關於永寧寺碑的記錄。1808年,日本人間宮林藏德川幕府之命在進入黑龍江流域“探險”時,曾見到這兩塊碑,並寫入他著的《東韃紀行》一書中。他這樣描述道:“眾夷至此處時,將攜帶之米粟、草籽等撒於河中,對石碑遙拜” ,可見明朝的永寧寺碑對當地女真居民的影響非常深遠。但由於他是在船上遙看的,所以沒有對這兩塊碑有仔細觀察。
1856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律師、駐俄國商務代辦佩裏·麥克多諾·柯林斯橫越西伯利亞,由黑龍江河源順流而下,直至黑龍江口進行考察,1860年發表了《阿穆爾河紀行: 伴隨着穿越西伯利亞的陸地之旅,以及滿洲、Kamschatka與日本的遊記》一書,其中對永寧寺碑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其中這樣寫道:“這些土著居民對這個地方(永寧寺碑)及其在古代的用途,懷有一種神聖、持久和強烈的信仰,這種木片製成的花朵無疑是一年一度的獻禮,還可能加上一頭牲畜作為向這個地方的神抵贖罪的犧牲。”
1861年,英國人拉文斯坦發表了《俄國人在黑龍江上》一書,對永寧寺碑的歷史遺蹟做過簡明介紹:“在阿姆貢河(即恆滾河)口附近的黑龍江左岸屹立着一處高達百英尺的斷崖,在其頂上發現有古剎的碑、塔二三處和其他遺物。碑石之一立於距絕壁大約二步遠的地方,碑高五英尺。另一碑的碑座是花崗岩,碑身是紋理鮮明的灰色大理石。此二碑刻有漢字銘文,記載着在此處建造寺廟之緣由。”
  • 長白山寺
長白山寺是指明朝在洪武年間建造吉林船廠後,又於永樂十四年(1416)至十五年(1417)間,明廷派張信(張童兒)率官兵1000人從遼東向長白山地區進發。一路上,逢山開道,遇水架橋,並動用運糧士兵1.8萬名,行走70天,終於抵達長白山區的羅延(今安圖松江),置木柵,造倉庫,輸入糧草,從事屯墾開發,併到分春江(今琿春河)山場採捕,委派官兵到南羅耳伐木,督造長白山寺,(南羅耳是今長白山北的平原上的古城遺址即寶馬城)並置管理僧人的行政機構——僧綱司,行政官員在當地僧人中任命。隨後,明廷於長白山區設立若干衞所。 長白山是鴨綠江松花江圖們江的發源地。也是女真的發祥地和文化聖山。意義重大, 明初,已經着手在長白山下駐軍和開發,以便鞏固其統治。
繼建造永寧寺之後,明朝政府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十五年(1417)正月,發佈詔諭,在貼近長白山主脈北麓營造長白山寺。明廷派遣太監張信(張童兒)、指揮陳景等人到長白山的羅延(今安圖縣松江鎮)“置木柵,造倉庫,輸入糧料”,從事屯田、開發分春江(今琿春河)的採捕。隨之,張信又率官兵兵馬一千,到南羅耳(今考為長白山北寶馬城)“斫材木,修寺造社”。因在南羅耳等處伐木,則必雷震,必以鉅無聲而取,進度遲緩,工期長達五個月。寺竣之後“以達達僧人及近處有善心僧人看寺”。是年五月,明廷為加強對女真族佛教的管理,設遼東建州衞僧綱司,命本土僧搭兒馬班為都綱。從而,把佛教的傳播進一步推進到長白山腹地。明廷為鼓勵佛教在長白地域少數民族中大規模的傳播,明文規定對少數民族僧人給以與其部首領同等待遇,賜予敕書。史載“計有誥敕夷人番僧:朵顏衞福餘衞泰寧衞、海西女直、建州女直、烏思藏、長河而等處”(見萬曆《大會典》)。由此可見,當時佛教在兀良哈三衞及海西女真地區已有很大發展。
  • 廟街
奴兒干都指揮司行政總部—奴兒干都城
奴兒干都指揮司行政總部—奴兒干都城(7張)
中國古稱為廟街、廟爾、廟屯。在滿語中,miyoo是廟的意思,gašan為村莊的意思,因此地曾有明朝所設立的永寧寺因而得著名。劃歸俄國後,其俄語名音譯為“尼古拉耶夫斯克”,用來紀念俄國皇帝尼古拉一世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地圖將其標記為“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但是全球各地華人華僑仍然普遍使用“廟街”作為名稱。日本則稱此地為尼港。該地曾先後被唐、遼、金、元、明、清等中國王朝統治,元明兩朝稱為奴兒干城,是元徵東元帥府、明奴兒干都司治所所在地。
