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奧布魯切夫環形山

鎖定
奧布魯切夫環形山(Obruchev)是月球背面位於智海南側的一座古老大撞擊坑,約形成於39.2-38.5億年前的酒海紀,其名稱取自俄羅斯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弗拉基米爾·阿法納西耶維奇·奧布魯切夫(Vladimir Afanasyevich Obruchev,1863年-1956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中文名
奧布魯切夫環形山
外文名
Obruchev crater

目錄

奧布魯切夫環形山描述

該隕坑西側靠近更大的倫德馬克環形山、西北偏北毗鄰略小的奧戴環形山湯姆孫環形山奧雷姆環形山分別位於東北偏北及東南,而往南稍遠處則坐落了外形扭曲的克雷蒂安環形山。該隕坑中心月面座標為38.67°S 162.43°E,直徑72.23公里,深度約2.77公里。 [1] 
奧布魯切夫環形山外觀輪廓接近圓形,坑壁被嚴重損毀,現已成為一圈環坑底的參差、崎嶇的山脊,南部部分覆蓋在衞星坑壁“奧布魯切夫 M”上。該隕坑西南側邊緣較平直,北側壁分佈有一系列的裂谷,而東北壁上則橫跨了一座圓杯狀的小隕坑。奧布魯切夫環形山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1300米,內部容積約4680km。坑內地表相對平坦,但邊緣區域較為崎嶇,北部靠近內壁延伸着數道細長的山脊,沿西側壁沿和內壁底各坐落了一座小隕坑,而南部也有一座被高反照率地表環繞的小穴坑,坑底中心點西側矗立着二座小山丘。
該環形山在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命名前,曾被稱作“第426號隕石坑”。

奧布魯切夫環形山衞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奧布魯切夫環形山的衞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1] 
奧布魯切夫
緯度
經度
直徑
M
40.5° S
162.2° E
46公里
T
38.5° S
157.7° E
21公里
V
36.6° S
158.3° E
39公里
X
34.7° S
159.5° E
18公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