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奮森咽峽炎

鎖定
奮森咽峽炎是一種潰瘍膜性炎症,由厭氧梭形桿菌及螺旋體感染引起。
外文名
vincent angina
就診科室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常見發病部位
扁桃體或牙齦
常見病因
由厭氧梭形桿菌及奮森螺旋體感染引起
常見症狀
咽痛、口臭、吞嚥困難、頭痛、全身不適、背及關節痛等
中文名
奮森咽峽炎

奮森咽峽炎病因

由厭氧梭形桿菌及奮森螺旋體感染引起。這兩種病原體共生在健康人的口腔中,但不致病,僅在機體抵抗力低下時,如過度疲勞、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胃腸道疾病、藥物中毒或忽略口腔衞生等,方可誘發本病。

奮森咽峽炎臨牀表現

咽痛為主要症狀,因為病變先發生於一側扁桃體或牙齦,故早期多為一側咽痛。病人常有口臭、吞嚥困難、頭痛、全身不適、背及關節痛,體温一般不超過38.5℃,全身症狀較急性扁桃體炎為輕。

奮森咽峽炎檢查

可見扁桃體上有覆以假膜的潰瘍,周圍組織充血。病情嚴重者,病變可蔓延到整個咽部或口腔。本病假膜為潰瘍的壞死物所形成,易於拭去,拭去後潰瘍面上有小出血點。患側下頜淋巴結早期即可出現腫大,並有壓痛。咽拭子塗片可找到梭形桿菌及螺旋體。

奮森咽峽炎診斷

根據臨牀症狀及咽部檢查,咽拭塗片中如找到梭形桿菌及奮森螺旋體,即可確診。

奮森咽峽炎鑑別診斷

應與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咽白喉、血液病源性咽峽炎相鑑別。

奮森咽峽炎治療

用青黴素治療有效。局部可用複方硼砂液、1%雙氧水或1∶5000高錳酸鉀液漱口。或拭去潰瘍面上的假膜後,用10%硝酸銀燒灼潰瘍面,易於癒合。本病有傳染性,要注意隔離。對原發病須給予同時治療。如扁桃體處潰瘍膜性炎症反覆發作,應選擇時機行扁桃體切除術。

奮森咽峽炎預後

奮森咽峽炎預後良好。

奮森咽峽炎預防

  1. 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受冷,急性期應卧牀休息。
  2. 經常接觸粉塵或化學氣體者應採取戴口罩、面罩等防護措施。
  3. 平時多飲淡鹽開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4. 避免煙、酒、辛辣、過冷、過燙刺激食物。
  5. 注意口腔衞生,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使病菌不易生長。
  6. 冬莧菜、蜂蜜、番茄、楊桃、檸檬、青果、海帶、蘿蔔、芝麻、生梨、荸薺、白茅根、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熱退火,潤養肺腎陰液的作用,可適量選食。
  7.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8. 不要長時間講話,更忌聲嘶力竭地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