永樂十一年(1413年),明朝官員亦失哈奴兒干城(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治所所在地,今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特林北山原有觀音堂的基礎上興建了一座供奉觀音的寺廟,祈願奴兒干地區與人民永世昌寧,故名“永寧寺”。勒石為碑,作“永寧寺記”。記述自己奉明成祖之命,巡視奴兒干,撫慰各部民眾以及修建永寧寺的情況。歷經兩朝21帝近400個春秋,生活在黑龍江口的百姓們對此碑仍敬若神明。永寧寺碑對當地居民的巨大影響。因為奴兒干城有永寧寺和永寧寺碑,所以這個黑龍江入海口的村鎮自清代起被中國人稱之為廟街,亦作廟屯、廟兒﹑廟爾。隨着清朝的衰落,清政府在康乾時代定下的巡視東北邊境的制度,也逐漸荒廢。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根據1858年所簽訂的《璦琿條約》及1860年所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廟街及其他外東北領土割讓予俄羅斯帝國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吉林舟師

吉林松花江明代造船廠遺址還原 吉林松花江明代造船廠遺址還原
吉林船廠是明朝洪武年置,轄建造及維護吉林舟師的職能,是安東衞遠三萬户府之間的中轉站,以轉達政令和轉運物資。建制上歸安東衞韓王朱松(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子)、朱衝爩(朱元璋嫡孫)、開原鎮守亦失哈管理;吉林舟師統領為莊德、崔源又作胡源、瑣勝哥劉清。明代洪武年間莊德東征,悉賴水師,借松花江以濟,而雞林(吉林)乃航行之始。以足補明史兵志之闕。
明初奴兒干都司及附近地區驛路分佈圖 明初奴兒干都司及附近地區驛路分佈圖
明代沿嫩江上溯的"海西西陸路"由肇州出發,經龍頭山、哈剌場、洮兒河,最後至兀良河。肇州通説為扶余遜扎堡站東北珠赫城,今人亦考證為肇東八里城。總之,肇州地近扶余或地在扶余,無論水陸交通運輸均需得到扶余的水力、物力、人力的支援。另一條沿松花江上溯直抵奴兒干的"海西東水陸路"是明代致力經營的一條具有軍事意義的重要交通線。明代這條重要交通線有上百里水路經過扶余水域,至今仍是吉林至哈爾濱的航線。除了發現的吉林船廠吉林水師營遺址、吉林五龍宮、長白山寺、兩處吉林摩崖石刻遺蹟外,沿這條航線扶余一側的許多地方發現了明代居住、建築、寺廟、墓葬遺址,出土過大量明代文物。如四馬架鄉嘎爾奇遺址出土的明"洪武通寶"、石橋鄉下岱吉出土的明代清花瓷盤、夾津溝子古城出土的明黃綠釉瓷碗、風華鄉何廷窩堡明代墓羣出土的明代青花瓷器和刀、劍、鏃等武器,這些反映明代東北交通驛站活動的遺址和文物,説明了扶余在海西東水陸路和海西西水陸路交通線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摩崖石刻

阿什哈達摩崖
阿什哈達摩崖(34張)
明朝兩摩崖文字碑,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東南9公里郊區江南鄉阿什村的松花江北岸山上,記述了明朝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清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年)三次率大明軍隊至此造船運糧和兩修龍王廟之事。這就是古稱“船廠”的由來。吉林省吉林市因雞林而得名,是吉林省原省會,因明清沿江建有吉林船廠城,故吉林市又被稱為“船廠”、“江城
阿什哈達摩崖—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北岸 阿什哈達摩崖—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北岸
