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蓋烏斯·屋大維

鎖定
蓋維斯·屋大維·奧古斯都(拉丁語:Gaius Octavius August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原名蓋烏斯·屋大維·圖裏努斯(Gaius Octavian Thurinus),後三頭同盟之一,羅馬帝國的第一位元首(Princeps),元首政制的創始人,統治羅馬長達40年,是世界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
屋大維是愷撒的甥外孫,公元前44年被愷撒指定為第一繼承人並收為養子 [1]  公元前43年,愷撒被刺後登上政治舞台,與安東尼、雷必達結成“後三頭同盟”。公元前42年與安東尼在腓力比之戰中打敗共和派首領布魯圖和喀西。公元前36年,他剝奪雷必達的軍權,後在阿克提姆海戰打敗安東尼,消滅了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成為羅馬內戰的勝利者。公元前30年,被確認為“終身保民官”,公元前29年獲得“大元帥”(Imperator,又譯“皇帝”)稱號;公元前28年被元老院賜封為“奧古斯都”(意為神聖偉大) [2]  。並改組羅馬政府,給羅馬世界帶來了兩個世紀的和平與繁榮。
屋大維曾先後獲得執政官保民官、大祭司長等職銜,實為羅馬皇帝。為加強統治,對軍隊進行改革,實行僱傭兵制度;建立禁衞軍,駐守羅馬意大利。對外繼續擴張,向西完成對西班牙的征服,向北推進至多瑙河萊茵河一線。他善於審時度勢、進退有節,處事機智果斷、謹慎穩健。他所採取的一系列順乎形勢的內外政策,開創了相對安定的政治局面,為帝國初期的繁榮打下基礎。公元14年8月19日去世。
中文名
蓋維斯·屋大維·奧古斯都
外文名
Gaius Octavius Augustus
別    名
蓋烏斯·屋大維·圖裏努斯
國    籍
羅馬帝國
民    族
羅馬人
出生日期
公元前 63年9月23日
逝世日期
14年8月19日
主要成就
結成後三頭同盟,平定羅馬內亂
加號奧古斯都,締造羅馬帝國
元首政制的創始人
出生地
羅馬
代表作品
《功德錄》
稱    號
奧古斯都

蓋烏斯·屋大維人物生平

蓋烏斯·屋大維崛起行伍

屋大維具有良好的家庭出身,其祖上多是顯赫的貴族,並擔任過各種官職,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奧古斯都生於羅馬,原名蓋烏斯·屋大維烏斯·圖裏努斯(Gaius Octavius Thurinus)。其父親蓋烏斯·屋大維烏斯(Gaius Octavius)來自一個尊貴但是並不出名的騎士階級家庭,他在公元前58年逝世前是馬其頓的總督。更重要的是,其母親阿提婭是羅馬最偉大的將領與實際統治者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一譯朱利葉斯·凱撒、儒略·凱撒等)的外甥女,凱撒領養了屋大維,並經由遺囑指定其為第一繼承人 [3] 
屋大維 屋大維
身為凱撒的養子,依照羅馬的習慣,屋大維烏斯因此接受了新的名字: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屋大維亞努斯(此後被稱為“屋大維”)。屋大維從小就認真勤勉地學習演説術、人文學科,積累了豐富的學識 [3]  。他還曾受命為凱撒的騎兵隊長一年,並參加了凱撒與龐培的內戰,後來被凱撒送阿波羅尼亞去接受教育和軍事技術訓練,並負責帕提亞的軍隊 [4]  。這些鍛鍊磨礪了他的意志品格,讓他熟悉了軍隊,為日後開展軍事鬥爭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44年3月,愷撒被刺殺時,屋大維正在阿波羅尼亞軍中。他年方十八,那些對手們常常下意識地輕視這個年青人。面對混亂危險的形勢,他沒有逃避或魯莽行事,迅速返回了羅馬。凱撒在遺囑中明確過繼屋大維為繼子並繼承其財產,但他的親屬們因為懼怕凱撒的仇人而勸他放棄這一切,但他毅然接受了凱撒的過繼。他反覆強調自己是愷撒的兒子以喚起人們對他的好感,改名為蓋烏斯·優利烏斯·凱撒·屋大維亞努斯 [5]  。這一果斷的決定為他贏得凱撒派的支持,戰勝共和派有着重要影響。因為元老院和軍隊中擁有大量凱撒的舊部,許多民眾也曾受過凱撒的恩惠,因此對屋大維的支持不遺餘力,這是他獨具的優勢 [6]  。更為重要的是,屋大維的這一選擇是他步入政壇的標誌,也是贏得內戰的前提。

