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奮鬥林場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奮鬥林場)

鎖定
奮鬥林場位於友好區,始建於1977年,施業區面積148003公頃,建場27年來累計為國家生產商品材150餘萬立方米。由於1987年“5·6”大火的洗劫和過量採伐,使森林可採資源日益減少。
中文名
奮鬥林場
外文名
Struggling Forest Farm
始    建
1977年
地理位置
友好區
面    積
148003公頃

目錄

奮鬥林場簡介

根據資源現狀和林業改革逐步深入的實際,2002年全區第一家家庭林場在奮鬥正式掛牌運作,並相繼出台了一系列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的措施和辦法,通過公開競標,全場在近山區組建了14個家庭式森林資源管護站,管護面積7萬多公頃;經過上級批准,在全區60餘個林場中率先停止了主伐生產。據統計,近兩年來,該場累計完成更新造林714公頃、人工促進更新528公頃、天然幼壯林撫育1382公頃。使有限的森林資源休養生息、生態資源恢復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奮鬥林場

奮鬥林場住户

奮鬥家庭林場現有住户451户、1652人,是林業局最大的綜合性林場。改制以來,場裏緊緊圍繞“三個文明”廣泛開展各種創建活動,響亮地提出了建設“生態式、園林式、花園式”文明林場創建目標,並加快了推進步伐。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林業局注入專項資金100萬元,林場自籌資金30萬元,對70餘棟平房倉房、街巷道進行了全面裝飾改造。共拆除私接濫建棚廈50餘個,面積近6000平方米;拉風化沙500多車;拓寬、平整社區街巷道4000餘延長米;清理、疏通排水溝8000延長米,運出建築垃圾等廢棄物800余車;建起了統一規範的倉房和整齊劃一的板障子,主房房蓋統一採用紅色的彩鋼瓦裝飾,主房、倉房的房體和板障子統一粉刷一新,使場區黃牆紅瓦相間,綠樹花草映襯,形成了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

奮鬥林場治理

為了全方位地搞好美化、綠化、淨化,在場區綠化上,林場精心組織,在家屬區房前屋後栽植樟子松、雲杉大苗800餘株,公路兩側更換、補植樟子松小苗650餘株。在美化上,社區道路兩側綠化帶內全部栽種各種花卉,新鋪草坪1700平方米,栽植野生花卉3000餘株,擺放花盆300餘盆。修建了佔地1000餘平方米的植物園,園內甬道縱橫交錯,18種植物3000多棵綠樹競相吐翠,為居民提供了優美的休閒場所。在淨化上,成立了環衞專業户,配備了自卸環衞專用車,取締了垃圾箱,居民家家在院內挖滲水池,垃圾乾濕分離,定點投放,淨化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在亮點工程上,結合“新型家庭林場、樹立新形象活動”,在進入場區路口和林場大門等醒目位置,重新制作了27塊彩色噴繪宣傳牌,在綠樹紅瓦之間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對沿街主道分別進行命名,即黨員模範街、青年志願街、警民共建街、少年先鋒街,並製作了精美的標誌牌,定期開展義務獻工活動,逐步養成了自覺的文明行為,保證了社區衞生整潔,提升了文明建設檔次。

奮鬥林場以人為本

提高公民文明素質是全面促進文明林場提檔升級的關鍵。基於這一認識,這個林場首先強化公民文明學校陣地建設,林場投資4萬餘元,建起了250平方米的公民文明學校、職工教育室、黨員教育室為一體的、電教設備齊全的多功能活動室。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舉辦文明公民培訓班、以社區文明建設為主題的動員會、演講會、座談會18次,使全場95%以上的職工家屬受到了教育。其次是繼續開展文明專業户、文明職工、十星級文明户評比活動,開展以黨員服務區、黨員先鋒崗、黨員致富示範户為內容的多項活動,吸引了廣大黨員、職工羣眾踴躍參加。湧現出了文明專業户60餘户、文明職工120餘人、黨員致富示範户15户,十星級文明户30餘户。通過對上述先進層面大張旗鼓地表彰,在力地調動了職工羣眾“爭當文明人,爭做文明户”的積極性,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向縱深發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