阿什哈達摩崖為明代兩摩崖文字碑,第一碑刻於斷崖絕壁中部較為突出的長方形青灰色花崗岩石之上,坐北朝南,其下臨江,距水面高約10米。此碑通高135釐米,寬70釐米,刻字3行,雖經數百年風雨剝蝕,字跡仍清晰可辨。第二碑位於第一碑西30米處,坐東向西。由於3次興罷役的時間恰與欽差內官亦失哈等巡視奴兒干"宣諭撫慰"的年份相合説明吉林造船基地是連結北京京師、遼東都司與奴兒干都司的紐帶, 由於當地氣候寒冷,不產糧食,居民主要以捕魚打獵為生。而明朝東北駐軍所需糧食,全靠遼東和中原地區供給,所以,永樂皇帝朱棣多次派遼東都指揮使劉清來松花江設立船廠領軍造船。
摩崖文字周圍有一上圓下方碑形刻線,碑文記述了明遼東指揮使劉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 年)三次率軍至此。第一次時修建龍王廟,第三次兼任造船總兵官又重修龍王廟。 [16] 
明實錄》卷90載:“比進中官亦失哈等,往使奴兒干等處,令都指揮劉清領軍隊松花江造船運糧。今各官還朝,而軍士未還者五百人。”摩崖碑文證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運糧基地,對經營黑龍江流域和開發東北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駐軍在此地屯駐,進一步在控制該區域的管轄。
永吉縣誌》:“阿什哈達為滿語,石山忽分為二之意。山距城二十五里,在松花江南岸,山脈山西東向,高六丈許,峯巒彎曲。唯麓有七里甚平坦,在此七里之中間,忽然中斷有如門户,口寬約四十餘丈。兩旁之山,石壁峭立,口南不過百步,有大山巍然聳立,勢若照壁。”
驃騎將軍遼東都指揮使—劉清 驃騎將軍遼東都指揮使—劉清
劉清第一次來松花江督造糧船的第二年,在絕壁上刻下幾行字:“甲辰丁卯醜。驃騎將軍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大明永樂拾玖年,歲次辛丑正月吉。”此為第一碑。明遼東指揮使劉清於十二年間先後三次率領大明軍隊官兵來到此處屯駐紮,為此,將過程再次詳細記錄,便有了石刻第二碑
,碑文內容為:“欽委造船總兵官、驃騎將軍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清,永樂十八年領軍至此,洪熙元年領軍至此,宣德七年領軍至此。本處設立龍王廟宇,永樂十八年創立,宣德七年重建。宣德七年二月三十日。”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五龍宮

吉林五龍宮,坐落於吉林省吉林市,阿什哈達摩崖石刻碑,古吉林船廠遺址公園。在吉林市東南十五公里處的阿什屯松江北岸朱雀山上。
吉林五龍宮始建於明代永樂十八年(1426年),明代機構吉林省五龍宮。明代洪武年間莊德東征,悉賴水師,借松花江以濟,而雞林(吉林)乃航行之始。後明朝總兵劉清為鞏固邊防,督師在朱雀山風景區阿什村與孟家村交界處又為擴大船隊規模興工造船。這有力的證明了在明朝期間,中央政府對該地區統治和建設發展,吉林人常説:先有船廠後有吉林,就是指此。為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明朝總兵劉清有在此處建設龍王廟。此後在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年)又兩次率軍至此修復龍王廟。此龍王廟是中國東北地區最早建造的龍王廟號稱關東第一廟。此後,清朝多位皇帝如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光緒及大臣和隨從曾數次到此參觀,並賦詩及字。民國大總統顧問劉鼐霖遊歷松花江及古船廠遺址時曾題聯:“圖畫本天成,試觀四壁雲山萬家燈;樓台從地起,且喜大江東去爽氣西來。” [17] 
五龍宮(吉林省朱雀山國家風景區五龍宮)