蓋烏斯·屋大維三頭內戰

凱撒被刺後,他行軍到意大利,並招募愷撒舊部擴充軍隊。到羅馬後,他發現首都掌握在謀殺愷撒的共和派,馬爾庫斯·尤尼烏斯·布魯圖與卡西烏斯手中。內戰初期,屋大維爭取安東尼的支持失敗,便利用元老院與安東尼的矛盾,轉而投向元老院。他通過討好西塞羅贏得了元老院的支持,與執政官一起取得了穆提那戰役(穆提那之戰)的勝利,然後又強迫元老院選舉自己為執政官。這時,逃到東方的布魯圖和喀西約通過在敍利亞馬其頓的擴張,很快徵募了9萬多名士兵和大量艦船、金錢,隨時準備進軍羅馬,凱撒派與共和派的決戰劍拔弩張。安東尼迅速與雷必達、普隆卡等凱撒派將領聯合起來。屋大維也意識到自己必須與凱撒舊部聯合,便通過各種途徑試圖與安東尼和解。公元前43年11月,屋大維、安東尼和雷必達三人正式建立後三頭同盟。11月底,後三頭帶兵進入羅馬,發佈“公敵宣告”,大肆清洗殺害凱撒的兇手和個人的政敵,並趁機聚斂財富。公元前43年,屋大維和安東尼在腓力比之戰中徹底擊敗共和派,屋大維達到了為凱撒復仇的目的 [7]  。屋大維的大軍取勝,而布魯圖與卡西烏斯自殺(公元前42年)。於是屋大維返回羅馬,同時安東尼前往埃及。
公元前42年,小龐培切斷了海外對羅馬的商品供應,使羅馬糧價大漲,造成饑荒和混亂,讓屋大維受到了民眾的指責。他在安東尼、雷必達的支援下,經過艱苦努力,最終打敗小龐培(那羅霍斯岬角戰役)。恢復了陸地上和海上長期以來被破壞了的和平,贏得了人民的廣泛讚譽。隨後,他派人肅清了意大利和羅馬的盜賊,穩定了社會治安,他盡職盡責地履行執政官的義務,並妥善安置了退伍士兵,穩定了社會,並促進了農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修復或新建神廟,為失業者提供工作。在邊防事務方面,他派人恢復阿非利加、阿歐斯塔河谷等地的秩序,並征服了伊利里亞。這些政績和勝利大大提升了屋大維的威望,人們甚至推選他為終身保民官。獲得民眾的支持,贏得全意大利的擁護,進而利用羅馬國家的統一機構,既是屋大維提升自身實力的方法,也是他打擊對手的有力手段,這集中體現於他與安東尼的較量中。
阿克提烏姆戰役 阿克提烏姆戰役
安東尼是屋大維最強勁的對手,也是他最重要的同盟者。安東尼曾是愷撒手下戰功卓著的名將,在軍隊和平民中具有非凡的影響力。與安東尼聯合,是屋大維戰勝共和派、消滅小龐培的重要條件。但在奪取羅馬最高權力這一問題上,他們之間又存在着不可調和的矛盾。腓力比之戰使得他們之間的衝突逐漸激烈。他林敦和約簽訂後,屋大維管理羅馬的西方,安東尼則統治着東方,兩人的綜合勢力旗鼓相當。安東尼漸失民心是他失敗的關鍵原因,也是屋大維逐步取勝的重要條件。公元前35年,安東尼消滅了逃到東方的小龐培的殘餘力量,並將其處死,這使他成為了擁護龐培的人的死敵。公元前37年,安東尼與埃及托勒密王朝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即埃及豔后)正式結婚,並公開宣稱要把利比亞腓尼基敍利亞西里西亞阿美尼亞和尚未征服的帕提亞贈給埃及女王及安東尼與她所生的子女。 他的這些行為嚴重違反了羅馬的習俗,損害了羅馬人民的利益,激起了羅馬人民的強烈不滿。屋大維趁機對此大肆渲染。公元前32年,屋大維將安東尼的遺囑公佈於眾。安東尼在遺囑中肯定了凱撒里昂的合法性,明確要將羅馬東部的省份傳給克利奧帕特拉七世。這引起了羅馬人民的公憤,他們褫奪了安東尼的一切職權,宣佈他為公敵。同時,羅馬人民宣誓向屋大維效忠 [7] 
安東尼忙於東方的戰事及與克里奧帕特拉風流;屋大維在羅馬廣結人心,鞏固權力,造謠中傷安東尼:安東尼越來越像個埃及人而非羅馬人。局勢越來越緊張。終於在公元前32年,屋大維向安東尼宣戰。不久戰事就見分曉:在希臘西岸的阿克提烏姆灣,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安東尼逃往埃及,與屋大維再戰,但又再敗,最後自殺。克里奧佩特拉自殺。而小凱撒則被屋大維無情殺死,以免影響其為凱撒惟一繼承的身份。

