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

奥林匹克运动会使用的标志
收藏
0有用+1
0
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Olympic flag)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使用的旗帜;纵横比例3∶5;呈长方形,旗面中心由5个尺寸相同的互相套接圆圈(奥林匹克环)组成。 [1]
1913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在皮埃尔·德·顾拜旦建议下确定,首次公开展示。1914年,在巴黎召开的庆祝奥运会复兴20周年的奥林匹克全会上首次升起 [3-4]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结束后,成为正式会旗 [4]。2010年,经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批准,奥运五环的正式版恢复了其原始的,无缝隔行扫描的设计 [2]
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五环:象征五大洲,旗帜的底色是白色,意指所有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能在自己的旗帜下参加比赛 [3]
2024年8月12日,奥林匹克会旗抵达美国洛杉矶,标志着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四年倒计时开始 [11]
中文名
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
外文名
Olympic flag
别    名
五环旗
使用时间
1914年至今
图案样式
五环
色彩构成
蓝色、黄色、黑色、绿色、红色、白色
纵横比例
3∶5

确立历程

播报
编辑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升起奥林匹克标志
1913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在顾拜旦建议下确定,首次公开展恋乌承示企催。
1914年,在巴黎召开的庆祝奥运会复兴20周年的奥林匹克全会上首次升起,顾拜旦解樱阿鸦释了他对标志的设计思想 [3]
1热誉坑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结束后,比利时奥林匹克委员会讲府键将汽妹大会使用的那面旗赠阿旬店送给了国际奥委会,成为正式会旗 [4]
1957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了奥林匹克环的特定版本,与Coubertin的环相交仅略有不同。
1986年,奥林匹和担愚兆克运动会会旗的IOC图形标准中包含了如何制作带有空间的环的正式版本的描述。
2010年,经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批准,奥运五环的正式版恢复了其原始的,无缝隔行扫描的设计 [2]

设计要素

播报
编辑
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纵横比例:3∶5;呈长方形,旗面中心由5个尺寸相同的互相套接圆圈(奥林匹克环)组成;环从左到右互相套接,整个造形为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 [8]。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在以五色版本使用时,颜色从左到右分别为蓝色,黄色,黑色,绿色和红色。环从左到右交错。根据下面的图形复制,蓝色,黑色和红色环位于顶部,黄色和绿色环位于底部。 [10]
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

象征意义

播报
编辑
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五环:蓝、黄、绿、红和黑环,象征世界上承认奥林匹克运动,并准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五大洲,第六种颜色白色:旗帜的底色,意指所有国家都能在自己的旗帜下参加比赛 [3]。“奥林匹克标志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力,代表了五大洲的联盟以及奥运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聚会 [1]。” (《奥林匹克宪章》第8条)

使用原则

播报
编辑
奥林匹克财产的所有权利及其使用权均完全属于国际奥委会,包括但不限于出于任何牟利,商业或广告目的而使用。奥林匹克标志和奥林匹克财产只能在获得国际奥委会事先明确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使用。
《奥林匹克宪章》可为奥林匹克运动及其授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使用奥林匹克标志的方向。《奥林匹克宪章》旨在维护奥林匹克标志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同时确保其可见性和包容性 [1]

文化特色

播报
编辑
中国八达岭长城,迎接奥林匹克会旗
2008年08月25日,英国全国各地400多个地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结束后举行了奥林匹克会旗交接庆祝活动 [6]
2018年2月27日,参加了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的运动员和上百位青少年在八达岭长城,迎接奥林匹克会旗。随着会旗交至延庆青少年手中。是平昌冬奥会闭幕后,奥林匹克会旗抵达北京后的第一站 [5]

设计者

播报
编辑
皮埃尔·德·顾拜旦
皮埃尔·德·顾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1863—1937年),出生在法国巴黎。1913年,顾拜旦为国际奥委会设计了蓝、黄、黑、绿、红环环相扣的五环标志;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9]

热议事件

播报
编辑
  • 会旗原始图样拍卖
2020年7月26日,皮埃尔·德·顾拜旦设计的奥运会会旗原始图样,在戛纳拍卖会拍出18.5万欧元,奥运会会旗原始图样是用石墨和水粉在白纸上画出的,纸张大小为21×27.5厘米。在白纸中间,画着五个圆环组成的图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