隨着歷史沿革龍王廟被毀,現僅存摩崖碑刻記載劉清督師造船和建設龍王廟的情況。天運開泰,惠澤四方。乘吉林改革開放之東風,天促良緣,四眾弟子發心重建龍王廟,在其基礎上擴大其建設,並改名為“五龍宮”,取五龍捧聖之意。 [18]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史料記載

清代《黑龍江通志綱要》載:“黑龍江省金石文字之可考者,有《得勝陀紀功碑》,出肇州沙土中,為金代金石。又奴兒干《永寧寺碑》及《重建永寧寺碑》,為明代所立,今皆淪失。案《魏書烏洛侯,其國西北有魏先帝舊墟石室,太武帝遣中書侍郎李敞告祭,刻祝文石室之北而還,實為黑龍江石刻見於史傳之始,惜今已無可考。又康熙初,墨爾根地方掘井得石,文曰莫來耕,系唐年號。此外惟遼金官印及唐宋古錢數物猶存,其餘殘滅者何限。乃至康熙二十八年分界碑,亦復為人遷移,可嘆甚矣!近聞大賚新出土有遼匡義軍印,當考查保存,併為補入志中。黑省東封,古多爭戰,實為漢唐來兵力所及。 [3-4]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民族部族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蒙古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以朵顏元帥府灰亦兒等處怯憐口千户所台州等處怯憐口千户所兀良哈三衞。王系牧場遍及察哈爾、喀爾喀、喀喇沁、科爾沁、嫩科爾沁郭爾羅斯前旗郭爾羅斯後旗等處。 [6-8]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漢人

奴兒干是元代流放地區,元代刑制,凡流放遠地的稱為流遠,除了女真族、高麗族流放湖廣以外,大都流放到奴兒干,也有流放雲南和海南的,但較少。後因流放奴兒干的人太多,站赤運輸負擔過重,於是按照罪行,“重者發付奴兒干,輕者於肇州從宜安置,屯種自瞻”,因而“奴兒幹出軍”和“肇州屯種”,成了罪行輕重的區別。
流放奴兒干的人,有普通刑事犯政治犯。流放奴兒干的普通刑事犯多數是漢人,漢人的習俗也廣泛留在奴兒干。東北各少數族原是薩滿教傳佈區域,在元末明初奴兒干出現了佛教的觀音堂 為漢俗遺留的證明。 [9-10]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女真

建州女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分佈於今牡丹江、綏芬河長白山一帶。名稱來源於其初遷到渤海率賓府建州故地, 明初,女真族被分稱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三部分,建州女真分佈在牡丹江、綏芬河及長白山一帶,海西女真分佈在松花江流域,東海女真分佈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沿岸等地。
嘉靖年間(1522—1566),分散聚居於遼東的東北邊:建州女真分佈在撫順關以東,海西女真散居於開原以北。明朝在他們新的聚居地設置了三個地方軍事行政機構,包括建州衞建州左衞建州右衞(建於正統七年),委任各部首領。
[11] 
阿哈出,漢名李思誠,建州衞指揮使,女真族著名領袖 阿哈出,漢名李思誠,建州衞指揮使,女真族著名領袖
元朝末年到明朝初年,居住在今黑龍江依蘭縣一帶的胡裏改(火兒阿)、斡朵憐(憐一作裏,又作吾都裏)兩個萬户府的女真人,由於受到黑龍江中下游“野人”南下侵襲和元朝殘餘勢力的騷擾,分別在首領阿哈出 [12]  ,(明賜姓名李思誠),等率領下,沿今牡丹江向南遷移。胡裏改萬户府的女真人,先移至黑龍江省寧安縣,再東行,越過今老爺嶺穆稜河,進入綏芬河流域,遂定居這一地區。綏芬河下游之雙城子(今烏蘇里斯克)一帶為渤海率賓府建州故地,1403年(永樂元年)胡裏改部酋長阿哈出朝明,明廷以其所部置衞,襲建州故名,故命為建州衞,建州女真之名始於此。