蓋烏斯·屋大維屢加頭銜

屋大維 屋大維
阿克提姆海戰之後,屋大維已經掃清了他前進的一切障礙。經過多年內戰以後,羅馬幾乎成了沒有法律的國家,但羅馬並不願接受一個專制君主。屋大維很聰明。首先,他解散了軍隊,進行選舉。結果屋大維當選執政官,即羅馬共和國的最高行政官。公元前27年,他在官方場合表態要還政元老院並讓自己的勢力退出埃及。元老院不僅拒絕他的請求,還授予他對西班牙高盧敍利亞的統治權——此為羅馬兵力最富的三省。隨即元老院授予其“奧古斯都”(Augustus)的稱號。這個稱號和古代宗教有關,據説語源為“威權”(auctoritas)並和視者(augur)的靈踐有關。在當時人的宗教信仰中,這個稱號意味着持有者擁有超越人的威權且任何章程皆不能對其地位性質定義。此外,這種用來鞏固屋大維權力的特別辦法也讓其即將來臨的帝制與其還是個人時的恐怖統治判然分開。此外,他還被確認為終身保民官、宗教事務中的大祭祀長,獲得了“國父”、“大元帥”等崇高的榮譽。他還謙虛地稱自己是羅馬的第一公民,即元首 [8] 
這些事情在羅馬政治傳統中都是非常之舉。然而當時的元老院早已非昔日刺殺凱撒之貴族們的元老院。安東尼和屋大維清洗乾淨了元老院的異己勢力,並將其黨羽遍佈元老院。屋大維深諳執政官並不保證他的絕對權力。公元前23年,他辭去執政官職,接受其他二職。
一為保民官職(tribunicia potestas),於是其可以任意干預元老院並在元老院之前決斷。因為保民官職通常處理民事,這進一步鞏固了他的權力。
二為“統治大權”(imperium proconsulare maius 高於諸總督的權力),這給予他在領土管理的任何事件上有最高威權。普遍認為奧古斯都在公元前23年裏披上了黃袍。然而,他仍使用第一公民(Princeps)這個稱號。公元前13年,雷必達死,奧古斯都加“大祭司”號(Pontifex Maximus) [9] 

蓋烏斯·屋大維統治羅馬

奧古斯都憑極大膽的手腕奪取了政權,用極審慎的智慧統治着羅馬。羅馬給了他近乎絕對的權力,他給了羅馬四十年的國內和平與持續增長的繁榮,史稱“羅馬和平”(Pax Romana)。他創立了羅馬第一支常備軍(包括海軍),並把軍團駐紮在邊境,以防止他們干預內政。另創立禁衞軍(Praetorian Guard)衞戍京畿並保衞皇帝本人。他還改革了羅馬的財政與税收制度 [10] 
奧古斯都沒有發動過大規模戰爭。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19年的北西班牙山區戰役以順利征服該地而告終。經歷高盧騷亂的反覆,阿爾平地區亦被征服。羅馬的疆域擴展至多瑙河的自然疆域,加拉提亞省被羅馬佔領。公元后9年,條頓堡森林伏擊戰羅馬失利。自此羅馬向西部日耳曼的擴張停止。此後他接受萊茵河帝國的最終邊界。在東方,羅馬吞併了亞美尼亞高加索,而擴張中止於帕提亞帝國的邊境。
屋大維塑像 屋大維塑像
在內政上,奧古斯都使用從帝國聚斂來的巨大財富提供給軍隊優厚的待遇;他裝潢首都,大興娛樂活動以愉悦羅馬市民。其自誇“一座磚城在我手裏變成了大理石的城市”。他建造了新的元老院會所(Curia),建造了阿波羅神廟與尤利烏斯神廟。他還在大角鬥場(Circus Maximus)附近建神龕。據載,卡披扥裏烏姆(Capitoline)神廟和龐培劇院(建時未署此名)俱為奧古斯都營造。其建立了交通部,並完成了一個龐大的交通網,促進了帝國的通訊、貿易及郵政。奧古斯都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消防隊。其還在羅馬建立了一支常規警力。羅馬統治者通常對經濟無知,奧古斯都也不例外。包括奧古斯都在內的羅馬皇帝都把從農業上徵來的重税花費在軍隊、廟宇及娛樂方面。一旦帝國不再擴張,沒有戰掠品,經濟就開始停滯並最終衰退。奧古斯都之治按這個視角看來也就是帝國權力與繁榮的最高點。奧古斯都曾試圖安置老兵務農以復興農業,但收效甚微。首都仍依賴埃及進口的糧食。
奧古斯都強烈鼓勵對羅馬神祇的崇拜,尤其是阿波羅。其把羅馬戰勝埃及敍述為羅馬神戰勝埃及神。其贊助維吉爾的埃涅阿德就是懷着提高羅馬先人聲望之目的。奧古斯都還整頓世風,讚美婚姻、家庭與生育;攻擊奢侈、豪庶婚、濫交和通姦。
奧古斯都還是文藝保護人。他運用娛樂和慶祝其本人與其家族節日的手段贏得了羣眾的支持。奧古斯都死時,羅馬已經不可能回到共和國,惟一的問題是誰繼承奧古斯都。

蓋烏斯·屋大維權力繼承

屋大維雕像
屋大維雕像(7張)
奧古斯都的權力控制,遍及整個帝國,是如此絕對,以致被允許自行指定繼承人,羅馬自從共和國建立以來的民主習慣已被拋棄與嘲笑。起初,其屬意其姊妹的兒子瑪爾凱路斯,此人曾經迎娶奧古斯都的女兒朱莉婭·凱撒裏絲。可是,瑪爾凱路斯在公元前23年死於食物中毒。後來歷史學家批評這個中毒事件,以及其後來的去世,是因為奧古斯都的妻子莉薇婭下毒,但並不能證明為實。
瑪爾凱路斯去世之後,奧古斯都將其女兒嫁與其左右手,馬爾庫斯·阿格里帕。兩人生了五個孩子,三個兒子與兩個女兒:蓋烏斯·凱撒,路奇烏斯·凱撒,維普撒尼婭·朱莉婭,大阿格里皮娜,以及波斯圖姆斯·阿格里帕,如此命名因為這些孩子生於瑪爾庫斯·阿格里帕死後。奧古斯都領養最先兩個孩子作為他自己的兒子時,他明顯有計劃使他們作為他的繼承人。奧古斯都十分愛護其養子。而與莉薇婭第一次婚姻所生的孩子,尼祿·克勞狄烏斯·杜路蘇斯·日耳曼尼庫斯與提貝里烏斯·克勞狄烏斯,奧古斯都亦甚為重用,讓其兩人去征服一大部分的日耳曼。
在公元前12年阿格里帕死後,莉薇婭的兒子提貝里跟自己的妻子離婚,而且迎娶阿格里帕的遺孀。提貝里分擔奧古斯都的保民官職權,但是不久之後退隱。蓋與路奇分別在公元前4年與公元前2年逝世,以及他的弟弟杜路蘇斯逝世(公元前9年)之後,提貝里被召回羅馬,並被奧古斯都所領養。
在公元14年8月19日,奧古斯都逝世。波司圖姆斯·阿格里帕與提貝里曾經被指定為共同的繼承人。然而,波司圖姆斯卻被放逐,而且在不久後被處死。誰下令將其處死並不為人所知,但是對提貝里來説,這清除了其繼承權力道路上的阻礙。