斡朵裏部南徙,初與胡裏改部走着同一路線,在1372年(洪武五年)以前,已進入圖們江流域,幾經變徙,約在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大多集結到以阿木河(又作斡木河、吾音會,今朝鮮會寧)為中心的圖們江東西一帶。1406年初(永樂四年),因阿哈出推薦,明朝任命猛哥帖木兒愛新覺羅·孟特穆)為建州衞指揮使。這樣,胡裏改和斡朵裏兩部同居在明朝建州衞管轄下。此後,猛哥帖木兒成為明廷駐守邊關的官吏,猛哥帖木兒位高權重,且家族強盛、人口眾多,女真各部紛紛前來歸附。 [13] 
愛新覺羅·孟特穆 建州衞指揮使  清朝的開山肇祖 愛新覺羅·孟特穆 建州衞指揮使 清朝的開山肇祖
1411年(永樂九年)正月,猛哥帖木兒率族西遷,遷徙至開元路屬地鳳州(今吉林梅河口山城鎮北山城)餘下地方居住。
1412年(永樂十年)明朝在鳳州增設建州左衞,任命猛哥帖木兒為建州左衞指揮。此後猛哥帖木兒部在鳳州居住了約十三年,使建州女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與中原文化接觸,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和薰陶。建州女真部不斷引進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使生產力水平不斷得到提高,經濟逐漸發展,女真社會逐步穩定下來,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 [14] 
孟特穆(猛哥帖木兒)曾追隨朱棣征戰 孟特穆(猛哥帖木兒)曾追隨朱棣征戰
1422年(永樂二十年)四月,為了反擊韃靼部阿魯台的擾掠,永樂皇帝朱棣第三次御駕親征蒙古漠北。 建州衞指揮使猛哥帖木兒部也同明帝朱棣隨駕從徵,給蒙古韃靼部以沉重打擊。九月,討伐蒙古韃靼勝利班師,猛哥帖木兒部重返餘下。此次討伐,使蒙古韃靼部對猛哥帖木兒部結下仇恨。次年,韃靼部再次南下擾掠,嚮明朝駐軍進犯,同時也對猛哥帖木兒部進行襲擊。為了躲避韃靼部的進攻,猛哥帖木兒率族東撤,於同年六月遷回故地阿木河一帶居住。
1422年朝廷對楊木答兀叛逃討伐事件中,朝廷派欽差大臣金聲齎敕抵阿木河,令猛哥帖木兒與其弟愛新覺羅·凡察招諭楊木答兀。1433年在招諭過程中猛哥帖木兒與長子阿谷為保護明軍官兵壯烈犧牲,猛哥帖木兒立功無數,為明朝為建州女真貢獻餘生。1437年(明正統二年),明朝任命猛哥帖木兒的次子愛新覺羅·董山接任建州左衞指揮一職,愛新覺羅·董山向朝廷提出請求重返遼東定居。
朝廷應允後,董山率領部眾於1439年春遷移至婆豬江(今吉林省海龍縣)。《明英宗實錄》所載:董山率眾來到婆豬江後,明朝政府將其安插在三土河(今吉林海龍)及婆豬江迤西冬古河兩界之間,同李滿柱處。建州女真便以蘇克素滸河(遼寧蘇子河)為中心,漸次發達起來。後來定居在赫圖阿拉(史稱興京,今遼寧新賓)這裏終於成為清王朝的發祥地。
海西女真,又稱扈倫四部,為女真三大部之一。明代時期對居住在松花江大屈折處及今哈爾濱以東阿什河流域女真人的統稱。因松花江大屈折處在元代稱海西,故名。明中葉後,各部南遷,形成烏拉、哈達、輝發、葉赫四部。社會經濟有較快發展。從事農業輔以畜牧、狩獵業。有專業鐵匠,能將輸入鐵器加工製成兵器或生產工具
洪武十六年海西右丞阿魯灰遣人至遼東願內附明朝。洪武十八年海西來降。洪武二十年納哈出歸附,被封為海西侯,明朝開始略地海西地區。洪武二十年詔取遼東官軍曾往海西、野人地面及納哈出之境歷涉勞苦者二百六人赴京各賜文綺羅衣鈔錠有差。洪武二十一年命俺得迷失等往遼東海西等處招撫夷民各賜衣物。
洪武二十一年海西宣慰司同知剌八蒸等一千餘人自遼東都司來降。遣徐玉率遊騎往舊信州羅戍,建州衞帝三後入燕王府,明朝加快經略速度,置兀裏衞吉林船廠、開原海西驛站、遠三萬户府。二十七年,敵入遼東,命宋晟率兵討之,遇戰諾尼江,獲其眾千餘,馬倍之。二十八年周興莊德率吉林船廠舟師東征。
明設羈縻海西衞、所,各部首領均受明封號,分別授予都督、都督僉事、都指揮、千百户、鎮撫等職,並給予印信、敕書冠帶
野人女真是女真三大部之一,又稱東海女真。主要指分佈在“極東”、“遠甚”地方,即今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的女真人。