蓋烏斯·屋大維為政舉措

蓋烏斯·屋大維軍事

屋大維在內戰中打了很多勝利的戰役,這與他的統治特點也不無關聯。首先,作為當時高度發達的奴隸制國家,羅馬擁有很高的經濟水平,物質富足,人丁興旺,軍隊的體能素質自然是他的敵人望塵莫及的。在此基礎上,屋大維注重軍隊的培養,經過多年征戰,軍隊戰鬥經驗豐富、戰鬥謀略高超,身體素質高,令敵軍節節敗退。此外,屋大維重視軍隊裝備的購置和提高,這些方面都為軍隊的戰鬥力提供了物質基礎。此外,屋大維本人擁有智慧的頭腦,熟悉擅長軍事謀略。能夠針對不同爭鬥清醒提供有效的應對方案。在地形觀察上,屋大維擅長偵查有利地形,分析駐紮位置的優劣,使軍隊佔盡“地利”。最後,屋大維軍事謀略豐富,能提供豐富多樣的作戰方式,不拘泥於傳統作戰方式,執行能力強,目標堅定。因此,這是一種以積極進取、果敢行動、殲敵有生力量為特徵的攻勢殲滅戰略。在軍事策略方面,屋大維善於採用分化孤立策略,他運用過人的計謀讓數量眾多與此同時,為了孤立、分化敵人,屋大維運用謀略和計策分化瓦解了在數量上佔有優勢但是心猿意馬的其他部落 [11]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他當時絕大部分軍隊駐紮的敍利亞、近西班牙和山北高盧的“行省軍務督察權”,為期10年,後來這個期限又得到延長。屋大維憑籍其超卓的組織才能和引進比較確定的報酬制度,在軍隊中逐漸建立起嚴格的紀律。“他使軍隊的指揮機構完全聽命於元首個人,所有的軍人必須意識到,只有奧古斯都才能統帥軍隊,只有他才能決定每個人的升遷默徙。” [12]  所有在職的軍官都是他的下屬。
在屋大維統治時期,羅馬配備了常備軍。此外,屋大維同時創立了禁衞軍保帝制的安全。最後,屋大維將軍事制度進行改革,從此羅馬軍隊在世界名聲大噪 [11] 

蓋烏斯·屋大維政治

  • 注重民心
雖然屋大維重視軍事統治,但在民眾中也實行了親民政策,實行仁政,獲得了羅馬帝國民眾的心。民眾自古以來就是國家的基礎,屋大維的登基既是他自身能力的體現,更是民眾對和平時代的希冀。
羅馬內戰時期,屋大維實行仁義政策。政策的表現主要在以下方面:第一,屋大維大赦天下,將部分特殊性指令全部取消,民眾又獲得了安逸的生活環境,不再為戰亂提心吊膽,屋大維的這個舉措就俘獲了很多民眾的心。第二,屋大維在統治期間的特點是敢於放權,他“把行省與軍隊交給順從點的薪水階層進行管理,從而成功地使之規範化”。第三,屋大維善於與他國邦交,對於參加埃及戰爭的意大利等國,他“用贈品幫助他們,用新的建築美化他們,併為他們設計一種郵寄郵票的方法”。 [13] 
  • 元首政治
奧古斯都 奧古斯都
羅馬的經濟發展也需要相匹配的政治制度為依託,在當時的羅馬帝國,原本的政治體制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羈絆,限制了經濟進步。屋大維考慮到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對政治制度進行了革新。屋大維在羅馬帝國開創了元首制,對軍事、經濟、宗教等方面進行了獨裁,這一行為在歷史上也被稱為“披着民主外衣的君主”。在元首制的實行下,羅馬帝國的經濟取得飛速進步,順應了時代發展,羅馬帝國在一定時期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強大帝國。這不但是一名君主的遠見卓識,更是一代英雄的英明舉措 [11] 
屋大維的元首制是在共和制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約一座新型的國家管理機構的大廈,他在改造舊機構利用舊機構的同時,又賦予它們許多新跳權力。在羅馬中央政府中,正式形成了以元首為中心的權力體系,這是元首制區別於共和制的根本所在.從屬於元首的一個重要機構是元首顧問會議它是由高級官吏和十五位元老組成,專門討論擬定提交給元老院的決議草案,平時為元首出謀劃策,但它有許多隨意性,是一個臨時的機構,參加的人員因元首的需要不同而隨時更換。元首下面還有一個複雜的行政機關,它包括從屬於元首的中央辦公廳及其許多官職。中央辦公廳是處理屋大維家庭事務的機構,它包括消費經辦人、秘書、醫生、廚師等。其它零散的機構有糧食供應委員會、公路委員會,供求委員會,河道管理委員會等 [14] 
  • 地方行政
在羅馬地方組織機構中,行省的職能至關重要。行省是指被羅馬人征服的地區,享有許多自治權。元首制時期,加強和完善了行省的管理機構。屋大維將那些征服較早,社會比較穩定、羅馬化程度較深的行省交給元老院管理,將那些征服較晚,社會比較動盪的行省親自管轄。行省總督是行省的最高行政長官,主要職責是徵集税收和執行司法。總督下面有一個配合總督完成管理任務的班子,他們是兼職的行政人員,猶如業餘行政官員。這個小領導班子的任命大都由總督自己完成,在行省中除總督及一套班子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官職—財務督察使,這是常設的官職,負責監督總督的財務税收工作。行省中另一個重要管理機構是行省議會,它的職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舉行宗教儀式,履行元首崇拜的任務;二是對行省總督加以監視,這恐怕是元首設立議會的本意 [15] 

蓋烏斯·屋大維社會

屋大維在城邦建設和設施建設方面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在羅馬城市中,屋大維對首都進行了修葺,設置眾多娛樂活動,豐富民航總的業餘生活。對此屋大維曾驕傲的説道:“一座磚城在我手裏變成了大理石的城市”。 [16]  此外,屋大維建造了新的元老院會所,建造了阿波羅神廟與尤利烏斯神廟。
在城市運輸業方面,屋大維創建了交通部,並結合城市規劃制定了龐大便利的交通網。這個偉大的措施將羅馬在通訊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自此,羅馬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城邦,而是一個四通八達的繁華大都市。最後,屋大維在城邦內創建了一支常規警力軍,用來維護城邦繁榮局面下的社會秩序 [17] 

蓋烏斯·屋大維文化

屋大維對羅馬文化的保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統治期間,屋大維對詩人、藝術家、雕塑家和建築家進行了保護。在屋大維的支持下,該統治時期成為羅馬文化的黃金時代 [11] 

蓋烏斯·屋大維人物評價

屋大維死後,馬上被列入神的行列並被神格化。奧古斯都神一直是羅馬人的崇拜偶像。所以今人仍可以見到許多精美的奧古斯都雕像和半身像。奧古斯都的陵墓原先也有銘刻着“奧古斯都神的功業”(Res Gestae Divi Augusti)的青銅柱。
屋大維塑像 屋大維塑像
許多人認為屋大維是羅馬最偉大的皇帝。其政策無疑大大延長了羅馬的壽命,並開啓了羅馬的盛世,即“羅馬和平”(或稱“奧古斯都的和平”)。奧古斯都風度翩翩,儀容端莊,並且處事機警,悟性很高,能斷大事,是極狡猾的一名政治天才。可他並不像其養父愷撒或和其對手安東尼般光彩照人。奧古斯都的名聲並沒有這兩個人般響亮。雖然後人更常將其和朱利葉斯·凱撒混為一談,但其留給後人的遺產比其他兩人更持久。
回顧奧古斯都的統治和他留給羅馬的遺產,他的高壽絕對不能忽略,這是由他而始的帝制能夠長久的關鍵因素之一。除了第一政治(Principate)外,其臣民不知道還有其他制度。要是他死早了(比如公元前23年),事情可能就大不一樣了。羅馬共和國寡頭政治時期的連年內戰和奧古斯都的長壽,是羅馬由共和制轉為帝制的決定性因素。 [10]  奧古斯都個人的城府、忍耐、手腕和他如日中天的的政治聲望也起了一定作用。其創制在很多方面影響了以後的帝國政策:維持常備軍並屯軍於邊,皇位的繼承原則與方式,使用皇帝的經費裝潢首都。其最重要的遺產是給了維持帝國在未來兩百年和平與繁榮的制度。在帝國時代,他的行為被奉為明君典範。