大明會典》載,在建州、海西女真“極東為野人女真,到16世紀初,建州三衞已確立,扈倫四部也已形成,並各已形成了穩固的聯盟集團,有了各自的地域範圍,於是在他們區域之外的女真人,統被稱之為東海(野人)女真。在建州、海西女真南遷後,東海女真也趁機南移,進入他們過去的居地,故1621年(天啓元年)成書的《東夷考略》載,女真“略有三種,自湯站東,抵開原,居海西者為海西女真,居建州、毛憐者為建州女真,極東為野人女真”。説明明末的東海(野人)女真,包括了原屬建州、海西女真的一部分。
“野人”一同明初用來代稱女真人。在明代中葉後,即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形成時,用來代指這兩支女真人以外的女真人。野人女真明人也叫乞列迷,居住地距奴兒干有3千里,明朝野人女真有3種.。一種叫女真野人,專屬山區狩獵為生,似鄂倫春族。一種叫北山野人,北山指的是奴兒干以北之山即外興安嶺北支及鄂霍次克海北岸山區,此部人乘鹿出入,以捕撈各種海產進貢明朝廷。

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收縮裁撤

明朝仁、宣二宗,相對於太祖、成祖二帝,可謂守成之君。而且鑑於永樂末期,明朝對蒙古阿魯台的連年征伐政策,仁、宣二宗開始着手明朝的內治,放棄了對蒙古軍事上的征伐政策,通過一系列的外交手段經濟手段,維繫着與蒙古的朝貢關係。而蒙古方面,雖然仍處於分裂狀態,但是卻孕育着統一的因素,而且也因忙於統一蒙古的步伐,無暇南顧。在此情況下,雙方都極力地維繫着和平通好關係。
此外,二宗在放棄了軍事征伐政策後,開始着手戰略收縮,放棄安南、內遷奴兒干、解散下西洋人員。仁、宣二宗對蒙古軍事上的不作為政策,為蒙古統一局面的形成創造了有力的外部環境,為土木堡之變埋下了伏筆。而長期威脅明朝的河套之患中的北虜套寇也是土木堡之變後所出現的。
三衞的南下始於明宣德五年間,正統初年已住牧於明薊遼邊外的瀟河、老哈河一帶,並活躍於整個漠南地區;據《蒙古源流》載:也先俘明英宗後“置於烏齊葉特之暖地養之”。即烏齊業特是蒙古史籍中對三衞的稱呼。
而據和田清先生考證,明英宗被俘後一直在瓦刺知院伯顏帖木兒營,隨其營往來活動於大同邊外的東勝(今內蒙古托克托縣)、豐州(今呼和浩特市)、九十九泉、官山(今卓資縣北)、昂兀腦兒(今安固淖兒)、即寧海子(今集寧黃旗海)一帶。
可見在蒙古人的記憶中,這一地區在正統年間就是兀良哈三衞的住牧地,至天順、成化年間三衞的遊牧地就完全固定下來了。自明宣德年間開始蒙古各部開始南遷,至嘉靖末年最終形成了漠南蒙古各部。其中經歷了兀良哈三衞南徙、北虜入套左翼蒙古南遷這三個階段。
然而宣宗在文治上雖然無愧賢君。其武功則未能相稱。成祖時期的極限擴張對財政造成了一定負擔,邊疆事務也讓政府頗感繁雜,而宣宗對此常常用最簡單的方式處理。
大明共二直隸,十四承宣布政使司,宣宗即位後,放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東北方向在成祖時期開拓極遠,設奴兒干都司於黑龍江口,轄區遠至南西伯利亞,其地極北苦寒,道路不便,至宣德末年,宣宗逐放棄開拓西伯利亞的計劃,內遷奴兒干都司於三萬衞(今遼寧開原)。於是帝國在東北方向的擴張停滯,大致為直接管理遼寧,而對以東和以北的女真部落以羈縻衞所制度進行統治。
1434年(宣德九年)之後,奴兒干都司雖撤省級軍政機構,但其所轄衞所仍奉明朝為主。各個衞所聽令於大明遼東都司,凡衞所官員的任命、升降和承襲皆由明廷批准,女真衞所為明朝戍守邊疆,按時朝貢賦税,至萬曆年間東北衞所增加到384所。
明史列傳·卷二百零八記載“十三年冬,命使調發朝鮮及野人女直兵會遼東,徵北寇。時英宗北狩,郕王即位” [21] 
並史料有記載明英宗時期正統(1436—1449) 在今庫頁島(苦夷)地區增設波羅河衞所管轄的情況,而明朝中央政府仍然在東北地區有極強的統治權,可以審判或發配當地各民族罪犯,以對當地實行羈縻統治。 [2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