蓋烏斯·屋大維軼事典故

蓋烏斯·屋大維雷劈雕像

關於奧古斯都的神蹟傳説有很多,比較常見的一個是在奧古斯都病重之際,奧古斯都的雕像遭到雷劈,導致名字中的凱撒Caesar的字母C與aesar分開,aesar在某些少數民族語中就是神的意思,雷劈之後40天奧古斯都死亡,迎合了C字母(代表40這個數字),另外奧古斯都死前夢見自己被四十個騎士青年抬出房間也迎合了這個數字,當然更無聊的是奧古斯都死後,抬着他的果然是40個騎士。

蓋烏斯·屋大維條條大路通羅馬

屋大維統治羅馬43年,他死於公元14年。這以後將近200年裏羅馬政局穩定,經濟、文化都有了比較大的發展,被稱為“羅馬的和平”時期。四通八達的道路把羅馬大帝國的各個部分聯結為一個整體,羅馬是羅馬帝國的中心。“條條大路通羅馬”的諺語就形象地描述出羅馬帝國當時交通發達,商業繁榮的景象 [18] 

蓋烏斯·屋大維家庭成員

關係
姓名
備註
生父
蓋烏斯·屋大維
---
養父
尤里烏斯·凱撒
本是其舅公,後來成為其養父
外甥女
阿提亞,凱撒
---
同父異母姐姐
大屋大維婭
其父與前妻安卡利亞所生
同父同母姐姐
小屋大維婭
後嫁給了馬克·安東尼
妻子
克勞狄亞·普爾塔
馬克·安東尼養女
斯克裏波尼亞
塞克斯圖斯·龐培妻子的姑母
利維亞·德魯蘇拉
---
子女
提比略·尼祿
第二任皇帝,收養
親生子女
朱利亞·凱撒里斯
由斯克裏波尼亞所生
外孫
蓋烏斯·凱撒
收養
盧奇烏斯·凱撒
收養

蓋烏斯·屋大維相關著作

奧古斯都著有《功德錄》(Index reruma se gestarum),一般稱為《行述》(Res Gestae)。
奧古斯都還著有一些文學作品,但並未傳世,其中包括一部自傳,一首關於西西里的詩作,諷刺短詩和一部悲劇的部分內容,後者被他毀掉。提比略即位時,許多行省將《行述》的抄本摹刻於石上,其中大部分內容得以留傳,即所知的“安奇拉銘文”(Monumentum Ancyranum)。

蓋烏斯·屋大維影視形象

地區
出品時間
影視劇
扮演者
美國
1934年
伊安·基斯
美國、英國、瑞士
1963年
《埃及豔后》
美國
1999年
《埃及豔后》
西班牙、意大利
2003年
參考資料
  • 1.    廉星.屋大維不是愷撒的外甥[J]:蘇州鐵道師院學報,1984(00)
  • 2.    鹽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中信出版社,2011
  • 3.    阿庇安.羅馬史·下卷·內戰史[M],謝德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第52頁
  • 4.    阿庇安.羅馬史·下卷·內戰史[M],謝德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第239頁
  • 5.    Cassius,Dio,Roman history,Trams.By Earnest Cary ,LCL,1914—1927
  • 6.    阿庇安.羅馬史·下卷·內戰史[M],謝德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第240頁
  • 7.    餘春江.屋大維在羅馬內戰中取勝的原因初探[J]:綏化學院學報,2009.3.(3):第36頁
  • 8.    宋慧娟.屋大維元首政制的統治方策[J]:長春師院學報,1995.(2):第16頁
  • 9.    王乃新.論奧古斯都元首制的政治特色[J]:求是學刊,1996(02)
  • 10.    吳少梅.論前期羅馬帝國元老院的重建[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02)
  • 11.    朱威.從羅馬內戰分析屋大維統治特點[J].遼寧:商業視界,2015:第4—5頁
  • 12.    於貴信.古代羅馬史:吉林大學出版社,1988:第193頁
  • 13.    劉哲芬.簡談屋大維的“懷柔”策略[J]:東吳教學,1989(Z1)
  • 14.    《奧古斯都自傳》世界史資料叢刊,第59頁。
  • 15.    宋慧娟.屋大維元首政制的統治方策[J] :長春師院學報,1995.(2) :第18頁
  • 16.    M.羅伯茨《.羅馬與西羅馬帝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6-37.
  • 17.    威爾·杜蘭 .《奧古斯都時代》[M]. 上海 :東方出版中心, 2005:14-15.
  • 18.    歷史意義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17-01-19]
展開全部 收起